中國足協副主席魏吉祥近日表示,中超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世界第6大聯賽,排在歐洲5大聯賽之後。這無疑是個極為美妙的遠景,然而,當中超今夏買入羅比尼奧、吉安等人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職業大聯盟(MLS)則購入了傑拉德等更具影響力的大牌,甚至出現比利亞、蘭帕德和皮爾洛同隊的盛況。雖然美國職業大聯盟正式起步時間甚至比中國足球職業化還要略晚,但那裡早已不是足球的荒漠,反而有眾多明星趨之若鶩。
美國全明星聯賽!
文|體壇周報記者 閆羽
於1996年正式開打的美國職業大聯盟(成立於1993年),已經在今年3月開始了第20個賽季。這無疑是個很有紀念意義的數字,但更讓人在意的卻是大聯盟積極的改變。8個月前,亨利離開紐約紅牛,並宣布自己退役時,很多人一度以為大聯盟正在失去他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同時,大聯盟歷史最佳射手多諾萬的退役,則象徵著美國職業足球一個時代的結束。
然而告別之後並不是終結,2015年的大聯盟反倒給人以新生的感覺。「我感覺自己又像是個孩子了」,借用英格蘭人傑拉德的一句話,如今的大聯盟就是這樣讓人驚喜。在聯賽首秀中,前利物浦中場剛剛用進球和助攻讓自己再次成為了焦點人物,這不僅僅讓洛杉磯銀河隊的球迷瘋狂,英國媒體也把大量篇幅留給了「美國足球」。可以預見的是,英國人還需要繼續這麼做,因為在曼城租借停留了一年的蘭帕德也已經進駐紐約,即將迎來大聯盟首秀。
「雙德」分別佔領美國東西海岸,影響力即便沒有超過當年的貝克漢姆,卻也與小貝不遑多讓。而如今的大聯盟,響噹噹的名字其實還有不少。義大利的傳奇中場、36歲的皮爾洛也在今夏來到了美國,現在他是蘭帕德的隊友,兩人將為紐約城這支今年剛加入大聯盟的新球隊共同戰鬥。西班牙人比利亞也是紐約城的得力幹將,這位前瓦倫西亞和巴塞隆納前鋒比兩位歐洲同行早幾個月到位,已經在17場聯賽中攻入10球。
紐約城有阿布達比財團做後盾,財大氣粗那是必然,但大聯盟擁有國際大牌的隊伍絕不止這一家。曾經是貝克漢姆東家的洛杉磯銀河現在不僅擁有傑拉德,隊內還有2011年便已加盟的愛爾蘭前鋒羅比·基恩。除此之前球隊剛剛買下出身於巴薩青訓的墨西哥邊鋒G.多斯桑託斯。
另一支新軍奧蘭多城則擁有卡卡,這位年薪716萬美元的巴西中場是大聯盟歷史上薪水最高的球員。另外加拿大的大聯盟球隊多倫多今年2月免費引進了義大利人喬溫科,這位前尤文圖斯前鋒目前以12粒進球位列聯賽射手榜第二,他的隊友則包括了麥可·布拉德利和阿爾蒂多爾兩位美國國腳。
德羅巴宣布加盟蒙特婁衝擊也曝光了美國大聯盟的一個轉會政策,這個政策在外界看來有些哭笑不得,比如德羅巴的轉會其實最早是芝加哥火焰一直在運作,但蒙特婁衝擊半路殺出最終截胡。根據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的規定,蒙特婁衝擊要向在他們之前和德羅巴談判的芝加哥火焰支付將近10萬美元的「截胡費」。
美國人熱愛運動,但英式足球的擁躉實際上並不是主流。他們習慣用自己的方式來管理足球比賽,所以才有了與歐洲各大聯賽賽制迥然不同的大聯盟。美國職業大聯盟目前20支球隊分為東西兩個賽區,每個賽區各10支球隊。常規賽階段每隊要踢34場比賽,包括了同另一賽區所有球隊進行的10場主場比賽,而和同一賽區內的其他9支隊伍至少要打兩場,有的球隊則可能交鋒3次。
常規賽結束後,20支球隊中積分排名第一的隊伍將收穫「支持者之盾」,暨常規賽冠軍。而東西賽區常規賽各自前6球隊通過季後賽決出的勝者才是最後的總冠軍,獎盃稱為「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杯」。
和賽制相仿,大聯盟的薪金制度也具有美國特色,大聯盟允許有錢老闆燒錢,但也嚴格控制各支球隊的擴充。不可否認的是,大聯盟正是依靠豐厚的薪金才能到吸引各路明星球員,像卡卡、喬溫科這樣的大牌,年薪都超過700萬美元。但大聯盟管理者並不允許無節制的燒錢,因為舊有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就是前車之鑑。
