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場地試駕對比納智捷U6 GT與豐田Corolla Cross差距如何

2020-12-16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兩車各有擅長,卡羅拉Cross不用多說,就是同級部署王,但其實動力、空間表現都只是中庸,而這就是U6GT強項了,擁有較大的車身空間,還有超過200hp的動力,命中卡羅拉Cross的不足處。另外以這次兩車受測的版本來說,雖然卡羅拉Cross豪華版價格較便宜,但多媒體影音系統很多功能需額外在經銷商加價選配,若補齊影音功能,價格須往上添加,這是訂價之外大家可以再另外評估的部分。

U6擁有比對手卡羅拉Cross稍大的車身尺寸,但在銳利的線條與斜背曲線雕塑下,看起來運動感更鮮明,搭配上紅色塗裝也有加分效果!U6GTAR環景版在燈光安排上也較對手有戲,頭燈配有高辨識度的LED日行燈,尾燈、第三剎車燈同樣也是LED,外觀精緻度儼然優於對手。U6GT在中級車型AR環景版便採用18寸胎圈配置,輪框造型都是由拋光、霧面雙色搭配,提升足下視覺感受,同時也與車身動感設計呼應,看起來更對年輕人味口。

原廠配胎採225/50R18的普利司通節能piaH/L422Plus休旅胎,主打耐磨、經濟性訴求。卡羅拉Cross在外型中加入較多圓潤柔和的元素,對比同場U6也沒那麼多細節,但車身及輪拱周圍用上大量防刮塑料,仍可營造鮮明的戶外粗獷風格!試駕車汽油豪華僅配置滷素頭燈組,LED頭燈及日行燈需要到汽油尊爵及油電尊爵以上才標配,點燈效果不如對手來得精緻。汽油豪華標配17寸十幅式鋁製輪轂,論精緻度、視覺張力不比對手出色,地買到近門檻的油電旗艦才有18寸+雙色組合。

配胎為215/60R17瑪吉斯HP5等級一般,強調舒適性及溼地性能表現。U6內飾設計獨樹一格,由車門延伸的海灣造型配上12寸直立屏幕跳脫傳統、設計感之餘科技氛圍也很濃烈,儀表臺包覆大面積皮質,類金屬飾板、木紋飾板搭配也恰到好處,視覺感受仍是不賴。12寸大屏幕是各項功能的核心,導航、環景影像、後視鏡影像等功能都透過這臺屏幕顯示,也是U6車載系統最大特色。

儀表採全數字顯示,看來簡潔好辨識,但功能性就不如新一代車型,只提供必要的駕駛信息,另外方向盤按鍵功能也較少,僅有基本定速、音響音量與聲控而已。12寸大屏幕在行進間提供充分影像輔助,環景影像、後方盲點、底盤透視等功能在此價位僅此一家別無分號,顯示畫質與觸控反應速度也不錯,能輕易辨識車身周遭環境與車況,在幾天的試車過程中確實感受到他的好處。此外U6全車系也升級配置盲點輔助系統,讓行車安全更上層樓。

卡羅拉Cross內飾架構與Altis相同,中控臺副駕駛座前方區塊同樣以皮質包覆,但點綴的銀色飾條塑料感便有些明顯,視覺感受中規中矩沒能留下太多印象。與Altis不同的是手剎車改採足踏式,讓排檔座周邊更為簡潔,不過要是能多點配色讓內飾活潑點會更好。8寸Wifi主機功能簡配,僅有廣播、藍牙、USB等基本功能,倒車顯影、Carplay等進階功能的額外選配,雙環式儀錶板看來精緻,辨識度也不錯,配合一旁數字顯示屏所能提供的信息比起U6豐富不少。

另外便是卡羅拉Cross全車系標配TSS駕駛輔助,車道維持、ACC等功能均整合在方向盤上,操作相當順手。U6仰賴稍大的汽車風格設定,在車內寬度部分明顯勝過對手,加上淺色頂棚、天窗等採光佳持,讓前座有不錯的空間感;而卡羅拉Cross雖然有不錯的頭部空間,但採用黑色頂棚配置,橫向空間也小,加上低坐點及中控臺位置較高等因素,讓前座開闊感略遜一籌。

