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部代理部長:白宮可能在槍擊事件後派遣聯邦部隊前往波特蘭

2020-12-16 國際在線

據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30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查德·沃爾夫指責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當地官員在平息抗議警察暴力執法活動中應對不當,並表示白宮可能再次向波特蘭派遣聯邦部隊。沃爾夫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如果波特蘭市長和俄勒岡州州長需要幫助,聯邦政府願意向俄勒岡州的官員提供幫助。

當地時間29日深夜,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中心發生一起槍擊事件,致1人死亡。

據報導,槍擊發生時,抗議者正在該地區舉行抗議活動,目前尚不清楚槍擊事件是否與抗議活動有關。對此,沃爾夫表示:「我認為該事件指向了過去三個月中波特蘭存在更大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地方和州官員不允許執法部門履行職責。所以,你看到了過去三個月中事態持續惡化的情況,而你還將繼續看到更多的暴力事件出現。我們已經要求州長、市長介入,但他們沒有資源。」當被問及白宮方面是否考慮在槍擊事件發生後向波特蘭派遣更多的聯邦執法人員時,沃爾夫表示「所有選擇仍然存在」。

在美國政府部署聯邦執法人員保護聯邦法院之後,波特蘭的緊張局勢曾在7月時加劇。對此,俄勒岡州和地方官員譴責了聯邦政府在波特蘭的部署部隊,稱其造成的危害大於弊。波特蘭市市長特德·惠勒在給川普總統的一封公開信中則要求聯邦部隊遠離該市。(央視記者 許弢)

