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小青棗教你湯圓的正確吃法~另附湯圓製作教程~

2021-02-27 棗莊共青團


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漢族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原意為「 上元節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 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這是最簡單最家常的一種,這種做法遵循的原則「滾下水,慢火煮」,意思是說水煮開後,放入湯圓,要用湯勺慢慢攪動湯圓,順方向,不然湯圓都攪破皮就只能喝湯了,這樣湯圓不容易粘鍋,煮的過程中可以加點涼水,煮出的湯圓滑潤不破皮,等湯圓飄起來就住的差不多了,但是還要用小火,慢慢煮3~5分鐘。


油入鍋加熱至7成熟,將湯圓下鍋(不要將冷凍的湯圓直接放到鍋裡,要將湯圓常溫後再放入,防止熱油遇水迸濺),炸湯圓時要慢慢給湯圓翻身,不要糊鍋,不然湯圓破皮就一鍋漿糊了,待湯圓炸透,表皮呈現金黃色時,即可關火盛盤。特點是外焦內軟,皮酥裡糯。


入鍋家裡有烤箱,可以嘗試。在烤盤底部塗抹稍許花生油,將湯圓在烤盤上一一擺放整齊,湯圓表面可以稍許刷一層油,將烤盤放入烤箱約十分鐘至湯圓呈金黃色,即可取出烤盤,這種做法的口感跟油炸的差不多,只是沒有油炸的酥,但是操作簡單、安全,關鍵不用擔心糊鍋破皮。


拔絲湯圓的前提是先將元宵炸熟,其實道理跟拔絲地瓜一樣的。鍋內加入白糖及適量的水,用小火慢慢將水加熱白糖溶化,一直加熱至白糖冒泡變成金黃色,此時將炸好的湯圓放入鍋內,迅速與糖攪拌均勻,迅速出鍋盛盤,就做成甜香可口的拔絲湯圓。


在整盤底部放一塊蒸布並塗抹一層油,防止湯圓粘鍋破皮,將湯圓一一擺放整齊,放入蒸鍋內,蒸15分鐘左右直至蒸熟,取出整塊蒸布直接擺放在盤子裡,吃的時候夾湯圓還不會粘在布上。這種做法湯圓柔軟香醇,還不帶湯水,更利於攜帶。


不要被這個名字迷惑,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做糖葫蘆一樣,前提是湯圓提前炸熟,將芝麻炒酥,超過內加入白糖,加熱至熬成糖糊,加入芝麻、湯圓,滾粘均勻,即可出鍋,每一口都是香甜,芝麻香、糯米香、餡香交織在一起。


可以說是水煮湯圓的升華版,首先鍋內加入水燒至水開,放入湯圓煮熟,加入酒釀(可取超市買現成的),可以依自己口味加點白糖(也可以不加),開鍋即可食用。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元宵節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自己動手製做湯圓,給這個年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介紹七款湯圓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材料:酒釀一碗(360g)、糯米粉80g、玉米粉40g、溫水約75ml

做法:

1.準備材料。

2.把糯米粉和玉米粉混合,邊加入溫水邊用筷子攪拌,看到粉出現團,改用手揉和成光滑柔軟的麵團。

3.取一塊麵團,搓成細長條,再用刀切成小塊。分別搓捏成小圓子。

4.鍋中倒入酒釀,加入1.5倍的清水(一碗酒釀加一碗半清水),大火煮開後,轉中火保持鍋中沸騰,倒入小圓子。

5.煮到小圓子全部浮在表面,加入一勺白糖攪拌融化後即可。


吃慣了傳統的豆沙、芝麻湯圓,今年可以換個花樣,搭配色彩繽紛的水果和清新香滑的藕粉。

材料:糯米粉、各種水果、藕粉一包

做法:

1.糯米粉加適量熱水揉合成柔軟麵團,搓成小圓子(或者包入餡料做成湯圓)。

2.各種水果洗淨去蒂去皮切小丁。藕粉用涼水調開成藕粉水備用。

3.鍋中放水煮開,放入小圓子用勺子順一方向推開,避免粘鍋。煮至浮起即是熟了。加兩勺白糖化開。

4.讓鍋中保持滾開狀態,把藕粉水呈細線型倒入鍋中,邊倒邊攪拌,至全部倒完,推勻關火。

5.稍稍放涼,裝入碗中,撒上各色水果丁拌勻即可食用。


糯米粉,取其中一小部分揉成團,放入滾水中煮熟,然後再和剩下的糯米粉揉成團,會讓湯圓吃起來有Q軟,有彈性,不會出現普通湯圓涼後變硬的現象。這樣也可以避免在包湯圓餡的時候,麵團容易散開的現象。

材料:

湯圓麵團部分:水磨糯米粉、水、綠茶粉(或抹茶粉)、可可粉

湯圓餡部分:花生、巧克力、白糖、植物油

製作:

1.花生米平鋪在烤盤中,烤箱150度8分鐘取出翻下再烤10分鐘取出待用。

2.糯米粉放少量水,用筷子攪拌至顆料狀即可。取四分之一加少量水揉成光滑麵團。把麵團分成三份,壓扁成麵餅。

3.鍋中燒開水後放麵餅煮至麵餅浮上水面再煮一分鐘左右。

4.取出煮好的麵餅,放入剛才剩下四分之三糯米粉中。加少量水,不斷揉至成一個光滑不粘手的麵團。把麵團分成三份,其中兩份分別放一勺綠茶粉和可可粉。把綠茶麵團和可可麵團分別柔均勻。

5.三色麵團分別揉成長條,和在一起。揉成長條狀。分割成小劑子。

6.烤熟放涼的花生,放在食物攪拌機中。打成花生碎末。德芙巧克力,用小刀消出碎末。放花生碎,白糖和少許植物油。攪拌即成巧克力花生餡。

7.把湯園劑子包入餡,入鍋煮熟即可。


材料:草莓、水磨糯米粉、豆沙餡

做法:

1.草莓衝洗乾淨,摘去蒂。

2.草莓用攪拌機打成草莓泥。

3.打好的草莓泥中加入糯米粉,邊加邊攪拌,然後用手揉成不粘手的乾濕適中麵團。

4.把麵團分成小劑子,取一個,搓圓壓扁,把豆沙餡放在中間。

5.收口,搓圓。取一盤子,盤底刷食用油,把做好的湯圓排入。

6.上鍋蒸8分鐘左右至熟。蒸熟的湯圓放在椰蓉中滾一圈即可食用。


材料:中型芒果兩個,速凍小圓子一小包,白糖半量杯,水半量杯

製作:

1.鍋裡水煮開,把速凍小圓子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下防止粘鍋,中小火煮至小圓子浮起即可。

2.把小圓子撈起,放入冷開水中待用。

3.取半杯白糖和半杯水,放入鍋中煮到白糖全部融化。糖水晾涼備用。

4.芒果去皮切成丁。留一部分形狀完整的芒果丁備用,另外的芒果丁倒入攪拌機中,把晾涼的糖水一起倒入。攪拌成芒果泥。

5.把芒果泥倒出裝在容器中,撒上芒果粒,再把煮好的小圓子撈出瀝乾放在上面即可。


材料:甜酒釀,梨,糯米小圓子

做法:

1.兩個梨去皮切成小丁。放入食物攪拌機中打成梨茸。

2.鍋中水煮開,放入糯米小園子,水開後轉中小火煮至小圓子浮起即好。撈出,放在冷開水中。

3.乾淨的鍋中倒入梨茸,煮開。放三大勺酒釀,攪散煮開。

4.把小圓子從冷開水中撈出,放入鍋中,放糖,煮開即可。


材料:甜酒釀、糯米小圓子、桂花糖、紅豆

製作方法:

1.鍋裡放水煮開,入速凍小圓子煮到小圓子浮起,撈出放入冷開水中防止粘連。

2.乾淨鍋中放三大勺甜酒釀,如果有甜酒釀的湯,也一起倒進去,再加少量水,煮開。

3.放兩勺煮好的紅豆進去,煮開。放兩大勺桂花糖(沒有可以用白糖代替),攪勻。

4.把小圓子瀝乾水,倒入,攪散。喜歡吃稠稠感覺的,用少量生粉勾個薄芡,煮開即可裝碗,撒上少許幹桂花。


湯圓不易消化,每次不宜吃太多。

湯圓一般是黑芝麻、棗泥、花生等餡料,一般都比較甜,有糖尿病的患者儘量少吃甚至不吃,老人孩子也要適量食用。


徵  集  

棗莊共青團微博、微信長期開設投稿專欄,接收各界青年的投稿,內容可涉及學習體會、時事述評、工作思考、讀書筆記、生活隨感等各方面,歡迎關注支持!投稿請發至zzgqtxcb@126.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介紹。

來源/滕州共青團


相關焦點

  • 湯圓與元宵的區別,你知道嗎?(內附多種創意湯圓吃法)
    北方「滾」元宵1.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繁瑣得多:2.由於製作工藝不同,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3.元宵的餡料相對單一,傳統元宵以甜餡為主,餡料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等。4.元宵煮後,湯會比較濃,跟糯米麵粥似的,表皮鬆軟,餡料硬實有「咬勁」,果香和米香濃鬱。
  • 普天同慶元宵佳節 家長鬚知:論湯圓的正確煮法和健康吃法!
    致力於家校共育ID : ixiaojiaoyu正月十五元宵節
  • 煮速凍湯圓,水開下鍋是不對的,教你正確方法,湯圓不破皮不露餡
    煮速凍湯圓,水開下鍋是不對的,教你正確方法,湯圓不破皮不露餡前幾天吃餃子的時候,突然就饞起了湯圓,雖然這湯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傳統美食,可是超市裡一年四季都有得賣,十幾塊錢一包,多種口味,下班路上就買了幾包放在冰箱裡,隨時想吃了就煮一點,特別的方便
  • 湯圓or元宵?花式吃法,帶你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正月十五鬧元宵,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中國素有「北元宵,南湯圓」的說法,那麼,湯圓和元宵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食物呢?  如何區分元宵與湯圓?  不少人以為元宵和湯圓是一種東西,只是南北方叫法不同而已。  其實,元宵和湯圓完全不同,本質區別在於製作工藝:元宵是「滾」出來的,而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 正月十五,跟著老字號來學雨花石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習俗。在南京,有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雨花石湯圓。它與常見的白色湯圓不同,渾身布滿或紅或黃的花紋,放在水中晶瑩玉潤,因酷似南京雨花石而得名。這種獨特的雨花石湯圓,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 湯圓的製作方法
    由於小編盈盈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今天就為給為食客微粉們介紹下「湯圓」的製作方法!慶祝即將到來的元宵節。        自製黑芝麻湯圓食材:賴湯圓粉與湯圓心子、清水等3.鍋裡放多點水燒開,接著下湯圓,煮開,用鍋鏟背輕推,看湯圓全浮起來即煮熟撈出食用即可(湯圓煮開就可以用中火煮了)。
  • 【美食DIY】正月十五吃湯圓——南瓜酒釀湯圓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正月十五吃湯圓,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湯圓也稱「圓子」或「水圓」。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中間一般都有餡料,煮熟帶湯吃。
  • 元宵湯圓煮過頭變紅千萬不能吃
    來源:廣州日報、健康有約(gzrbjkgj)文: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文青元宵湯圓煮過頭變紅千萬不能吃正月十五鬧元宵,過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有的地方也叫元宵。一般來說北方吃元宵,南方食湯圓。二、湯圓則是以水與糯米粉攪拌後如同包餃子一樣加餡料包成圓形,內餡有甜有鹹、種類多樣。無心湯圓又稱酒釀圓子,由糯米粉直接製作。吃法以煮食為主,速凍類主要為包餡類湯圓。(部分產品為改善性狀會有食品添加劑的加入)還有速食湯圓,是將糯米粉蒸熟後加入各式餡料,可以打開包裝直接食用,方便快捷。