後座表現U6可說是輾壓完勝,即便車尾採斜背跑旅設計,但汽車風格大仍有先天優勢,除了在頭部僅小贏對手外,橫向、膝部都明顯更為開闊,至於座椅高度、長度也表現優異,反應在乘坐上就是比對手舒適!開口設計優劣也高下立判,U6擁有更大的開角度,且平直又低的門檻設計,對上下車乘客也更友善。來到行李廂空間CC依舊討不到便宜,僅橫向寬度略好外,其餘寬度、深度表現仍是U6較出色,且U6的平整化底板可向下延伸高度,使功能性更上一層。

在一般狀態下放進20寸、26寸行李箱,卡羅拉Cross可看出深度相對較吃緊些,且廂內兩側輪供造型明顯,平整化設計有加強空間;至於U6空間表現雖好,但廂內底板、兩側皆無隔音材質包覆,細節處理能更好些。U6GTAR環景版較對手多出電動尾門,使用上當然省力許多,同時較低的開口高度,也讓提取重物時更有便利;卡羅拉Cross的優點是開口更寬,但上揚的車尾造型讓門檻較高外,內底板與門檻落差也頗明顯。

U6懸掛設定走運動取向,與SUV通常偏軟調的設定有所不同,以30公裡每小時通過測試路段,測得0.8G、0.56G最大G值比起同場卡羅拉Cross來的略高一些,觀察測試曲線,懸掛作動明快、左右交錯關卡中沒有產生紊亂的曲線。卡羅拉Cross懸掛則是標準的舒適取向,瞬間最大G值對比U6和緩了些,偏軟的阻尼與彈簧搭配能快速回穩車身,吸震性相當不錯。

然而面對連續左右交錯關卡接連不斷的衝擊便有些力有未逮,從測試曲線看得出走向較為凌亂,左右搖擺的情況會比U6來得劇烈些,但在多數路況仍擁有不錯的舒適性。U6面對60公裡每小時測試相當有趣,不論是震動時長或震動總和皆比30公裡每小時要短(低)了些許,相比低速行車,彈簧與阻尼更能對應中高速域的路面起伏,快速吸收衝擊以面對下一個路面突起。瞬間最大G值雖然來到1.46與1.34G,體感上確實較為硬朗,但明快的懸掛運作卻也能兼顧舒適,沒有多餘晃動。

對比30公裡每小時,卡羅拉Cross將測試車速提高所帶來的改變相當明顯,最大G值小幅增加,震動時長與振動總和也相對應成長,車內衝擊感受更為明顯,左右晃動感也有所增加,柔柔軟軟的舒適調校雖然實測數據仍是勝過U6但體感便沒有U6那般明快、利落。卡羅拉Cross隔音表現全面勝出,說實話卡羅拉Cross並不算是隔音出色的車型,只不過U6在怠速引擎運轉聲、高速胎噪抑制都要再遜色一些,只能說新一代車型還是有其進步之處。

U6前座泡棉厚實,泡棉支撐性與剪裁也相對立體,臀部、腰部都可以得到支撐,舒適性相當不賴,而強化兩側包覆的頭枕是納智捷內飾特色,有助頭部倚靠時包覆支撐感。卡羅拉Cross前座同樣表現優異,泡棉設定軟硬適中,車體重量被平均分散,乘坐感也不錯,但皮革感覺比較悶熱一點。U6後座乘坐感與前排相當,仍是支撐力充足的泡棉設定,椅墊高度適切、膝部空間充裕,頭頂也利用頂篷挖空創造不錯的空間感,尤其那兩副蝴蝶頭枕包覆一流,儼然是長途車程的好夥伴。

卡羅拉Cross後排椅墊略短,支撐性略顯不足,且膝部空間對比U6也小了許多,好在椅背角度具備兩段可調,實際乘坐大概就是躺跟很躺的差別。U6坐點偏高,帶來優異的前方視野,比卡羅拉Cross更容易判斷車頭死角,後方視野則受惠於後檔面積夠大,僅22.2m的視線死角不僅遠優於卡羅拉Cross,比較過往測試數據也勝過多數五門車體車型。U6兩側後視鏡外緣被鏡頭佔據,連帶也影響鏡片照射角度,兩側都比卡羅拉Cross小了一些,然而有舍必有得。

