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學校在獅子山校區第六教學樓117會議室召開第二屆「學科教學論學術活動月」啟動大會。校長汪明義教授為各學院院長、學科教學論老師作「基礎教育的新使命與我們的新任務」報告會。報告會由畢劍主持。
首先,汪明義從教育的本質、戰略、根本任務、理想、隊伍保障以及發展動力六個方面詳細闡述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育思想。汪明義指出,教育是個人成長的自變量、經濟增長的助推器、社會繁榮的動力源。國家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將教師工作置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支撐戰略領域。師範院校作為教師培養的主陣地,更應肩負起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歷史使命。因此,我校教師要承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牢記「四個服務」,堅持文化自信和「五大理念」,塑造學生的靈魂,發揚家國情懷。
汪明義談到,由於農業形態、工業形態、金融形態、知識形態的改變、國際化進程的深入和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當今時代發展迅猛。在此時代背景下,教育面臨著「如何面對現實」、「如何面對未來」和「如何面對我們曾經的追求」三大問題。當今的教育存在「階段性分裂」的弊端,存在基礎教育缺失的現象,存在應試教育磨滅學生對學習的愛好等惡果。教師應當加強責任擔當,培養學生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動性、勤奮和自我認同,把創新人才的培養和人的創造性的培養作為教育的最高使命。
關於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的學科與組織構建,汪明義強調,四川師大的人才培養要以培養「三心四能五結合」的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教育目標,要以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育人環境的營造激發學生潛能、彰顯學生的個性;要落實「專業核心課程制度」、「課程實施大綱制度」和「十個一」教育養成制度,採用多種培養模式和多元評價機制。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四川師大應胸懷「兩大願景」,肩負「四大使命」,為構建中國特色教師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做出應有貢獻。
最後汪明義對「學科教學論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的開展和實施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學院及學科教學論教師立足學科教學論特點,重點圍繞學科教學論隊伍建設和師範生培養工作,查找問題、明確方向、深化改革、提升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科教學論隊伍的學術水平,增強培養一流師範生的能力水平。
責任編輯: 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