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施工挖出西漢大墓,墓主身份出人意料,專家終於找到它了

2021-02-11 史學交流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南越國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於我國南嶺地區的一個政權。南越國開國君主是趙佗,一共歷經了5位君主,享國93年。秦朝末年,南海郡尉趙佗趁秦亡之際,封關絕道,兼併了嶺南的桂林郡、象郡。在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國,定都番禺。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南越國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漢武帝劉徹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滅亡了南越國。全盛時期的南越國疆域包括廣東、廣西大部分,福建小部分,海南、香港、澳門以及越南中北部大部分。南越國是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王朝政權,它奠定了今日嶺南的基本範圍。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廣州越秀區發現的南越國王墓。

上世紀80年代,廣州越秀區一支工程隊在象崗山進行基建施工,工程隊準備將小山坡挖平修建公寓大樓。就在工人們緊張施工的過程,突然挖到了硬東西,當工人們清理砂土後發現是一塊大石板,於是幾位工人拿來鐵鍬將大石板撬開了一道縫隙。從縫隙中往下面,只見一個幽深的大黑洞,工地工人們在一起議論紛紛。有人說是當年挖的防空洞,也有人說這是地質運動偶然的巧合,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外星文明留下的痕跡。後來工地負責人趕到現場,一看不要緊,憑藉前幾次工地挖出古墓的經歷,以及從文物工作人員身上學得的考古常識,他感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迅速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

廣東省文物局聞訊後,立即派出考古專家趕往現場,考古人員藉助手電筒光往洞內探看,只見洞內空間非常大,石壁造型粗礦,可見角落中放置一尊巨大的銅鼎。考古專家心頭一下子緊了起來,可以初步斷定這裡絕不是普通的晉代或明代古墓,而是漢代以前的貴族墓葬。要知道整個廣州地區還從未發現過漢代以前的墓葬,如此巨大的墓室更是前所未有。因為事關重大,工作人員緊急聯繫了廣州文管會主任,此人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身兼廣州博物館館長之職。當他接到電話後,一個念頭閃電般穿過他的大腦:難道從古至今眾說紛紜的越王墓現身了?

根據考古專家介紹,南越國開國君主趙佗在世幾十年,一直在周密安排死後之事,為放置死後墓葬被盜,派大臣在都城番禺外的大山中開鑿了幾十座疑冢。趙佗之孫趙胡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為他舉辦了一場充滿隱秘而聲勢浩大的國葬。首先派人駐守番禺四圍山嶺,然後由完全相同的4支送葬隊伍高舉幡旗,護送著一模一樣的四方靈柩從番禺城四門出發,到達不同的安葬地點。這種空前絕後的送葬方式果然迷惑了眾人之眼,再加上趙佗生前的幾十處疑冢,沒有人知道偉大的國君到底葬在何處,更不知道那些豐厚的陪葬珍寶藏在何方,從此留下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墓葬之謎。

考古人員清理墓道的過程中,隊員們發現此處的防盜措施做到了極致,整個墓道中堆滿巨石,最重者達2噸,只有動用大型起重機才能繼續開展清理工作。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瘋狂發掘,墓葬逐漸呈現,經初步測量,墓道呈長方形斜坡狀,長約10.5米,寬約2.5米,深度為3.2米,至墓室前方4米左右,墓道開始變為豎坑,豎坑中堆積著大量青銅器、陶器等隨葬品,並且發現了「長樂宮器」字樣的印戳。長樂宮是西漢時期太后居住之所,若非僭號稱帝的南越國國王,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也沒有這個膽量使用這一字眼的。同時隊員們還發現了2個殉葬人,一切跡象都明確指出墓主人有著無比高貴的出身。

據統計墓葬中共計出土文物多達10434件,包括金銀器、銅器、鐵器、玉器、陶器、漆木器、玻璃器等。其中出土一件「絲縷玉衣」是我國歷史上迄今唯一的一件,且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現鍾,比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衣與還要早。這套玉衣由頭、上衣、左右袖筒、左右褲筒、手套和鞋10部分組成,全長1.73米,共用近2300塊玉片。最重要的是專家在墓中發現一枚刻有「文帝行璽」的金印,金印高1.8釐米,寬3釐米,重約148.5克,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上面用小篆體陰刻「文帝行璽」四個字。根據出土金印以及史料記載,墓主人是南越國第二任君主文帝趙昩,而按照秦漢禮制規定,只有皇帝才能稱「璽」,顯然南越王趙昩僭越了。

南越王趙昩墓的發現,不僅震撼了嶺南大地,而且驚動全國、聞名世界,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在南越國僅有短短93年的歷史,而開國國君趙佗在位67年。如今在象崗山發掘的第二代國君趙昩之墓,他在位時間為僅僅10餘年,第三代國君趙嬰齊之墓已經在三國時期被吳國孫權派兵搜尋挖掘。至於第四代國君趙興和第五代國君趙建德,一共在位時間也不過3年,因此他們並沒有時間去為自己準備豪華的墓葬。如今象崗山發掘的第二代國君之墓已經如此龐大,隨葬品眾多精美,那麼開國之君趙佗之墓一定規格更高,隨葬品更加豐富。但是遺憾的是,關於趙佗墓的位置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相關閱讀:

