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區團購現狀分析!社區團購現在還有市場嗎?

2020-12-22 騰訊網

一場疫情在短時間內,強制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在疫情最嚴重的幾個月,不僅是年輕人,中老年人也需學會並且習慣網上購物才能更好生活。而且很多日常所需的操作都搬到了網上,眾多平臺的線上消費水平都變成之前的數倍之多,雖然下線經濟恢復會讓線上消費回調。但正所謂優勝劣汰,好的線上模式未來自然會更受歡迎,消費者也會更喜愛,隨著新生代網民的持續增加,社區團購是一種趨勢。

2020社區團購現狀分析

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達百億人民幣。其中,十薈團在今年內三度獲投,共獲2.497億美元融資;同程生活在6月和7月連續獲得2億美元和數千萬美元的融資。另據晚點LatePost報導,每日優鮮最新一輪4.95億美元的融資,是生鮮到家行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融資。

社區團購現在還有市場嗎?

隨著電商渠道不斷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和縣域城鎮的社區,商品和服務離用戶越來越近。而社區店和社區團購正好有離用戶更近的優勢,社區店和社區團購未來會有不錯的挖掘增長空間。

此外,社區團購商業模式部分已被證明,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將陸續入場,這些競爭對手包括線上電商企業、線下零售集團、大型供應鏈企業等,而他們在線上運營能力、供應鏈管理、資金實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將優於目前社區團購的多數玩家。

其實由於目前的社區團購的宣傳和購買方式過於單一,下訂單需要人工統計,效率低下。如果好不容易組建了500人的團購微信群,同時有很多人下訂單,很容易犯錯和漏單,如果想長久運營這都是潛在的風險。

社區團購模式本身就是依靠起量來產生價格差異,如果錯誤率很高。不但會影響客戶的體驗,造成人員的流失,還會影響產品、平臺甚至公司的信譽。如果沒有專業的團購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該商業模式也不會走太遠。本身在巨頭頗多的團購市場想立足並不容易,但是下沉市場依然有很多盈利空間,所以更專業的系統平臺加上社交強關係,自己依然能在社區團購模式下走的更好。

建議商家企業選擇蔬東坡社區團購小程序來開展社區團購業務,擁有一個自己的社區團購平臺,供用戶下單,前期招募組長和供應商以及擴展業務,幫助團長拉新,多種營銷活動助力團長拓客,實現銷量增長,通過社區團購系統來管理日常事務。

