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有變」?6大行一錘定音,明年起,這類存款將「清零」

2020-12-23 逸雲財富

文:櫟祐

眾所周知,銀行依靠存貸利差來賺錢,但貸款利率會受到市場規律的影響。銀行要想賺錢,存款利率就不能定得太高。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提出問題。為了吸引儲戶,許多民營銀行都會推出高息存款。

幾年前,為了攬儲,更好地讓大家最大限度地進行長期定存,銀行推出了靠檔計息。什麼是靠檔計息?例如,一個人有一筆10萬現金,他打算存2到3年。儲蓄三年自然是最好的,畢竟利率會高得多。但同時也擔心,如果一兩年後要用,這筆錢就會變成活期存款的利息,利息會大大減少,人們為了保險可能會選擇2年的定期存款。

不過,隨著資管新規的過渡期結束,各大銀行紛紛加快了自身對保本保息產品的清算步伐。截至目前,多家銀行的「保本保息」產品已經清倉。同時,「剛性兌付」四個字不再出現在市場上,這也意味著未來的投資風險將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如果說「保本保息」產品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投資者難以平靜,那麼六大行公布的最新政策恐怕又會讓無數人「夜不能寐」!

靠檔計息退場

2020年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6家國有大型銀行同時發布公告,表示將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對靠檔計息產品的依賴。準確理解,應再加上「提前支取」四個字。也就是說,客戶以後想提取存款進行長期存款,只能按活期利息計算,不能再按最近一次定期存款的利息計算。對於那些依靠存款為生的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調查顯示,自2019年底以來,部分銀行相繼暫停了靠檔計息存款。看似高檔計息存款會讓銀行多支付了部分費用,但這可以讓客戶儘可能多地做更長時間的定期存款,這對銀行來說是「有利可圖」的,但六大行此次都發布了公告,央行為何要堅持取消?

首先是銀行的利潤角度。高檔計息自然需要高息出借,這自然會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其次,央行站在更高層次上,強制取消了對檔案計息的依賴,降低了銀行存儲成本,有利於企業以較低的利率獲得融資。這是央行堅持「一錘定音」的主要原因。

在取消了對高檔計息的依賴後,長期存款用戶必須自行規劃資金安排,在不確定存款期限的情況下,儘量選擇最安全的時間。除了廢除「高檔計息」存款方式外,還有另一種存款方式,其利率也隨之消失。

無獨有偶,大額存單或將消失

要知道,大額存單以前也以其高利率吸引了不少儲戶的注意。在一些中小商業銀行,3年期存單利率甚至已經超過4.7%。如果把這個利率換算成貨幣,那就意味著如果你有40萬元的存款,你每年將免費獲得18800元。

超過4%的利率可能會消失

很明顯,這樣的利息有多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中小商業銀行,甚至一些大型銀行對大額存單的利率都在4%以上。然而,隨著央行的這一「大動作」,這項業務也被叫停,「這類」存款今後可能會完全消失,再也見不到了。

比如,從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近期發布的3年期存單利率來看,普遍低於4%。即使最高也只有3.98%左右,這一趨勢意味著未來銀行4%以上的存款利率可能退出市場。

上述兩種存款方式對市場競爭非常不利。基於這個前提,央行才開始著手調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依賴靠檔計息的產品已明確提出不再繼續存在。

但此次六大行聯合發布公告,將意味著所有「提前支取」將不再享受定期存款利率優惠,也意味著存款時代已經改變,未來,銀行的高息存款將行不通了。從明年1月1日起,儲戶如果想提前支取,損失其實非常嚴重的。

比如儲戶辦理一筆20萬的大額存款,期限為3年,固定利率為4.125%,但兩年期剛過就需要提取。過去,銀行可以按3.15%的2年期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不過,按照新規定,這名儲戶只能按現行0.3%的利率賺取利息,而且差價超過1萬元!

