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9日晚,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發生一起致命槍擊事件,一名男子身亡。這起慘劇將美國近一周來街頭抗議的暴力趨勢推向了令人擔憂的「高峰」。這也是在不到一周時間裡「黑人的命也是命」(簡稱BLM)抗議活動中發生的第二起槍擊致死事件。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進入到最後兩個多月的倒計時,這一系列暴力事件或對大選走向帶來直接影響。
當地時間8月29日晚,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發生一起致命槍擊事件,一名男子身亡。這起慘劇將美國近一周來街頭抗議的暴力趨勢推向了令人擔憂的「高峰」。
這也是在不到一周時間裡「黑人的命也是命」(簡稱BLM)抗議活動中發生的第二起槍擊致死事件。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進入到最後兩個多月的倒計時,這一系列暴力事件或對大選走向帶來直接影響。
據《紐約時報》報導, 上周六(8月29日),大批川普的支持者開車進入波特蘭市中心,與BLM支持者發生衝突。當晚,一名隸屬於右翼組織的男子在抗議活動中被槍殺。警方目前沒有公開確認任何嫌疑人。
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美國過去一周多地緊張局勢和暴力事件不斷升級之際。23日,威斯康辛州警方開槍近距離射擊非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Jacob Blake)導致他面臨癱瘓,之後該地區陷入抗議和騷亂中。兩天後,一名17歲少年被指控在一場抗議活動中開槍導致2人死亡,1人受傷。
這兩起槍擊事件發生時,美國共和黨全國大會正在舉行。在大會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正試圖將2020年的競選重新定義為一場維護「法律與秩序」的選舉。
30日,川普發推,鼓勵他的支持者進入波特蘭市向BLM示威者抗議,同時威脅如果波特蘭市民主黨政府不能平息這場混亂,他將再次派遣軍隊維持秩序。這一表態隨即遭到波特蘭市長的堅決反對。
同一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發表聲明指責川普「魯莽地鼓勵」暴力,並呼籲「我們絕不能淪為一個與自己交戰的國家」。
三個月前,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在警方執法期間遭到暴力對待身亡。弗洛伊德之死隨後在全美各地引發了對警方過度使用暴力和種族不公正的強烈抗議,其中一些抗議伴隨著搶劫和暴力行為。美國輿論指出,如果暴力行為持續下去,或將有利於川普的競選;而近期民主黨及拜登對於頻繁發生的暴力事件採取的模稜兩可甚至沉默的態度也將損害其競選活動。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川普支持者駕駛著數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前往波特蘭。自弗洛伊德5月遇害之後,BLM運動的示威者已經在那裡連續三個多月舉行抗議。
29日,數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從波特蘭東南部幾英裡外的一個購物中心出發,隨後進入市區。大多數車輛掛著「川普2020」或藍色旗幟(象徵著對警察的支持)。
波特蘭警察局長查克·洛弗爾說,川普支持者的車隊綿延數英裡。警察試圖採取措施,防止車輛進入市中心,但是沒有成功。
29日晚,警方在推特上發布推文說,「車隊在穿過波特蘭市中心時與BLM支持者發生了一系列暴力衝突事件」。警方已經逮捕了一些人,並要求人們避開市中心。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一大批川普支持者開車經過波特蘭市中心時與反對者發生衝突。前者從卡車上用水槍和彩彈槍向街邊的抗議者射擊,而後者則向車上的人投擲雜物。隨後,一些衝突演變成街頭鬥毆。
另一段視頻顯示,一小群在一個停車場附近聚集的人群中響起槍聲,一名男子倒在街上。隨後附近的人群在警方到達前開始向中槍者提供救助。
波特蘭警方說,他們正在調查該起槍擊案,但沒有透露這起事件是否直接與抗議活動有關。警方也沒有公布有關受害者和嫌犯的任何細節。
據在現場的《紐約時報》記者透露,死者事發時頭戴一頂「愛國者祈禱」組織的帽子,這是一個總部位於波特蘭地區的右翼組織,過去曾與BLM抗議者發生過衝突。該組織負責人喬伊 ·吉布森30日確認死者是該組織的支持者。
川普事後在推特上轉發了一名男子的照片,指上述死者名叫傑伊·畢曉普(Jay Bishop),是「一個熱愛國家的人和警察的支持者」,稱畢曉普在波特蘭遭極左派團體「反法西斯主義運動」(ANTIFA)謀殺。
