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群眾最可愛、群眾最可敬、群眾最可親、群眾最可憐,但是群眾也最有力量。群眾已經激怒起來了,你才知道什麼叫力量。所以我們一定要為困難群眾著想,設身處地為農民、工人、為困難群體著想,設身處地地為草根、為底層的群眾著想。——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
N新快報 廣州日報
核心提示
「有的幹部習慣發號施令,對群眾問題能拖就拖……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就要創新工作辦法,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群眾已經激怒起來了,你才知道什麼叫力量。所以我們一定要為困難群眾著想。」26日,廣東省群眾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批幹部不良作風,要求創新群眾工作辦法。
老先進也可能皮紅心爛
26日,廣東省委組織部、省委維穩辦在廣州召開全省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經驗交流會。會上,朱明國結合事例提醒道:「近期出現群體性事件的潮州古巷、新塘鎮的大敦村和最近的烏坎村,都是老先進單位,比如汕尾烏坎村支部書記當了41年,是老先進。但越是老先進,縣鎮這一級黨委政府對其越是放心其工作,結果越相信可能指導就越不到位。」「這樣就有很多漏洞,很多問題被蓋住,一旦爆發,後果更嚴重。就像蘋果,心裡爛了,皮還是紅的,一旦皮破了,不可收拾。」
朱明國強調,現實情況是,群眾訴求表達渠道越來越多元化,矛盾激發風險增大,群眾工作的環境越來越複雜。
「特別是當今網絡時代,人人面前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新聞發言人,人人都有話語權,人人都是新聞記者,網絡維權已經成為群眾維權最便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正在處置的汕尾烏坎事件,最高峰時有近百名境外媒體記者在村裡面,與境外通信。」談起處置該起事件時,朱明國說,「參與處理這個事件,我心裡特別沉重,壓力非常大。」
小事久拖不決惹群體性事件
「現在的許多群體性事件,剛剛開始其實是很簡單的。」朱明國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對群眾利益要先期預測、先行化解,從源頭上、小事上預防。
他舉例說:「比如烏坎村,他們就提兩個訴求,一是土地問題,人家提得也有道理,省裡處理事件時,五項承諾中第一項就是群眾的主要訴求是合理的,我們的工作在有些方面是有失誤的,烏坎村1.3萬多人,7個自然村,78個姓,這種情況下,他們都團結在一起,可見我們的工作有多大失誤啊!」
朱明國繼續闡述道:「烏坎村有9000畝土地,現在賣了6700多畝了,剩下2000多一點,既沒把村民變成市民,又沒解決城市的低保,1萬多村民吃什麼?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朱明國批評說:「現在一些國家幹部哪有想過農民沒地吃什麼,沒地我照吃好糧,不種地照吃好糧,不養豬照吃好肉,甚至不用上街當著官有人送。他哪裡想過老百姓之艱難?」
另外,朱明國還透露,在處理烏坎村事件時,村民反映了村務不公開,反映村幹部貪汙受賄,賣地不跟他們商量的情況。「村民們告訴我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種地不交稅還有補貼,上學不交錢,我們不反共產黨,共產黨很好!我們就反對村裡賣地不告訴我們,村裡的黨支部腐敗。」朱明國痛心地表示,「如果我們早一點解決這些訴求,用得著鬧這麼大的事嗎?」「我們也看到,群眾最可愛、群眾最可敬、群眾最可親、群眾最可憐,但是群眾也最有力量。群眾已經激怒起來了,你才知道什麼叫力量。所以我們一定要為困難群眾著想,設身處地為農民、工人、為困難群體著想,設身處地地為草根、為底層的群眾著想。」
幹部有三大不良作風
朱明國痛批幹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風。他說,一些黨員幹部與群眾不是魚水關係,而是「油水關係」,甚至是水火關係,做出不少違背群眾意願的事。
「有的群眾觀念淡薄,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呼聲置若罔聞,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見利忘義,以權謀私;有的黨員幹部做群眾工作方法簡單,習慣於發號施令,居高臨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有的群眾工作不紮實,見困難就拖,見問題就推,見矛盾就躲,敷衍塞責,應付了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久拖不解決,甚至放任不管,以致釀成嚴重後果;有的地方對老百姓長期反映的問題置之不理,能壓就馬上採取很強硬的措施摁住,然後是拖,能拖多久拖多久,最好能拖到我的下一任,至於我走了,你愛燒天燒天,愛崩地崩地。」
讓群眾自己做主才能辦好事
「我們要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我們現在有的地方幹了好事,群眾也並不這麼認為,這裡就需要改變工作方法,讓群眾自己去商量去做主。他們才會覺得這個事是共產黨幫我們辦的。」對此,朱明國舉例說,「像我們現在許多幹部做好事就像包辦婚姻,幹了半天好事大批好事,老百姓沒個說好,還挨了一屁股罵。」所以他強調,要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我們可以引導,但不要替他們做主張。
另外,要變管制、控制為協商、協調。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著力點在於及時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具體事情做起,從群眾訴求最多最集中最不滿意的問題抓起,紮實地為群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