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全國首個由地級市所屬國有企業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場——鹽城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在大豐港開工,工程總裝機規模206.4兆瓦,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6.1億千瓦時。
該項目位於大豐近海海域,大豐港水域港界外,場區中心離岸距離約67公裡,規劃海域面積約37.4平方公裡。風電場擬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6.4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計劃2021年全部併網發電。「H5#海上風電場採用的裝備主要來自金風科技、江蘇長風、江蘇天能等本地製造企業。」鹽城市國投集團、國能公司董事長戴同彬介紹,該項目是國內目前核准建設離岸距離最遠、大規模商業化安裝大葉輪直徑風電機組的海上風電場之一 ,將創下國內風電場建設的3項紀錄:一是首個海上施工現場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視頻遠程實時傳輸,二是首個實施「一場雙站」、通過三端進行高抗補償,三是首個創新採用儲能應急電源,具有重要的工程示範意義。
「每颱風機滿發每小時可發電6450千瓦時,與同規模的火電廠相比,每年可減少消耗標準煤約17萬噸,減少排放有害氣體約47萬噸、煙塵約1.7萬噸。」鹽城市國能公司工程總監陳榮介紹,他們採取各種措施加強成本控制,先後開展單樁及塔筒一體化設計優化、海上升壓站儲能替代柴發、風機平臺吊機載人等課題研究及應用,預計實際投資37億元,比概算節省成本近3億元。
(文章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