寄語

對於儲戶來說,不要在盲目地被高利率「誘惑」。儲戶一旦稍有不慎,本金可能都會「賠進去」,因此,當你不確定你的錢可以存多久時,儘量選擇最安全的時間。這樣,長期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之間的利差就不會因為存款提前支取而白白流失。你做過長期定存嗎?您是否享受過提前支取存款的靠檔計息方式呢?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銀行存款「有變」?6大行一錘定音,明年起,這類存款被「叫停」
    也就是說在明年之後,「靠檔計息」會被取消,它將會轉變為傳統的「定期存款」。相信對於這個消息,很多人都存有疑問,畢竟靠檔計息十分靈活保值,如果它真的取消了,那將會觸及到很多儲戶的利益。
  • 銀行存款「有變」?6大行出手,2021年,這一類存款將「消失」
    銀行也深知這一點,為了攬儲,許多銀行會推出高利息的存款產品。比方說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巔峰時期利息都超過了5%。作為保本的存款產品,這樣的收益甚至比一部分理財產品還要高。試想一下,你往銀行存100萬元,一年下來可以拿到5萬利息,何樂而不為。實際上,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的確非常受市場歡迎,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
  • 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這類存款產品規則"有變",中小銀行...
    距離「靠檔計息類」產品壓降自律約定生效將滿一年,六大行齊發公告,宣布調整計息規則。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目前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規則將調整為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銀行齊出手:有這類存款的人「注意」了!明年起全按活期算
    尤其是對於銀行理財市場,因為從2021年開始,所有的理財投資者們,將不會再看到「保本保息」相關理財了。 隨著資管新規的過渡期結束,各大銀行也加速了自己清理保本保息產品的速度,截止到最新事件,不少銀行的「保本保息」產品已經清零了。
  • 8家股份制大行也宣布下架「高息」存款!
    12月14日,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正式宣布,將於2021年1月1日起,下架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具體公告如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起 定期存款如提前取 將按當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六大行已...
    原標題:明年起,定期存款如提前取,將按當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六大行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
  • 存款大變局!網際網路存款全面下線,國有大行也叫停另一類產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有存款保險條例「護身」的銀行存款產品,正在迎來強監管變局。一度銷售火爆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短時間內全線下架。而「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國有大行也將不再推出。這些產品基本都是個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為主,3年期利率最高為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上限。近半數產品的起存金額僅50元,且均可提前隨時支取。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主要來自於民營銀行以及地方城商行、農商行。對於沒有營業網點優勢的地方銀行和民營銀行而言,在各大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為它們提供了必要的流量。
  • 定期存款明年起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不再「靠檔計息」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
  • 銀行「動真格」了?六大行齊發公告,這類存款利息「有變」!
    據券商中國: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目前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規則將調整為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靠檔計息是什麼意思?
  •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
  • 六大行齊發公告:這類存款業務清零 發生了什麼?
    這類存款業務清零!發生了什麼?2020年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宣布了一件大事!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段話怎麼理解?
  • 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這類存款產品規則「有變」,中小銀行...
    距離「靠檔計息類」產品壓降自律約定生效將滿一年,六大行齊發公告,宣布調整計息規則。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目前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規則將調整為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突發,六大國有銀行剛剛集體叫停這類存款產品!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均發布公告,調整部分個人存款產品服務內容。自2021年元旦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對於已經購買『靠檔計息』產品的儲戶來說,調整後提前支取的利息會減少,但對銀行來說,有利於維持存款的穩定性,減少流動性風險。」
  • 民營銀行的靠檔計息智能存款還能繼續持有嗎?
    然而近期,張家口銀行和廊坊銀行的清退通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爭議,通告內容大致是決定近日清盤所發行的靠檔計息的智能型存款產品,存量資金在清盤日起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雖然銀行在一片爭議呼聲下刪除了公告,但清退行動已在進行中。
  • 艱難提升存款利率 銀行鏖戰「開門紅」
    某北方城商行管理層告訴記者,主要是由於進入低利率時代,高息存款產品會增加銀行成本,提升放貸壓力,因此,銀行希望能在控制存款利率的前提下,獲得更多負債,這也給2021年「開門紅」提出了新的考驗。同時,記者發現,2021年貸款業務的「開門紅」也很熱鬧。
  • 明年起,定期存款不再「靠檔計息」!
    工商銀行官網公告也就是說,假如按下表中的利率計算,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底前提前支取,利率仍然按照靠檔計息方式計算,而到了明年再進行提前支取,利率將改為活期利率。
  • 我市各銀行叫停「靠檔計息」!你家有這類存款嗎?元旦前要這樣...
    我市各銀行叫停「靠檔計息」!你家有這類存款嗎?早在一年前,監管部門以窗口指導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叫停『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並要求在2020年末之前,相關存款產品壓縮至零;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規則亦將適用該規定。」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國有大行集體叫停前,今年陸續已經有多家中小銀行對「靠檔計息」產品進行整改。今年8月,廣發銀行就公告表示,將於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
  • 支付寶緊急下架這類存款業務,相關銀行也受到波及
    12月18日,支付寶APP顯示,其「銀行存款」功能「頻道升級中,敬請期待」,同時該頻道下多家銀行的存款產品也不再銷售。這是在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再次談及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問題三天後,首個下架存款產品的網際網路平臺。12月18日,港股市場網際網路巨頭股集體下跌,騰訊跌1.29%,阿里跌0.78%(盤中一度跌近2%),美團跌2.32%,京東集團跌O.56%,小米跌1.88%。
  • 明年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只算活期利息
    如果你有「靠檔計息」的存款,從現在起需要慎重考慮提前支取是否划算的問題了。記者12月21日從多家國有銀行官網公告獲悉,根據人民銀行相關規定,這些銀行將於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頭部銀行利好:網際網路存款拉開監管序幕
    目前在網際網路平臺比較常見的銀行,包括億聯銀行、藍海銀行、遼寧振興銀行、中關村銀行、華通銀行、天府銀行等,可以看出這批銀行近兩年的存款總額都明顯激增。當然,國有大行及股份行也會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存款,作為增量渠道以及對數字金融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