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央視焦點訪談報導了三明這個地方……

2020-12-14 福州新聞網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有一處萬壽巖遺址。它的發現,把古人類在福建活動的歷史提前到18.5萬年前,是迄今為止福建境內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居住遺址,被考古界譽為「南方周口店」。但是這一珍貴的史前遺址,在20多年前,由於經濟建設、礦產開採,險些遭到破壞。2000年,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保護萬壽巖遺址,使它免遭滅頂之災。

  五月的一個周末,福建省三明市巖前中學的學生們,來到當地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進行參觀。在這個名為「船帆洞」的洞窟內,一處明顯有人工痕跡的石鋪地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講解員告訴同學們,那是距今4萬年萬壽巖人工石鋪地面,1999年第一次考古挖掘出來,是目前為止國內首次發現、國際罕見的人工石鋪地面遺址。在人工石鋪地面旁邊洞口的位置有一個U型的溝槽,它們是為了保持洞內居住環境的乾燥,人工修鑿而成的排水溝,也有專家說這是我國最早的室內人工排水設施。

  「船帆洞」中挖掘出的這片距今4萬年左右的人工石鋪地面,也被很多研究者稱作是中國最早的「室內裝修」。

  除了石鋪地面之外,考古隊在「船帆洞」以及萬壽巖的另外一處洞穴「靈峰洞」中,還發現了2000多件石製品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此前在福建省內的考古發現,都是數萬年之內的人類生活遺存,而在萬壽巖的考古發現,則將古人類在福建乃至中國東南部地區生存演化的歷史推移到18.5萬年前。

  今天我們能夠這樣參觀萬壽巖,研究它的重要考古價值,得益於20年前對於它的保護,而這片重要遺蹟的發現和保護的過程卻是幾經波折,甚至險些遭遇了「滅頂之災」。在萬壽巖遺址的巖層頂部,現在依然可以看到一個直徑數十米的礦坑。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鋼材的需求量及產量不斷攀升。由於萬壽巖石灰礦儲量豐富、品質好,當時三明鋼鐵廠正在對萬壽巖進行大規模的爆破開採。當地村民在爆破過程中發現了疑似動物化石的物品,向三明市有關部門進行了上報。

  經過多次多方協調,1999年9月,福建省博物院、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三明市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開始對萬壽巖進行考古發掘,以確定洞穴的價值。三明鋼鐵廠做出讓步,暫緩開採,但只給考古隊留下了一個月的時間。

  最初的發掘並不順利,眼看一個月的期限轉眼就到,考古隊員們深知,他們必須拿出決定性的發現。就在這個時候,具有珍貴考古價值的石鋪地面被發掘,同時在這裡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被立刻送往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賈蘭坡院士的手中。

  但在當時,想保留遺址的代價可不小。從上世紀70年代末就獲得了萬壽巖礦產開採權的三明鋼鐵廠,已經在周邊修建了多處廠房、道路,帶動了大量周邊居民就業。一旦停止開採,不僅前期的投資近乎於打了水漂,還可能面臨礦源告急,成本增加,甚至是生產停產、職工失業的風險。

  文物保護和經濟建設出現了矛盾,該如何抉擇?三明市領導向福建省政府提交了「關於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保護有關情況的緊急匯報」。2000年1月1日,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就此件作出特別批示:「三明市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發現,也是國內罕見的史前遺存,必須認真妥善地加以保護。」

  當時,習近平要求三鋼立即停止爆破開採,也要求三明市協調、幫助三鋼儘快在異地選定新採礦點,做到保護文物和發展生產兩不誤,並決定由福建省財政撥款50萬元,用於遺址群的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2000年1月25日,習近平再次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高度重視三明古代遺址保護,已於去年底專題協調,做過初步保護安排,請省文化廳進一步提出全面保護規劃和意見。」一錘定音,萬壽巖遺址得以整體保留。

