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0-12-17 瀟湘晨報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雷妤 蔡櫻柳 黃伊娜 李梓瑩

" 無人駕駛 " 廈門約巴,無需手握方向盤,也無需腳踩剎車。記者 雷妤 攝

在 BRT 上,駕駛員不用踩剎車,公交車就會精準停靠站;去醫院看病,個人智能健康檔案,幫助醫生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 …… 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發生著變化,城市基建已推陳出新,改變著市民的生活。

公交車自動精準靠站

無需手握方向盤,也無需腳踩剎車,在軟體園三期內,一輛 " 廈門約巴 " 正在平穩行駛。抵達站點,公交車會自動靠站,遇到來往車流、行人,它還能主動避讓。

早在兩年前,智能駕駛技術就已在 BRT 上初步實現。廈門響應國家 " 新基建 " 目標,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車路協同應用標杆城市。2018 年,BRT 上已開展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系統,即實現部分自動駕駛,每輛車仍配備駕駛員,車輛行駛過程中,需手扶方向盤。

通俗說來,BRT 實現的是車與車、車與路、車與站臺等之間形成一個物聯網系統,即車路協同系統。比如,當與前車距離很近時,兩車就會啟動防撞系統;在遇到交通路口有行人和車輛時,它會提前預判預警。目前,BRT 集美段嘉庚體育館站至中科院站已部署車路協同系統。今年年初,快 1 線、快 2 線 50 輛純電動車建設了 5G 車載終端,實現釐米級精度定位。

智慧醫療讓就醫更舒心

疫情防控期間,廈門市衛健委上線了新冠肺炎監測溯源系統,用大數據助力抗疫,通過擴大數據採集、打通數據通道,精準滾動摸排,助力實現 "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為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市衛健委還建設千名醫生 " 在線問診系統 ",讓居民在家即可在線諮詢,線上續方可快遞到家,真正實現 " 零接觸 " 就診。

智慧醫療還體現在智能健康檔案上,通過智能健康檔案實現對個人健康檔案數據和健康監測數據的管理,形成完整的以居民為主索引的個人智能健康檔案,幫助醫生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方案,提高醫療診斷效率。

下一步,市衛健委將建立 " 網際網路 + 公共衛生 " 應用,升級免疫規劃、血液管理、精神衛生等系統,通過信息化實現智能化、全覆蓋的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此外,隨著 5G 新基建的進一步深入,廈門還考慮在 5G 建設上進行探索和研究,將在視頻會診、手術直播等方面實現一定的突破。

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

早在 2015 年,廈門就在全省率先建設 " 智慧環保 " 平臺,建成 " 智慧環保 " 總體架構體系。目前,該平臺已搭載 32 個應用模塊,涉及 8 個部門 21 個業務領域,47 項業務數據,採集數據 17 億條,共享數據量 2.1 億條,生態環境數據共享應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下一步,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將全力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在 " 智慧環保 " 的基礎上,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編制完成了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建設方案,實現生態環境服務 " 一網通辦 "。

目前,廈門市生態環境大數據項目建設方案已向工信部門申報立項,項目建設計劃分為三期,建設時間為 2021 年 -2023 年。

遠程實現碼頭操作作業

去年,廈門遠海碼頭在中國移動和華為的支持下,率先實現了 5G 信號全覆蓋,並且落地以 5G+AICDE 作為核心能力的全球首個基於 5G SA+MEC 端到端切片獨立專網,主導構建了智慧港口整體建設,實現了全場集卡調度、智能閘口與緩衝區協同系統、EIR 無紙化、決策分析系統等項目的改造和創新。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遠程操作員利用遠程實時回傳的畫面,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設備遠控操作作業。

目前,廈門遠海碼頭已取得碼頭生產監控可視化、調度指揮智能化、全程業務協同化、客戶服務網絡化的 5G 智慧港口應用成果,正在陸續推行無人集卡運輸、無人機巡檢、智能理貨等 5G 智慧港口項目。