這個成立於1968年的聯賽曾經引進過貝利、克魯伊夫等超級巨星,然而因為經營不善、入不敷出,整個聯賽不得不在1984年就宣告解散(現有的北美足球聯賽和舊有聯賽無關,僅同名而已)。這同樣或許能給目前的中超一點兒警醒,剛加盟廣州恆大的羅比尼奧效力半年就能賺600萬美元,而加納媒體披露加盟上海上港的吉安年薪高達1180萬英鎊(約1831萬美元),這比大聯盟打工皇帝卡卡的兩倍還要多。
在大聯盟成立初期,不少俱樂部的經營也比較困難,由此才促成了「工資帽」標準的誕生。在貝克漢姆到來之前的2006年,大聯盟球員最高年薪也不過才136萬美元。隨後所謂的「貝克漢姆規則」改變了一切,這條正式名稱叫做「指定球員規則」的條款允許各隊最多指定3名不受工資帽限制的球員,以便吸引出色的國際巨星或者在海外效力的美國國腳歸國。
按照「指定球員規則」,即便像卡卡這樣年薪716萬美元的巨星,他的工資在2015賽季的「工資帽」系統最多只計算為43.625萬美元,而如果這名指定球員年齡低於20歲,則可只佔用球隊15萬美元的薪金空間。而43.625萬美元也是普通球員的最高薪金標準,而每支球隊的「工資帽」額度為349萬美元,這甚至不如很多明星球員一人的年收入。
由此可見,美國大聯盟的貧富差異巨大。不過總體來說,「工資帽」制度還是控制了各俱樂部的投入。剛剛以700萬美元身價加盟洛杉磯銀河的G.多斯桑託斯已是大聯盟歷史上第一高價外援,比這次交易金額更高的只有麥可·布拉德利的1000萬美元(2014年,羅馬到多倫多)以及登普西的900萬美元(2013年,託特納姆熱刺到西雅圖海灣人)。像卡卡、「雙德」、皮爾洛和喬溫科等人則都是自由轉會,沒有花費俱樂部任何轉會費。
值得一提的是,大聯盟並非是由各俱樂部組合而成的聯盟,它的組織模式和美國其他職業運動聯盟類似,理論上是聯盟擁有旗下的所有球隊和球員,各隊老闆也都是大聯盟的投資者,並不能完全對自己所「擁有」的球隊隨心所欲。對於經營不善的球隊,大聯盟有權收回甚至是解散,比如美國芝華士就在2014賽季結束後消失。更早的2001年,邁阿密融合和坦帕灣反叛也遭遇過解散的命運。但大聯盟也早已有恢復和擴充的計劃,除了今年新增的兩支球隊之外,亞特蘭大聯、明尼斯達聯、洛杉磯隊和邁阿密隊都已經開始組建,這些俱樂部將會在2017年之後陸續正式參戰。
有老一輩的傳奇,還有當打之年的國腳,2015年的大聯盟應該說已經擁有了足夠多的賣點。如今的盛況既不是刻意炒作,也不算突如其來,這都是大聯盟多年良性發展的正常結果。事實上在去年底,大聯盟總裁唐加伯就已宣稱新時代即將到來:「很明顯我們處在另一個拐點,我們期待的是大聯盟3.0版。」2007年貝克漢姆來美後,大聯盟已經改變許多,現在又到了更進一步的時刻。
在唐加伯看來,2015年迎來兩支新球隊的大聯盟在商業運營等方面將取得巨大提升。按照其與ESPN、福克斯體育以及西班牙語環球電視臺3家媒體籤訂的新轉播合同,大聯盟在未來8年內將獲得每年至少9000萬美元的轉播收益。雖然這完全無法與英超3年55億英鎊的轉播合同相提並論,但比起此前每年約2000萬美元的合約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正如唐加伯所說:「對比那些已經成立近百年甚至更久的聯賽而言,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2014賽季,大聯盟的總上座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618萬人次,而2015賽季還有持續上升的趨勢。顯然大聯盟在北美的影響力仍在擴大,與此同時,大聯盟也一直在嘗試拓展海外市場。從2015年開始到2019年,天空體育會在英國每周直播至少兩場大聯盟比賽。在歐洲其他國家,歐洲體育也將會每周轉播至少4場比賽。
編輯|李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