兩側鏡頭在切換方向燈時,車內屏幕提供後45度角廣角影像,反應速度與辨識度都遠優於傳統鏡片,稍加習慣後還挺實用的。全車盲區兩車表現在伯仲之間,U6主要在A柱、B柱表現較佳,卡羅拉Cross則在因為後方C、D柱死角顯著較小而勝出,儘管數據會說話,然而U6GT配有環景影像與底盤透視功能,對比卡羅拉Cross連倒車顯影都需要額外選配,U6GT的科技型在日常行車還是讓人更放心。

卡羅拉Cross在迴轉半徑項目勝出,左右轉都顯著小於U6GT,靈活性略勝一籌,有趣的是U6左迴轉半徑實測顯著大於右迴轉,但並不影響日常行車感受。一下場,就能清楚感受到U6GT充沛的動力,踩下油門的推力比卡羅拉Cross飽滿許多,但這也表示考驗輪胎的承受性,尤其是前輪驅動,前輪要轉向之餘,還要負責傳輸動力,工作量相當大,而U6GT配置的225/50R18普利司通節能piaH/L422Plus,雖然規格比卡羅拉Cross的215/60R17大一點。

但節能piaH/L422Plus訴求節能,不擅長側向抓地力,影響了過彎速度。不過剎車部分沒什麼可以挑剔的,雖然動力大、採用節能胎,但制動力、減速表現都給人足夠信心。撇除節能輪胎無法滿足性能需求,在底盤協調性上,雖然U6GT問世多年,但經歷多次調校優化,成熟度讓人滿意,首先較阻尼設定較強的避震器,自然能給予車身較多的支撐性,縱使車身比卡羅拉Cross重了大約兩百公斤,軸距也比對手長了80mm,但在刁鑽的場地裡。

依舊可以提供良好的穩定性,另外車尾動態也在穩定與靈活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點,沒有拖泥帶水、也受控好掌握,最後U6GT最快單圈時間為49.3秒。卡羅拉Cross上回跟Kuga180比拚時,單圈紀錄為48.7秒,這次最快成績為48.8秒,在不同天氣前提下,0.1秒是合理的誤差範圍。雖然卡羅拉Cross動力不大,但舒適取向的懸掛,讓人需要仔細地掌握車身動態,避免晃動影響車輛路線,雖然未達不受控程度,但可以清楚感受到。

這樣的底盤設定,對應此車動力是剛好,倘若動力升級,勢必會變得不受控。本車配置215/60R17瑪吉斯HP5輪胎,抓地力表現並沒有比U6GT的普利司通節能piaH/L422Plus高明,但輕了約兩百公斤的車身,還有小一截動力,讓輪胎負擔減少一點,因此跑起來算是受控,加上軸距2640mm比U6GT的2720mm短了一截,在這小場地裡佔有一些優勢,因此跑出略快一點的秒數也是合理。

U6GT搭載1.8升渦輪引擎,最大輸出202hp/30.6kgm,其中扭力30.6kgm是平原式輸出(2000~4000轉速),最大值則為32.6kgm/2000轉速,動力數據頗高,具有一些性能色彩,這帳面數據在本土化SUV裡頭,只有排氣量2.0升的Kuga250比U6車系強勁,相形之下,以馬力/價格的顏值來說,U6GT是較高的!而面對卡羅拉Cross,光看兩車帳面數據,就能預測U6GT加速表現勢必大幅領先。

U6GT渦輪為雙渦流設計,用意是讓渦輪作動反應更快,提升扭力反應,這點在日常行車是相當有感的,清楚的讓人體驗到渦輪引擎的優勢。U6GT加速測試起跑轉速約為2400轉速,衝出瞬間前輪空轉約半秒,順勢帶出車身之餘,也不至於空轉太多造成動力流失,1、2檔推力頗為飽滿,且這臺6速手自一體在經過強化、加快換擋反應之後,確實讓人感到滿意,最後0~100公裡每小時最快為8.39秒,比卡羅拉Cross快了2.5秒左右,相當大的差距。

