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致命槍擊,大選走向或因此改變

2021-01-19 國際湃

當地時間8月29日晚,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發生一起致命槍擊事件,一名男子身亡。這起慘劇將美國近一周來街頭抗議的暴力趨勢推向了令人擔憂的「高峰」。這也是在不到一周時間裡「黑人的命也是命」(簡稱BLM)抗議活動中發生的第二起槍擊致死事件。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進入到最後兩個多月的倒計時,這一系列暴力事件或對大選走向帶來直接影響。

當地時間8月29日晚,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發生一起致命槍擊事件,一名男子身亡。這起慘劇將美國近一周來街頭抗議的暴力趨勢推向了令人擔憂的「高峰」。

這也是在不到一周時間裡「黑人的命也是命」(簡稱BLM)抗議活動中發生的第二起槍擊致死事件。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進入到最後兩個多月的倒計時,這一系列暴力事件或對大選走向帶來直接影響。

據《紐約時報》報導, 上周六(8月29日),大批川普的支持者開車進入波特蘭市中心,與BLM支持者發生衝突。當晚,一名隸屬於右翼組織的男子在抗議活動中被槍殺。警方目前沒有公開確認任何嫌疑人。

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美國過去一周多地緊張局勢和暴力事件不斷升級之際。23日,威斯康辛州警方開槍近距離射擊非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Jacob Blake)導致他面臨癱瘓,之後該地區陷入抗議和騷亂中。兩天後,一名17歲少年被指控在一場抗議活動中開槍導致2人死亡,1人受傷。

這兩起槍擊事件發生時,美國共和黨全國大會正在舉行。在大會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正試圖將2020年的競選重新定義為一場維護「法律與秩序」的選舉。

30日,川普發推,鼓勵他的支持者進入波特蘭市向BLM示威者抗議,同時威脅如果波特蘭市民主黨政府不能平息這場混亂,他將再次派遣軍隊維持秩序。這一表態隨即遭到波特蘭市長的堅決反對。

同一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發表聲明指責川普「魯莽地鼓勵」暴力,並呼籲「我們絕不能淪為一個與自己交戰的國家」。

三個月前,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在警方執法期間遭到暴力對待身亡。弗洛伊德之死隨後在全美各地引發了對警方過度使用暴力和種族不公正的強烈抗議,其中一些抗議伴隨著搶劫和暴力行為。美國輿論指出,如果暴力行為持續下去,或將有利於川普的競選;而近期民主黨及拜登對於頻繁發生的暴力事件採取的模稜兩可甚至沉默的態度也將損害其競選活動。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川普支持者駕駛著數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前往波特蘭。自弗洛伊德5月遇害之後,BLM運動的示威者已經在那裡連續三個多月舉行抗議。

29日,數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從波特蘭東南部幾英裡外的一個購物中心出發,隨後進入市區。大多數車輛掛著「川普2020」或藍色旗幟(象徵著對警察的支持)。

波特蘭警察局長查克·洛弗爾說,川普支持者的車隊綿延數英裡。警察試圖採取措施,防止車輛進入市中心,但是沒有成功。

29日晚,警方在推特上發布推文說,「車隊在穿過波特蘭市中心時與BLM支持者發生了一系列暴力衝突事件」。警方已經逮捕了一些人,並要求人們避開市中心。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一大批川普支持者開車經過波特蘭市中心時與反對者發生衝突。前者從卡車上用水槍和彩彈槍向街邊的抗議者射擊,而後者則向車上的人投擲雜物。隨後,一些衝突演變成街頭鬥毆。

另一段視頻顯示,一小群在一個停車場附近聚集的人群中響起槍聲,一名男子倒在街上。隨後附近的人群在警方到達前開始向中槍者提供救助。

波特蘭警方說,他們正在調查該起槍擊案,但沒有透露這起事件是否直接與抗議活動有關。警方也沒有公布有關受害者和嫌犯的任何細節。

據在現場的《紐約時報》記者透露,死者事發時頭戴一頂「愛國者祈禱」組織的帽子,這是一個總部位於波特蘭地區的右翼組織,過去曾與BLM抗議者發生過衝突。該組織負責人喬伊 ·吉布森30日確認死者是該組織的支持者。

川普事後在推特上轉發了一名男子的照片,指上述死者名叫傑伊·畢曉普(Jay Bishop),是「一個熱愛國家的人和警察的支持者」,稱畢曉普在波特蘭遭極左派團體「反法西斯主義運動」(ANTIFA)謀殺。

