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村民挖出古墓,墓中發現13歲小女孩,1064個陶俑驚動考古界

2020-12-14 大偉歷史觀

上世紀70年代,河北村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古墓震驚考古界,墓葬堪比帝王級別的奢靡,古墓規模宏大,出土數千珍貴文物,其中還包含1064個陶俑,2枚極為珍稀的拜佔庭帝國金幣以及大量極為罕見的精美壁畫,價值不可估量,經專家認定,墓主人是北魏時期柔然國的茹茹公主,去世的時候年僅13歲,這不由讓人感到驚訝,為何一個年僅13歲的公主,墓葬卻能夠達到如此高的帝王級別呢?

這主要與茹茹公主當時的一段政治聯姻分不開,公元五百四十一年,東魏為了聯合北方草原的柔然國,以牽制西魏的進攻,東魏主動向柔然國的茹茹王示好,提出聯姻的想法,東魏朝廷當時長期被權臣高歡把控,高歡便提出,讓自己年僅八歲的兒子高湛迎娶茹茹王5歲的茹茹公主,柔然國當然也有意與中原國交好,便答應了這場政治聯姻,兩個還懵懂天真的孩子,就這樣穿上大紅喜袍。

在兩國聯合舉辦的氣派恢弘的婚禮上拜了天地,柔然王還是非常疼愛自己這個小女兒的,陪嫁過來的金銀財寶數不勝數,5歲的茹茹公主從此便住在了東魏高歡家,但是中原與柔然的文化差異還是非常大的,茹茹公主飲食生活各個方面都非常的不適應,終日鬱鬱寡歡,以至於日漸消瘦。

茹茹公主是兩國聯姻的關鍵,一旦有不測,對政局影響很大,高歡不敢怠慢這位小公主,於是命人按照茹茹公主在柔然國的生活環境,專門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街道,眾人都穿柔然服,賣著柔然街頭常見的小玩意兒,茹茹公主的房間也是按照原先住的樣子打造的,還專門請來茹茹公主在柔然的玩伴,茹茹公主這才恢復了些孩子該有的笑臉,漸漸的也開始習慣中原的生活,和小丈夫高湛相處的也很好。

茹茹公主也漸漸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但好景不長,茹茹公主病發疾病,高歡請來眾多名醫也素手無策,臨死前的茹茹公主一反平時溫順懂事的模樣,大哭大鬧要見自己的家人,高歡於心不忍派人快馬加鞭去通報柔然,但是山高路遠,更何況這千裡之外的柔然,茹茹公主最終還是沒見到親人的最後一面,死時年僅13歲。