若你相當看中動力表現,那麼U6GT絕對是比卡羅拉Cross更好的選擇!無論是這次試駕的1.8升汽油,或是Hybrid油電版本,卡羅拉Cross動力表現比起U6GT都來得弱勢,但若以日常代步角度來看,這臺1.8升自然吸氣引擎搭配CVT變速箱,一般行駛下倒也盡忠職守,但若你想輕鬆的超車,或是在意滿載爬坡不要重拖感,卡羅拉Cross必然無法滿足。

在上回與Kuga180較勁,卡羅拉Cross在大雨下實測0~100公裡每小時成績為11.58秒,這次天候陰天幹地,地面少了積水阻礙,0~100公裡每小時數據推進到10.86秒,但仍明顯慢於U6GT,另外可以從圖片看出,雖然卡羅拉Cross動力較弱,但在起跑瞬間,車頭揚起幅度與U6GT相當,代表避震器阻尼確實較軟,而動力較大的U6GT,因懸掛設定較強調運動性,讓全由門衝出瞬間可以保有理想的安定性。

兩車剎車腳感都屬線性好控,且在配胎等級相仿條件下,配胎規格是影響剎停成績的關鍵,以U6的225/50R18來說,不僅尺寸比對手更大,胎面也更寬,在全力剎車情況下擁有更大的接地面積,最終結果就是剎停距離比卡羅拉Cross更短些。兩車動力架構差異甚大,一樣都是1.8L等級,卡羅拉Cross採用自然吸氣,且車重比對手輕了200kg,加上胎面更窄滾阻更低等,以基本架構來說更有利於節能,這讓市區油耗測試佔有優勢,高速表現也不差。

反觀以渦輪來壓榨動力的U6GT,在市區油耗上雖討不到便宜,但來到高速路段仍有和對手相仿的水平,與卡羅拉Cross的油耗差異沒想像中來得大。U6GT是老將,論話題熱度肯定比不上卡羅拉Cross,但經過完整超級測試後,證明了實力不輸後起之輩,U6GT畢竟還是中型SUV汽車風格,橫向空間大了不少、後座表現也寬敞舒適,行李廂空間也比卡羅拉Cross具實用性。

倘若你在意的是SUV所能帶來的大空間,U6GT確實有其優勢。這回U6GT賽道表現略遜於卡羅拉Cross確實有些出乎意料,0.5秒的成績落差主要還是節能配胎側向抓地力較差導致,出彎沒辦法好好發揮大馬力優勢。不過較為運動化的底盤設定加上8.3秒破百的紮實動力,開起來還是比卡羅拉Cross有趣許多。

