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心力衰竭患者未來恢復的希望

2020-12-16 健康界

什麼是心臟康復?

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經典定義:心臟康復是確保心臟病患者獲得最佳的體力、精神、社會功能的所有方法的總和,以便患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儘可能恢復正常的功能,過主動的生活。心臟康復是包括醫學評估、運動訓練、心理諮詢、營養諮詢、教育及危險因素控制等方面的綜合醫療,其中運動訓練也稱為運動康復,是心臟康復的核心和基石。

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根據心臟康復的內容非常智慧地把心臟康復歸納為「五大處方」——藥物處方、運動處方、心理處方(包括睡眠管理)、營養處方與戒菸處方。目前,心臟康復「五大處方」的概念深入人心,對我國心臟康復的推廣與實踐起到綱領性的作用,同時也對國際心臟康復產生影響,心臟康復五大處方已經被美國寫入心臟康復指南中。

心力衰竭的心臟康復不止是錦上添花,而是切實有效的治療

心力衰竭患者應實施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即運動康復。然而,無論對於患者還是醫生,運動處方都是難點,因為運動存在風險,較其他要素在操作層面所受限制更大。心力衰竭運動康復最早始於1979年,在40多年的歷程中,從最初的質疑,到臨床證據不斷豐富與發展,目前已經普遍被接受。

早些年,心力衰竭運動康復一直停留在慢性穩定性心力衰竭層面,近幾年隨著急性失代償心衰(包括慢性不穩定狀態的心衰)早期康復的臨床獲益證據的發布,目前傾向於心力衰竭患者只要生命體徵平穩,都建議在充分的評估及監護下進行早期康復。

慢性心衰患者首先建議有氧運動,繼而輔助抗阻運動、平衡和柔韌性運動,以及呼吸肌訓練。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肺耐力和預後,抗阻運動可以改善骨骼肌肉耐力,平衡和柔韌性運動可以改善平衡和協調性,通過呼吸肌訓練可以改善患者的最大吸氣壓力、肺通氣效率、峰值氧耗量等。

急性失代償心衰患者建議低強度抗阻運動、關節鬆動訓練及呼吸肌訓練,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耐力等。

總體而言,運動康復通過提高心肺耐力來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氣短等症狀,降低焦慮、抑鬱和壓力水平,並在日常活動中保持獨立性。最近有限的證據表明,運動康復具有預防認知功能下降的潛力,改善認知的機制可能在於運動能夠增強細胞對氧化應激的抵抗,改善能量代謝,同時有氧運動可以提高海馬體積,從而促進認知能力。還有研究表明心臟康復對心衰患者的照護者也能起到積極的心理改善作用。

鑑於目前證據,心臟康復對心力衰竭患者不僅僅是錦上添花,而是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少國際指南/共識均對心衰患者強烈推薦運動為基礎的心臟康復,包括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 加拿大心血管學會(CCS)心衰管理指南、2017年日本循環學會(JCS)指南、2020年美國物理治療協會理療師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實踐指南、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等。

心臟康復給心力衰竭患者帶來希望

不少單中心研究(包括一項隨訪長達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康復可以顯著改善心衰患者死亡與住院風險。2019年1月更新的柯克蘭(Cochran)薈萃研究對44項臨床研究、5783例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患者1年內全因死亡風險無明顯降低,大於12個月後全因死亡風險有降低趨勢,對心衰原因死亡風險無明顯降低,但可以降低1年內全因住院風險及心衰原因住院風險,可以在短期內提高生活質量。

然而,2018年9月發表的ExTraMATCH Ⅱ研究採用IPD 薈萃分析方法,對18項臨床研究、3912例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對全因死亡風險、全因住院風險、心衰原因死亡風險、心衰原因住院風險均無顯著性降低,經年齡、性別、左室射血分數(LVEF)、紐約心臟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缺血與否、白人與否、峰值攝氧量(peak VO2)是否小於14.6 ml/(kg·min)進行亞組分析,亦無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全因住院風險、心衰原因死亡風險、心衰原因住院風險。

ExTraMATCHⅡ研究無疑給心衰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掀起不小波瀾,尤其在沙庫巴曲纈沙坦取得良好臨床硬終點效果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加認真地思考如何看待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的臨床終點效益。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均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包括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運動耐力、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情緒狀態。我們需要認識到一個心衰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的重要性,因為在改善患者個體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改善患者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及幸福感。

