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剛開始,當郭田雨把比分擴大為3比0,按照正常的節奏,這場比賽理應以魯能大勝而收尾;然而中超歷史上最大的逆轉,在魯能和重慶的排位賽上演了。意外麼?考慮到重慶是今年中超最「妖」,也是鬥志最旺盛的球隊;且排位賽本身就沒有什麼壓力,雙方打的又比較開放的情況下,打瘋了的重慶來這麼一出自然算不上意外。然而在被逆轉的背後,我們也能看到魯能的輕敵,能看到第一階段全中超丟球最少的防線已漏洞百出,還把郝偉的問題放在了桌面上。
雖然隊伍是從李霄鵬手上接過來的,但郝偉的魯能和李霄鵬的魯能在技戰術層面的改變還是比較明顯的。與李霄鵬時期的魯能雖然注重地面推進,但陣地攻堅辦法有限,難以從中路滲透,攻堅還是得從邊路打開缺口,頻頻的從兩邊傳中,發揮中路高點優勢相比,郝偉的魯能打的更細,也要更加的流暢,進攻核心也從佩萊變為格德斯。
郝偉之所以要拿掉佩萊的核心地位,跟佩萊今年在場上積極性下降,支點作用下滑有關;再考慮到佩萊年底合同到期確定走人,而輸給國安之後,魯能的剩餘聯賽已成為練兵場的背景下,提前演練沒有佩萊的打法是理所應當的。當然演練沒有佩萊的打法,也不是一定得以格德斯為核心打;之所以郝偉這麼做一方面體現出格德斯是目前魯能進攻線單兵能力最強的球員,另一方面也能凸顯出郝偉的技戰術理念。
郝偉比較推崇地面技術流,他帶國奧的時候,沒有沿襲希丁克留下的高舉高打+兩翼齊飛,而是玩起了地面戰。即便外界對他招入了不少魯能嫡系頗有微辭,但他也把李揚、吳偉這種糙哥給清理出了球隊。當然推崇不代表他能帶好,而帶魯能和他帶國奧最大的區別在於,帶國奧訓練得他自己抓,他只能把自己會的東西交給球員;但魯能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在後面支撐,訓練也是外籍助教負責帶,有些東西他會不會沒關係,只要外籍助教能把他想「表達」的在訓練場展現出來就可以了。
魯能第二個進球
魯能第三個進球
當然外籍助教可以負責帶隊訓練,可以出謀劃策,但作為主教練,郝偉還是得抓整體、得負責拍板的情況下,他的用人玩出了新意。在樹立格德斯為核心的同時,莫伊塞斯被推上去打前腰,蒿俊閔前插也更頻繁了。當莫伊塞斯在郝偉手下3場首發都打進了首開紀錄的進球,格德斯最近3場已經打進5球,蒿俊閔手術刀般的傳球得到更多的體現,且邊路起球時,費萊尼依舊可以及時到位,可以說無論是從進球數來看,還是從配合的效果來看,郝偉對魯能進攻端的改造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當莫伊塞斯位置前移,蒿俊閔前插更頻繁,經常負責拖後保護的費萊尼也可以頻頻插入對方禁區,既增加了進攻端的人手和威脅性;但是當魯能整體前壓後,他們的後場空當越來越大,也在無形中把卡達爾單防能力不足、靈活性差、轉身回追偏慢的弱點完全展現出來了。
速度型前鋒打卡達爾一個打一個準
加強進攻卻付出了後場漏洞百出的代價,這自然不是郝偉所希望看到的。但考慮到滿打滿算,他到現在才接手球隊一個月的時間,目前還處於改造初期,暫時以犧牲防守為代價解決進攻問題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這藏不住他臨場指揮能力不足。
誰踢的好就把誰換下去?
郝偉帶國奧打U23亞洲杯的三場比賽,球隊的整體性還不錯,賽前準備也算充分;但三場比賽,他的臨場指揮沒有一場體現出效果。而郝偉帶隊打國安的兩場比賽,裁判確實做出了不利於魯能的判罰,但兩場比賽他的臨場指揮都堪稱敗筆。
打國安的第一回合,巴坎布的點球罰進到巴坎布第二個球打進相差了20分鐘,一個教練如果在場邊20分鐘都無法讓球員冷靜下來,要麼是他對於球隊掌控力嚴重不足,要麼是他自己的心態也有問題,無法做出及時調整。而同樣是打國安的第一回合,他換上的黃聰表現堪稱「災難」;而在巴坎布打進第二個球之前,魯能已經有一些球員跑不動了,郝偉卻直到被對手追平後才再次調整!而打國安的第二回合,雖然裁判的判罰影響到了魯能球員的心態,但在還剩20分鐘可以反攻,且李磊已經快跑不動了,國安又比較忌憚魯能高空轟炸的背景下,郝偉既沒有上吳興涵、劉彬彬在邊路對李磊這個點猛衝,也沒上郭田雨、把費萊尼、劉軍帥一塊推上去跟前面的佩萊一起玩高空轟炸;當比賽還有20分鐘就差一個球,郝偉自己卻放棄了,實際上那兩回合裁判的吹罰,掩蓋了郝偉業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裁判問題得以讓郝偉在打完國安賽後不會挨罵,可一旦裁判不針對魯能了,也意味著郝偉失去了「保護傘」;而打重慶被逆轉的過程中,郝偉的臨場指揮依舊堪稱災難。劉彬彬、郭田雨踢的這麼好結果被他早早的換下去了;而王彤中場休息被換下跟上半場表現不是很理想有關,但換上去的張弛表現更差。張弛最後因傷下場,板凳上還坐著齊天羽和李海龍這兩個正牌右後衛的情況下,郝偉派上了左後衛劉洋,魯能最後在場上擺上了4個純左腳的後衛,也能體現出郝偉在場邊已經亂了。
當然對於熟悉郝偉的人來說,看到魯能攻守如此不平衡,被對手大逆轉或許不會覺得奇怪,畢竟自從他離開女足的帥位後,圈內對於他業務能力的評價「差評」居多。他在恆大的時候,既是斯科拉裡的助教,又得在第二天指揮預備隊比賽,而恆大的一些球員私下裡就說過,郝偉根本沒有東西。而他回魯能幹過助理教練、技術總監,現在又是主教練,之前還負責指揮預備隊比賽,帶隊打過我要上奧運選拔賽;魯能內部對他評價一直是能力不錯,但要說他業務能力不錯體現在哪呢,被使用頻率最多的詞是敬業!而他帶國奧,外界對他的工作也是褒貶不一。
正是因為這幾年對於郝偉的執教能力鮮有積極的評價,因此即便他的執教履歷比李霄鵬更豐富,但有強大團隊在身後支撐的情況下,還是很容易把郝偉的「冒進」,對場面掌控力不夠,臨場指揮能力不足的毛病給展現出來。
當魯能的防線已經被打成了豆腐渣,再聯想到第一階段魯能是丟球最少的,也許「李太守」已不再是貶義詞。而李霄鵬對於球隊的掌控力,對於場面的應變能力,以及他在場邊的氣場都是郝偉所不具備的;所以李霄鵬帶隊都無法實現的目標,郝偉同樣沒什麼可能帶隊實現。如果魯能明年還讓郝偉繼續帶,等待郝偉的很可能是被罵,甚至是被舉報,最後被罵走。再考慮到魯能新東家入主,投入很可能會繼續往下減,已經有一些俱樂部跟文旅的人就球員轉會進行了深入溝通的情況下,未來幾年魯能很可能會漸漸往下走,今年的足協杯會是魯能最近幾年最接近冠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