相關焦點

  • 豐田Toyota Auris媒體試駕為何辦在賽車場?
    豐田Toyota Auris媒體試駕為何辦在賽車場? 2018-06-09 12:27 來源: 玩車新花樣 想知道一款車的底盤及性能實力,直接開上賽車場是最好方法。
  • 納智捷U6 GT特別版車型近期市場部署情況如何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納智捷U6汽車風格其實是屬於更大一號的中型SUV,上述車型根本不是同級對手,但畢竟U6車系問世近七年產品周期已經到末代,因此這個時候更有本錢以降價的方式來回饋小夥伴,同時雖然平臺一代較舊,讓小夥伴最為重視的ADAS系統無法全數部署。
  • 談談我們編輯部對於納智捷U6 GT的看法如何
    攤開規格配置來看,U6GT智遊特別版其實跟車系原本編列的APA智駕版屬於同一等級,雖然配置不若AR環景版豐富,但仍提供12寸多功能HD觸控屏幕、電子恆溫空調系統、後座中央出風口,以及內置聲控行動助理、可支持多品牌手機投影的納智捷
  • 周末試駕邁凱倫GT與600LT加720S之間差距如何
    也因此我們試車團隊借來了邁凱倫GT、600LT及720SSpider,由三位資深編輯進行試駕,來感受GT、600LT、以及720SSpider在產品設定上的差異性;而在試車開始前,三位資深編輯得先行討論誰要先試駕哪一款,年紀與資歷最久的主筆張為揚率先表示有鑑於邁凱倫GT最適合長途裡程,我先試駕這輛好了。雖然真實情形乃是因為腰痛,所以為揚率先選擇了GT,但這也突顯出GT產品設定上的特點。
  • 試駕點評全新一代豐田卡羅拉Altis GR Sport樂趣如何
    豐田對於營銷有著非常厲害的操作手法,記得針對卡羅拉Altis就曾推出多樣的特別版,象是早期有AltisZ,近期則有AltisX等。每款特別版車型共通手法就是換上運動化的外觀以及在車內增添高反差顏色飾板與縫線,得到整體的年輕化。
  • 豐田GR的瘋狂!雅力士cross GR特別版來了,拉力感十足
    豐田章男成為豐田新的總裁後,在各個方面都有著一定的改革,而且他本人比較熱愛賽車運動,喜歡性能車,因此也影響了豐田的造車方向。比如在多年前,在他的主導下,豐田打造了旗下的高性能品牌Gazoo Racing,這個品牌在歐洲推出後,一下火熱起來,成為了性能圈的佼佼者,吸收了一大批的忠實用戶。在GR品牌的基礎上打造的運動套件,也成為了改裝圈內的搶手貨,擁有極具特色的運動改裝效果。豐田的GR特別版,在全球各地受到了歡迎,也引起了中國車迷的關注。
  • 試駕本田皓影再開本田CRV,對比之後,車主忍不住直呼差距大!
    說到日系車,除了豐田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愛之外,本田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中也十分吃得開。而且在SUV的領域中,本田所推出的產品也十分受歡迎。就拿本田皓影跟本田CR-V來說,它們在城市SUV的代表車型中,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產品。那麼,在這兩款SUV中,誰更值得入手呢?
  • 豐田Corolla與本田Civic還有大眾Golf之間差距如何
    上回分享了暴力鴨豐田GRYaris與最速前驅本田思域TypeR的直線加速對決,這次英國汽車媒體媒體carwow不讓鋼炮較勁,而是要來個人氣掀背車的對決,讓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大眾Golf一較高下,看看誰會是贏家!
  • 對於試駕納智捷S5 GT225這臺小車的感受談一談我們的看法
    納智捷在2017年尾的時候為旗下主力部署車型U6車系進行了動力與底盤的調校與提升,並賦予GT與GT220的新車名,雖然在部署成長上沒有太大的刺激,但仍舊引起了車界一陣話題討論,畢竟在GTR之父水野和敏進入集團為納智捷操刀規劃之下,一些地區小夥伴才有機會看到在性能上有亮點的本土化車。
  • Autocross繞樁場地計時賽有多好玩?怎麼玩?
    什麼是Autocross?Autocross這個詞在美國指的是繞樁場地計時賽,又叫做Solo。一般由美國運動車俱樂部(Sports Car Club of America)SCCA,或其他民間賽車運動組織在夏季舉辦。場地一般選在廣場,廢舊機場,賽道等空曠場地。我所參加的Autocross是SCCA在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分部SCCA NER舉辦的。