相關焦點

  • 白宮幫倒忙?華盛頓發布重要消息:派遣150名士兵前往芝加哥
    據海外網21日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決定加大地方政府執法人員打擊犯罪的力度。美媒20日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為了打擊犯罪將會派遣約150名執法人員前往芝加哥。
  • 國土安全部不安全?
    他認為這不是9·11事件後成立國土安全部(DHS)時的意圖。目前川普已經向波特蘭和芝加哥部署個聯邦特工,還準備向紐約市部署。 代理國土安全部部長查德·沃爾夫在本周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他在媒體上看到了不準確的報導,稱這些聯邦特工是美國軍人,並重申他們不是。沃爾夫說:「讓我重複一遍,這些特工穿著迷彩服但不是軍人,我們不要混淆這一點。」
  •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辭職
    新華社華盛頓1月11日電(記者徐劍梅 鄧仙來)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查德·沃爾夫11日辭職,由美國聯邦緊急措施署署長彼得·蓋納接替。沃爾夫沒有直接提到6日發生的國會山騷亂,但表示本來準備履職至川普政府任期結束,辭職原因「與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有關」。
  • 美國波特蘭騷亂升級!街頭突發槍擊事件,白宮下令暴力鎮壓
    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示威人群情緒激動,街頭局勢逐漸失控,甚至出現了槍擊事件。 據《紐約時報》7月27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對國內的「民憤」並不在意,在白宮下達暴力鎮壓的命令之後,波特蘭的騷亂愈演愈烈。
  • 波特蘭市長前往川普:將您的部隊趕出這座城市
    抗議者聚集在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示威遊行中,警察站著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美聯社)-波特蘭市長周五要求唐納·川普總統在一些被拘留的人離開遠離派遣國保護的聯邦財產的街道上之後
  • 美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辭職
    新華社電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查德·沃爾夫11日宣布辭職。沃爾夫在國會騷亂發生後,承諾要幹到本屆政府屆滿以確保權力平穩過渡。一些媒體評論,沃爾夫在距離總統就職典禮只剩10天時突然要走人,出人意料、令人費解。
  • ...國防部長埃斯珀和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沃爾夫一起,敦促美國聯邦...
    【蓬佩奧:美國強力希望撤銷中國電信和其他三家中國公司的許可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國務院、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和總檢察長敦促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撤銷中國電信和其他三家中國公司的許可證。
  • 白宮派聯邦探員平示威 美國安部首任部長怒批:我們不是總統親兵
    來源:海外網波特蘭街頭的抗議者(圖源:路透社)海外網7月23日電眼下,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熱度仍不減,在波特蘭市,當地民眾自弗洛伊德案發生以來已經連續示威近兩個月的時間。這一問題最終驚動了白宮,總統川普直接將國土安全部管轄的執法人員派入該城,然而他們卻橫行街頭隨意抓人,結果又引發了一輪抗議潮。日前,國土安全部第一任部長憤怒發聲,指責白宮將聯邦執法人員當作了「總統親兵」。據美國《國會山報》22日報導,美國共和黨人、賓夕法尼亞州前州長以及國土安全部首任部長湯姆·裡奇對美國政府處理示威的工作表示極其不滿。
  • 川普與波特蘭市長隔空對罵,波特蘭市長:是你,製造了仇恨和分裂
    連日來在美國波特蘭等地上演的總統川普支持者與「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者之間的混戰,使得美國已然成為一個「與自己交戰的國家」。而波特蘭市長惠勒與川普之間的公開罵戰,宣告了民主黨地方官員和白宮之間矛盾的升級,也為這場「交戰」提供了更廣闊的戰線。在距美國大選投票僅有兩個月的時刻,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公民暴力和種族正義等高度敏感的話題上展開正面交鋒。跟過去不同的是,他們早已放棄了說服對方的努力。
  • 白宮幫倒忙 城市變戰場 「波特蘭之火」還要燒多久
    △聯邦執法人員在波特蘭街頭使用胡椒噴霧、催淚彈、閃光彈等驅散抗議者聯邦執法人員「火上澆油」 波特蘭變「戰場」一切源於美國總統川普6月26日籤署的一項行政命令。這項命令指示聯邦機構在示威浪潮中派遣執法力量「保護聯邦財產」。
  • 為阻止川普派遣聯邦軍隊,紐約市長放話:敢派就法庭見
    據法新社報導,紐約市長周二表示,紐約將訴諸法庭,阻止川普向該市派遣聯邦軍隊。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把「法律與秩序」口號放在了其競選連任的首要位置。上周,美國國土安全部向俄勒岡州的波特蘭部署了數十名邊境巡邏警察和聯邦執法官,其中許多人身穿戰鬥服,以應對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周一,川普表示,他們在逮捕關押「無政府主義者」(即抗議者)方面做了「出色的工作」,他還威脅要把這些軍裝執法人員部署到民主黨執政的其他城市。
  • 夜夜對峙 為什麼是波特蘭?
    7月4日,聯邦政府開始部署主要由國土安全部海關及邊境保護巡邏隊組成,由多個聯邦機構參與的聯邦執法人員前往波特蘭。其目的,是保護當地的聯邦政府財產,也就是波特蘭的馬克·奧多姆·哈特菲爾德(Mark O. Hatfield)聯邦法院大樓及國稅局所在的大樓。
  • 治安官拒絕州長遏制波特蘭暴力的計劃
    布朗(布朗)在周六39歲的亞倫·丹尼爾森(Aaron Danielson)遭到致命槍擊後宣布了波特蘭的安全計劃,因為「黑人生活問題」抗議者與川普支持者發生衝突,後者在大篷車中開車穿越城市。 此案無人被捕。
  • 美國波特蘭騷亂變暴亂,街頭槍擊事件接連不斷,川普下令要鎮壓
    美國國內的形勢依然可以說糟糕透了,現在美國各地的騷亂活動並沒有真正的終止,相反還愈演愈烈,尤其是美國波特蘭騷亂變暴亂,原本只是打砸劫,現在人們發現街頭槍擊事件接連不斷,如此情況下,讓川普下令要鎮壓。戰鬥由於騷亂活動一再無法得到抑制,川普不得不一再的派遣更多的聯邦單位到地方去,為此正在從全國的執法單位中調集人員,比如:向波特蘭地區派遣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又稱:CBP的工作人員
  • 波特蘭危機,「起義軍」黑人武裝肆意開槍殺人,川普呼籲上美軍
    在美國波特蘭市發生的兩名示威者遭到致命槍擊和第三人受傷的事件之後,隨著抗議警察暴力和美國總統川普政治理念,兩者合併,在波特蘭市的抗議活動隨著大量攜帶武器的白人民兵殺入,導致局勢升級,這一事件是不祥的徵兆。
  • 波特蘭致命槍擊,大選走向或因此改變
    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美國過去一周多地緊張局勢和暴力事件不斷升級之際。23日,威斯康辛州警方開槍近距離射擊非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Jacob Blake)導致他面臨癱瘓,之後該地區陷入抗議和騷亂中。兩天後,一名17歲少年被指控在一場抗議活動中開槍導致2人死亡,1人受傷。這兩起槍擊事件發生時,美國共和黨全國大會正在舉行。
  • 波特蘭抗議活動持續近百天,市長:是川普製造了仇恨和分裂
    據CNN報導,弗洛伊德死亡後,俄勒岡州最大城市波特蘭便爆發了抗議活動。截至目前,抗議活動已持續95天。川普支持者甚至與「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者發生衝突,導致1人死亡。華盛頓特區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每日郵報》網站截圖20時40分許,西南第三大道和西南奧德街附近發生槍擊事件,最終,1人胸部中槍死亡。CNN報導稱,截至目前,波特蘭市已連續95天爆發反種族歧視、反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在川普政府7月向該市派遣聯邦執法人員以平息騷亂後,民眾抗議活動加劇,當地官員稱這只會導致局勢更加緊張。
  • 美國聯邦機構陷入混亂?法官裁定美國國安部代理部長非法任命
    11月15日,紐約市聯邦法院法官Nicholas Garaufis在作出裁定時表示美國國土安全部(DHS)代理部長沃爾夫(Chad Wolf)屬於非法任命,在法律上不能代理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職務,因此他暫停"童年抵美暫緩遣返"(DACA)亦屬無效。
  • 美國波特蘭示威者死亡觸發總統與市長互嗆
    29日深夜,那些小型卡車離開大約15分鐘後,右翼組織「愛國者祈禱」一名成員在波特蘭市中心遭遇槍擊。美聯社報導,暫時不清楚槍擊是否關聯衝突。波特蘭市長惠勒和警察局長查克·洛弗爾說,多名調查人員正調查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以確定這起致命槍擊發生的原因。警方沒有公布死者身份。《紐約時報》報導,遭槍擊男子戴著有「愛國者祈禱」組織標誌的帽子。
  • 被打斷手的美國老兵:聯邦政府刻意將波特蘭變成戰區
    圖源:路透社海外網7月27日電 截至當地時間26日,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反種族歧視、反暴力執法」抗議活動已經進入了第58天,抗議者和聯邦執法人員頻頻爆發衝突。當天,曾被多名聯邦執法人員「圍攻」導致手部骨折的一名老兵告訴媒體,波特蘭市刻意地被聯邦政府變成了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