槍擊事件立即在目前正進入最激烈階段的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引起了反響。

川普30日早上發布或轉發了一系列關於波特蘭衝突的推文,其中許多的內容是攻擊該市的民主黨市長泰德·惠勒(Ted Wheeler)。

「波特蘭正在發生的巨大騷亂是意料之中的。」「一個可悲而軟弱的民主黨市長。」川普寫道。

白宮幕僚長梅多斯更是進一步表示,川普已準備好隨時向任何提出要求的共和黨或民主黨州長提供聯邦執法支持。

波特蘭市長惠勒當天下午在市政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槍擊事件讓他心情沉重,他譴責了暴力行為。他同時指出,川普好鬥的信息是美國不斷升級的兩極分化和暴力的導火索。

「昨晚的悲劇無法重演。無論你是誰,或者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我們都必須制止暴力。」「總統先生,你真的想知道,為什麼這是幾十年來美國第一次看到這種程度的暴力?是你製造了仇恨和分裂。」惠勒說, 「我們需要重新調整,這個社區需要重新調整,美國需要重新調整。」

川普對惠勒的言論迅速做出回應,稱「古怪的激進左派和無所事事的波特蘭市長認為這種無法無天的狀況應該永遠持續下去。錯了!波特蘭永遠不會因為一個傻瓜當市長而恢復生氣。」

30日下午,俄勒岡州州長凱特·布朗(Kate Brown)也對川普進行了抨擊,稱他「鼓勵分裂並煽動了暴力。它(布萊克槍擊事件)發生在基諾沙。現在不幸的是,它發生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

川普計劃本周二(9月1日)前往威斯康辛州的基諾沙。儘管威斯康辛州州長、民主黨人埃弗斯(Tony Evers) 和基諾沙市長、民主黨人約翰·安塔拉米安(John Antaramian)都敦促他重新考慮。「我擔心你的到來只會阻礙我們處理問題。」埃弗斯說。

另一方面,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迅速作出了反應。

「我譴責任何人的任何暴力行為,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我們絕不能淪為一個與自己交戰的國家。」拜登在30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希望川普也這樣做。」

《紐約時報》指出,自威斯康辛州的布萊克事件發生以來,拜登競選團隊就不斷收到支持者和盟友的建議,希望他儘快採取更強有力的正面回應。

《大西洋月刊》評論認為,民主黨及拜登對於美國近期頻繁發生的暴力事件採取的模稜兩可甚至沉默的態度將會有損其競選活動,建議「拜登應該立即去威斯康辛州,這是當年被希拉蕊·柯林頓忽視的關鍵州。」

「如果川普在11月大選中獲勝,那麼在威斯康辛州基諾沙發生的事情將是原因之一,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原因。」評論指出。

8月中旬,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發現,暴力犯罪問題在註冊選民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五,排在經濟、醫保、最高法院和疫情之後,但排在外交政策、槍枝、種族、移民和氣候變化之前。

民調發現,在這個問題上,黨派差距很大:四分之三的川普支持者認為暴力犯罪「非常重要」,僅次於經濟。而在拜登的支持者中,只有近半數認為暴力犯罪「非常重要」。

拜登將於當地時間31日(周一)在匹茲堡發表演講。目前他的競選團隊正在討論是否可能儘快訪問基諾沙。但《紐約時報》指出,拜登競選團隊希望避免陷入長期關注街頭暴力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川普希望看到的局面。川普的競選團隊希望藉此轉移人們對新冠疫情及其導致的經濟衰退的注意力。

今年5月,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遇害後,在波特蘭等美國城市的夜間示威活動就沒有停止過,並且有不斷演化成暴力活動的趨勢。上周末,在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白人警察槍擊黑人布萊克後,抗議活動再次迅速升溫。

最近幾天,支持川普的右翼示威活動也在波特蘭市興起。對此川普一再強調,波特蘭的動蕩局勢表明,需要對美國許多城市混亂的抗議活動做出更強硬的回應。

一些基諾沙當地居民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儘管他們「非常希望川普在11月輸掉大選,但他們也很擔心當地的騷亂會幫助他獲勝。」他們補充道,「當地的民主黨官員似乎對譴責這場混亂猶豫不決。」

