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必知的宮頸癌10個問題

2021-01-07 人民網

原標題:女性必知的宮頸癌10個問題

  如今,惡性腫瘤對人類健康的威脅越來越大,有些惡性腫瘤是女性所特有的,如乳腺癌、子宮體癌,其中宮頸癌是繼乳腺癌之後,威脅女性健康的「二號殺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瘤科主任吳玉梅教授指出,在女性所特有的惡性腫瘤中,宮頸癌是唯一一個已經明確病因,並能經過體檢、很容易檢查出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的腫瘤,而且可以通過疫苗接種來預防。但是,吳教授遺憾地說,「每年的門診患者中,總會有超過半數的宮頸癌患者發現時已經到了中晚期,喪失了最佳治療機會,危及生命。」我們請吳玉梅教授歸納了有關宮頸癌的10個小問題,希望廣大女性朋友能更多關愛自己的健康。

  1.導致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是什麼?

  病毒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研究發現,幾乎100%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此外,宮頸癌還與多個性伴侶、吸菸、性生活過早(<16歲)、早孕(<18歲)、多產、性傳播疾病、經濟狀況低下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關。(

  2.為什麼宮頸癌可以在早期檢查出來?

  因為女性宮頸處在身體相對淺表的位置,即陰道頂端。當對已婚婦女行婦科檢查時,用窺陰器暴露陰道即可觀察到宮頸、陰道黏膜的情況。宮頸癌的篩查正是採用取細胞學的毛刷或取分泌物毛刷在宮頸口及其周圍旋轉數圈,完成宮頸細胞學或分泌物的採集,然後放進相應保養液送檢。如果細胞學檢查結果異常則可以在陰道鏡指導下進一步行宮頸多點活組織檢查,明確診斷,這樣使宮頸癌在早期、甚至癌前階段即可發現。

  3.年輕女性容易患宮頸癌嗎?

  國外宮頸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5-35歲年輕宮頸癌患者的發病率在20世紀50年代為9%,20世紀80年代已上升到24%,提示宮頸癌發病年輕化。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宮頸癌發病年齡30歲以後有上升趨勢,45-49歲是高峰年齡段,第二高峰在55-60歲,65歲以後發病率下降。近年來宮頸癌發病有年輕化趨勢,30歲以前患宮頸癌並不罕見。

  4.多大年齡應該開始做宮頸癌篩查?

  一般來講從開始有性生活3年以上到65歲的女性,都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2012年美國發表了延長篩查時隔和推遲開始篩查的年齡的指南,對於30-64歲婦女建議最好或可選擇細胞學檢查聯合HPV檢測,5年一次篩查策略。不推薦30歲以下婦女單用HPV檢測或聯合細胞學檢查。也不推薦65歲以上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

  5.什麼是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是與宮頸癌密切相關的一組宮頸病變。根據病變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三級:輕度、中度、重度,即CINI、CINII、CINIII。大部分低級別病變(CINI)可以自然消退,但高級別病變(CINII、CINIII)由於具有癌變潛能,可能發展為宮頸癌,在這個階段被視為宮頸癌前病變,需要及時治療。

  6.宮頸癌前病變的症狀有哪些?

  多數宮頸癌前病變無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白帶增多,有異味,偶然有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即便是婦科檢查,通常宮頸是光滑的。由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至少需要幾年時間,只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一定會發現癌前病變,同時贏得了足夠的治療時間。可以保留子宮,保留生育功能。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CINIII的治癒率達100%。

  7.導致宮頸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導致宮頸癌的危險因素或高危人群主要有性生活過早(<16歲)、多個性伴(2-3個以上)、早育(<18歲)、多產、經期衛生不良、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營養不良、配偶性混亂、口服避孕藥、吸菸等。此外還有宮頸癌遺傳易感性家族聚集現象,如果家族中的女性長輩有患有宮頸癌的,下一輩的女性應該注意認真做宮頸癌篩查。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18-28歲為感染的高峰年齡,終身累積概率可高達40%,10%-15%的35歲以上的婦女有持續感染的情況,有患宮頸癌更高的風險。

  8.宮頸糜爛會導致宮頸癌嗎?

  宮頸糜爛是宮頸炎一種現象的描述,宮頸炎與宮頸癌是兩種疾病,只是有些宮頸糜爛不是由炎症引起的,而是宮頸癌前病變。這就需要做細胞學和HPV檢測,確診是否真的是宮頸癌前病變。而對於輕中度的宮頸糜爛,由於身體有自愈功能,只要門診觀察就好。

  9.宮頸癌前病變手術後是否會影響生育?

