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樓市情況十分複雜,雖然大部分人覺得房價會下跌,但也有部分人認為房價會下跌,而且在認為房價會下跌的人裡面還有人覺得個別城市房價會繼續上漲,總的來說對於後期房價走勢,現在什麼說法都有。前幾天經濟學家盛松成在財經高峰論壇上表示,未來半年或一年內房價有可能繼續上漲,原因就在於當前樓市依舊存在供需配置失衡問題。雖然目前來看全國樓市已經進入到供過於求階段,但在個別城市中樓市供給和需求之間依舊存在矛盾關係,現在的政策是同時控制需求和供應,但購房需求只能被延緩而不會消失,所以如果供應一直被抑制,到最後隨著需求釋放,未來房價很有可能會出現上漲。
雖然現在樓市上主流聲音都看跌房價,但其實房價依舊呈現緩慢上漲趨勢,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平均房價數據來看,2018年全國平均房價比2017年上漲了10.7%,而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房價也要比去年每平米高出700元!數據不會騙人,也能最直觀表現出房價走勢,所以總體來看全國房價其實還是在上漲中。但這並不是說樓市調控沒有用,實際上全國平均房價上漲更多的是因為那些政策暫時還沒覆蓋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上漲,大部分關注的重點城市房價都出現明顯下跌,例如四個一線城市中除了深圳,其他三個城市房價都出現了下跌。但這才是專家們擔心房價上漲的原因,因為這些重點城市房價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調控抑制了需求,但這些需求遲早會爆發出來,如果供應跟不上到時候房價就會出現上漲,這也是以前樓市調控後房價反彈的原因。
別看專家說樓市有多少空置房,但這些有空置房的城市大家根本不願意去住,那些大家想去買房的城市房源依舊緊張,這就是樓市現在存在的資源配置矛盾。樓市調控以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這些重點城市房價都出現了下跌,這是一件值得剛需購房者高興的好事,但這些下跌其實都是因為政策調控才出現,如果靠市場自身供需關係,房價很難出現下跌。因為這些城市的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口也在不斷聚集,經濟和人口對房價起到一個正面支撐作用,按照市場規律來說房價應該出現上漲而不是下跌,因此對於現在市場上呈現出來房價走勢,大家的確應該進行深層次思考。樓市逐漸回歸穩定,市場因素對房價走勢影響重大,這些擁有人口和經濟優勢的重點城市房價肯定有上漲空間。
當然想要解決供給與需求之家的矛盾,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加大土地供應,讓樓市供需達到平衡。如果城市新增100萬人口那就提供100萬套房,但問題是因為我國對耕地有保護的原因,所以國內大部分重點城市能夠用來蓋房子的住房用地其實並不多,所以這些重點城市的房價依舊會因為人口聚集而不斷上漲。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以前大家只有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可以選擇,而現在能夠選擇的城市越來越多,重點城市人口聚集速度越來越慢,房價就算上漲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出現大幅度大規模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