  • 吃湯圓,猜燈謎,元宵佳節樂逍遙!
    正月十五,太原金域舉辦了「濃濃湯圓心,暖暖元宵節」為主題的元宵節活動。世間再苦,湯圓也是甜的,今年元宵節,我們自己包湯圓!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元宵從巧手夥伴們的手裡誕生,蘊含著金域喜氣洋洋的未來。今年的燈謎依然難不倒我們的夥伴,他們興致勃勃的穿梭在在謎面燈籠間,紛紛腦洞大開,歡樂討論。包湯圓、猜燈謎、歡樂聚、暖心間,在此太原金域祝夥伴們月圓人圓事事圓滿,花好燈好好事連連,「湯圓」節快樂!
  • 正月十五,你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
    當大家還在討論湯圓和元宵的區別,糾結吃甜還是吃鹹時,湯圓的「維度」早已超出了你我的想像。草莓、藍莓餡的水果湯圓,前幾年還算新鮮,如今已成「過氣網紅」,鮮花類湯圓登上舞臺。  「菊花餡湯圓」:和大多數用菊花來煮湯圓的做法不一樣,這個是直接用菊花做陷的。
  • 元宵、湯圓有啥區別?
    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 吃湯圓鬧元宵!「南方湯圓」、「北方元宵」走向融合
    同時,湯圓象徵合家團圓美滿,吃湯圓也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合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北方元宵:是以餡為基礎,江米麵粉為外立面的製作工序。過程簡單易學: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桌球大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簸箕裡,倒上適量江米粉,搖晃中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 正月十五吃湯圓,老傳統不要忘,分享5種湯圓的做法,學會不用買
    正月十五鬧元宵,吃湯圓、吃元宵,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老傳統,切不可忘記,今天跟大家分享5種湯圓和元宵的做法,學會不用出去買了
  • 芝麻餡外包,原來湯圓還能這麼吃
    正月十五鬧元宵,大家準備怎麼過呢?逛街賞花燈?看舞獅子還是放孔明燈?吃貨的選擇,當然是先吃湯圓再說。
  • 元宵|湯圓和月餅結婚了,五仁湯圓吃不吃?
    正月十五鬧元宵,樂清人重視傳統民俗,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要全家團聚吃元宵。樂清聚集了五湖四海的務工人員。
  • 美食 | 8種花式湯圓吃法,你get到了嗎?
    今日是元宵節,元宵和湯圓是元宵節必吃的節日小點,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點心,只因中國南北文化差異而產生出的不同叫法,實則不然。俗話說,「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雖然他們都是糯米包餡,但元宵和湯圓不論從製作工藝或是口感味道上,都完全不一樣。
  • 喬加林/高粱麵湯圓
    一年當中,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偶爾吃頓餃子、湯圓。 在我的記憶裡,老家都是旱田,從沒有種植過水稻。童年生活雖然很艱苦,但農村的孩子還是很歡樂的。在我蘇北老家的村子裡,從大年三十開始,每天早晨鞭炮聲不斷,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大年三十、正月初五和十五通常是放大一點鞭炮,平時就是放小的鞭炮。
  • 今天正月十五 你真的知道湯圓和元宵的區別嗎?吃甜還是吃鹹?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按中國傳統民俗,今天人們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要合家團聚吃元宵,寓意新年團圓甜蜜。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飲食風俗各不相同。
  • 鬧元宵!除了湯圓,去哪裡耍好?
    鬧元宵是古老的漢族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 【每日一膳】元宵節,鬧元宵,滾元宵,吃湯圓
    正月十五全家人團團圓圓一起圍坐吃元宵、湯圓,是中國春節裡的傳統時刻。同樣白白胖胖的小糰子,因地域的差異,叫法與製法卻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