江蘇特大發現!古墓出土逆天文物,專家:中國技術領先世界1600年

一個不起眼的小墓,為何能挖出近30億稀世珍寶墓主到底是何人

一山村最後一脈明朝皇室後裔,村民說:要世代守住皇爺的百箱黃金

相關焦點

  • 雙乳山發現西漢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縷玉衣,專家:原來如此!
    經過勘探發掘,專家確認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墓,雙乳山漢墓位於山頂,依山為陵,鑿巖成穴。考古專家介紹,雙乳山發現兩座大墓的形制結構基本一致,其主體墓室均為在山頂上開鑿的豎穴巖坑,並帶有一條斜坡墓道,呈「甲」字形。專家表示雙乳山漢墓的規模十分宏大,陵墓是在石頭之中開鑿而成,要修建如此規模的陵墓,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專家推測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至少是一位諸侯王。
  • 南昌西漢大墓地址位置在哪裡?墓主或系漢廢帝劉賀
    南昌西漢大墓地址:  從江西省會南昌中心城區向北驅車約50公裡,便來到了該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備受關注的南昌西漢大墓就坐落在這裡。主棺內蓋板上的朱雀圖案 本報記者 胡曉軍攝  22日,南昌西漢大墓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參觀者。
  • 湖北工地挖到古墓,墓中爬出一「千年神龜」,專家如何解釋的?
    專家聽到「神龜」後心頭一喜:這條線索或許可以揭開眾多墓室謎底,如果真的是西漢時期的烏龜,那它將會刷新世界紀錄。 專家經過調查,最終找到了抱走「神龜」的男子,男子起初不願意將其交給專家研究,在專家的耐心勸導下,他滿懷期待地交出「神龜」,期待這隻烏龜可以帶來奇蹟。
  • 2000年大墓挖出「無腿」王妃,考古隊還原容貌後,顏值很可以
    隨著現代考古業的發展,考古隊經常在一些古墓中挖出人殉坑和遺骸。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位於北京石景山老山的東南山坡上,有許居民前去砍柴時突然發現山頭多了不少新墳頭,感到非常蹊蹺的村們便向當地警方報了案,希望他們能夠前來調查。
  • 河南工地意外挖出黑色骸骨,專家解讀墓碑後稱:墓主是青面獸楊志
    「考古人員在龍潭湖片區建設工地,挖出一座金代磚室墓。該墓葬位於天壇街道辦事處柴莊居委會東部、濟水西源頭龍潭湖的西岸,施工隊伍在擴大開挖該湖時意外在地表之下2米處發現該墓。」考古人員搶救性發掘後,發現墓室有屍骨一具,骨骼全部呈黑色,散放於墓底。
  • 蚌埠首次發現新莽時期夫妻合葬墓 男性墓主武官身份不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位於蚌埠市淮上區「太平崗古墓群」附近,多處漢代新莽時期(公元8年至公元23年)墓葬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被發現。因其位於第三次國家文物普查設定的「太平崗古墓群」周邊,施工過程引起了當地義務文物保護員高元坤的注意。他在有心遛看施工現場時,看到施工工地散落成片的大型漢代灰磚。喜愛並略懂一二文物的他,從灰磚較大的尺寸、質地及花紋,初步判斷,這是早期磚,可能有墓葬或建築,於是立即制止施工,並上報給當地文物管理處。經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組織專家現場勘察,責令停工並確認此處為新莽時期古代墓葬群。
  • 工地塌方突現6米深的黑洞,考古挖出70件文物,墓主竟是袁紹後人
    在2018年8月20日,河北邱縣的一處工地上,人們正在進行施工,突然間前方就發生坍塌,工人們經過測量發現洞口深達6米,對坍塌的黑洞進行觀察後發現了磚牆,這個時候施工隊負責人懷疑可能是挖到古墓了,為了安全考慮,將這一消息上報給文管所。
  • 讓專家「顏面掃地」的一次發掘:唐朝大墓中居然挖出一盤英語磁帶
    讓專家「顏面掃地」的一次發掘:唐朝大墓中居然挖出一盤英語磁帶作為我國最為興盛的朝代之一,唐朝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唐朝影響力很大,如今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在我們的國家,唐朝的影響力更大,每一次唐朝古墓的發掘,都會非常的受重視,專家們攜帶著各種先進的探測儀器和發掘工具
  • 四川最大北宋"土豪墓"墓主高貴 墓底有防腐水銀
    四川最大北宋"土豪墓"墓主高貴 墓底有防腐水銀     「眉山現北宋土豪墓」後續    去年11月18日,眉山市象耳鎮金象化工產業園進行工程建設,挖出大量青磚。據考古人員介紹,此次發現確定為北宋雙室墓,規模之大川內罕見。據了解,北宋時期,眉山多文人墨客,北宋墓或與蘇東坡家族有關係(華西都市報曾報導)。
  • 藏在山洞中的秘密:劉備自稱的先祖西漢中山靖王墓發現記
    在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從賣草蓆草鞋起家的劉備逢人便說他是前漢中山靖王的後裔,以彰顯自已高貴身份,當時許多人選擇相信,漢獻帝也願意認他為皇叔,而從史料上來看,這應該也是比較可靠,陳壽在正史《三國志-蜀書 先主傳》一開頭便寫道:先主姓劉,名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 成都發現北宋第一畫家墓,挖出一件女性用品,考古專家卻難以啟齒