當下社區團購模式,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產品服務體驗和產品銷售流程。未來,社區團購模式將以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該推行嗎?
    這段時間,社區團購掀起了一波浪潮,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互相競爭,但是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壓低價格,損害客戶利益。近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據悉,眾多社區團購平臺出現了嚴重的低價現象,個別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該公司稱,現在廠家也難做,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大家的剛需產品,使得銷售價格遠低於市場正常價格,這打擊甚至毀滅正常的商業秩序,下一步就是壟斷社區渠道。
  •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此前疫情期間,各地封城人們足不出戶,社區團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如今疫情得到控制,突然對社區團購進行抨擊,著實不應該。對問題要二分的去觀察,先不管巨頭們的下場,社區團購的發展對下沉市場真的毫無價值嗎?就這一點開始展開討論。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 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2020年,網際網路風口屈指可數,社區團購應該算是一個。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曾經一度沉寂的社區團購為何再次受到市場青睞?社區團購發展現狀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企業和專家。
  • 從現狀到模式:社區團購的終局是什麼?
    2020年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而在此前的12月11日,《人民日報》相關文章中提及「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2020年下半年的關鍵詞無疑是社區團購。
  • 直播電商退潮,社區團購大火?
    2020年已經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倒計時,復盤這一年的商業風口,「直播電商」無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社區團購也成為了一大焦點。直播電商的火爆帶動了社區電商的發展,直播帶貨在社區團購平臺中也開始慢慢顯露出優勢,各大團購商家也正在抓住這個機遇,目前來看,已經有直播電商退潮,社區團購大火趨勢?
  • 社區團購「大躍進」
    社區團購模式在於真實的居住社區,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工具將住戶和商鋪連接,統一對接需求,然後在發貨到社區自提點,社區團購新零售模式以線下社區微信群實時預售為模式。四年來,社區團購模式不斷得到驗證,加上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社區團購在二三線城市出現爆發式增長。社區團購規模急劇擴張。《2018-2023年中國拼購電商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超過兩億人,增長率達到117.5%,2018年用戶規模料已突破三億人,到2020年預計會接近五億人。
  • 鏖戰社區團購 巨頭何時上岸
    這場萬團大戰中,巨頭們儘管知道要各取所需,但並沒有對外公開戰略規劃路徑,思路尚未明確顯現,跑馬圈地的現狀還將持續。分析認為,社區團購都是在原有商業模式上的一種延伸,是否能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仍然是社區團購最核心、最長期的競爭力。當社區團購的熱鬧褪去後,究竟誰能順利上岸?「烽煙」再起哀鴻遍野的社區團購又開始烽煙四起。
  • 體驗分析,社區團購憑什麼割韭菜?
    編輯導讀:社區團購近兩年的發展的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它的成功,不僅僅是依靠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補貼,更是其重視用戶體驗的結果。本文作者將對此進行三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什麼是社區團購?你支持嗎?
    網際網路新一輪的燒錢大戰開始了,那就是認為新創業風口的社區團購。那麼,「社區團購」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會獲得如此廣泛的關注?>社區團購很講究社區性所以一般規模都比較小其實在2019的時候,做社區團購的創業公司,都倒閉了一批了,但是呢,因為疫情,很多人,隔離在家,所以,社區團購又火了起來,除了模式被證明具有可行性更重要的是數據證明線上買菜市場潛力巨大!
  • 社區團購的那些危機
    每每提到社區團購,大家紛紛提出「撒下絕戶網,搞死普通人」的哀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可怕嗎?賣菜大媽的菜攤會退出歷史舞臺嗎?對我們普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帶著種種疑問,筆者不禁發出一聲哀嘆,資本退潮時,能夠再次趕上網際網路資本大戰,實屬不易。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探討一下,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長期看,社區團購模式有望發展成為下沉市場的零售基礎設施,重構傳統商品經銷鏈路。  2020年新冠疫情對社區團購市場起到很好的催化、教育作用。疫情期間,居民外出減少、購物渠道受阻,同時信息傳達和管理多以社區為單位,社區統一採購配送等模式逐步普及。
  • 三大巨頭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雙十二正歡!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
    早在2018年,京東、蘇寧易購等就有通過零售小店等方式布局社區團購,進入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的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用戶訂單量周環比大幅增長,隨著市場發展深入,社區團購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
  • 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每天還有很多秒殺商品,價格非常划算!」李麗說。 低價、方便,是社區團購的兩大亮點。滴滴橙心優選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橙心優選的初心是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更加快捷便利的購物體驗。讓用戶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九不得」會殺死社區團購嗎?
    據媒體報導,12 月 22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了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 6 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了會議。換言之,對於監管而言,社區團購併非缺乏觀察樣本,缺乏數據參考。所以「九不得」瞄準的主體,很大程度來說並非社區團購這一模式本身,而是將槍口對準:「將流量大戰的戰火導向社區團購,擾亂市場競爭」所以,說「九不得」是給社區團購判了死刑並不恰當,其本質上其實是規範市場,引導有序網際網路巨頭在這一賽道的有序競爭。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團購的發展路徑從2016年開始,到2017年資本圍觀,到2018年資本湧入,到2019年新一輪洗牌後,社區團購領域死傷無數,活下來的只有少數。但是2020年疫情的到來,由於社區封鎖,反而催生了社區團購「翻新」成為當下最熱的風口。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部分供貨商「斷供」社區團購最近火熱的社區團購,一般來說,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被認為是中國零售的最後一戰,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
  • 社區團購分析報告:以美團優選為例
    一、社區團購的市場分析通常意義上我們認為社區團購興起於2016年的長沙地區,經過4年的發展整個行業經歷了從炙手可熱到資金困境,再到2020年因為疫情被資本重新關注並引來頭部公司紛紛布局1.比如三口之家的購買習慣和獨居青年的購買習慣完全不同,三口之家更講求實惠往往會囤貨,這是社區團購的受眾,而青年則大多會選擇快餐,更多會選擇便利店(711的基本盤)。在市場容量方面,我們可以從諮詢機構的預測和小程序的增長中尋找參考。通過以下兩圖,可以看到社區團購將會覆蓋4億用戶,將會是拓展下沉市場的重要流量入口。
  • 社區團購攪動生鮮市場 消費者普遍反映品質參差不齊
    旁邊一位水產攤主忍不住插話:「我們從批發市場進貨,價格成本會高一點,現在很多人會在平臺網購菜回家,我們的顧客大概少了百分之二十。」位於天河區龍口東路的馨怡市場,正中間的水果鋪已經掛上了「旺鋪出租」的牌子。店主大姐在此擺攤已經有十年,最近生意不好,「我們一直都是靠熟客,社區團購買菜很便宜,對我們打擊很大。」「各路團購異軍突起,紛紛『燒錢』搶市場,定價很低。」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編輯導讀:疫情促使社區團購快速發展,各大巨頭紛紛入場,催生了網際網路史上規模最大的買菜競爭。本文以盒馬鮮生為例,分析其在社區團購的打法和未來發展,希望對你有幫助。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