關注「國際湃」

了解更多國際資訊

pengpainews907

相關焦點

  • 波特蘭致命槍擊加劇美國內緊張氣氛,暴力抗議或影響大選走向
    當地時間8月29日晚,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發生一起致命槍擊事件,一名男子身亡。這起慘劇將美國近一周來街頭抗議的暴力趨勢推向了令人擔憂的「高峰」。這也是在不到一周時間裡「黑人的命也是命」(簡稱BLM)抗議活動中發生的第二起槍擊致死事件。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進入到最後兩個多月的倒計時,這一系列暴力事件或對大選走向帶來直接影響。
  • 美國波特蘭騷亂升級!街頭突發槍擊事件,白宮下令暴力鎮壓
    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示威人群情緒激動,街頭局勢逐漸失控,甚至出現了槍擊事件。 據《紐約時報》7月27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對國內的「民憤」並不在意,在白宮下達暴力鎮壓的命令之後,波特蘭的騷亂愈演愈烈。
  • 美國波特蘭示威者死亡觸發總統與市長互嗆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與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市長特德·惠勒8月30日互相指責,起因是一名支持川普的示威者前一天在波特蘭市受致命槍傷身亡。【槍擊關聯衝突?】大約600輛搭載川普支持者的小型客貨兩用卡車8月29日晚途經波特蘭市,遇到大批反對警察暴力執法的示威者。這兩個群體爆發小規模衝突。
  • 美俄勒岡州警察進駐波特蘭
    美國俄勒岡州警察和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周邊地區執法人員8月31日凌晨進駐波特蘭。這座西部城市近日示威不斷、暴力升級,起因是一名支持總統唐納·川普的示威者受致命槍傷身亡。  【州警進駐】  社交媒體流傳大量呼籲示威者赴波特蘭、為遭槍擊身亡示威者「復仇」的帖文,波特蘭市長特德·惠勒8月30日警告,暴力可能升級。俄勒岡州警察和波特蘭市周邊地區執法人員次日進駐這座城市。警方已經逮捕數百人,其中29人因涉嫌參與8月30日晚的非法集會受到指控。
  • 示威者死亡觸發總統與市長互嗆 美國波特蘭怎麼了?
    示威者死亡觸發總統與市長互嗆 美國波特蘭怎麼了?   美國西海岸城市波特蘭,近日來成為美國社會、政治撕裂的縮影。  在這裡,反種族歧視遊行從5月弗洛伊德案之後一直延續至今,而近日來大量支持川普的美國民眾也開始聚集,雙方摩擦不斷,緊張氣氛不斷累積。
  • 治安官拒絕州長遏制波特蘭暴力的計劃
    波特蘭警方於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波特蘭警察區舉行夜間抗議活動 俄勒岡州波特蘭郊區的兩個縣的警長周一強烈反對該州州長的計劃,要求他們的代表在上周末對槍手的右翼支持者進行致命射擊後
  • ...安全部代理部長:白宮可能在槍擊事件後派遣聯邦部隊前往波特蘭
    據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30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查德·沃爾夫指責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當地官員在平息抗議警察暴力執法活動中應對不當,並表示白宮可能再次向波特蘭派遣聯邦部隊。沃爾夫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如果波特蘭市長和俄勒岡州州長需要幫助,聯邦政府願意向俄勒岡州的官員提供幫助。當地時間29日深夜,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中心發生一起槍擊事件,致1人死亡。據報導,槍擊發生時,抗議者正在該地區舉行抗議活動,目前尚不清楚槍擊事件是否與抗議活動有關。
  • 川普怒發4推與市長隔空互罵、拜登也發聲,波特蘭又怎麼了?
    此外,波特蘭正在發生的一切也引起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注意。當地時間30日,拜登也發表聲明譴責了前一晚在波特蘭發生的暴力槍擊事件,同時抨擊川普在社會中「煽動仇恨和分裂的火焰」。
  • 波特蘭抗議活動持續近百天,市長:是川普製造了仇恨和分裂
    ▲波特蘭市中心的抗議活動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人死亡。/CNN報導截圖《每日郵報》報導稱,弗洛伊德死亡的悲劇發生以來,美國反種族歧視、反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從明尼阿波利斯市蔓延至全美各地,種族矛盾問題一直未得到緩解。
  • 美國波特蘭市再爆示威衝突 一人遭槍擊身亡
    據悉,由於川普支持者也在當晚開著汽車集結宣傳,因此目前尚不清楚這起槍響是否和雙方爆發的打鬥衝突有關,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警方發布聲明說,一人死亡意外和暴力示威都發生在波特蘭市中心,然而,警方並未立即把致命槍擊與抗議事件聯繫在一起。