    在今天的介紹的這座北宋古墓群中,就挖出一件非常特殊的女性用品,說實話真的連考古專家都難以啟齒,看到這裡,或許大部分人都開始想歪了,只能告訴你真的是如你們所想的那樣,還是來一起看看吧!  事情發生在成都洪河村,那個時候這邊在進行綠化道改造,可是恰巧的是意外發生了, 有幾個工人在幹活的時候挖出一個2米深的大洞,很顯然大家肯定被這個大洞給吸引了,都在想會不會洞裡面有什麼寶貝呢?
  • 湖北挖出西漢古墓,考古隊被嚇一跳,墓中出土活物「千年烏龜」?
    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被盜墓賊光顧的西漢古墓,竟然發現活物「千年烏龜」?湖北作為荊楚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發現眾多千年大墓,這次事情發生在湖北襄陽,襄陽連日來的暴雨,導致這座古墓葬出現在眾人視線中,考古隊到達現場後,立即開始對被暴雨衝毀的墓穴進行勘察,專家勘察後發現從墓穴形態上看,該墓穴應屬於2000年前的西漢墓葬。因為該墓葬已被盜墓賊盜掘了,文化價值可能不大。
  • 土山屯村發現西漢大墓:出土千年木盒,考古隊嘆為觀止
    眾所周知,在古代很多人奉行「死者為大」。很多人認為人死了以後在陰間仍然能過上跟陽間一樣的生活。所以很多人為了在陰間仍然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會在墓葬中放置很多陪葬品。由於基建施工,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土山屯村發現了一座很不尋常的大墓。
  • 人首龍身像,四川修路挖出的大墓出現「神秘石碑」
    成都市龍泉驛區洪河鎮白鶴村路段的工人突然「騷動」了起來,在修路機器的作用之下,工人們從修路地段挖出了墓穴磚瓦。面對這一突發情況,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墓穴的原貌,現場的管理人員急忙把消息報告給了四川文物部門,讓他們進行搶救性的發掘。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古墓發掘現場通過對墓葬結構的分析,專家推斷,中間的核心大墓應是西漢中晚期,而且墓主人至少是列侯級別。漢墓十室九空不是空穴來風的,這座最大的墓同樣被盜墓賊光顧過,因此,考古專家必須進行搶救發掘,才能儘可能為國家挽回損失。在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之後,考古人員就開始發掘大墓了。
  • 成都挖出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墓主人是王族
    而這裡要說的這座船棺墓就是位於四川成都,而且還是在鬧市區,起初一下子就挖出了17根「獨木舟」,獨木舟就是船棺,只不過看著像獨木舟而已,讓考古隊趕到興奮不已的是這些「獨木舟」居然都是用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鑄造而成的。
  • 抗倭名將墓被意外挖出,本以為墓中寒酸至極,卻挖出22件一級文物
    王士琦一生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抗倭援朝,當年日本的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無奈之下朝鮮國王求助明朝,後來王士琦就奉命上了戰場,在那一次的抗倭援朝過程中,王士琦的功勞非常的大,不僅能文能武,而且從不居功,最後朝鮮為了表示對王士琦的景仰,甚至為他立《去思碑》作為紀念。
  • 北京工地出土簡樸古墓,墓主卻身著龍袍,戴東珠朝珠,他是何人?
    它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無論是紡織材料的發展,還是交通工具的變遷,或者是我們日常交易方式的演變,都包含在其中。正是因為它內容的廣博之處,一個新的歷史事件的發現,有可能隱含著很多方面的信息。考古是歷史中一個很重要的科目,人們在考古中發現新的史料,求證已有的歷史,補充新的歷史。除了那些遺蹟豐富地點展開的大型考古工作之外,工地施工時突發的遺址考古工作更為廣泛。
  • 廣州一座西漢大墓,出土「皇帝金印」,如今成鎮館之寶
    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不僅帶動了我國與世界各地的交流,還帶動了港口一帶的經濟,例如廣州就是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經濟和文化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隋唐時期,廣州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港口。除此之外,從廣州出航的船隻,途徑南海、印度洋抵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還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遠洋航線。
  • 小道:仙林匯通路某工地挖出南北朝古墓,涉事開發商意欲退地……
    南京有工地挖出古墓?據網傳,匯通路地鐵站旁的G83地塊,施工中挖到古墓!大家一面感嘆南京千年古都的豐厚底蘊,一面又發出疑問,如果是真的,這個工地恐怕要更改規劃了,地塊上的住宅房源,還能正常施工、售賣,乃至交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