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北京要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_民生_中國西藏網

2020-12-15 中國西藏網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4日表示,未來5年,北京將著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民眾。

  中共北京市委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中共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規劃建議》)進行解讀。

  《規劃建議》提出,到2035年遠景目標是,北京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建設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胡雪峰表示,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上,共同富裕是本質要求,是民眾的共同期盼,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胡雪峰同時表示,擴大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提高城市發展活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凝聚核心價值觀。

  根據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2019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大約是6萬元人民幣,中等收入群體大約佔北京常住人口的55.8%。

  胡雪峰表示,北京要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要從五個方面發力:一是以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二是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三是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水平,四是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五是加大對中等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北京如何建設「兩區」?權威回應
    「規劃建議提出,到2035年遠景目標,總的就是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劉佔興介紹。問題一北京中等收入群體有多少人?
  • 視點|中等收入群體從何處擴圍?
    近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城鄉間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區域間居民收入差距逐漸縮小,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顯著加快,收入分配格局正朝著「橄欖型」的方向發展。放眼未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擴圍的過程,也將是經濟發展不斷提升質量、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的過程。
  • 居民增收紅利持續釋放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指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96.6%、80.1%、104.1%。目前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已經實現。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礎,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將「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納入兩步走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中國已經「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 國內中等收入群體要擴大?人社部:未來2億技術工人的收入將提高
    而要想達到這一效果,前提就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今年12月18日,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了更好地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舉辦了一場關於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的發布會。在這次會議裡面,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副部長湯濤在發表講話時表示:「為了促進我國國內2億個技能勞動者順利的轉變為中等收入團體,國家在擴大內需方面也將會為其打造一個堅實的基礎。」
  • 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指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96.6%、80.1%、104.1%。目前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已經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農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收縮。
  • 持續釋放增收紅利多改革舉措加碼 中等收入群體將擴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指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96.6%、80.1%、104.1%。目前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已經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農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收縮。
  • 蔡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應重點鎖定三類人群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的「財經戰略年會2020」在北京舉行,此次年會的主題是「面向『十四五』的中國經濟」。蔡昉表示,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以及到2035年實現「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需要通過提高收入、改善分配和擴大消費來實現。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消費率仍然偏低,意味著有巨大的提高潛力。促消費需要更充分的就業,高質量的就業,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都提高,把「蛋糕」做大。
  • 北京技能人才平均工資達中等收入群體水平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甘皙)北京市人社局編寫的《2020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近日出版發行。報告顯示,北京市技能人才平均工資達到中等收入群體收入水平。2020年,北京市企業薪酬調查報告採用線上和線下模式開展調查。
  • 唱響十三五之歌:未來5年西藏會是什麼樣子?
    未來5年,西藏的經濟將繼續高速增長  全面小康,意味著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富足,而發展是前提、基礎和關鍵。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看來,全面脫貧是「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最大的亮點之一。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十三五」期間的經濟增速應如何定調呢?牛犁認為,「至少在6.5%」。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也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把握這一關鍵期,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 加快新型城鎮化有利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消費升級
    2020年11月23日~27日,由《中國經營報》與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將在北京舉行。作為年會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1月25日舉行的「問道『十四五』 探路『雙循環』——2020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峰會」,與大家一道為「十四五」中國城市發展探索發展路徑、思考未來格局,為中國城市「雙循環」發展共謀良策。 開幕致辭
  • 2021:幸福民生的「中國開局」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李濟慈)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釋放出「要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及「更加注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的重要信號,作出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其根本直指民生關切,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積極推動中國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央視網消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積極推動中國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破解技工荒問題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但是,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是我國製造業發展必須補上的短板。對此,人社部在發布會上回應,「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 製造業人才需求旺盛 結構性問題較突出_民生_中國西藏網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榜。榜單顯示,今年三季度,我國製造業復甦明顯,人才需求旺盛。
  • 2億技能勞動者將成中等收入群體!怎麼做?人社部表態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18日,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布會。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這樣在擴大內需上就有一個堅實的基礎。把技工教育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緩解目前存在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就是一方面有人無事幹、另一方面有事無人幹,要把這個結構性矛盾解決好。另外,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中,技術工人的供給要加強,塑造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優勢。另一方面,湯濤稱,要為擴大內需提供支撐。
  •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十三五」以來我國民生事業...
    從收入水平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幅縮小。「十三五」以來,我國連續四年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73∶1,2019年降至2.64∶1,部分省區市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的相對均等化。從結構變遷看,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
  • 人社部: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下一步,人社部將強化技能的激勵導向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讓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張立新介紹,在促進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收入水平方面,人社部將按照中央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