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俗語金句多,學識講嘢冇囉嗦!

2021-03-03 筍野大搜查


  粵語俗語有好多,加起身都唔知可以出幾多百本書!阿咩同你精選咗一啲粵語俗語金句,嗱嗱聲學嘢啦~!

一)留返拜山先講

情景:若有人不停嘴的說些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你想叫他閉嘴。

我而家唔得閒聽你講嘢,有嘢留返拜山先講啦。 
——時間很趕,有什麼以後再說吧。

解釋:傳說是拜山時說話百無禁忌,什麼都可以講,所以有〔有嘢留返拜山先講〕的說法。字面解釋是〔有什麼話留到清明祭祖時再說〕,但實際上是「不想聽你說,你要說就在拜山時自己說個夠」的意思。

二)掂過碌蔗

情景:描述一種非常順利的情況。

新年一過,就又升職加薪又搵到女朋友,今年運程掂過碌蔗。 
——新年一過,就又升職加薪又找到女朋友,運程好得不得了。

解釋:甘蔗很直(粵語的〔掂〕有直的意思),也很甜(粵語〔甜〕、〔掂〕近音),因此甘蔗很〔掂〕。若比甘蔗還〔掂〕,那就確實很順口了。

三)冇咁大個頭唔好帶咁大頂帽

情景:責怪別人不自量力。

月薪得三千文就學人供車供樓,冇咁大個頭就唔好帶咁大頂帽。 
——月薪只有三千元就學人家供車供樓,沒有這樣的能力就不應該勉強。

解釋:若戴上一頂比自己的頭大得多的帽子,就會不合襯,而且戴得很辛苦,這句俗語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另外,〔學人……〕在粵語中很常用,也是指責別人做了本不合適做的事,如〔學人拍拖〕、〔學人食煙〕。

四)走路不長眼睛

情景:青年人撞倒老人身上,老人責怪他不小心。

年輕人,乜你走路不長眼睛口架。

解釋:普通話都有〔走路不帶眼〕的說法。這裡要說的是粵語中〔行〕跟〔走〕的區別,〔行〕就是正常速度的走路,而〔走〕就是接近跑步的快步前進。清楚這點就容易明白〔未學行先學走〕的意思了。

五)扮嘢

情景:戳穿別人的假面目。

唔使扮嘢喇,我唔會再信你。
——不要裝模作樣了,我不會再信你。

我最憎人扮嘢。
——我最討厭別人裝蒜。

解釋:〔嘢〕是東西,但所謂〔扮嘢〕,並不是扮東西,而是裝作處於某一種狀態,如扮窮、扮斯文、扮好學……當然,有時〔扮嘢〕也指扮人,某電視綜藝節目就有一個〔扮嘢環節〕,專門模仿明星和其他名人。普通話中的〔裝蒜〕與〔扮嘢〕幾乎完全對應。


六)嗱嗱聲

情景:老闆吩咐下屬趕工。

阿儀,嗱嗱聲同我打呢份快勞出嚟。 
——阿儀,趕緊幫我打這份文件出來。

解釋:很多個形如〔××聲〕的詞都表示迅速,如〔含含聲〕、〔雪雪聲〕等,此外例句還可以用〔嗱嗱臨〕代替,意思相同。〔快勞〕是英文單詞file 的譯音。

七)唔好嘈

情景:叫別人安靜,不要嘈鬧。

我睇緊書,你哋唔好嘈天巴閉啦! 
——我正在看書,你們別在那裡吵鬧!

解釋:〔嘈吵〕一詞,粵語取前字〔嘈〕,普通話取後字〔吵〕,實際上表示相同意思。〔嘈天巴閉〕、〔嘈嘈閉〕、〔嘈生曬〕意思都差不多,核心都在於一個〔嘈〕字。當然,也可以直接說〔你哋靜啲啦!〕

八)開胃

說明:且看粵語詞〔開胃〕的兩種用法。

我今餐好開胃,食咗三碗飯。 
——我這頓飯胃口很好,吃了三碗飯。

幾十萬就想買呢區嘅樓?你真系開胃!
——區區幾十萬就想在這一區買房?你倒想得美!

