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離市政府最近的鋼廠,上了《焦點訪談》!

2020-12-27 今日鋼鐵

12月17日

央視《焦點訪談》播出

《福建三明: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專題報導

以三鋼集團的綠色發展故事為切入口

講述三明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探索實踐

一家傳統的山區鋼廠

從上世紀90年代的汙染大戶

轉變為如今的國家AAA級景區

「傻大黑粗」蛻變成「花園工廠」

造就如此神奇變化的三鋼集團

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轉型歷程?

一起來看完整報導

↓↓↓

「先有三鋼,後有三明。三鋼和三明是融為一體的,都在一個藍天下,共飲同一江水……」11月24日上午9點半左右,福建三鋼集團安環部部長郭光章在一間會議室與記者談到三鋼的歷史時,窗外傳來了廣播體操的旋律,不遠處,三明市第十中學的學生們開始做課間操了。

在這裡,三鋼和三明的學校、醫院、社區等交織交融,直觀詮釋著三明「先有工業,再有城市」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作為重工業城市的三明,不僅有過去的輝煌,如今更是「老樹發新枝」,裝備製作和新材料等產業不斷壯大,創新驅動加快發展,三明正沿著綠色發展的航向,不斷探索著新時代工業發展的嶄新路徑。

綠色蝶變:「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有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最近,刷屏單曲《三明後生仔》MV中,歌手林啟得與鋼鐵工人們載歌載舞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他們背後,煉鋼爐中滾燙的鐵水火光四濺,場面壯觀震撼。

在這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牌鋼鐵廠中,有煉鋼爐前的熱火朝天,也有綠樹成蔭下的鳥語花香。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三鋼三明本部還屬於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作為景區的三鋼,可不只有假山流水那麼簡單,他們設置了三鋼展覽館(遊客中心)、智慧鋼鐵雕塑、三鋼文化浮雕、鐵水奔流景區、鋼花璀璨景區、軋機歡唱景區等,通過這些景區的遊覽,遊客可以最直觀地看到鋼鐵是如何煉成的。在鋼鐵廠的一個車間裡,還養著幾條錦鯉,真讓人大開眼界。

△ 郭光章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這樣的環境和空氣品質,三明在多年前連想都不敢想。「我是1983年到三鋼的,當年印象太深刻了,剛來時去一線做爐前工,那時候走進車間裡,一腳踩下去了,塵土飛揚能沒過鞋子,一點都不誇張。」郭光章說,當年很多人吐槽三鋼的汙染,最常說的是「一年吃掉一塊磚」。

鋼鐵廠與城市深度交融的三明市,今年1-10月優良天是100%,到底三明和三鋼是如何做到的呢?在郭光章看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認識。「環保事關『生死』,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必須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發展與環保必須協調推進

上世紀50年代,「十萬大軍」前來建設三明,以三鋼為代表的工業企業崛起發展,奠定了三明雄厚的工業基礎。多年來,重工業發展給城市帶來榮耀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保壓力。在治理汙染和綠色發展過程中,三鋼人逐漸認識到:發展與環保必須協調推進,才能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在加深認識的同時,更需要決心和勇氣。三鋼不斷加大技改和投入,把「增產不增汙、增產不增排」作為項目建設的硬指標,在節能減排上捨得投入、下好先手棋。這些年,哪怕鋼材面臨「白菜價」時,堅持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不光是三鋼,也是三明,在新時期謀生存、求發展必由之路。

在綠色轉型過程中,三鋼先後投入資金近30億元,對環保設施、廠區道路景觀等進行全面改造,並不斷深化精細化管理等改革,推動傳統企業「老樹發新枝」。

擦亮「工業三明」的金字招牌

企業「心無旁騖攻主業」,政府也要放下身段甘當「店小二」。近年來,三明推出「一企一策」原則,與三鋼等49家龍頭企業籤訂扶持協議或備忘錄,有效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新增建設項目44個,總投資282.9億元;新策劃產業鏈項目30個,總投資123.1億元。

