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我國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讓新基建成為有效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助力中國經濟走出疫情衝擊。隨即24個省市公布未來投資計劃,總共有大約2.5萬個項目,投資額高達50萬億。遙想當年,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推出,改變了美國國運,那麼中國新基建未來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新基建,有新基建相對應就會有老基建,大家對基建狂魔一詞大概都略有耳聞,指的就是我們傳統基礎建設,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等這一領域,而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 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數位化、智能化等硬核科技,如果說傳統基建是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那麼新基建就是側重於突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的大趨勢。
三十年前,美國就曾經大搞過一次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從而奠定了快速崛起的基礎。1933年當柯林頓入住白宮之際,看到經濟蕭條的美國,本該意氣風發的他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恢復經濟活力成了柯林頓的頭號任務,他迫切需要找到一個新的方向來應對美國經濟上的虛弱,來帶動整個國家走出陰霾。幾經思索,美國人將目光投在信息建設上,於是柯林頓僅上任八個月後,美國公布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宏大計劃,它就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簡稱NII,由於NII計劃的實施,美國完成了產業升級,在晶片、作業系統、移動應用、雲計算、大數據、行動裝置等ICT產業幾乎全部最核心的細分領域,都牢牢佔據了霸主地位。而且當年美國的「新基建」,不單只是建通信基礎設施,更是著眼於整個信息通信產業的上下遊,實現的是通過信息技術全方位的改造社會、提升效率。
當年美國「新基建」的推出,改變了美國的國運,而中國如今推出自己的新基建面對的背景,與當年美國極為相似,同樣都是世界性的危機、經濟衰退風險、4G5G時代轉折等問題。美國在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成功經驗,給我們帶來太多啟示。但我個人認為,其最大啟示莫過於當時的柯林頓政府,在實施他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這一當時的新基建戰略時,並沒有只是將其視為應對經濟波動的應急措施,而是令其在臨時應急與國家的長期戰略之間獲得平衡。也正是因此,我認為在推動我國新基建戰略實施過程中,我們應以美國的這一成功經驗為師,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謀求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高度,來推動新基建戰略的實施。
回顧歷史,每個時代的新基建都帶著時代的烙印,也深刻地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和國家的興衰,大航海時代,英國是世界霸主,造船航海成就了日不落帝國,19世界的美國,也因為推出信息基礎建設工程計劃,助力美國科技行業空前繁榮的景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眼下當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正在與疫情鏖戰之時,中國憑藉強大的執行力率先衝出了疫情的包圍,還正式拉開了以5G、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工業網際網路等為核心內容的新基建大幕,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全球形勢錯綜複雜,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新技術即將迎來歷史機遇……眼前這一切,都像極了當年。而今,中國新基建最核心抓手的5G,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基站數量,都領先其他發達國家不止一個身位,更何況,中國還擁有極其完備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的應用場景、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與日益增強的資本對接能力。
當年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推出,改變了美國的國運;而未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新基建」將為服務於我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給全中國人民的生活帶來更美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