解釋:兩個〔開胃〕意思不同,前句指胃口好,是這個詞本來的意思;後句的〔開胃〕由本來意思引申而來,形容某些人的過分要求或理想,帶有一些職責或不滿的意味。

九)批個頭落嚟畀你當凳坐

情景:堅信自己的判斷。

如果中國隊今次入到世界盃決賽周,我批個頭落嚟畀你當凳坐!
——要是中國隊這次能衝出亞洲進入世界盃決賽周,我把頭割下來讓你坐!

解釋:〔批〕,在粵語中是〔切、削〕的意思,例如〔批蘋果〕。有膽量用自己的頭來打賭,證明說話者必定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

十)跟你姓

情景:堅信自己的判斷,因而發誓。

如果佢入到呢次面試,我就跟佢姓/我就乜都得/我就切!
——若他竟然可以進入面試,我就跟他的姓/叫我幹啥也行/我就自宮!

解釋:這種表達,通常前句是一個假設句式,而且在說話者心目中,這個假設條件是不可能成立的。上面所講的〔切〕,實際上是〔切除某重要器官〕的簡寫,粵語中常常用一個〔切〕字代替。

十一)相嗌唔好口

情景:別人吵架時,勸籲別人停止爭吵。

大家一人少句啦,相嗌唔好口啊。 
——大家別再吵了,吵架對大家都沒好處。

解釋:所謂〔一人少句〕,就是〔每個人都少說一句〕,就是叫大家停口。而〔相嗌〕,就是相互〔嗌交(吵架)〕。

十二)出少句聲當幫忙

情景:希望吵架的其中一方不要再出聲挑起矛盾。

你唔好再同佢嘈喇,出少句聲當幫忙啦。
——你就當幫我個忙,少說兩句吧。

解釋:吵架要出聲說話,〔出少句聲〕也就是〔停口〕的另一種表達了。粵語中表示爭吵的詞有很多,例如〔嘈〕、〔嗌交〕、〔嗌霎〕、〔鬧交〕等。


十三)留返啖氣暖下肚

情景:不屑於與對方爭吵。

同佢嘈都嘥氣啦,不如留返啖氣暖下肚。
——跟他爭吵完全沒意義,還不如省口氣。

解釋:這是一個生動的表達,說明與對方爭吵的價值還不如自己肚內的一口暖氣。與其〔嘥(浪費)氣〕,還不如〔留返啖氣〕。

十四)怕咗你先怕米貴

情景:被某人長時間纏繞後,對其表示無奈和厭煩。

我怕咗你先怕米貴,最後幫埋你呢次,以後唔好再嚟煩我!

——我算是怕了你,最好幫你這次忙,以後別再煩我!

解釋:米是生活必需品,人們固然害怕米價升高,但若害怕某人的程度甚於害怕米貴,那就說明他很可怕了。〔先〕是〔才〕的意思。


十五)孻仔拉心肝

說明:要表達〔最小的兒子最得疼愛〕,粵語有一句獨特的俗語。

偉仔喺屋企排最細,所謂〔孻仔拉心肝〕,阿媽最惜嘅就系佢。
——小偉在家裡排行最小,所謂〔最小的兒子最親〕,媽媽最疼的就是他。
偉仔乜都肯同我哋講口架,孻仔拉心肝吖嘛。
——小偉什麼都跟我們說的,最小的兒子最貼心嘛。

解釋:完整版本是〔孻仔拉心肝,孻女拉五臟〕,但通常只講前半部分。〔孻〕在粵語中是指最後的一個,如孻女、孻叔、孻屘〔mei1〕,而〔拉心肝〕則表示心肝相連(貼心)。由於〔孻〕、〔拉〕同音,因此很多人會錯寫成〔拉仔拉心肝〕。

