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12月31日晚,廣州芭蕾舞團將攜古典芭蕾的巔峰之作《天鵝湖》登陸廣州中山紀念堂,一起跨年約嗎?提起《天鵝湖》大家或許不陌生。這一部獨得全世界觀眾的寵愛140多年常演不衰的芭蕾舞劇。但是,關於《天鵝湖》背後的故事,你未必熟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天鵝湖》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首演遭差評。1877年2月,《天鵝湖》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次亮相。滿懷期待的老柴迎來的是失敗的重擊:這次演出不僅排練時間不足、女主角臨陣換角,舞蹈的編排也十分潦草,樂隊指揮更是隨意篡改樂譜,甚至直接給群鵝的服裝加上生硬的翅膀……留下諸多硬傷。有評論家說道:「我從未見過大劇院的舞臺上有過比這更糟的演出。」《天鵝湖》的首演失敗讓老柴心灰意冷,險些放棄芭蕾音樂創作。
時隔17年重獲公認。直到柴科夫斯基1893年逝世後,《天鵝湖》才再次被列入重新編排的議題。1895年,法國編舞大師馬裡烏斯·彼季帕和其弟子伊萬諾夫將當年遭冷遇的《天鵝湖》重新改版並上演,才使這部經典作品一鳴驚人,重獲新生,並一躍成為西方古典芭蕾的巔峰之作。
32個揮鞭轉。在1895年的這次重演,皮•萊娜尼扮演了劇中的雙重角色──奧傑塔和奧吉莉雅(白天鵝和黑天鵝)。她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和完備的技巧體現了編導者的意圖,一口氣做了32個揮鞭轉,這一絕技至今仍保留在《天鵝湖》的演出中,成為衡量優秀舞者的「試金石」。
不全是大團圓結局。柴可夫斯基最初創作的《天鵝湖》其實是一個悲劇:王子面對黑天鵝的種種誘惑,違背了與白天鵝的誓言,最終天鵝們永遠無法變回人形,王子與白天鵝奧傑塔雙雙投湖。
後來,隨著人們對大團圓結局的渴望,以及對觀賞體驗的全新需求,催生出了《天鵝湖》多種多樣的結局。幸福的結局:魔王被打倒,公主和王子在一起(1950年馬林斯基劇院新版,被大多數舞團採用)。悲傷的結局:一切皆為幻想,王子含恨自殺(1984年巴黎歌劇院版);王子被殺死,公主被魔王擄走(1986年巴黎歌劇院版);王子誤殺公主,悲恨交加投湖(2006年休斯頓芭蕾舞團版);王子魔王消失在決鬥的暴風雪中,獨留公主一人(2010年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版)。
12月31日晚上演的「紀念堂之夜」大型芭蕾舞劇結局又是怎樣的呢?留個懸念給你。
不過,廣州芭蕾舞團倒是可以先好好地給你介紹介紹。自1993年成立以來,劇團先後推出了上百部不同題材、流派的原創作品,形成了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藝術嚴謹、多元創新的藝術風格,成功探索出一條古典與現代、民族與世界交相輝映的發展之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等方面具有著強大的推動力。
劇團現保留20餘部大型舞劇及100多個優秀劇目,榮獲國際級獎項53個,國家級獎項61個,其他國內比賽及藝術活動獎項110餘個。大型原創芭蕾舞劇《風雪夜歸人》曾榮獲第十三屆「文華大獎」並囊括全部單項獎、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殊榮;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浩然鐵軍》榮獲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臺劇創作資助項目,並於2019年入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舞臺藝術作品展演」赴京獻禮,2020年入圍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終評。
廣州芭蕾舞團曾先後赴歐洲、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及國內各大城市進行文化交流巡演活動,且享有盛譽。2018年,劇團正式加入「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攜手中演院線共同搭建國內外演藝產業新平臺;2019年應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邀請,進入世界頂級藝術殿堂舉辦「中美舞蹈文化周」活動,將中國文化藝術推向世界主流藝術舞臺。
廣州芭蕾舞團將發揚「國家一流演出團體」品牌,肩負「中國文化名片」使命,努力向世界展示屬於中國文化自信。
記得《天鵝湖》上演的時間:12月31日(周四)晚上20:00。
(圖片由廣州芭蕾舞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