  • 試駕對比本田Fit與豐田Yaris這兩款掀背小車差距如何
    Fit無論是馬力或扭力,都比Yaris來得大一點,但Fit輸出峰值都更高,代表Fit引擎特性較趨向高轉速,只是帳面數據是一回事,變速箱齒比設定與調校也是一門學問,跑起來如何,是難以從帳面數據看出端倪。兩車車重都在1100kg左右,而動力略大的Fit,實測加速成績卻未取得領先,其實這也沒太讓我們意外,因為長期以來的試駕經驗,豐田在一般引擎與CVT搭配的協調性相當出色。將兩車加速曲線疊在一起可以清楚看出,Yaris起步後便一路領先,Fit速度攀升在100公裡每小時之後還微微變緩,Yaris則是攀升幅度持續不變,這場0~400m加速Yaris是贏家無誤!
  • 海外試駕卡羅拉Cross,豐田真正的「銷量收割機」來了?
    海外試駕卡羅拉Cross,豐田真正的「銷量收割機」來了?車迷異族我要分享雖然新冠肺炎病毒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整體汽車市場已經回暖,尤其是亞洲汽車市場SUV車型如火如荼,趁著這股東風的很多廠家推出了小型SUV,比如馬自達CX-30、日產勁客、本田HR-V等等,而豐田也推出了跨界車型卡羅拉Cross,雖然是卡羅拉車系,但它真的屬於SUV車型!
  • 對於納智捷U6 GT這款家用SUV我們的觀點如下
    攤開規格配置來看,U6GT智遊特別版其實跟車系原本編列的APA智駕版屬於同一等級,雖然配置不若AR環景版豐富,但仍提供12寸多功能HD觸控屏幕、電子恆溫空調系統、後座中央出風口,以及內置聲控行動助理、可支持多品牌手機投影的納智捷Think+4.0多媒體系統,在貼心功能與科技氛圍的包圍下完全不會有任何簡配感受
  • 納智捷大7油耗有多高?工信部油耗12L,來看車主說出實際油耗
    在汽車行業裡,談到省油的品牌,那麼很多人都會想到日系車,如果說耗油的品牌,可能想到美系車的人比較多,但是要論哪個品牌被油耗拖垮,相信很多人就會想到納智捷,因為只要提到納智捷,那麼就會有人說出各種油耗段子。
  • 場地賽VS越野賽!同樣是賽車,兩者之間差別有多大
    同樣是賽車,你知道越野賽和場地賽的有什麼不同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翻車事故) 而場地賽的難度就在於賽車數量比較多,在車手技術和賽車性能相差不多的情況下,超車的機會少之又少,就算是0.1秒的差距也可能無緣獎盃。
  • GT賽車6
    《GT Sport》Beta版與《GT賽車6》遊戲畫面對比 《GT Sport》公布了一段對比視頻,分別展示了1.05 beta版《GT Sport》在PS4上的遊戲畫面和《GT賽車6》在PS3上的遊戲畫面
  • 深度試駕全新一代納智捷URX七座版車型感受如何了解一下
    時至近期,納智捷在經過不斷戮力的研發,並且於去年正式發布的URX,則被視為品牌全新一代的重要作品,無論是整車設計、甚至是車名命名都跳脫於品牌過往的傳統,並且以滿配的科技與配置,創下了相當優異的部署成績,也證明了品牌對於一些地區的徹底理解與小夥伴購車需求;如今,納智捷更推出了配置七人座的
  • 納智捷推U6智遊特仕版
    ▲納智捷宣布正式在臺推出限量80輛U6智遊特仕版。(圖/翻攝自納智捷,以下同) 記者遊鎧丞/綜合報導 雖說近期版面都為後起之秀URX佔去,但誰也無從否認U6之於納智捷過往所立下的汗馬功勞;誠如先前所述,納智捷未來將會以SUV/休旅車型作為發展主力,在「入門U6、中階URX、頂級MBU」車款編成概略成形後,納智捷日前也正式宣布將在臺推出配備微幅調整的U6智遊特仕版
  • 居家用車更合適 試駕廣汽豐田威蘭達雙擎
    而去年上市的一汽豐田RAV4榮放,上市後銷量表現非常出色,面對同門兄弟的激烈競爭,廣汽豐田威蘭達到底如何面對呢?最近,《汽車說刊》終於有機會對廣汽豐田威蘭達這款車進行試駕。雖然威蘭達在全國媒體首試時我們沒有機會參與,但是經過這次幾天的深度試駕後,我們覺得廣汽豐田威蘭達是一款更安全、更適合家用的緊湊型SUV。
  • 本田NSX-GT賽車包攬2020年SUPER GT第7戰前五名
    【注2】雖然眾所周知的,在日本汽車工業界,豐田自動車將某款量產或者賽事用車輛的開發責任者稱作Chief engineer並通常縮略為「CE」,這一稱謂,在豐田最初被早年間為航空技術者,後數十年間執掌了豐田的汽車技術開發和發展方向的長谷川龍雄氏創造和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