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磁縣發現茹茹公主墓,出土1000多件陶俑,揭開一段傳奇的故事

2020-12-14 歷史知識小達人

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從公元420年開始歷經近一百七十年,直到公元589年隋朝滅亡陳而結束。其中,東魏屬於北朝的割據政權之一,它是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疆域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當時,在北方草原地區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柔然,統治著蒙古國全境,北至貝加爾湖,西至阿爾泰山,東至額爾古納河。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東魏為了聯合柔然牽制西魏,進行了政治聯姻。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出土大墓牽出的那一段往事!

上世紀70年代,河北磁縣大冢營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樣,扛著鋤頭在麥田耕作時突然碰到了硬東西,於是村民挖開土層發現硬東西好像很大,經過仔細清理卻發現這是一座墓頂。村民意識到是挖到了古墓,於是上報了當地相關部門,很快當地文物部門就派出考古專家趕往現場。經過現場勘探,專家表示這座墓的規模很大,跟皇陵不相上下。直到1978年,經河北省文物部門批准,專家和考古隊開始對大墓進行考古性發掘。

經過清理髮掘,墓室為弧邊方形單室,穹窿頂東西長5.58米,南邊有甬道以及斜坡式墓道。專家介紹墓內有大量壁畫,其中墓道兩壁分繪以青龍、白虎為引導的儀仗隊列,上方有羽人、鳳鳥、獸首人身像等;甬道兩壁繪有侍衛門吏,券門中央繪朱雀,兩側對稱獸首人身像,且墓室頂部繪星象。專家表示大墓早年曾被盜掘,除了壁畫之外,墓中還是出土了1000多件彩繪陶俑,專家表示該墓發現的壁畫填補了東魏畫跡的空白。

考古人員在清理墓室時,發現了墓主墓志銘,墓志銘上記載著墓主人的名字:「魏開府儀同長廣郡開國高公妻茹茹公主閭氏」。根據墓志銘記載,這是一座北朝時期的墓葬,墓主人是茹茹公主閭氏(又作柔然),而這位公主是東魏丞相高歡第九個兒子高湛的妻子,這讓考古專家們目瞪口呆。專家表示這座墓葬的規模龐大,建造也十分豪華,陪葬品也比較多,那麼茹茹公主為何會受到如此高的待遇?這裡面包含了許多政治原因。而這裡面還有一個美麗的傳奇故事。

北魏時期,在北方有一個強盛的民族柔然,它與北魏有著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後,東魏的高歡為了聯合柔然牽制西魏,於是通過政治聯姻結盟,將九子高湛與柔然王的孫女茹茹公主聯姻。當時高湛僅有8歲,而茹茹公主僅5歲,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對娃娃親, 茹茹公主到了中原以後,過著錦衣玉食的尊貴生活。兩人從小一起讀書、玩耍,可謂是過得相當快樂,轉眼8年過去了,茹茹公主已經長成大姑娘了,高湛也成為風度翩翩的少年。

好景不長,正當高歡和東魏皇帝商議為二人圓房時,茹茹公主卻是一病不起,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去世時茹茹公主僅僅13歲。當時茹茹公主的葬禮東魏和柔然都十分重視,因此墓葬的規模比較大,陪葬品也十分豐富。墓中出土的大量壁畫和陶俑,其中出土的2枚東羅馬拜佔庭帝國金幣,專家直呼不可思議,堪稱國寶。後來經過專家們的考證,這2枚拜佔庭金幣,是作為茹茹公主的貼身闢邪之物,出嫁時一起帶過來的。