茹茹公主的死在當時極為轟動,茹茹王聽聞幼女的死更是悲痛欲絕,為了表明東魏聯合遊人的誠意,東魏專門為茹茹公主建造了帝王級別的陵墓,並且陪葬了極為數量驚人的金銀珠寶,兩國也因此繼續交好,茹茹公主是政治利益交換下的犧牲品,她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沒有人關心她願不願意,想必她臨死前唯一一次任性地要見自己親人,也是這些年來一直埋藏在她心底最深的渴望,這對於平常人家再簡單不過的要求,卻是她一生都不敢奢求的夢。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河北磁縣發現茹茹公主墓,出土1000多件陶俑,揭開一段傳奇的故事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出土大墓牽出的那一段往事!上世紀70年代,河北磁縣大冢營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樣,扛著鋤頭在麥田耕作時突然碰到了硬東西,於是村民挖開土層發現硬東西好像很大,經過仔細清理卻發現這是一座墓頂。村民意識到是挖到了古墓,於是上報了當地相關部門,很快當地文物部門就派出考古專家趕往現場。經過現場勘探,專家表示這座墓的規模很大,跟皇陵不相上下。
  • 村民挖大棚,無意間挖出了一座四百年前的古墓,墓中屍體栩栩如生
    話說,在2010年7月的時候,在莘縣十八里舖鎮,一個村民在一家蔬菜大棚中挖開了一個古墓,裡面有三具棺槨。根據地方文化管理所的考證,這是明朝時期的古墓。在這個古墓裡,有一塊寫有墓志銘的石碑,它記載著墓主人的身份。原來,墓中的男主人叫郝若鏞,一個女主人是江氏,另外一個女主人是丁氏。
  • 河北挖出「安祿山」墓,卻發現一盤英語磁帶,氣得專家怒罵盜墓賊
    位於河北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田莊村東的田莊古墓,大家知道嗎?這座田莊古墓算得上是河北發現的唐朝最大的墓葬了,它屬於那種典型的帶長斜坡墓道的大型磚室墓,坐北朝南,封土呈現的圓形,而且墓葬規格非常的高。其實這個情景在另外一座墓葬中有提到過,同樣也是在過年村民們放鞭炮的時候,突然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開啟了,具體哪一座墓葬有點忘記了。繼續回到田莊大墓來,當時村民們都感覺到了地震響聲。
  •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墓中發現七具屍骨,揭開紀曉嵐的「真實面目」
    公元1735年,年僅十一歲的紀曉嵐跟隨父親離開家鄉前往京師求學。三十歲的他考中二甲第四名,開始步入仕途。作為乾隆帝御用的文人,一生都在負責編書修書的他,與和珅並無實際利益衝突。所以二人並不像影視作品演繹的那般水火不容。作為總纂修的他,無論是權勢還是地位,都是無法與和珅相提並論的,所以他根本無法與和珅為敵,影視作品中二人鬥智鬥勇,都是戲劇效果並不能當真。
  • 工地施工挖出西漢大墓,墓主身份出人意料,專家終於找到它了
    後來工地負責人趕到現場,一看不要緊,憑藉前幾次工地挖出古墓的經歷,以及從文物工作人員身上學得的考古常識,他感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迅速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據統計墓葬中共計出土文物多達10434件,包括金銀器、銅器、鐵器、玉器、陶器、漆木器、玻璃器等。
  • 洛陽又雙叒叕挖出古墓?這次是……
    對此,洛陽市文物局回覆:「2020年4月7日下午我局接到110指令,位於老城區營莊旁邊立交橋工地施工發現古墓,我局立即組織考古院相關專家趕到現場進行核實,經 勘 查 是 古 墓,我局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停工保護好現場等候處理,
  • 機場擴建發現3500多座古墓,網友神評論:地上沒開盤,地下住滿了​
    2003年8月,文物部門在西安北二環東側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探測到一個古墓,後證實是1400多年前的北周時期一位86歲的西域貴族與妻子的合葬墓。2005年9月,位於西安西郊西三環的建築工地內,發現一座唐代的將軍墓,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的陶罐、陶俑、生肖俑等,共達70多件。
  • 河北挖到紀曉嵐墓,七個陪葬女子枯坐墓中,光輝形象徹底被顛覆
    上個世紀,河北滄州的老百姓們生活還不像現在這樣衣食無憂,而且早前文物保護意識還沒那麼清晰,於是為了生存,在當地人的組織下,村民一起挖開了一座清朝古墓,希望能找到一些值錢的陪葬品
  • 1957年西安挖出9歲少女墓,墓主身份大有來頭,石棺蓋刻4個大字
    憑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西安境內文物古蹟之豐富令人咋舌,古墓群數量也非一般城市能比,許多著名的大墓都存在於此。在這些繁星般分布的古墓中,曾有一處十分奇特,墓中棺槨由青石精心雕刻而成,宛若宮殿,其中的陪葬物品精美至極,令人驚嘆。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座奇特古墓的墓主人只是個九歲的小女孩。
  • 水庫挖出古墓,堆滿三千件黃金葬品,墓主手戴11枚金戒指
    在2003年,考古學家從一座千年古墓中挖出一個五歲的小新娘,這位小新娘手上戴著11枚金戒指,在棺中枯坐了上千年。後來,根據考古學家調查,這位新娘,居然是被殉葬的。千年古墓葬禮,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儀式。在今天,為了倡導環保和節約土地資源,人們大多以火葬為主。然而在過去,人們舉辦葬禮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水葬,有的是風葬,而其中,人們選擇的最多的,就是土葬。
