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提到了生兩個孩子的好處是家裡玩遊戲不會「三缺一」,遭到了我只有一個娃的好朋友的質疑,說我故意氣她。今天這一期就介紹一些適合6歲——12歲的、兩個人玩的遊戲(我這裡排除了象棋、圍棋、軍旗等「競技體育」項目哈)。
不過,陪玩的爸爸媽媽們提個醒:兩人遊戲相對於多人遊戲而言,一決勝負的氣氛太強烈,太有勝負心的孩子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心裡壓力。
1、Blokus
最早看到這款遊戲,是在望京的一個餐館。等菜期間,鄰座的兩個小兄妹(8歲和6歲的年齡)在認真地玩著。回來後我也買了一副。
這是一款棋盤遊戲,正方形的棋盤上有很多方塊凸起。兩個玩家分別拿兩種不同顏色(我們家的是綠和藍)的「棋子」。與其說是棋子,不如說是各種不同形狀的、由大小相同的小方塊組成的、不規則的「小塊」(Blocks)。儘可能地把自己的小塊放到棋盤上並且為對方放置小塊塊製造障礙。放在棋盤上的小塊塊得正分,剩在手裡的小塊塊計負分。看最後的得分決定勝負。
我覺得這個遊戲的命名可能就是因為棋子是「blocks」,遊戲策略是Block the way of the other player.
遊戲人數:2人。適合年齡:遊戲標註的是5歲以上,我覺得可能要到6歲多才能比較有策略的、守規則的玩起來。遊戲時間:20分鐘。
圖片上的是Blokus To Go版本,就是可攜式的、兩個人玩的。我買的就是這一款。還有Junior版本,以及多人版本。另外,這款遊戲還出了3D版的。我覺得比平面的更難一些,而且不限於兩個人玩了。以後再介紹吧。
2、Where Are You
遊戲場景是兩個玩家的房子(House),兩個房子是一樣的格局,兩層樓,有客廳、廚房、浴室、臥室、門廳,家裡的成員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你、姐姐、弟弟和寵物狗(貓),這些人(動物)可以都在家、可以都不在家,也可以有些在、有些不在。在家的人可以都集中在一個房間,也可以分散在不同房間。每一輪一個玩家可以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是「是或不是」。一個一般疑問句,不能是特殊疑問句。比如,可以問「你的狗在客廳嗎?」但不能問「你的狗在哪裡?」。對方必須如實回答。你的任務是通過問最少的問題確定對方家裡有哪些成員在家,並且處於什麼位置。
遊戲人數:2人。適合年齡:遊戲標註的是5歲以上,我覺得要想比較有邏輯地問問題和做猜測,要到6歲。遊戲時間:20分鐘。
3、 PENTAGO
最新購入的一批遊戲。 是變異版的五子棋。一人執黑子,一人執白字,先連成5個棋子的一方獲勝。和傳統五子棋不同的是棋盤。這個棋盤被分成4個單獨的3x3的小棋盤,所以一共只有36個棋子(黑白各18個)。每個小棋盤可以360度旋轉。每一方在放置自己的棋子後,可以選擇將其他的三個小棋牌中的一個旋轉90度。因為增加了旋轉其他棋盤的功能,遊戲的難度比傳統五子棋要大。傳統的五子棋我可以贏我兒子,但是這個贏不了他。我的空間想像力、空間感實在是差!以後有很多遊戲都能暴露了我這個弱點。
遊戲人數:2人。適合年齡:遊戲標註的是3歲以上,我覺得至少要6歲。除了從遊戲難度考慮,還要從安全性考慮,棋子是小小的圓球(marbles),太小的孩子會吞進去的)。遊戲時間:10分鐘。
4、Davinci Code (終極密碼)
這款遊戲在我兒子9歲之前我總能贏他,所以他很長時間以來拒絕和我玩。但是9歲之後的某一天,他突然同意和我玩這款遊戲並且贏了我。從此之後,我的優勢不再。
遊戲牌分黑白兩色,各13張,從數字0—11,另加一張萬用牌。黑白兩色的牌不是按顏色分給兩個玩家,而是混在一起用的。寫著數字的一面衝自己,對方只能看見牌的背面(沒有數字,但是知道牌的顏色)。最先猜出對方的全部牌的人獲勝。
遊戲人數:遊戲標註的是2—4人,我的體驗是2個人玩最合適,因為牌的張數有限,而且需要比較多的思考(比較燒腦),人多了太亂。適合年齡:遊戲標註的是10歲以上。8歲應該可以玩了。遊戲時間:15分鐘。
5、Sequence
這個遊戲是撲克牌和五子棋的結合。遊戲道具是兩副撲克牌和3種顏色的小圓片(Chips,很像賭場的籌碼),還有一個畫滿了撲克牌的大棋盤。根據你手中的撲克牌放置你的籌碼到棋盤上對應的位置,比如你手上一張紅桃7,你就可以放置一個籌碼到棋盤上對應畫著紅桃7的位置(有2個可供選擇的位置)。哪一方的籌碼首先連成5個獲勝。
這款遊戲主要是靠運氣並沒有太多的策略(當然因為同一張牌還是有兩個位置選擇的,選哪裡還是有點策略)。弔詭的是,這款遊戲我和兒子玩的時候勝率極高。所以兒子也不太樂意玩這個。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兩人遊戲對抗性太強,小朋友往往「勝則驕、敗則餒」。
遊戲人數: 2—3人(或組),最多只能3方玩。 適合年齡:7歲及以上。遊戲時間:20分鐘。
(未完待續)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