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敗的一屆春晚,現場觀眾太尷尬,播出11天《新聞聯播》道歉

2020-12-26 西貝說娛樂

恭喜恭喜中國年,歡聲笑語迎新年,家家戶戶滿歡喜,開開心心過大年。

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為中國最傳統的節目,人們每年都是看著節目來跨年,就連外國人都羨慕我國這種慶祝方式。

每年過年,春晚都會帶給我們無數個視覺上的盛宴, 然而莫大的直播晚會,誰也無法保證一個失誤都沒有,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失誤,就比如說: 趙本山曾經忘記帶著道具上臺,偷偷溜下臺去拿道具。

又或者在春晚上,有很多明星被觀眾指責是假唱,等等!

而最失敗的一屆春晚,就屬陳佩斯和朱時茂合作的小品《拍電影》那次。

因為是室外演出,又是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衛生得不到保障,春晚猶豫舞臺大,沒辦法保證暖氣送到位,而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節目需要潑到演員身上水。

導演為了此事,整整比往年推遲了6個小時的開播,更誇張的是,陳佩斯由於彩排的時候,身上已經溼了,然而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全程都是抖抖瑟瑟的說話,現場的觀眾看在眼裡別提多尷尬。

總導演更是崩潰,在後臺都流下了眼淚, 之後有人記錄下當時的情況,表示當時,春晚的投訴電話都要被打爆了,各大社刊,各大記者,齊刷刷的都在報導此事。

光批評的信件都塞滿了春晚的郵箱,為此,央視的領導們,集體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在春晚播出的11天後,在《新聞聯播》上進行了公開道歉。

雖然延遲,雖然陳佩斯抖抖瑟瑟,但不得不說,這都沒有影響那屆春晚的精彩程度,也必須承認的是,陳佩斯確實是個演技派的人才。

雖然冷得直哆嗦,陳佩斯還是很生動地將小品演完,並且逗樂了全國的觀眾,將作品成為了經典。

其實春晚即便是失誤,大家也願意去原諒,因為最早之前春晚還是錄好之後,在除夕夜播出來,陪大家跨年。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春晚開始轉換成現場直播,而這個形式對演員、主持人和工作人員來說壓力都是莫大的。

即便排練了上百次,但每一次要沒有做到過零失誤,更別說,真正出演的時候,加上面對觀眾時候的緊張,難免會出現失誤。

觀眾看到了演員們的認真,工作人員的辛苦等等, 也是在值得慶祝的節日上,他們的都是寬容的,當《新聞聯播》道歉之後,觀眾們也紛紛表示可以體諒,這次塞滿春晚郵箱的卻是觀眾們的安慰,和體諒。