槍擊事件立即在目前正進入最激烈階段的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引起了反響。
川普30日早上發布或轉發了一系列關於波特蘭衝突的推文,其中許多的內容是攻擊該市的民主黨市長泰德·惠勒(Ted Wheeler)。
「波特蘭正在發生的巨大騷亂是意料之中的。」「一個可悲而軟弱的民主黨市長。」川普寫道。
白宮幕僚長梅多斯更是進一步表示,川普已準備好隨時向任何提出要求的共和黨或民主黨州長提供聯邦執法支持。
波特蘭市長惠勒當天下午在市政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槍擊事件讓他心情沉重,他譴責了暴力行為。他同時指出,川普好鬥的信息是美國不斷升級的兩極分化和暴力的導火索。
「昨晚的悲劇無法重演。無論你是誰,或者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我們都必須制止暴力。」「總統先生,你真的想知道,為什麼這是幾十年來美國第一次看到這種程度的暴力?是你製造了仇恨和分裂。」惠勒說, 「我們需要重新調整,這個社區需要重新調整,美國需要重新調整。」
川普對惠勒的言論迅速做出回應,稱「古怪的激進左派和無所事事的波特蘭市長認為這種無法無天的狀況應該永遠持續下去。錯了!波特蘭永遠不會因為一個傻瓜當市長而恢復生氣。」
30日下午,俄勒岡州州長凱特·布朗(Kate Brown)也對川普進行了抨擊,稱他「鼓勵分裂並煽動了暴力。它(布萊克槍擊事件)發生在基諾沙。現在不幸的是,它發生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
川普計劃本周二(9月1日)前往威斯康辛州的基諾沙。儘管威斯康辛州州長、民主黨人埃弗斯(Tony Evers) 和基諾沙市長、民主黨人約翰·安塔拉米安(John Antaramian)都敦促他重新考慮。「我擔心你的到來只會阻礙我們處理問題。」埃弗斯說。
另一方面,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迅速作出了反應。
「我譴責任何人的任何暴力行為,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我們絕不能淪為一個與自己交戰的國家。」拜登在30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希望川普也這樣做。」
《紐約時報》指出,自威斯康辛州的布萊克事件發生以來,拜登競選團隊就不斷收到支持者和盟友的建議,希望他儘快採取更強有力的正面回應。
《大西洋月刊》評論認為,民主黨及拜登對於美國近期頻繁發生的暴力事件採取的模稜兩可甚至沉默的態度將會有損其競選活動,建議「拜登應該立即去威斯康辛州,這是當年被希拉蕊·柯林頓忽視的關鍵州。」
「如果川普在11月大選中獲勝,那麼在威斯康辛州基諾沙發生的事情將是原因之一,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原因。」評論指出。
8月中旬,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發現,暴力犯罪問題在註冊選民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五,排在經濟、醫保、最高法院和疫情之後,但排在外交政策、槍枝、種族、移民和氣候變化之前。
民調發現,在這個問題上,黨派差距很大:四分之三的川普支持者認為暴力犯罪「非常重要」,僅次於經濟。而在拜登的支持者中,只有近半數認為暴力犯罪「非常重要」。
拜登將於當地時間31日(周一)在匹茲堡發表演講。目前他的競選團隊正在討論是否可能儘快訪問基諾沙。但《紐約時報》指出,拜登競選團隊希望避免陷入長期關注街頭暴力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川普希望看到的局面。川普的競選團隊希望藉此轉移人們對新冠疫情及其導致的經濟衰退的注意力。
今年5月,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遇害後,在波特蘭等美國城市的夜間示威活動就沒有停止過,並且有不斷演化成暴力活動的趨勢。上周末,在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白人警察槍擊黑人布萊克後,抗議活動再次迅速升溫。
最近幾天,支持川普的右翼示威活動也在波特蘭市興起。對此川普一再強調,波特蘭的動蕩局勢表明,需要對美國許多城市混亂的抗議活動做出更強硬的回應。
一些基諾沙當地居民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儘管他們「非常希望川普在11月輸掉大選,但他們也很擔心當地的騷亂會幫助他獲勝。」他們補充道,「當地的民主黨官員似乎對譴責這場混亂猶豫不決。」
關注「國際湃」
了解更多國際資訊
pengpainews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