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心衰患者一直以為休息可減輕心臟負擔,從而使症狀減輕,實際上,長期臥床或避免運動反而容易導致心衰的急性發作,以及肌肉減少症和骨質疏鬆等併發症的發生。生命在於運動,心衰患者也不例外。有研究表明,堅持運動的患者比以休息為主的患者,發生猝死的風險要低20%左右,多數心衰患者通過有規律的運動可明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
一、運動的強度
NYHA心功能分級Ⅰ-Ⅲ級的穩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應考慮接受運動康復,在進行系統鍛鍊前,應先到醫院檢查,排除運動的禁忌症(如急性冠脈症候群,惡性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壓等),並且進行常規的心肺運動試驗評估。檢查完畢後,由專業的心臟康復醫師制定運動方案。
運動強度應根據心肺運動試驗結果進行制定,其中一個較簡單的方法是,通過在醫生指導下監測運動心率進行量化,起始的目標心率是50%儲備心率,計算方法為:50%儲備心率=靜息心率+(最大運動心率-靜息心率)×50%,最大運動心率和靜息心率均以心肺運動試驗測量值為準。
二、運動時間和頻率
心衰患者進行運動康復時並不是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體力衰弱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建議適當延長熱身運動時間,通常為10-15分鐘,真正運動時間為20-30分鐘,運動頻率為每周只要堅持3-4次就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為保證安全性,最初1-2周推薦在醫院進行,運動的同時監測心電圖、血壓,第3-12周應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適應以後可在家開展。
三、運動種類
康復運動主要由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組成,有氧運動是慢性心衰患者運動康復的主要形式,包括適度快走、騎車、遊泳、桌球、園藝、太極拳、八段錦、心臟康復操等,應根據自身運動能力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