而這次的春晚失誤,可以算得上是最失敗的一屆春晚,整整推遲6個小時,值得慶幸的是,好的東西都值得等待,等來的春晚,果然沒有讓觀眾們失望,異常的精彩絕倫。

對於:最失敗的一屆春晚,現場觀眾太尷尬,播出11天《新聞聯播》道歉。

你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最失敗的85年春晚:央視為此在《新聞聯播》公開道歉!
    經過了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的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以及成熟穩重、漸入佳境的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1985年2月19日,億萬觀眾迎來了萬眾矚目、翹首以盼的春節聯歡晚會。 人們對1985年春晚的期待值是很高的。1983年春晚和1984年春晚的成功,吊高了人們的「胃口」。
  • 他的一次失誤,讓新聞聯播第一次道歉為他買單
    ,卻不知道曾經春晚也出現過重大事故,在那一年,陳佩斯進了醫院,春晚總導演險些自殺,就連國家莊嚴的代名詞新聞聯播都當眾道歉,可謂自春晚誕生以來歷史上僅此一例。那天晚上,看著電視裡顯得雜亂無章的春晚,無數觀眾第一次對央視產生了失望,而幕後的總導演黃一鶴,也幾乎要站不住了,黃一鶴是春晚的創始人,也是春晚的第一任總導演,1983年的春晚結束之後,看著無數國人滿意的反饋,作為創始人和總導演的黃一鶴,笑的合不攏嘴,滿臉都是成功的喜悅和濃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 央視元宵晚會主持風格獲贊,新聞聯播主持人反轉春晚風格
    春晚現場上點年紀的人都知道,早期的聯歡晚會節目形式,大都是用報幕的形式展開節目,主持人一般是一個人,開場直接告訴觀眾活動主題,向公眾報告節目標題,演出內容。主持人由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直播人擔任,給觀眾一個全新的感覺,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 倒計時3天!《新聞聯播》點讚百度App春晚互動新玩法
    隨著春節的臨近,還有4天時間,重頭戲百度App春晚9億紅包活動就要開始,連《新聞聯播》也按奈不住讓百度紅包「刷了波臉」。1月31日的《新聞聯播》節目對今年的春晚準備工作進行了報導,提到了今年春晚直播在新技術與新互動玩法上的突破,百度App春晚紅包作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組成部分也將在今年春晚的互動玩法帶來全新思路。
  • 1985年春晚,馬季與央視鬧翻,陳衝至今無法翻身,導演直呼不想活
    眾所周知,央視春晚是經過嚴格篩選與不斷演練才會呈現在觀眾眼前,然而幾乎零失誤的春晚也曾出現過嚴重的差錯,場面一度失控,在春晚結束後,導演直呼不想活,就連《新聞聯播》也向全國觀眾道歉
  • 2021年02月12日新聞聯播文字版
    今年除夕,總臺春晚在澳門地區的多家電視臺同步播出,讓澳門市民享受一場文化視聽盛宴。3、牛年春晚:在創新中描繪新時代精氣神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玉鼠追冬去,金牛送春來。用流光溢彩的舞臺、精彩紛呈的節目,在傳統文化和現代高科技交相輝映中,為全球觀眾奉上了一道歡樂、溫暖的文化年夜飯。據初步統計,截至今天(2月12日)中午,2021年春晚直播跨屏受眾規模達到12.72億人,用戶觀看次數達49.75億次,海外用戶通過社交媒體等觀看春晚直播的觸達人次超過3259萬次。
  • 上半年《新聞聯播》青年觀眾增加139%,CCTV-新聞頻道收視率同比...
    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時,新聞媒體對於凝聚力量、振奮人心,起到重要的作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打響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派出專業團隊奔赴抗擊疫情的第一現場,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全天候持續傳播疫情動態。剛剛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總臺新聞收視交出亮眼答卷。
  • 相聲泰鬥馬三立唯一一次的春晚,姜昆對其「稱謂」卻引網友熱議
    我們熟知的藝術家 侯耀文 馬季 馮鞏等  都連續多年踏上了春晚的舞臺  而馬三立前輩的「特殊」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給九十年代最失敗的一次春晚投票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1985年的春晚  因為這屆春晚的失敗被「官方認證」過  央視新聞聯播還就此事向全國觀眾道歉  而馬三立唯一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就是這回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10大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評選揭曉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10大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評選活動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查看天氣預報,電視天氣預報類節目的作用在逐漸減弱,但有不少觀眾還是習慣通過電視了解天氣資訊。尤其是央視每天晚上在19:31分準時播出的《天氣預報》,官方則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仍然是中國收視規模最大的日播氣象節目,因為其提供的氣象服務及時、準確,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中國人了解天氣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於1980年7月7日開播,在2020年的7月7日正逢40周年。