【來源:海西晨報 ·ZAKER 廈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三十年前美國靠新基建改變國運,而現在中國將靠新基建崛起!
    遙想當年,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推出,改變了美國國運,那麼中國新基建未來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新基建,有新基建相對應就會有老基建,大家對基建狂魔一詞大概都略有耳聞,指的就是我們傳統基礎建設,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等這一領域,而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 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數位化
  • 【數字方舟時評】「新基建」大爆發:疫情改變了什麼?
    此外,生鮮電商、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等行業也都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都深刻地受到這場改變的影響。這些生活場景重塑背後,是數位技術在廣度、深度上的一次跨越。在這個過程中,疫情,無意中扮演了「鯰魚」和加速器的角色,產業網際網路,則成了讓企業快速奔跑的「荷爾蒙」、發動機,展示了這輪「新基建」中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板塊的巨大潛力。
  • 不用踩剎車公交車就會精準靠站 「新基建」改變廈門市民生活
    記者雷妤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蔡櫻柳 黃伊娜 李梓瑩)在BRT上,駕駛員不用踩剎車,公交車就會精準停靠站;去醫院看病,個人智能健康檔案,幫助醫生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發生著變化,城市基建已推陳出新,改變著市民的生活。
  • 90年代美國新基建讓美國崛起,今天,中國新基建將帶領中華強盛
    70年代的美國因為石油危機,也導致了經濟出現隱患, 後來上任的柯林頓提出了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正是這一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讓美國加速發展,成為網際網路科技強國,改變了美國國運。那麼中國新基建未來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 新基建:年輕人奮鬥的「新風口」
    今年3月,他偶然間在新聞裡看到了「新基建」這個詞,起初還有些不解:印象中,基建都是重型機械、平地起高樓,自己不過是一個天天敲鍵盤的「碼農」,和新基建搭邊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在趙一儒看來,一條全新的賽道就在眼前。
  • 新基建,是什麼?
    過去數十年裡,基礎設施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提升生產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模式的不斷進化升級,原有基礎設施開始難以滿足社會高效運作的需求,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
  • 「新基建」一詞的熱度,「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這篇文章將目光投向歷史,認為基礎設施是驅動工業革命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而國家在此時重視「新基建」,既有面向未來塑造數字競爭力的考量,更有應對當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新基建」,究竟新在哪兒?很多網友好奇的是,與過去我們熟悉的「基建」相比,「新基建」的「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 新基建「燃」了
    在線教育不掉線,遠程醫療更可靠,電子政務有了「智慧」大腦——大放異彩的各種「雲」業態,其根源不在「雲上」而在「腳下」,靠的正是各地紮實又澎湃的新基建項目。以「鐵公基」為代表的傳統基建需要耗費大量鋼材、混凝土、水泥等建築材料,而新基建更多依靠先進設備、技術和智力型勞動的投入。比如大數據中心,是大數據時代的「萬能糧倉」。
  • 5G,這塊新基建的「壓艙石」怎麼建
    這也是備受關注的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中央國務院此前已多次就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做出戰略部署。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新基建初露崢嶸,為全民抗疫防疫和復工復產提供了重要支撐。此次全國「兩會」,5G、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等依舊是高頻詞,代表委員就5G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發展路徑提出建議。
  • 「新基建」之下,人工智慧的機遇和挑戰
    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是指發力於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其核心在於傳統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傳統基礎設施的數位化改造。
  • 北盛科技:聚力科技創新,為「新基建」提供「加速器」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作為熱詞廣受社會關注。 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數位化、智能化等硬核科技。
  • 「新基建、新產業、新機會」論壇:五大話題,暢談新技術應用的挑戰...
    在下午的圓桌對話「新基建、新產業、新機會」中,WIFI新連接創始人郭雪紅主持,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學部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凌至培,網易杭研院執行院長汪源,創世夥伴CCV創始主管合伙人周煒,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系主任楊洋參與。話題一:跟傳統的基建相比,新基建「新」在哪裡?
  • 丁元竹:把宏觀的「新基建」和微觀的「新基建」有機結合起來
    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城市化人口還會進一步增加,對老舊小區的改造要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要進行宏觀的『新基建』,另一個方面要進行微觀的『新基建』,把宏觀的『新基建』和微觀的『新基建』有機結合起來,滿足人民群眾的舒適感、便利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
  • 融360王明成:新基建在新金融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和發展空間
    正如大家提到,新基建涵蓋的範圍非常廣闊,我們作為產業金融的從業者,作為新金融企業我們也想從我們角度談幾點對新基建的思考和實踐。首先,新基建在新金融領域在整個金融科技領域,有非常巨大的應用和發展空間。大家知道,剛剛過去的10年,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同時也催生了大量新的經濟形態,改變了用戶的消費行為和購買行為。
  • BATH四大「承包商」登場新基建時代
    在這之前,發改委已經站出來釐清「新基建」的具體定義,其中無論「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還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亦或是「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科技企業近水樓臺的地位毋庸置疑。我們都知道新基建的具體技術內容包括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我們也常常談論哪些有家底子的企業將迎來業務增長。
  • 新基建 正當時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快鋪開。那麼,新基建是什麼,究竟「新」在何處呢?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提出「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周晉峰:「新新基建」是「生命棲息地」的建設
    2020年4月下旬,我國發改委發布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的範疇。「新基建」是以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為基礎,是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很重要的生活基建。尤其是在如今新冠病毒疫情流行的影響下,遠程會議、居家辦公、物聯網、智慧生活等均離不開「新基建」,希望「新基建」的推動可以拉動經濟,促進發展。
  • 數字新基建背後的變革力量|WISE2020 新經濟之王峰會
    孫立新:主持人,各位觀眾,我是來自佰才邦的孫立新,我們本來是做小基站這個行業,隨著5G新基建的發展,也在往邊緣計算這些方向發展。從新基建的角度,我感覺新基建主要是圍繞數據的管道,數據的計算,數據的應用,這是我個人的理解的新基建未來的方向。
  • e觀雙創|「雲展覽」之新基建新應用賦能展廳,硬核高能!
    人工智慧、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新一代技術發展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也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體驗。最後一天的雲參展,發改君將帶著各位小夥伴,看看匯聚硬核科技的新基建新應用賦能展廳。 新基建新應用賦能展廳,以懷柔科學城「大光源」為輪廓,彰顯大國重器在北京的加速推進,集中展示了北京市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領域的創新項目,以及新基建融合應用的新場景新示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