今年1-5月,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國重汽集團福建海西汽車有限公司通過擴大有效營銷網絡,汽車產銷量逆勢上揚,僅5月份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79%。「公司業績好,員工收入增加,幹活也更加有勁了。」海西汽車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部長潘林說,「訂單拉著生產跑」已成為公司常態。

作為三明的優勢產業,工業依然是這座城市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2019年規上工業總產值近5000億元,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48%。如今,三明集聚了全省最大的鋼鐵、造紙、水泥、重型卡車等生產企業,已形成了11個門類、37個行業的綜合工業體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三明,已錨定了綠色發展的新航向,在推動三明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工業三明這塊金字招牌也將越擦越亮。

來源:央視新聞、現代快報、南方都市報、泰科鋼鐵

相關焦點

  •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報導株洲長達15分鐘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報導株洲長達15分鐘 2021-01-06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焦點訪談》:帶你了解「最牛90後」的奮鬥史
    浦東以佔全國1/8000的土地,創造了全國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上海浦東的巨變是怎麼發生的呢?來看11月13日央視《焦點訪談》的報導↓浦東因為充滿活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來追尋夢想。但他們許多人並不知道,3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時任浦東新區區委辦主任的陳高宏還記得當年剛到上海工作時,浦東的落後讓他大感意外。
  • 新點軟體:上了《焦點訪談》?子公司經營異常?就是不披露
    時過境遷,IPO日報發現,新點軟體不但對於報告期內萬元級的行政處罰、子公司和股東的經營異常等隻字未提,而且連因「醜聞」上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故事」也沒披露。關於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新點軟體在上會稿中表示,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公司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公司經營性流動資金需求日益增加;二是公司技術開發對流動性資金有較大需求;三是公司應收帳款規模較大,對流動資金存在較大需求。
  • 建德又上央視啦!《焦點訪談》點讚建德現代農業!
    建德又上央視啦!《焦點訪談》點讚建德現代農業!在昨晚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中建德的現代農業成為開篇介紹的範例到底是什麼地方如此優秀,讓央視聚焦建德?跟著小布一起了解一下吧!
  • 蘭格鋼廠EBC系統已部署超30家鋼廠 佔全國鋼鐵產能的1/10
    【億邦動力訊】11月29日消息,在今日舉辦的「新範式」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大會上,蘭格鋼鐵網CEO劉陶然表示,鋼鐵行業鏈條上有三個主要角色:鋼廠、鋼貿商、終端採購商,傳統行業必須插上科技的翅膀,才可以讓產業網際網路行業和傳統行業相結合,以達到三個目標:一是提高運營效率,二是降低運營成本
  • 這位送菜的什邡小夥上了央視《焦點訪談》
    2月16日,央視節目《焦點訪談》就介紹了不少盡一己之力幫助武漢的人這其中一位就是已經被德陽人所熟悉的什邡市師古鎮的「大樹哥」▼▼▼2月16日《焦點訪談》——盡我所能,目標武漢!這是什邡市師古鎮的一名農村網紅,網名叫「大樹哥」。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阿布洛哈脫貧路
    本網訊 12月10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因路脫貧、因路致富。節目介紹了阿布洛哈村惡劣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條件,這裡的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阿布洛哈村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道路通則百業興,公路打開了阿布洛哈通往外界的大門,也讓村民有了走出貧困的勇氣。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阿布洛哈村順利實現脫貧,村民過上了好日子。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宣布,包括布拖縣在內的涼山州的7個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四川省內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 新點軟體:上了《焦點訪談》?子公司經營異常?被罰款了?我就是不...
    時過境遷,IPO日報發現,新點軟體不但對於報告期內萬元級的行政處罰、子公司和股東的經營異常等隻字未提,而且連因「醜聞」上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故事」也沒披露。    關於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新點軟體在上會稿中表示,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公司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公司經營性流動資金需求日益增加;二是公司技術開發對流動性資金有較大需求;三是公司應收帳款規模較大,對流動資金存在較大需求。  02  曾上《焦點訪談》  IPO日報注意到,新點軟體曾因涉入一個案例登上央視知名節目《焦點訪談》。