十六)生骨大頭菜

說明:形容寵壞了的孩子,粵語也有獨特的俗語去表達。

呢個細路真系生骨大頭菜,屋企所有大人都遷就曬佢。

——這小孩真的被嚴重寵壞了,家裡所有大人都遷就他。

解釋:大頭菜的菜莖是軟的,那些種壞了的,手感就會很硬,就叫〔生骨〕。粵語裡面,〔種〕〔縱〕同音,所以生骨大頭菜形容被縱壞(慣壞)了而品行不佳的孩子。有時也可以講〔生曬骨〕,如:〔你個皇帝仔縱到生曬骨,冇得教口架喇。〕


十七)擺上臺

說明:若不滿被人推出來當出頭鳥,可以如何表達呢?

呢個項目我根本就唔清楚,你而家話我系負責人,即系擺我上臺啫。
——這個項目我根本不清楚,你現在說我是負責人,不是分明想陷害我嗎?

解釋:所謂〔擺上臺〕,就是〔擺上檯面〕,顧名思義就是把某人推到前面來當箭靶,包含〔陷害〕的意思。又例如:國足嗰兩個鬼佬教練都系畀足協擺上臺嘅(兩位洋教練都是足協的替死鬼)。

十八)放飛機

說明:說好了去做,又不去做而令人受欺騙的行為,粵語又叫〔放飛機〕。

你咁早返嘅?唔系約咗阿雲踢波咩?
——你怎麼這麼早回來?不是約了阿雲踢球嗎?
B:唔好提喇,佢又放飛機!
——不要提了,他又爽約!
如果你今次再放我飛機,以後朋友都冇得做!
——要是你這次再失約,以後連朋友也不做了!

解釋:〔放飛機〕相當於〔爽約〕。在〔放〕和〔飛機〕之間,可以加上被〔放飛機〕的受害對象,如〔放佢飛機〕、〔放老世飛機〕等。

十九)大頭佛

說明:闖禍或惹出了麻煩事,有種生動的講法叫〔搞出個大頭佛〕。

嗰單拆遷工程本來話系想改造舊城區,點知搞出個大頭佛。
——那項工程本來說是想改造舊城區,哪知搞成一團糟。
阿頭唔易做,派津貼都差啲派出個大頭佛。
——領導不易當,派津貼都差點出亂子。

解釋:〔大頭佛〕源於舞獅習俗,由於後面常跟著一大幫敲鑼打鼓的人,因此被比喻為一堆麻煩事。〔大頭佛〕除了可以〔搞〕出來,有時也可以跟其它動詞,如上面的〔派〕。此外,也可用〔搞到一鑊泡〕這個近義詞替換。

二十)七國咁亂

說明:以下對話示範了粵語中表達〔亂〕的意思的一種生動說法。

A:我想去你間新屋參觀下。
——我想到你的新居參觀一下。
而家重裝修緊,入面七國咁亂,你都系遲啲先嚟啦。
——現在還在裝修,亂糟糟的,你還是遲點再來吧。

解釋:俗語〔七國〕是指戰國時的七國亂勢,〔七國咁亂〕就是亂得一塌糊塗。粵語詞彙豐富,意義相近的還有〔亂糟糟〕、〔亂曬坑〕、〔亂曬龍〕等詞,可以交替使用。

  【筍野大搜查】全新升級「內涵」。海量精選:搞笑視頻、深度文章、奇人異事、美食攻略、娛樂大起底.讓你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