  宮頸癌前病變指CINII、CINIII,在這個階段仍屬於良性病變,而且病變主要集中在宮頸局部,少部分可以位於陰道穹窿和子宮體。手術主要圍繞宮頸,一般來講,CINII、CINIII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比如,CINII採用LEEP(超高頻)電刀錐切術,CINIII主要採用冷刀錐切術。這兩種手術都是宮頸局部手術,可以保留子宮,對生育並無大礙。

  10.預防宮頸癌的疫苗應該如何接種?

  宮頸癌疫苗是第一個預防惡性腫瘤的疫苗,可以預防由HPV6、11、16和18型引起的宮頸癌。最佳接種年齡是15歲-26歲,在6個月內分三次肌肉注射。目前國內研發的相關疫苗正在臨床觀察階段。將為我國降低宮頸癌發病起到推動作用。文/林楓

相關焦點

  • 女性必知的10個婦科健康常識
    對於本身就有乳腺問題的女性,乳房按摩更可能會讓病情惡化。      2.文胸穿久了會得乳腺癌?      「文胸致癌論」該停止了。柱狀上皮的運動主要受雌激素水平的影響,單純的「宮頸糜爛」不需要治療,所謂「宮頸糜爛導致宮頸癌」「宮頸糜爛致不孕不育」的說法也自然站不住腳。
  • 女性必知的宮頸癌真相
    6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過HPV。這就好比「宮頸」上的小感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轉陰並不難。 一句話:轉陰,基本靠自己的免疫力! 因為,50%~90%的人會自愈,病毒在兩年內會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少數人持續感染超過3年,難以自愈。
  • 提醒女性:生理期過後,總出現4個異常,宮頸癌或已「待命」
    宮頸癌佔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的首位,常常發生在40~50歲的女性身上,其典型症狀是陰道流血、白帶異常且有臭味,嚴重時可導致輸尿管梗阻和腎盂積水。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性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因素,只要積極預防或治療宮頸癌早期病變就能制止病情發展。宮頸癌來臨時,生理期後往往會有4個異常,看看你有沒有此症狀。
  • 女性健康公開課: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疫苗答疑
    問題一:陳主任,您好!說起宮頸癌就要和HPV聯繫上,那麼到底什麼是HPV呢?它與宮頸癌有什麼關係呢? HPV翻譯成中文為「人乳頭病毒」。HPV感染是常見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主要侵犯鱗狀上皮的基底層細胞以及宮頸轉化區的化生細胞,直接的皮膚-皮膚接觸是常見的傳播途徑。
  • 提醒女性:生理期過後,出現2個異常現象,宮頸癌或正在「待命」
    宮頸癌,被稱為當代女性的「紅顏殺手」,這不僅是因為宮頸癌的致病率和致死率都較高,而且還與宮頸癌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有關。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年齡只有17歲。一、17歲的孩子,怎麼就會得了宮頸癌?
  • 宮頸癌突如其來?女性這個地方癢,多半感染HPV了,當心宮頸癌
    宮頸癌這三個字,相信很多女性都聽過,作為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婦科疾病,宮頸癌之所以有那麼高的病發率,並且越來越年輕化,這除了和症狀的隱匿性有關之外,多半是人們對其這種疾病不夠重視導致的。
  • 女性例假若有3個信號,儘早去排查宮頸癌,別等拖成晚期
    大家都知道,摘除子宮以後就失去了再做母親的能力,這是讓廣大女性心理受到打擊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宮頸癌也會奪去女性鮮活的生命。所以女性在生活中,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這樣才能避免不能承受的後果。女性在例假時,身體發出3個信號一定要儘早檢查身體。
  • 年紀輕輕就患上宮頸癌!下身的2個「警報」,或被多數女性忽視了
    平均每一分鐘全球中就有一名女性被確診宮頸癌。宮頸癌惡性程度有多重?平均每兩分鐘就有女性死於宮頸癌。因此醫生再次勸誡大家,別再忽視宮頸癌給出的「警報」,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很高的。不正常的出血女性除了月經期會有出血症狀,其他時間都是沒有的。
  • 身體出現3個症狀是宮頸癌的「萌芽期」,預防宮頸癌篩查至關重要
    宮頸癌是當代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 目前全國城市女性的宮頸癌篩查率不到1/3。
  • 宮頸癌來報到,身體會發出3個警報,女性要注意點