其次,由於ExTraMATCH Ⅱ納入臨床研究的各研究對象、年齡、LVEF、心功能狀態(NYHA分級)、樣本量、運動模式、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康復總療程時間等均存在差異,此類因素均有可能影響終點效果,尤其運動強度這一關鍵因素,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去研究證實哪些人群、何種運動強度、持續多長時間可以改善心衰患者死亡與住院風險。

最後,從衛生經濟學角度去分析心臟康復,心臟康復雖然不能給醫療單位帶來很大的經濟收益,但是對於國家來說,可以大大節約醫療開支,減少醫療保險的負擔。因此,心臟康復是發展健康中國戰略的一個很好的抓手,無論對於心衰還是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都可以給患者帶來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

心力衰竭心臟康復路還很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儘管目前心臟康復的理念在醫患中接受程度較既往有了長足進步,但由於心力衰竭的心臟康復有其特殊性,風險及難度較其他疾病高,也可稱之為心臟康復領域的制高點,專業性較強,對從事心力衰竭心臟康復的專業人員存在較高要求,目前在三級醫院此方面人才儲備尚不足。

慢性穩定性心衰心臟康復未來的主要場所應該在基層醫院,需要形成三級醫院與基層醫院心臟康復轉診的閉環式管理模式,高危及不穩定心衰患者在三級醫院,穩定的心衰患者下沉至社區醫院,當然對於社區醫院來說,心衰心臟康復人才更加不足。除了人才培養之外,目前心衰心臟康復的規範流程與路徑正在不斷完善中,同時還需要在行政部門主導、行業協會執行開展心衰心臟康復的質量控制工作,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心衰心臟康復系統,做到真正的安全、有效,同時節約醫保開支。所以心衰心臟康復路還很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復治療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復治療 2021-01-09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腦出血引發偏癱後遺症 蘇州九龍醫院康復治療助力患者快速恢復
    「我才40歲出頭,我想儘快回到從前……」近日,42歲的患者肖先生來到蘇州九龍醫院康復醫學科,向接診的康復治療師坦露了自己的心聲。 經過醫院神經外科的精心治療,肖先生的病情逐漸穩定,但留下了右上肢體活動受限的問題。在醫生的推薦下,他來到了康復醫學科,希望能讓自己的右上肢儘快恢復自如活動。
  • 腦出血引發偏癱後遺症 蘇州九龍醫院康復治療助力患者快速恢復...
    「我才40歲出頭,我想儘快回到從前……」近日,42歲的患者肖先生來到蘇州九龍醫院康復醫學科,向接診的康復治療師坦露了自己的心聲。  經過醫院神經外科的精心治療,肖先生的病情逐漸穩定,但留下了右上肢體活動受限的問題。在醫生的推薦下,他來到了康復醫學科,希望能讓自己的右上肢儘快恢復自如活動。
  • 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哪些藥物有希望?|EHJ綜述
    儘管在過去幾十年中,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預後得到改善,但很多患者使用現有的治療方法仍然會進展為晚期心衰,因此需要新的治療方法來改變這一現狀。EHJ發表的一篇綜述討論了HFrEF治療的最新進展,並對未來方向進行了展望。作者認為,HFrEF治療在未來擁有更大的希望。
  • 心力衰竭日
    11月26日全國心力衰竭日,「我國心衰患病率估計已達1.3%,至少有1000萬心力衰竭患者。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國家之一。」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健教授介紹。很多人並不了解心衰,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將心衰症狀誤認為是衰老的正常現象,四分之一的人在出現心衰症狀至少一周後才去看醫院或根本不去醫院。
  • 索他利嗪治療糖尿病和近期心力衰竭惡化患者可改善臨床預後
    索他利嗪治療糖尿病和近期心力衰竭惡化患者可改善臨床預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22:46 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Deepak L.
  • 【世界物理治療日】新橋醫院疼痛科康復科為患者義診
    光明網重慶9月4日電  9月4日,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在第25個世界物理治療日(9月8日)到來之際,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疼痛康復科將在該院門診一樓大廳舉辦主題義診和健康講座活動,歡迎有需要市民於9:00至10:00前往諮詢和旁聽。
  • 中國首創:治療心力衰竭的心房分流器植入術在武漢協和醫院成功
    今日,患者達到出院標準。68歲的劉女士13年前做了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7年前開始出現氣喘、胸悶、頭昏等症狀,一直規範抗心衰藥物治療,近幾年逐漸消瘦,3個月前上症加重並納差,不能睡眠。門診檢查提示左室舒張功能減低(III級,限制性充盈障礙),二尖瓣置換術後瓣膜功能良好、巨大左房伴血流淤滯、三尖瓣中度關閉不全。
  • 世界物理治療日 新橋醫院疼痛康復科為患者義診
    新華網重慶9月4日電(曾理)9月8日是第25個世界物理治療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疼痛康復科將於當日在該院門診一樓大廳舉辦主題義診和健康講座活動,歡迎有需要市民於9:00至10:00前往諮詢和旁聽。
  • 霽達康復怎麼樣?分析腦中風患者手功能恢復案例見分曉