回復"搞笑視頻",讓你捧腹大笑噴飯不止

回復"奇人異事",盡覽古今中外的奇人異事

回復"深度文章",賞析真知灼見深度文章

回復"創意廣告",欣賞國內外優秀廣告

回復"經典電影",各色經典大片百看不厭

回復名字看名人:"周星馳",「馬雲」

回復"遊戲",挑戰反應和智慧,謹防手抽筋

美食類:| 下午茶 | 甜品|宵夜|早茶|特色小食 | 閨蜜聚會 | 壽司 |

娛樂類:| 周邊旅遊 | 私人電影院 | 酒吧 | 咖啡廳 | 購物行街 | KTV |

相關焦點

  • 粵語俗語金句多,學識講嘢冇有錯!
    喺網絡用語嘅衝擊下,好多人地道嘅粵語俗語講法,就算知道,就好難準確解析出呢句俗語究竟點解,希望通過呢篇文章,大家可以多啲熟悉粵語俗語!一、留返拜山先講情景:若有人不停嘴的說些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你想叫他閉嘴。我而家唔得閒聽你講嘢,有嘢留返拜山先講啦。——時間很趕,有什麼以後再說吧。
  • 粵語丨用粵語翻譯文言文,你確定唔系嚟搞笑嘅?
    唔講啦,我去執好架撐頂我老豆啊。」其實唔止文言文,好多哲理名言都可以用粵語讀出嚟,而且當你用粵語翻譯出嚟嘅時候,佢就變成精警嘅至理名言啦!粵語翻譯:讀書唔用腦諗嘢就會蒙查查;淨系自己意淫又唔讀書就會變態。粵語翻譯:做得多衰嘢,因住短命!粵語翻譯:自己唔中意嘅唔好推畀人。
  • 學一學粵語俗語 提高逼格
    我而家唔得閒聽你講嘢,有嘢留返拜山先講啦。 解釋:傳說是拜山時說話百無禁忌,什麼都可以講,所以有〔有嘢留返拜山先講〕的說法。字面解釋是〔有什麼話留到清明祭祖時再說〕,但實際上是「不想聽你說,你要說就在拜山時自己說個夠」的意思。新年一過,就又升職加薪又搵到女朋友,今年運程掂過碌蔗。 ——新年一過,就又升職加薪又找到女朋友,運程好得不得了。
  • 我喺廣州人,我識講粵語!
    估下呢啲常用粵語字點讀咯!所以廣府粵語有口音也是正常!還記得這是婆婆教的童謠每次下大雨的時候都好想哼我一直想不明白這首歌想表達啥老是想唱,很順口~4超上腦粵語金句這些金句都是超經典的老友之間都會這麼講!
  • 粵語俗語(部分)
    每個地方都有佢嘅俗語、諺語嘅,今日就嚟講嚇我哋廣州嘅我所知嘅一啲俗語喇!
  • TVB港劇粵語的搞笑梗,金句頻出,押韻又順口,廣東話的精髓
    TVB港劇粵語的搞笑梗,金句頻出,押韻又順口,廣東話的精髓 經典金句:坐牢,是香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 1、就算乞食,腰骨挺直 2、安安分分,遲早行運 3
  • 十個趣怪的粵語俗語典故:倔雷錘、孻、扯蝦、周身唔聚財... ...
    例句:「好心你就多啲鍛鍊喇,跑兩下步就扯曬颬。(你最好還是多點鍛鍊吧,跑兩下步就上氣不接下氣的。)」倔雷錘正字應為「倔擂槌」,指說話過於直接、不夠婉轉,或沒有商量餘地。「倔」,據《玉篇》:「倔,倔強。」例見《鹽鐵論》:「(趙佗)倔強倨傲,自稱老夫。」
  • 粵語講古,還有機會「書接上一回」嗎?
    「手面」的好與不好,觀眾能不能更入戲,就考驗講古佬對故事的理解是否到位。講古真正成為影響幾輩廣東人的藝術,還得是廣播電臺的全盛時期。在電臺剛剛興起時,電臺內容大部分是播放歌曲,後來電臺多了競爭大了,便有聰明人把優秀的講古佬請到電臺裡講故事,吸引聽眾。而現代粵語講古第一人陳幹臣便是在那段時間出現的。
  • 粵語中有不少的俗語,其實都是出自麻將術語?
    對於不懂打麻將的人來說,西湖起風可能要比西風起糊明白得多。至於「四萬咁嘅口」就算不會打麻將的人都知道是用來形容人的笑容了往期玩轉粵語口頭禪解讀!你知道粵語中的「乞衣褲浪」系乜嘢意思?點解廣東人咁鍾意講「八卦」?原來如此。。。
  • 粵語與水果名