  • 21個輔助用藥被焦點訪談點名!
    編輯說:2月24日,央視焦點訪談播放了《輔助用藥,從濫用到規矩用》專題,提到安徽是國家深化醫改綜合試點省之一,2015年12月29日發布了《關於成立安徽省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指導中心的通知》和相關實施方案,方案強調要在臨床路徑的管理中「加強輔助用藥管理」,規定21種輔助藥物不能納入臨床路徑表單。
  • 央視《焦點訪談》連續兩天聚焦報導五院
    11月25日、26日連續兩天,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聚焦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度報導了「十三五」以來五院在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宇航能力建設、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有力展現了五院作為「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的實幹與擔當,進一步提升了五院在全社會的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
  • 12月21日全國鋼廠調價匯總
    原標題:12月21日全國鋼廠調價匯總   新幹線訊:據不完全
  • 《焦點訪談》:阿布洛哈的脫貧路
    《焦點訪談
  • 焦點訪談:從深圳到大灣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一座城市,濃縮中國夢的時代精華。深圳,走過了不平凡的40年。10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指出:「深圳是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深圳廣大幹部群眾披荊斬棘、埋頭苦幹,用4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40年,深圳始終勇立潮頭,走在前列,實現歷史性跨越。
  • 上「焦點訪談」的才子,咋混成了修車老頭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與你同行》欄目報導了此次活動,非常隆重!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才子」石溪,現在已經在街頭擺攤了,箇中緣由不得不讓人感嘆!
  • 賽客便攜肺功能檢測儀被焦點訪談報導,已應用全國600家醫院
    在3月15日CCTV1關於疫情前線「戰況」採播的《焦點訪談》中,便在鏡頭中出現了在醫院內高頻使用的一款可攜式肺功能檢測儀,格外引人注目。在《焦點訪談》節目視頻中,武昌醫院ICU主任徐亮醫生為記者介紹了X1是如何檢測病人的肺功能情況。賽客X1是一款擁有物聯網技術的可攜式肺功能檢測儀,只需要「一吹一吸」間就可得到精準的肺功能檢測數據,有了這款產品,患者不需要到科室排隊,在病房就可以完成檢測,這樣可避免患者接觸性交叉感染,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數據。
  • 《焦點訪談》:北京的「雲課堂」有名堂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6月15日的節目便通過北京市的具體事例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觀察「雲課堂」對實體課堂教學的借鑑作用,推廣北京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新模式。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所說:「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供給的優勢,在未來教育當中是不是有更好的一些布局上的調整,實現這種高質量發展,我們也在思考。」
  • 央視《焦點訪談》整期聚焦畢節這個地方
    今晚(11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專題報導《蔬菜出「山」天地寬》,以威寧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全力打通產業用水等典型案例,講述貴州如何攻克最後之難,取得脫貧摘帽最後勝利。來源:央視影音客戶端、動靜APP今晚(11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專題報導《蔬菜出「山」天地寬》,以威寧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全力打通產業用水等典型案例,講述貴州如何攻克最後之難,取得脫貧摘帽最後勝利。
  • 中紀委網站、央視焦點訪談連續點名...
    11月17日,「荊州發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11月16日,記者從湖北荊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項目有關問題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整改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積極推進項目整改。
  • 離藍天最近的高崗上,一個純潔的少女曾在那裡「天浴」過
    前兩天,因為在ITV上看了有關嚴歌苓的訪談,對她的作品來了興趣,《天浴》所講的故事發生在1975年,大概是「上山下鄉」運動的中晚期吧。一個名叫秀秀的成都女孩,大概是初中畢業,帶著青年人特有的純潔無知,報名去了藏區軍馬場,先是在奶粉廠工作,不久後被組織派去學牧馬,帶她的是一個叫「老金」的藏民。老金年輕時,在一次藏民的內鬥中,被對方捉住,遭受了屈辱的「腐刑」。
  • 今晚,央視《焦點訪談》深度解讀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解讀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12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報《光影映海角 揚帆正當時》稱,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電影業受到了重創,影片生產、院線觀眾、票房收入都受到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