    今天我們邀請了來自霽達康復支持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治療師長桑賢明女士,她將結合一位患者的手功能恢復案例,從腦中風後手功能的恢復方法入手,帶大家了解霽達康復。眾所周知,對於中風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上肢的恢復相較下肢更困難,尤其是手部,涉及精細運動,挑戰更大,這位患者的恢復案例,也正是對於康復機構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霽達康復怎麼樣?
  • 腦梗塞患者要進行康復訓練?這7大原則要牢記,否則白費功夫了
    腦梗塞是一種發病急對身體危害大的神經系統疾病,需要及時治療,大部分患者在病情穩定之後重要的就是治療之後的康復和護理,腦梗塞患者很容易留下後遺症,比如偏癱和言語障礙等,具體恢復的程度需要取決於康復鍛鍊的方式和效果,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康復原則,改善患者的存活質量。
  • 為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希望——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真正見識到了妙手回春,讓我重新樹立了生活的希望!」日前,58歲的患者胡某將康復過程及結果發到了病友圈微信群,大讚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神奇。康復醫學科按照「中西醫結合、現代康復與傳統康復相結合」的治療方法進行康復治療,最大限度減輕病人身心痛苦,讓其感受到疾病康復希望,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得到了廣大康復患者認可,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 治癒98歲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生:不管年齡多大都希望康復
    新京報訊(記者 王瑞文 實習生 王亞會)2月14日,南陽市中心醫院,98歲高齡的新冠肺炎患者朱某被成功治癒,這是目前全國治癒患者中最高齡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17日,朱某的主治醫師張曉虎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患者曾與確診患者馬某某有密切接觸史,後因發熱在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
  • 引入心臟康復理念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
    在今天(19日)下午舉行的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揭牌儀式上,專家透露,今後將借鑑國外先進的心臟康復經驗,開展體外反搏和體外震波等心臟康復治療項目,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少社會醫療資源消耗。
  • 最全腦梗塞康復治療方案:原則、禁忌、技巧、後遺症康復……
    把握康復治療十大原則 1 正確地掌握康復醫療的適應證 對於存在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高血壓危象、高熱等生命體徵不穩定和臟器功能衰竭的腦梗死患者,應先以內、外科處理
  •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印發
    《方案》對呼吸功能、心臟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主要表現、評估方法和康復訓練方法進行了規範。要求各地以重症、危重症患者為重點康復人群,對不同病情、不同功能障礙的患者採取康復治療措施,分級分類明確康復機構,開展對醫務人員(包括醫師、護士、康復治療師、醫務社會工作者等)不同層次的專業培訓,尤其要注重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社區康復能力。
  • 格林巴利綜合症患者能恢復健康嗎?康復治療怎麼做最好?
    格林巴利綜合症由於大多數起病緩慢,病程冗長,所以常常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危害。通過康復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的病痛,改善認知功能、提高療效、降低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 6、心理康復 應給以溫暖,鼓勵他們克服依賴心理,完成各種訓練任務,早日達到康復的目標。鼓勵患者將喜、怒、哀、樂表現出來,讓他們內心深處的痛苦得以宣洩,從而幫助他們很好地完成康復治療。 7、預防深靜脈血栓、壓瘡的訓練和處理,2小時間隔軸向翻身等。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工作,落實全流程健康管理措施,促進患者全面康復,我們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沈玉芹:心衰患者運動康復處方
    > 從20世紀70年代末前慢性心力衰竭(CHF)被作為運動康復禁忌證,到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美國心臟學會(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將運動康複列為慢性穩定性心力衰竭(心衰)ⅠA推薦,CHF運動康復越來越受到重視。
  • 腦卒中患者必做的康復治療方法——OT作業治療,你知道嗎?
    那麼腦卒中後需要做哪些康復訓練呢?卒中康復需要多元化的康復治療手段,主要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語言治療、認知治療等。這裡說到的作業治療,大家可能會問它是什麼,難道和做作業有什麼相關的嗎?作業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門康復學科,它不僅是康復治療最主要的部分之一,還是幫助恢復患者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