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在看南京長江大橋模型演示。
在超大「城市全景沙盤模型」前了解城市規劃。
序廳裡高達15米的全市域形象牆令人驚嘆。
位於玄武湖畔、玄武門旁的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是一座展示南京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就的專業性場館。上周日,本報小記者走進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參與「童聲頌金陵——讓世界了解南京」活動,以「南京的橋」為主題,深入了解家鄉橋的歷史和特色,還親自動手,嘗試用卡片還原、搭建南京的橋。
一進展覽館大廳,小記者們就被中庭一座三層樓高的南京地圖浮雕牆吸引了。「這是南京市域圖,有15米高。大家看,上面的南京地圖像不像一隻小海馬?長江像一條美麗的絲帶穿過了『小海馬』的肚子,將南京分為了江南和江北兩個部分。」講解員一邊介紹,一邊將大家引向二樓。二樓的歷史廳記錄並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經典建築形制,明故宮的壁掛模型,雞鳴寺、甘熙故居的立體建築模型,還有老城南街坊酒肆的生活場景復原。行走其中,小記者們仿佛穿越於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感受到滄海桑田的城市變遷。二樓的規劃廳則充滿了現代感。在這裡,1200平方米的超大「城市全景沙盤模型」,按1:1800的比例將南京的景點、道路、橋梁、建築、水系、明城牆等統統囊括其中,讓人有一種俯瞰全城的感覺。
在規劃廳裡,小記者們還重點了解了各種不同的「南京橋」。「南京有長江穿城而過,又有秦淮河等支流,所以自古以來就多橋梁。古代有長樂橋、玄津橋、九龍橋等眾多石橋,現在又有南京長江大橋、二橋、三橋、四橋等眾多的跨江大橋。」講解員說著,帶大家來到展廳裡的「南京長江大橋」立體模型前,「這是新中國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它的上方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下層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它的建成開創了我國『自力更生』建設大型橋梁的新紀元。」不止如此,隨著城市發展,橋也不局限於跨江跨河,出現了像新莊立交、賽虹橋立交這樣的市內大型立交橋,還有像南京眼這樣,既實用又極具觀賞性的橋梁。
參觀結束,小記者們進入了有趣的互動環節。南京現存最古老的橋是哪座?橋上的石獅子有什麼作用?外國友人對南京橋又有什麼印象?大家在邊玩邊學中,對家鄉南京的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後還親自動手,卡片還原、搭建了南京的橋。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書記、主任管冰說:「『童聲頌金陵』是我館推出的面向青少年開展的系列社教活動,本次以『南京的橋』為主題。我們希望在傳達有關南京橋歷史知識的同時,能培養起孩子們研究建築的興趣,同時也歡迎更多的孩子走進規劃建設展覽館,了解南京,了解家鄉的城市規劃建設,並帶動家庭關心關注城市建設,為城市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見建議。」
活動感受
我覺得最厲害的是南京長江大橋,因為它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大橋。它分為兩層,第一層是可以讓汽車行駛的,第二層是讓火車行駛的。我覺得南京最漂亮的橋是「南京眼」,特別是到了晚上,燈光亮起,太美了!
——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二(9)班 吳旭辰
我學到了各種各樣關於橋的知識。比如長樂橋是南京最古老的橋,還有七橋甕,原來「甕」也是橋的意思。除了這些,長江大橋在我心中是最雄偉的大橋,現場的老師告訴我們,它是第一座由我們中國自己設計和建築的兩用橋梁,真自豪!
——北京東路小學二(5)班 徐亦呈
我最喜歡的遊戲是「我是小小建築師」,在遊戲中我分到了紅隊,在紅隊有5個小朋友,我們分工合作,有的做橋面,有的做橋柱,還有的幫忙,在我們5個小夥伴的協作下,我們最後搭建了南京長江大橋,還獲得了團隊協作獎,我很開心。
——赤壁路小學一(8)班 翟旭涵
在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我了解了南京的橋,還參加了很多好玩的遊戲。我最喜歡的橋就是南京長江大橋,它是上下兩層的,上面走汽車,下面走火車。它也是我們南京的名片,讓我感到自豪!
——五老村小學二(1)班 張一凡
我們坐在會議廳裡,主持人以「南京橋 你來瞧」為主題,以PPT的方式向我們娓娓道來南京古橋和現代化橋的種類、特點和作用。其中我最喜歡蒲塘橋,因為它是九孔石橋,是南京最大的古橋,建於明代,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
——北京東路小學二(2)班 孟可歆
文/圖 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