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現在各國海軍的主戰艦艇中,護衛艦和驅逐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6月10日,德國海軍的第2艘「巴登.符騰堡」級(F125型)護衛艦「北萊茵.威斯伐倫」號(舷號F223)服役,這種護衛艦是當今世界滿載排水量最大的護衛艦,噸位幾乎和052D相當,當然,這一紀錄很快就要被打破。
defpost網站日前報導稱,6月10日,德國海軍舉行了一個小型儀式,以慶祝「北萊茵.威斯伐倫」號護衛艦服役,這是4艘F125型護衛艦的2號艦,由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和呂爾森造船廠、布羅姆.福斯造船廠等德國頂尖造船廠合力建造,2007年,德國國防部斥資22億歐元購買這些護衛艦,用於取代F122型不萊梅級護衛艦。
F125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高達7100噸,艦長149米、寬18.8米,採用比較新穎的柴燃電綜合推進,從體格來說,完全是驅逐艦的體格,噸位在全球護衛艦中位居第一,超過了2011年服役的丹麥海軍3艘伊萬.休特菲爾德級防空護衛艦,後者滿載排水量為6600噸級。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從艦種來說,不論是出雲級還是愛宕級或是朝日級,分別屬於「直升機驅逐艦」(DDH)、「飛彈驅逐艦」(DDG)、「(通用)驅逐艦」(DD),說是「護衛艦」,因為日本二戰後「和平憲法」束縛,只能「專守防衛」,這些驅逐艦都隸屬於海上自衛隊的「自衛艦隊」的各個護衛隊,實際上是文字遊戲,「自衛艦隊」負責遠洋作戰,相當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聯合艦隊」。
F125型護衛艦的全球最大護衛艦的位置,可能過兩年就要讓位了。英國正在為皇家海軍,同時向澳大利亞、加拿大出口的26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8000噸級,超過了052D、日本海自的朝日級等典型的6000-7000噸級通用驅逐艦,這意味著,未來驅逐艦和護衛艦之間的艦種界限將完全顛覆。
不過,德國引以為傲的造船工業,在建造4艘F125型時,卻「翻了車」。
就拿剛服役的「北萊茵.威斯伐倫」號來說,它其實是2012年10月開工、2015年4月下水,比我們的055型萬噸大驅首艦「南昌」號還早,連4號艦萊茵蘭-普法爾茨號(F225)都在2017年下水完畢,但因為建造質量有問題,甚至連基本的重心都不穩,德國國防採購局(BAAINBw)堅決要「退貨」,這些戰艦又不得不進行「整改」,首艦「巴登.符騰堡」(F222)直到去年6月才服役,比原計劃至少推遲了3年。
整體上,F125型是典型的大船體、輕武裝。
它雖然裝有4面TRS-4D有源相控陣多功能雷達系統,但卻只預留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安裝空間,沒有實際安裝,防空全靠2套21單元「拉姆」艦空飛彈,對海主要是艦首的127mm奧託艦炮和8枚「魚叉」反艦飛彈,防空火力甚至不如054A,主要在遠洋長時間執行反海盜等中低強度作戰任務,艦體兩側有多達4個小艇收納艙,還有5挺12.7mm遙控機槍,值得一提的是,F125型要求可以在海外部署2年時間,水兵們乘飛機去海外港口和它匯合後「輪班」,因此需要造得很大。
但從火力來說,F125型倒是名副其實的護衛艦,和武裝到牙齒的052D,差距還是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