相關焦點

  • 東魏茹茹公主墓與古代民族融合和海外貿易
    東魏茹茹公主墓就是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東魏王朝相互通婚和交流的史實,同時也是當時絲綢之路貿易的中原縮影。茹茹公主墓與東魏公元534年北魏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國家,分布以鄴城和晉陽作為都城。東魏權臣高歡把持東魏朝政,成為東魏朝的實際掌權者。
  • 北朝考古博物館開館,千餘件文物重現東魏北齊文化風貌
    澎湃新聞獲悉,位於河北磁縣的北朝考古博物館昨天正式開館,並展出了1000餘件珍貴文物。展品主要是東魏、北齊出土的珍貴文物,囊括了數十年來相關考古成果,將1500多年前民族文化融合的北朝歲月,展現在世人面前。位於河北磁縣的北朝考古博物館在中國歷史上,北朝是指與南朝同時代的北方王朝的總稱,主要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
  • 河北村民挖出古墓,墓中發現13歲小女孩,1064個陶俑驚動考古界
    上世紀70年代,河北村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古墓震驚考古界,墓葬堪比帝王級別的奢靡,古墓規模宏大,出土數千珍貴文物,其中還包含1064個陶俑,2枚極為珍稀的拜佔庭帝國金幣以及大量極為罕見的精美壁畫,價值不可估量,經專家認定,墓主人是北魏時期柔然國的茹茹公主,去世的時候年僅13歲,這不由讓人感到驚訝
  • 羅新說|茹茹公主
    另一個故事,是說後來(551年)安葬魏文帝的時候,要把十一年前同年死去的乙弗氏和茹茹公主遷來與文帝一起下葬,公主的棺車先到了鹿苑,等文帝的轀輬車來了以後,公主的棺車本應過去會齊,可是「軸折不進」,即車軸無緣無故地折斷了 。這個故事所顯露的對茹茹公主的怒恨情緒,一定是因為把她看成了造成乙弗氏悲慘命運的製造者。雖然三個故事都不應視作實錄,但這類故事的流傳畢竟代表了某種情感立場。
  • 農民撿到虎頭文物,專家懷疑是曹操墓,開棺後牽出一座帝陵
    數百年後,墓葬簡單的曹操墓就湮沒在歷史的陳跡之中了。在40餘年前,也就是1978年前後,恰逢早春時節,是農戶耕種的好時候,河北的2個農民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他倆已經給農田翻土,但是卻在農田中發覺了一個瓦塊。這一瓦塊並不是一般的瓦,上邊刻著老虎頭圖案,兩個人馬上就將這一瓦塊送至了本地的文化廳。
  • 柔然,茹茹公主及其祖先的故事
    追溯茹茹公主及其祖先的故事,有助於我們認識柔然這樣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曾經所扮演。的角色,為我們了解我國古代民族的多元性帶來更多啟發。1976年,我國河北磁縣發現了一座古代墓葬,後來經過考古工作者的發掘和考證,得知墓地主人為東魏茹茹公主,墓內存有約150平方米的彩色壁畫,這是我國首次發現的東魏壁畫,填補了中國繪畫史上的空白,公主以及其侍者的形象也躍然於壁畫之上,墓內還存有千餘件陶俑及兩枚拜佔庭金幣。「茹茹」實際為我國古代柔然的別稱,所以,這一墓地的主人實際為柔然公主。那麼她的身世如何?
  • 永泰公主墓
    有專家根據永泰公主墓出土十一塊骨盆碎片,復原了永泰公主之骨盆。,但後來考古仍出土了壁畫、陶俑、木俑、三彩俑、金、玉、銅器等珍貴文物計1000餘件。,考古學家竟然發現了一枚戒指,而且是翡翠制。唐代玉器造型自然,十分精緻,唐代玉器經過多道工序,將雜質去掉,玉面十分勻淨、柔滑。
  • 安陽相州窯的發現及出土的瓷器
    所以探討安陽相州窯瓷器應該與當地墓葬出土的北朝、隋代瓷器資料結合起來研究。        1.北朝墓出土瓷器    建國後的豫北地區,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北朝瓷器不斷有重大發現。在安陽發現武平六年(576年)北齊涼州刺史範粹墓,出土瓷器13件(一說15件),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北朝白瓷,有白釉四系罐2件、白釉帶綠彩三系罐2件、白釉壺1件、白釉碗2件(一大一小)。
  • 澠池洪陽多「茹姓」
