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雷妤 蔡櫻柳 黃伊娜 李梓瑩
" 無人駕駛 " 廈門約巴,無需手握方向盤,也無需腳踩剎車。記者 雷妤 攝
在 BRT 上,駕駛員不用踩剎車,公交車就會精準停靠站;去醫院看病,個人智能健康檔案,幫助醫生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 …… 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發生著變化,城市基建已推陳出新,改變著市民的生活。
公交車自動精準靠站
無需手握方向盤,也無需腳踩剎車,在軟體園三期內,一輛 " 廈門約巴 " 正在平穩行駛。抵達站點,公交車會自動靠站,遇到來往車流、行人,它還能主動避讓。
早在兩年前,智能駕駛技術就已在 BRT 上初步實現。廈門響應國家 " 新基建 " 目標,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車路協同應用標杆城市。2018 年,BRT 上已開展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系統,即實現部分自動駕駛,每輛車仍配備駕駛員,車輛行駛過程中,需手扶方向盤。
通俗說來,BRT 實現的是車與車、車與路、車與站臺等之間形成一個物聯網系統,即車路協同系統。比如,當與前車距離很近時,兩車就會啟動防撞系統;在遇到交通路口有行人和車輛時,它會提前預判預警。目前,BRT 集美段嘉庚體育館站至中科院站已部署車路協同系統。今年年初,快 1 線、快 2 線 50 輛純電動車建設了 5G 車載終端,實現釐米級精度定位。
智慧醫療讓就醫更舒心
疫情防控期間,廈門市衛健委上線了新冠肺炎監測溯源系統,用大數據助力抗疫,通過擴大數據採集、打通數據通道,精準滾動摸排,助力實現 "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為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市衛健委還建設千名醫生 " 在線問診系統 ",讓居民在家即可在線諮詢,線上續方可快遞到家,真正實現 " 零接觸 " 就診。
智慧醫療還體現在智能健康檔案上,通過智能健康檔案實現對個人健康檔案數據和健康監測數據的管理,形成完整的以居民為主索引的個人智能健康檔案,幫助醫生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方案,提高醫療診斷效率。
下一步,市衛健委將建立 " 網際網路 + 公共衛生 " 應用,升級免疫規劃、血液管理、精神衛生等系統,通過信息化實現智能化、全覆蓋的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此外,隨著 5G 新基建的進一步深入,廈門還考慮在 5G 建設上進行探索和研究,將在視頻會診、手術直播等方面實現一定的突破。
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
早在 2015 年,廈門就在全省率先建設 " 智慧環保 " 平臺,建成 " 智慧環保 " 總體架構體系。目前,該平臺已搭載 32 個應用模塊,涉及 8 個部門 21 個業務領域,47 項業務數據,採集數據 17 億條,共享數據量 2.1 億條,生態環境數據共享應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下一步,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將全力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在 " 智慧環保 " 的基礎上,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編制完成了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建設方案,實現生態環境服務 " 一網通辦 "。
目前,廈門市生態環境大數據項目建設方案已向工信部門申報立項,項目建設計劃分為三期,建設時間為 2021 年 -2023 年。
遠程實現碼頭操作作業
去年,廈門遠海碼頭在中國移動和華為的支持下,率先實現了 5G 信號全覆蓋,並且落地以 5G+AICDE 作為核心能力的全球首個基於 5G SA+MEC 端到端切片獨立專網,主導構建了智慧港口整體建設,實現了全場集卡調度、智能閘口與緩衝區協同系統、EIR 無紙化、決策分析系統等項目的改造和創新。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遠程操作員利用遠程實時回傳的畫面,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設備遠控操作作業。
目前,廈門遠海碼頭已取得碼頭生產監控可視化、調度指揮智能化、全程業務協同化、客戶服務網絡化的 5G 智慧港口應用成果,正在陸續推行無人集卡運輸、無人機巡檢、智能理貨等 5G 智慧港口項目。
【來源:海西晨報 ·ZAKER 廈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