  • 就在7天前,《新聞聯播》主持人李梓萌驚現口誤,康輝「嚇一跳」
    而在央視中最難的莫過於是《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每天在十幾億的人前直播不能出一點錯,可想而知壓力得有多巨大。趙本山老師曾經就表示過,上春晚太累心,中國人民全都盯著,不能有一點差錯。有一次表演完後,他跟宋丹丹老師下臺就開始抱頭大哭。
  • 給央視《新聞聯播》防汛救災報導的三點建議
    本文選取國家防總7月2日至9月2日長江流域長達63天的應急響應期間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進行觀察,從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四是救援故事(D):播出時統一冠以「新聞特寫」,主要是講述發生在救災現場的動人故事,較前兩類新聞,相對注重人物和故事,共計7條,這是觀眾以故事方式通過《新聞聯播》直觀感受受災現場民眾險境和脫險的主要新聞類別;五是黨員表現(E):播出時大多冠以「讓黨旗在防汛救災第一線高高飄揚」,主要介紹先進黨員個人或集體在防汛救災中的突出表現,共計7條;六是軍隊行動(F):
  • 為什麼一到晚上7點,全國電視臺都播《新聞聯播》?結尾還會展示收稿...
    自1978年《新聞聯播》開播以來,到現在已經是40年了。第一屆的主持人是趙忠祥,當時還是錄播的呢。80年開始確定為30分鐘時長,96年由錄播正式改為現場直播。自有這個節目開始,主持人由趙忠祥一輩到羅京一輩到康輝直至今天的第四代歐陽夏丹,經歷了不少變遷。而很多人有疑問就是:為什麼一到晚上7點,全國電視臺都播《新聞聯播》?
  •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1980年7月7日開始播放,每天由氣象臺負責書寫預報內容和人工手繪預報圖(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結束後播出,所以也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在30多個年頭中,中央臺天氣預報視頻節目領航式地開啟了公共氣象服務的先河,包括全國人最熟悉的中央臺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漁舟唱晚》,也至今未曾改過。
  • 盤點新聞聯播主持人「失誤門」,接地氣兒的樣子很可愛
    盤點新聞聯播主持人「失誤門」,哪個都笑出內傷!新聞聯播在我們的父輩當中,就是穩如泰山一般的存在,雷打不動的準時晚上7點見,半個小時的新聞播報,我們足不出戶可以了解國家大事。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新聞聯播主持人們偶然的失誤,居然也會給觀眾帶來夏日的清爽,沒有人苛責,而是包容和理解,因為主持人也是一枚偶爾犯錯的普通人。
  • 在央視播了13年的《新聞聯播》,觀眾才知道「李梓萌」是她藝名?
    很多觀眾只知道央視有位新聞主播叫李梓萌,卻很少有人知道她原名央視《新聞聯播》現在的新聞主播有6位,包括海霞、歐陽夏丹、李梓萌、康輝、郭志堅、剛強,由於《新聞聯播》的高收視率和廣泛影響力,他們中的任何一位在中國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央視《新聞聯播》來了「新面孔」,是上海觀眾熟悉的潘濤!
    今晚,不少觀眾發現,《新聞聯播》迎來了新主播——潘濤。 這個「新面孔」對上海觀眾而言可不陌生:這位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的名嘴,最初於四川人民廣播電臺開始新聞生涯,1998年進入上海臺,成為東方衛視的當家主播之一。
  • 他曾是新聞聯播主持人,5次擔任央視春晚主持,存在感卻依舊低下
    一提到央視男主持,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康輝撒貝寧吧,再加上這兩年大火的「段子手」朱廣權,任魯豫這個名似乎很少被人提及,但是從他現在的狀態來來看,似乎已經成為了央視新一代主持「一哥」,而且曾5次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也算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認可。
  • 北京春晚為P掉吳秀波做法太剛,關曉彤大長腿搶鏡,楊紫卻尷尬了
    北京衛視春晚一早就定了吳秀波做主持人,吳秀波的事情其實9月份的時候就被爆料,只不過當時被壓下去了,然而1月份這件事情在網上又突然發酵並且持續,一時無法收拾,而已經錄製好了的北京衛視的春晚,只能夠通過後期剪輯和修圖的技術才減少吳秀波的影響。
  • 市中區6天內2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市中區6天內2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市中區6天內2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持續刷屏朋友圈!11月21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騰出空間跑出速度 山東動能轉換見成效》市中區重點項目家禾箭牌科技產業園∆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11月26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崇尚勞動 譜寫「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
  • 《新聞聯播》後面的收稿鏡頭,它是幹什麼用的?你們真的知道嗎?
    一、避免《新聞聯播》結束的太倉促,給觀眾一個緩衝時間 長達30多分鐘的《新聞聯播》,猶如一部長篇電影,在開播前我們總會看到一個「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的類似電影片頭的開場片段,這個片段自從《新聞聯播》播出就存在,已經成為了一個令人懷念的畫面了,其獨特的韻律讓人印象深刻,既然有開頭那麼就得有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