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毅極道場下課回家的路上,小明和媽媽遇到了鄰居張大爺。看到小明帥氣的白色道服,張大爺熱情地打招呼:「小明又去練跆拳道啦!「爺爺,我學的是空手道,不是跆拳道!」小明義正言辭地回答。「看上去差不多的咯,我又搞不清的!」張大爺打完招呼就走了。小明卻鬱悶了已經好幾次,穿著空手道道服被誤會成在學跆拳道了,雖然小明每次都會認真地給大家解釋,但是大家依然難以辨別不能分清。讓我們通過文字和視覺好好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吧!
雖然空手道和跆拳道看似相同,但區別還是很大的,下面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到底哪裡不同!
空手道又名唐手,起源於中國唐朝。明朝時期,由明朝的閩人三十六姓帶往琉球,結合了琉球當地一些格鬥技術,發展成琉球特有的武術。後來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尤其是在美國,歐洲和澳洲,逐漸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風格。空手道是當今英美澳國家最受歡迎的亞洲武術之一,世界武術排名第二。
傳統空手道 & 全接觸式空手道
全接觸式空手道是區別於傳統寸止的,凡是穿著空手道服全力擊打、拳腿到肉、不寸止也不收力的,就叫「全接觸」。
傳統空手道主要流派:松濤館,剛柔流,和道流,糸東流等。
全接觸式空手道主要流派:極真會,內分主要派系道館:松井派,松島派,綠派,宗家派等。(毅極道場隸屬國際空手道連盟極真會館松井派)
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跆拳道」一詞,是1955年由韓國的崔泓熙將軍命名。崔泓熙將軍早年在留學日本時,曾在日本空手道「松濤館」取得黑帶二段,並將其與韓國傳統武技跆跟、手搏等技術融入到跆拳道中去。
簡而言之,跆拳道在一定基礎上是根據空手道演變而來,而空手道最早起源於中國。
空手道注重手腳並用,招式沉穩紮實,空手道當中包含拳法、腿法等多種技術,非常實用。教學大綱分為四大類:基本技,移動步,型,組手。
跆拳道是以腳法為主的功夫,其腳法佔70%,拳法較少。
空手道講究流派傳承,即在正規的道場或中心學習,皆有可能追溯到所在流派的始祖和同派中人。且空手道非常注重培養學習者的禮儀,因為空手道源於我們中國,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
跆拳道目前多採用培訓制,更偏向商業化運作,雖然也可以追溯自己的師承,但相對來說關係較為鬆散,所教授的內容大多也已經標準化,因此發展也相當迅速。
為什麼鄰居張大爺會覺得小明在學跆拳道?大概就是因為那身白色的道服吧。雖然空手道和跆拳道的道服都是白色,但是實質上還是有區別的。
空手道道服是開衫式,左側衣襟壓右側衣襟,腰中繫緊腰帶,各級別的腰帶顏色不同。達到段位腰帶為黑色,道服一般都為純白色,左胸處會標註流派或道場名稱。
跆拳道道服則是套衫式,道服一般為白色,領子為黑色,帶有胸標,上衣下擺後側基本都會印有會冠名、國籍字樣,同樣也由腰帶繫緊。比起空手道較為簡潔的腰帶,跆拳道的腰帶就顯得花哨許多。
2020年,空手道將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空手道會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那時候大家應該就能一眼分清空手道和跆拳道了吧!
鳴謝:視頻來源:「空手道之道」公眾號
信息資料源於網絡及修遠道場並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