  在兩次批示的指導下,萬壽巖遺址的保護工作得以加速進行。2000年,萬壽巖遺址入選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壽巖遺址保護了下來,可失去礦源的三明鋼鐵廠又該如何發展呢?這又成了擺在時任領導面前的一道難題。2000年8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來到三明鋼鐵廠視察,明確要求三鋼「推進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給缺乏礦源的三鋼指明了另一條發展的思路。同時,三明市政府也積極幫助三鋼在全國聯繫購買石灰石。

  由於只能通過採購獲得石灰石,因此在原料使用上就要做到更加節約。篩網是用於過濾石灰石原材料的,若網面有破損,就會造成沒有充分利用的大塊石灰石的浪費,因此需要經常更換篩網。在其他鋼鐵企業一般是4到8小時進行一次的篩網檢查,在三鋼每2小時就要進行一次檢查,而這僅僅是他們節能環保操作中的一個環節。

  三鋼集團按照時任省長習近平的指示,提升裝備工藝技術、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同時制定了一套標準作業流程,強化生產管控,杜絕資源浪費,至今已經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加強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幾年來,三鋼集團每噸鋼鐵利潤率在全國鋼鐵企業中一直名列前茅。

  這是當年三鋼集團在萬壽巖建立的礦場,遺址如今被保留了下來。

  20年來,三明鋼鐵集團在發展,萬壽巖遺址的保護工作也在不斷推進。山體修復,洞穴內的防水處理,以及遺址周邊的交通設施完善和環境整治工作,讓經過多年爆破開採,本已經滿目瘡痍的萬壽巖遺址煥發了新面貌。