    茹姓出自古代柔然部族。早在西周時期,在我國西北有一個部落「柔然」,也稱作蠕蠕、茹茹等,柔然部族源出東胡,為遊牧部落,常居於陰山一帶。《嘉慶一統志》中有關於「茹越山」「茹湖」的記載,在通往魏都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一帶,有「茹茹人」當年活動留下的地名,如「茹越口堡」「茹越寨」和「茹村鎮」。柔然汗國鼎盛時期就與北魏南朝各政權有著頻繁的經濟文化聯繫和交往,並有相當數量的「茹茹」人進入中原通商貿易、定居生息。
  • 唐朝大將軍墓,出土一頭「駱駝」,密送北京後,專家:超級國寶
    西安發現唐朝將軍墓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中科院考古部門接到一個電話,這個電話揭開了關於「載樂駱駝」的面紗。電話是西安的文物部門打來的,西安市的某一個村莊,有一座古墓坍塌,而西安文物部門打這個電話,是想要組成聯合考古隊,雙方合作挖掘這座古墓。
  • 這些公路沿途風景美到爆,自駕遊必打卡(磁縣、廣平、復興)
    磁 縣磁西公路磁西公路是縱貫磁縣中部的一條綠色走廊,南起叢峰線磁縣經濟開發區,經溢泉湖旅遊區,北至磁縣冀南新區界,按公路二級標準修建,路面寬12米,路基寬15米,紅線控制30米。對推動兩大園區及縣域經濟發展,加強嶽城水庫和東武仕水庫的防汛搶險能力,發展休閒旅遊起到積極作用。
  • 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之墓被發現,墓室還藏著……(內附視頻)
    |唐駙馬薛紹墓考古|據了解,墓址所在地西北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1.7千米,距唐長安城遺址(今西安市市區)約23千米,西北距唐昭容上官氏墓7.3千米。墓誌記載的葬地為「雍州鹹陽縣」。|出土文物|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系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雙室磚券墓,坐北朝南,南北水平全長34.68米,深11.11米,由封土、斜坡墓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壁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等部分組成。
  • 遼代陳國公主及駙馬合葬墓中出土的文物欣賞
    墓中出土一千餘件文物,其中使用軟玉、瑪瑙、水晶製作的器物有三百多件。遼景宗、遼聖宗時期是遼的繁盛時期,這些玉器代表了遼國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為我們研究遼金玉器提供了可貴的參照。同時由於墓葬保護較好,未受到盜掘,玉器的擺放基本維持下葬時的狀態,又採取了科學發掘的方式,為研究契丹文化也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 看得見的北朝 | 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趙大地,隱藏著鮮為人知的北朝歷史
    圖片來自網絡縱觀這段紛亂的歷史,魏晉的風骨、隋唐的盛世,都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傳奇,唯獨夾在中間的南北朝,似乎沒有什麼太多的存在感。不可否認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得百姓生活疾苦,城市遭受嚴重破壞,經濟發展滯緩。
  • 傳承歷史文化、講好磁縣故事!這場活動很有「料」~
    高洋的墓就在磁縣!1987年,磁縣灣漳村北朝大墓壁畫出土,專家斷定他就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陵墓,高洋是蘭陵王的叔叔,北朝墓葬群分布於磁縣。墓中出土的陶器、青瓷器、玉器、金屬器、陶俑等各類隨葬品2200餘件,一一陳列在北朝考古博物館。 讓我們走進中國唯一一座北朝考古博物館:它通過煌煌帝都、巍巍陵寢、泱泱文明3個展廳,沿著古今傳承的「一帶一路」,引領我們走向世界。
  • 「玉柄銀錐」出土公主墓讓專家不解,公主的喜愛之物有如此妙用?
    「玉柄銀錐」出土公主墓讓專家不解,公主的喜愛之物有如此妙用?文丨夢小姐談歷史有不少古代歷史愛好者們經常讚賞古人那時候的燦爛文化,對於他們在落後的條件下,還能夠創造出很多珍貴的、奇妙的器物,真的是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