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秋冬,又是很多鼻炎寶寶輾轉反側的季節。
又是一個,千千萬萬深受鼻炎折磨的小可愛們想問天問地:「醫學已經這麼發達了,為什麼還治不好鼻炎?」的季節。
在醫學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鼻炎真的還是無藥可救的嗎?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
一般來說,鼻炎可以分為三大類:傳染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及非過敏性鼻炎。
傳染性鼻炎
是由副雞嗜血桿菌所引起雞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鼻腔與竇發炎,流鼻涕,臉部腫脹和打噴嚏。
應對傳染性鼻炎很簡單,一句話,勤洗手洗臉消毒記得戴口罩。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鼻部受抗原刺激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常見抗原由灰塵、蟎蟲、花粉、羽毛、各種化學物質等,發病時多表現為鼻部瘙癢、打噴嚏、流鼻涕等。
目前看來免疫治療法是當前唯一可能徹底解決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式,但它針對的只是特定過敏原。醫生也無法向患者保證通過免疫治療可以徹底告別鼻炎。
除了免疫治療,現代醫學其實還發展出了外科手術治療:鼻中隔矯正術、鼻甲切除術、對鼻甲黏膜鈍化手術、神經切斷術、鼻息肉切除術。
這種手術的短期療效確實是很好的,但有臨床顯示這種手術的復發率都很高。
非過敏性鼻炎(也稱非應變性鼻炎)
非過敏性鼻炎的影響因素很多:環境變化,刺激性氣體,飲食因素,高強度運動,甚至性刺激和情感因素都可能觸發鼻炎。
如果你在喝熱湯、吃辣、接觸煙霧或者進行某些運動時會不由自主地鼻塞、打噴嚏或者流鼻涕,那大概率就是得了非過敏性鼻炎。
在臨床醫學上,對非過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針對性地使用減充血劑來緩解症狀。減充血劑的作用原理就是收縮鼻竇的毛細血管,從而迅速減輕鼻塞症狀。這種療法可以緩解幾乎所有的鼻炎症狀,因為不管是怎麼堵上的,血管一收縮鼻子當然就更通暢了。
網上一搜,「老中醫秒治鼻炎」,「一次性治療各種鼻炎」這種治療方法,一般都是採用減充血劑治療。這些「神藥」一般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但長期使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副作用。
最常見的減充血劑原料是從麻黃中提取出來的偽麻黃鹼。而麻黃這類藥物,自漢朝就被中國傳統醫學應用作為平喘和興奮劑使用。這意味著它既能收縮血管,又能鎮咳,還能令人興奮起來。
因為與興奮劑和毒品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世界各地對於麻黃鹼的管控從未鬆懈。但在很多感冒、止咳藥中它又必須作為基礎成分出現,在很多地區作為中藥使用的草麻黃也並不受限制,所以實際上也很難控制它的用途。
在很多成分不明的「鼻炎膏」中,就加入了大量富含麻黃鹼和偽麻黃鹼的麻黃。使用初期由於鼻內毛細血管迅速收縮,患者會感覺鼻塞症狀很快消失,產生這是「神藥」的感覺。
但在臨床治療中,減充血劑會造成嚴重的停藥反彈作用和藥物依賴。麻黃鹼也會帶來睡眠困難、幻覺、高血壓、焦慮、頭痛、食欲不振及心率過快等常見副作用,所以最多也只能在5天內連續使用以緩解緊急的嚴重鼻炎症狀。
但很多沒有醫師指導的使用者,幾乎是減充血劑藥膏或者噴霧不離身地帶著。感覺稍不舒服就噴一下,這樣是治標不治本且後果十分嚴重的行為!
過量使用本來「正確」的藥物都能引發嚴重的問題,就更別說那種用銳物帶著藥膏強行損傷鼻內黏膜來造成麻痺反應,換取一時輕鬆的野路子療法了。
其實現代醫學也有針對鼻炎的藥物治療方案: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抗白三烯藥物都是目前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改善鼻炎症狀的藥劑。
醫生之所以不開這些真正的「特效藥」,就是因為它們可能帶來未知的副作用,而且對於鼻炎來說也只是減輕症狀而已。更重要的是,很多患者並未嚴重到需要藥物介入的地步。
造成大量鼻炎患者症狀越來越嚴重的,正是這種不到正規醫院檢查處理,又病急亂投醫的心態。
對於輕度鼻炎患者,儘量查清並遠離致病環境或過敏原,檢查鼻腔清洗和身體鍛鍊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案」;而如果鼻炎狀況嚴重,那麼到正規醫院檢查並謹遵醫囑用藥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案。
切記,人和人的體質不能一概而論。不要輕信親戚朋友推薦的什麼治好了他的神醫、神藥等等。等到把自己的鼻腔折騰壞了再去大醫院,那可就不是什麼鹽水清洗能解決的小問題了。
來源:今日頭條健康專欄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抗擊疫情
大醫同盟與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