  目前萬壽巖遺址周邊的植被覆蓋率超過了75%,大大改善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自從2006年三明市完成了萬壽巖遺址博物館的建設之後,2019年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正式開園,這讓一些從前依靠採礦業為生的居民們,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如今,每年前來萬壽巖遺址的參觀者都能達到近8萬人次,同時還有俄羅斯、韓國、美國、日本等多國的專家來這裡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今天的萬壽巖,已經成為了展示歷史、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有責任把它保護好、管理好、繼承好。而且,從萬壽巖遺址的保護來看,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可以互相融合,相輔相成。讓文物說話,我們才能從厚重的歷史中汲取開創未來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央視《焦點訪談》整期聚焦畢節這個地方
    今晚(11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專題報導《蔬菜出「山」天地寬》,以威寧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全力打通產業用水等典型案例,講述貴州如何攻克最後之難,取得脫貧摘帽最後勝利。來源:央視影音客戶端、動靜APP今晚(11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專題報導《蔬菜出「山」天地寬》,以威寧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全力打通產業用水等典型案例,講述貴州如何攻克最後之難,取得脫貧摘帽最後勝利。
  • 央視《焦點訪談》連續兩天聚焦報導五院
    11月25日、26日連續兩天,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聚焦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度報導了「十三五」以來五院在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宇航能力建設、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有力展現了五院作為「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的實幹與擔當,進一步提升了五院在全社會的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
  • 今晚,央視《焦點訪談》深度解讀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解讀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12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報《光影映海角 揚帆正當時》稱,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電影業受到了重創,影片生產、院線觀眾、票房收入都受到極大影響
  • 剛剛,央視今晚第5次報導三明!這次在《晚間新聞》講述「吃飽了撐著...
    剛剛,央視今晚第5次報導三明!
  • 三明高頻亮相央媒等主流媒體!這些重磅報導千萬別錯過
    《三明答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三明踐行記》已被460餘家媒體轉載央視今晚5次播出「三明實踐」重頭報導其中,央視《新聞聯播》連續兩晚播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專題報導《晚間新聞
  •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報導株洲長達15分鐘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報導株洲長達15分鐘 2021-01-06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齊點讚!這裡是三明!
    據了解,各大央媒今日起連續推出關於「三明實踐」的重頭報導——  人民日報  今天頭版報導  福建三明:風展紅旗如畫  同時還配發特寫和攝影專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新聞聯播》將連續3天推出報導  《焦點訪談》也將播出專題節目報導「三明實踐」  《求是》雜誌、
  • 全國離市政府最近的鋼廠,上了《焦點訪談》!
    12月17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福建三明: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專題報導以三鋼集團的綠色發展故事為切入口講述三明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探索實踐一家傳統的山區鋼廠從上世紀90年代的汙染大戶一起來看完整報導↓↓↓「先有三鋼,後有三明。
  • 中央媒體集中報導三明實踐_福建新聞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連日來,中央媒體在主要欄目、重要版面連續聚焦報導三明實踐,講述三明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三明。  人民日報12月16日、17日、18日,在頭版以《風展紅旗如畫》《群眾的笑臉最美》《善用改革開新局》為題,連續三天刊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中、下篇。
  • 三明再上央視!為何4天11次報導三明?
    三明再上央視!為何4天11次報導三明?
  • 建德又上央視啦!《焦點訪談》點讚建德現代農業!
    建德又上央視啦!《焦點訪談》點讚建德現代農業!在昨晚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中建德的現代農業成為開篇介紹的範例到底是什麼地方如此優秀,讓央視聚焦建德?跟著小布一起了解一下吧!
  • 這位送菜的什邡小夥上了央視《焦點訪談》
    2月16日,央視節目《焦點訪談》就介紹了不少盡一己之力幫助武漢的人這其中一位就是已經被德陽人所熟悉的什邡市師古鎮的「大樹哥」▼▼▼2月16日《焦點訪談》——盡我所能,目標武漢!這是什邡市師古鎮的一名農村網紅,網名叫「大樹哥」。
  •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福建三明!這個寶藏目的地真的藏不住了
    「我生活的地方叫做三明,紅軍長徵的故事,一直在這裡流傳,林深水美的氧吧,讓你醉倒在畫裡……」就在昨晚,這首經改編的《三明後生仔》唱進了央視,《新聞聯播》刊播題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時長6分48秒,還上了內容提要。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阿布洛哈脫貧路
    本網訊 12月10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因路脫貧、因路致富。節目介紹了阿布洛哈村惡劣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條件,這裡的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 三明再登央視《新聞聯播》!時長6分鐘
    三明再登央視《新聞聯播》!時長6分鐘 2020-12-17 20:07:06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連續第二天!三明再登央視《新聞聯播》!
  • 剛剛,三明再登央視《新聞聯播》!時長6分鐘
    剛剛,三明再登央視《新聞聯播》!三明再登央視《新聞聯播》!繼昨晚,央視《新聞聯播》刊播報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後剛剛,央視《新聞聯播》再次聚焦三明刊播報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 推動綠色發展(135)丨福建三明:生態美、林業興、民眾富,全靠這「無...
    最近這幾天,福建的三明火了,中央各大媒體都在主要欄目、重要版面聚焦這個規模不是很大的城市,很多新媒體平臺都以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報導三明,並收穫了巨大流量。三明鋼鐵廠成為旅遊景區的神奇變化,老舊小區改造裡的幸福生活等等,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三明成了生態明星。
  • 揚州檢察保障民企發展獲央視《焦點訪談》報導點讚!
    12月22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社區矯正的監督之眼》對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辦理的保障民企社區服刑人員復工復產檢察建議案進行了報導。  作為社區矯正對象能主動請戰赴武漢抗疫,這種行為值得肯定,當即有辦案人員提出,像張某這種行為是不是可以申請減刑,對於這個問題,辦案人員之間產生了分歧。  安徽阜陽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李偉說:「因為根據法律的規定,社矯對象一般不予減刑,只有社矯對象符合重大立功條件,才可以參照減刑假釋相關規定予以減刑。」
  • 21個輔助用藥被焦點訪談點名!
    編輯說:2月24日,央視焦點訪談播放了《輔助用藥,從濫用到規矩用》專題,提到安徽是國家深化醫改綜合試點省之一,2015年12月29日發布了《關於成立安徽省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指導中心的通知》和相關實施方案,方案強調要在臨床路徑的管理中「加強輔助用藥管理」,規定21種輔助藥物不能納入臨床路徑表單。
  • 今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湖州「新實踐」!
    今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湖州「新實踐」!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