  • 讓專家「顏面掃地」的一次發掘:唐朝大墓中居然挖出一盤英語磁帶
    讓專家「顏面掃地」的一次發掘:唐朝大墓中居然挖出一盤英語磁帶作為我國最為興盛的朝代之一,唐朝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唐朝影響力很大,如今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在我們的國家,唐朝的影響力更大,每一次唐朝古墓的發掘,都會非常的受重視,專家們攜帶著各種先進的探測儀器和發掘工具
  • 山西一小山村發現金元時期的古墓群,考古專家:此墓群十分罕見
    據當地老人介紹,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在該村子就挖出大量的陶瓷瓦罐。老人說有那天三位村民上山去開荒地,這三位農民尋摸了半天覺得有一塊地的地形非常的奇特,不但平坦,而且土壤看起來非常的豐富,三人最後決定就將此地作為開墾的目標,三人挖了半天,突然有一人發現不對勁,一鏟子下去居然挖出一個罐子。年齡大的那位農民說:這個地段不一般。三人繼續深挖,果不其然,挖出了不少的陶瓷瓦罐。
  • 西安鹹陽機場擴建發現3500餘座古墓!網友:一爪子挖下去都是文物
    2003年8月,文物部門在西安北二環東側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探測到一個古墓,後證實是1400多年前的北周時期一位86歲的西域貴族與妻子的合葬墓。2005年9月,位於西安西郊西三環的建築工地內,發現一座唐代的將軍墓,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的陶罐、陶俑、生肖俑等,共達70多件。
  • 成都發現北宋第一畫家墓,挖出一件女性用品,考古專家卻難以啟齒
    在今天的介紹的這座北宋古墓群中,就挖出一件非常特殊的女性用品,說實話真的連考古專家都難以啟齒,看到這裡,或許大部分人都開始想歪了,只能告訴你真的是如你們所想的那樣,還是來一起看看吧!  事情發生在成都洪河村,那個時候這邊在進行綠化道改造,可是恰巧的是意外發生了, 有幾個工人在幹活的時候挖出一個2米深的大洞,很顯然大家肯定被這個大洞給吸引了,都在想會不會洞裡面有什麼寶貝呢?
  • 陝西鳳翔發現中國最大古墓,墓主人是秦始皇先祖,竟有186人陪葬
    六大「最」 秦公大墓是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一發掘的最大古墓,故稱「秦公一號大墓」。此墓被考古人員挖掘的過程發現竟有247個盜洞。
  • 考古挖出一條精美項鍊,墓主人是9歲女孩,網友:名字太洋氣了
    每一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小時候都想像公主一樣的生活,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專家們就真的在一座古墓裡發現了一個「公主」。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公主,真的過著衣食無憂,萬千寵愛的生活。1957年,在西安的一個工地上,就有工人挖出了一些青銅玉器,工人們發現後立即上報國家。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當工作人員取土檢驗後果真在地底下發現了古墓,後經測量,這是座面積約40000平方米的高規格家族墓園,但是令考古專家倍感失望的是,這些墓中有13座慘遭盜掘,只有一座倖免於難。古墓發掘現場通過對墓葬結構的分析,專家推斷,中間的核心大墓應是西漢中晚期,而且墓主人至少是列侯級別。
  • 考古現場照片:墓中沒有「粽子」,但考古家最怕遇到這個
    秦始皇兵馬俑坑眾所周知,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蹟,自發現到挖掘後一直都被各界高度重視,出土的每一具兵馬俑都極其珍貴,容不得任何的損害。考古挖掘時也一樣,陶俑非常的脆弱,如果一不小心陶俑就可能被考古家損壞。其實很多不完整的陶俑除了歲月的侵襲之外還與考古家考古出土時不可避免的破壞有著莫大的關係,不僅如此,很多兵馬俑在剛出土時是彩色的,但在4分鐘內全部褪色。
  • 古墓挖出9部「失傳醫書」,記載「起死回生」之術,專家:迷信
    在我國考古史上也有挖到有關於醫術的文物,有一座古墓之中還挖出9部「失傳醫術」,記載了「起死回生之術」,專家卻表示:迷信!出土西漢「老官山漢墓」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在修地鐵3號線時在施工的範圍內發現了一座西漢時期的古墓,隨後成都省博物館和荊州文物局聯合組成考古隊一直對古墓進行考古挖掘。
  • 村民挖樹坑挖出古墓 青磚整齊有門窗(圖)
    即墨大信鎮喬家村的李大爺,正在自家的地裡挖樹坑,挖著挖著,挖出個意想不到的東西——古墓。    眼前這個直徑和深度都約一米半左右的大坑,就是李大爺一家昨天挖樹坑刨出來的。    李大爺說,墓門口磚塊堆砌的方式,很像以前的祠堂門,磚的角是露出來,這種設計他在很多年前見過,而且本地人建墓都是長方形的,沒聽說有圓形的,眼前的這個墓,怎麼看怎麼不像是個近代墓穴,難不成是古墓?    目前,所有的情況也都是村民的猜測,隨後,記者將情況發應給了即墨市文管新局,不一會,即墨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趕到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