  • 「大選」臨近了,藍營服務處卻蹊蹺的接連遭槍擊
    ▲劉茂群八德區服務處遭遇槍擊事件,紗窗留有類似彈孔痕跡。(圖:東森新聞雲)兩起槍擊案相差僅半個月左右。據東森新聞雲、《桃園電子報》等臺媒消息,10月1日晚間6時,國民黨籍桃園市議員劉茂群八德區服務處發生槍擊,當地警方鑑識人員在現場採證時,發現一顆黑色塑料子彈,紗窗上留有一顆明顯類似彈孔的痕跡,直徑為1.5公分。劉茂群當時並不在服務處,接獲秘書通報後,嚇得不敢回服務處。他還表示,自己一度不敢回家,擔心成為不明分子恐嚇對象。報導提到,槍擊案的發生正值桃園市議會開議期間。
  • 美國波特蘭騷亂變暴亂,街頭槍擊事件接連不斷,川普下令要鎮壓
    美國國內的形勢依然可以說糟糕透了,現在美國各地的騷亂活動並沒有真正的終止,相反還愈演愈烈,尤其是美國波特蘭騷亂變暴亂,原本只是打砸劫,現在人們發現街頭槍擊事件接連不斷,如此情況下,讓川普下令要鎮壓。戰鬥由於騷亂活動一再無法得到抑制,川普不得不一再的派遣更多的聯邦單位到地方去,為此正在從全國的執法單位中調集人員,比如:向波特蘭地區派遣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又稱:CBP的工作人員
  • 波特蘭危機,「起義軍」黑人武裝肆意開槍殺人,川普呼籲上美軍
    在美國波特蘭市發生的兩名示威者遭到致命槍擊和第三人受傷的事件之後,隨著抗議警察暴力和美國總統川普政治理念,兩者合併,在波特蘭市的抗議活動隨著大量攜帶武器的白人民兵殺入,導致局勢升級,這一事件是不祥的徵兆。
  • 大量裝甲車開進波特蘭街頭,專家:防止打響反美第一槍
    據海外媒體報導,混亂的波特蘭市在大選前就一直是川普最難解決的一塊兒心病。受到四個月前的種族主義風波,這裡吸引到越來越多對政府心懷不滿、反對警察、仇視執政黨的美國人。他們多次發動大規模騷亂。到現在為止,波特蘭不但是美國示威者的天堂,還是警察最不願意去牽涉的地方,這裡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另一場災難。不料,前日晚間時分,有多個波特蘭市民突然目擊到令人非常恐慌的一幕:平時只有零零星星散人的街道上突然警笛大作,開來了數十輛警車。緊接著這些警車後面居然跟著很多輛裝甲車,裝甲車後面還是警車和黑色不明身份的車輛。
  • 川普與波特蘭市長隔空對罵,波特蘭市長:是你,製造了仇恨和分裂
    連日來在美國波特蘭等地上演的總統川普支持者與「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者之間的混戰,使得美國已然成為一個「與自己交戰的國家」。而波特蘭市長惠勒與川普之間的公開罵戰,宣告了民主黨地方官員和白宮之間矛盾的升級,也為這場「交戰」提供了更廣闊的戰線。在距美國大選投票僅有兩個月的時刻,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公民暴力和種族正義等高度敏感的話題上展開正面交鋒。跟過去不同的是,他們早已放棄了說服對方的努力。
  • 支持者與抗議者在街頭混戰,川普連發4推譴責波特蘭示威:市長是...
    「讓一個傻子當市長,波特蘭就永遠不會恢復原狀。」當地時間30日,美國總統川普連發4推譴責波特蘭前一晚爆發的抗議示威,並將矛頭直指民主黨人、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Ted Wheeler),大罵其是一個「傻子」,試圖與無政府主義者「打成一片」,而波特蘭需要的則是「法律和秩序」。
  • 川普連夜下令,3000精銳衝向波特蘭,目標黑人起義軍
    其實早在騷亂初期,波特蘭就是一直處於無政府狀態中,在50天的騷亂中,波特蘭如同末日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大量的暴徒隨時用錘子和其它工具攻擊公共設施,甚至邦特蘭聯邦法院,還有司法中心也在夜晚受到了美國黑人武裝「黑豹」的圍攻。不過面對川普派出3000精銳鎮壓的舉動,波特蘭的市長並不領情。
  • 波特蘭市長怒懟川普:正是你製造了仇恨和分裂;威州州長拒絕川普...
    周六晚上波特蘭槍擊案的具體情況目前尚不清楚。 沃爾夫周日在「面對全國」上說:「我們一直要求波特蘭做好他們的工作,真的有三個多月了。你在波特蘭看到的的這麼一種情況,他們助長了這種無法無天和混亂的局面。
  • 嫌疑人在波特蘭抗議活動中因槍擊致死
    布雷迪說,他不認為參與槍擊的人員的車輛上裝有人體攝像頭或儀錶板攝像頭。在《副新聞》(Vice News)逝世當晚播放的錄像帶採訪中,賴諾爾幾乎承認他在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出事之後於8月29日槍殺了右翼組織愛國者祈禱者(Patriot Prayer)的支持者亞倫·傑伊·丹尼爾森 支持者開著他們的卡車穿過波特蘭市中心。
  • 波特蘭市長與美國總統川普撕起來了,川普大罵:你個「傻子」
    而川普正面臨大選,他的支持者眾多,這些支持者和示威遊行的黑人群體爆發了「混戰」。波特蘭市長強硬指責川普根據美國CNN報導,在8月29日,川普的支持者與黑人示威群體爆發嚴重衝突事件,導致一人中槍死亡。報導中指出,槍擊案發生當天,正好是波特蘭示威遊行的第9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