    宮頸癌一直都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高危存在,它在女性惡性腫瘤排名的第二名,第一名是乳腺癌。就在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地球上某處已經有女性因為宮頸癌失去生命,對,就是這麼恐怖。宮頸癌不僅僅高發於上了年紀的婦女,它的發病群體越來越年輕化。
  • 世界強化免疫日:九價宮頸癌疫苗,是否值得女性花錢去打呢?
    而對於女性而言,尤其是處於婦女時期,此時最主要打的疫苗,莫過於就是宮頸癌疫苗。在我國,每5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宮頸癌據數據顯示,在我國每5分鐘就有1名婦女遭受宮頸癌的威脅,每10分鐘就有1名婦女死於宮頸癌。
  • 女性注意,若1個地方臭,可能宮頸癌提上行程
    hpv中文名人乳頭瘤狀病毒,分為低危型與高危型兩種,目前發現有400多種亞型,其中hpvl6、18、31、33、35、45、51等型屬於高危型,高發的年齡群體在30~40歲的年輕女性,同時目前研究發現80%以上高危型有轉換為宮頸癌的可能,這也是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
  • 提醒:女性這個地方癢,是感染HPV病毒,宮頸癌或已「找上門」
    宮頸癌這三個字,很多女性談之色變,作為世界上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健康疾病,隨著疫苗的出世,這幾年不僅沒有出現緩解的情況,反而越來越年輕化了,這倒是很多人沒有吧想到的。而據科學數據統計,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超過40萬,而我國就佔了一半。
  • 女性健康的潛在殺手,關注宮頸癌背後的秘密,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導語:全球範圍內宮頸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四位,發展中國家的女性宮頸癌發生率僅次於乳腺癌。2018年全球約有57萬宮頸癌的新發病例,其中約有31萬死亡病例。發展中國家宮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佔極高的比率,大約90%的新發病例在低、中收入國家,其死亡率是發達國家的18倍。
  • 性伴侶太多或誘發宮頸癌 宮頸癌的病因
    (華龍網3月14日15時訊)傳統觀念認為,女性頻繁的生育要比不生育的性生活更容易誘發宮頸癌。然而,近年來,無論是西方醫學家還是中國醫學和性學家的研究均表明:女性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和濫交的關係更為密切。
  • 宮頸癌疫苗是女性福音,但4種人最好不要打,看看有你嗎
    那麼,哪些人不適合注射宮頸癌疫苗呢,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1、已經患病的女性雖然注射宮頸癌疫苗對宮頸癌的預防有利,但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注射該疫苗,如果已經出現了宮頸癌,此時注射疫苗已經發揮不了效果,注射之後也是於事無補。
  • 女性這個地方癢,或是宮頸癌要來了,別再當作是很簡單的婦科炎症
    都說十個女人九個炎,其實就是講的婦科炎症,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疾病的症狀其實很容易和婦科炎症混淆,所以往往會讓女性掉以輕心,等到發現不對勁再去檢查的時候,甚至已經被告知「晚期」。
  • 宮頸癌來時悄無聲息?注意了:女性身體這1處癢,或已出現病變
    都說宮頸癌是女性的「紅顏殺手」,很多女性查出了已經到了宮頸癌中晚期,但是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恐怖。宮頸癌早期你若是細心觀察,還是能發現其蛛絲馬跡的,例如女性這個地方癢,就要當心了。
  • 子宮「不乾淨」的女性,身上會出現3種疼痛,別硬撐到宮頸癌晚期
    對於女性來說,有兩個種惡性腫瘤是一定要重視的,一種是乳腺癌,另外一種就是宮頸癌,這兩種癌症被稱為「紅顏殺手」。雖然宮頸癌的發病率沒有乳腺癌那麼高,但是很多人被發現有宮頸癌後,往往都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時再治療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了。
  • 醫生忠告:過不了多久,這5類女性多半會得宮頸癌!不是在說笑
    數據顯示,我國幾乎80%的女性,一生中都有感染HPV的經歷,而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又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因素之一。因此,感染HPV的人,都更要提防宮頸癌的發生。 但是你知道嗎?不管是HPV感染,還是宮頸癌的發生,其實很可能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