    據記者現場採訪講,幾位媽咪呢個「水果陣」系取意「今朝掂過碌蔗」(粵語),祝願自己嘅仔仔囡囡好運考到好成績。 啊,好嘢!幾位媽咪都幾熟悉廣州嘅「水果名文化」。不過,小弟認為,如果水果組合系柑(今)+蕉(朝)+蔗(掂),就咁更加準確喇。 廣州人對水果名嘅使用歷來都系有自己嘅特點。
  • 睇下粵語究竟有幾把炮?
    粵語博大精深人盡皆知!以下呢d粵語用詞,究竟有幾把炮?1. 黐脷根(結巴)一講到結巴這個詞,很多人都有些尷尬地變回普通話。但是結巴這個詞,粵語怎麼說呢?廣東人理解結巴,是因為舌頭根部粘起來了,所以說話會結巴。
  • 香港電視足球評述員林尚義,粵語講波界一代宗師,球迷敬重的阿叔
    然而作為粵語講波界的泰山北鬥,他更是深受粵港兩地球迷尊敬的阿叔。今時今日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粵語足球解說帶來的激情,阿叔可謂功不可沒。 掛靴後的林尚義做起了足球評論解說,先後在商業電臺、亞洲電視及無線電視擔任足球評述員長達三十年之久,他可謂代表粵語評述界的權威。
  • 粵語丨99%的人都不知道的廣東話俗語正確寫法!
    粵語有幾博大精深,相信大家都唔需要漁公子再解釋,不過原來有好多字都係識講唔識寫,不如今日就同漁公子一齊睇睇我哋成日掛系嘴邊的廣東話俗語的正確寫法!含義:「躝屍趌路」一句現在多是用作粗魯無禮地命令他人滾開,但原來其由來是指以前一種行業,是道士在夜間趕死屍從一處地方到另一處地方。
  • 超長粵語俗語,隨口噏可以當秘笈!
    每句粵語俗語都可能系一句人生智慧,蘊含住「大條道理」,今日要同大家分享一啲,真·大條道理,因為佢哋有一個共同嘅特徵
  • 粵語|粵語你就日日講,但喺你識寫幾個啊?快d嚟睇下啦!
    我們經常講「劏雞」用依個字【例子】過年過節,記得劏雞還神~【讀音】nái,粵拼:laai1【釋義】表示最後的意思,粵語讀「拉」【例子】鬼叫佢喺最細嘅細佬咩,俗話講「孻仔拉心肝」(誰叫他是最小的弟弟,俗語說「百姓愛么兒」。)
  • 粵語俗語有幾多?一匹布咁長!
    粵語俗語充滿民間智慧,且生動有趣,平時講嘢加多兩句俗語,都顯得自己風趣幽默啲,齊齊嚟睇下粵語究竟有邊啲俗語,多到土生土長嘅廣州人都未必識曬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現在走在大街上,聽不見粵語了。在廣州,無論走到哪裡,普通話出現的頻率比粵語還要多。每次在地鐵上聽見幾個小孩子的對話。說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
  • 粵語裡面關於馬騮俗語嘅趣事,原來「嫁著馬騮通山走」後面仲有一句
    喺粵語裡頭,有好多關於「猴(馬騮)」嘅俗語,例如「猴擒」、「猴急」、「馬騮戲」等等。
  • 粵語知多少
    粵語,又稱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粵語源於古代古越語融合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粵語文化,博大精深,每個詞背後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智慧,還有它的歷史出處。
  • 聽得明未必寫得啱,粵語寫法培訓班,唔該了解下!
    粵語平時就講得多喇但系關於粵語嘅書寫相信好多朋友仔都系得「半桶水」✎半桶水:暗喻對於學識技藝,祇懂得一點兒皮毛。所以今日花生米就來同大家科普下經常講但又經常寫錯嘅粵語詞啦!粵語寫法培訓班,唔該了解下!「打尖」都係廣東話俗語,意思指插隊、不排隊,正式書面語可寫作「打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