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中山紀念堂,怎算來過廣州

2021-02-07 歷史現場

       1928年4月,為紀念孫中山,由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提出動議,在越秀山下興建公園,以偉大的建築,作永久的紀念。動議得到各界積極響應,議決在原總統府舊址興建中山紀念堂。

       這塊地在清代曾做撫標箭道,後改做督練公所。民國桂系統治廣州時期,曾做督軍署。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總統府設於此。1922年發生「六一六事變」,部分粵軍在廣州發動兵變,反對孫中山,與支持孫中山的海軍發生激戰,總統府被毀。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廣州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曾決定在西瓜園(今人民中路)興建中山紀念堂。但最後決定把紀念堂改建原總統府遺址上,更有紀念意義。


       

       建築孫中山先生紀念堂籌備委員會把收到的各種設計草案,都放到國民政府內展覽,由評判員分別評判,並請畫家溫其球、姚禮修、高劍父、高奇鋒、馮鋼伯、陳丘山,建築家林逸民、陳耀祖等八人為評判員。最後,公布以呂彥直設計的方案獲得首選。呂彥直是天津人,楊宗錫的康奈爾大學同學,也是越秀山上中山紀念碑和南京中山陵的設計者。

      紀念堂工程,以陶馥記取價九十二萬八千八百二十五兩;紀念碑工程,以宏益公司取價一十三萬八千六百兩,全部鋼架,以慎昌洋行取價一十八萬五千兩為當選。總投資按廣東省財政廳公布的數字為3365970元,部分由熱心的廣州市民和海外華僑集資,部分由廣東省政府撥給。

       1929年1月15日奠基,但中途遇到經費不足及地質複雜等問題,進展一度受阻,直到1931年才基本建成。可惜呂彥直沒能看到他的偉大作品落成,中山紀念堂奠基時,他已身患重病,工程還沒未完成,便於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



       紀念堂整體建築包括門樓、紀念堂及東西附樓,坐北朝南,佔地共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含東西兩座附樓、後臺休息室及地下化妝室),鋼架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前後左右四個重簷歇山頂拱託著中央的八角形亭式頂蓋。從堂體地面至八角亭寶頂最高點為57米。紅柱黃牆,襯以寶藍色琉璃瓦蓋,莊嚴瑰麗。牆裙為遼寧青石,用香港花崗巖做須彌座臺基和階級。廊柱為紅色水磨石米柱和紅色隔扇。在正面重簷歇山頂的中央,高懸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有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雄渾有力。


上圖:紀念堂開幕當天的舞獅場面

下圖:紀念堂落成典禮的牌樓


      堂內觀眾大廳,分上下兩層,共4729個座位,頂呈圓蓋形,是用玻璃鑲嵌的一個大吊頂,廳內無一柱,不會阻礙視線,而且基本上沒有回聲,堪稱建築藝術中的傑作。堂內四周飾以彩繪圖案,丹彩明麗,傳達著一種東方民族的風採流韻。舞臺後牆鑲嵌著孫中山浮雕頭像和《總理遺囑》刻石。

       孫中山生前好友、日本人梅屋莊吉在1932年出錢鑄造的四尊孫中山像,分別贈給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大學和澳門國父紀念館。1954年,廣州市政府擬把中山大學那尊孫中山塑像移到中山紀念堂安放。

       但因為該像太小,與環境不甚協調,1956年市政府決定在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九十周年時,把這尊像又從中山紀念堂移到中山大學康樂園新校園內。另外由剛成立的廣州人民美術社雕塑組創作新的孫中山像(作者尹積昌、詹行憲、廖加復)。1958年新的孫中山像完成創作,安放在堂前的基座上。

       這是中國第一尊室外以混凝土為材料的孫中山塑像,高5.3米、重約8.7噸,外表噴銅。塑像與越秀山上的孫中山紀念碑在同一軸線上,上下輝映。塑像曾獲1987年全國首屆城市雕塑優秀獎。1999年9月,一尊用精銅鑄造的孫中山像,安放在紀念堂外,原混凝土像則遷至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紀念堂落成開幕當天

上圖:中山紀念堂的木棉王

下圖:從越秀山上俯瞰紀念堂


       1962年,中山紀念堂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經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築學會核定公布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單位。從1981年開始,中山紀念堂有限度地開放草坪與迴廊給市民參觀遊覽。1996年由廣州市旅遊局主辦,市民投票評選的「廣州十大旅遊美景」之中,「辛亥之光」一景,包含了兩個景點,一個是黃花崗公園,另一個就是中山紀念堂。2001年6月,中山紀念堂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讀本號文章,品廣州往事:

相關焦點

  • 謁拜廣州中山紀念堂
    位於廣州市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
  • 來廣州旅遊,為什麼要去廣州中山紀念堂
    紀念堂簡介石刻廣州目前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一線城市,在廣州不但有現代化的娛樂體驗,他更是有厚重的歷史氣息,其實不管到那座城市,不去探尋這座城市的過去,那麼看現在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現在全國各地的一切似乎被包裝的大同小異
  • 通訊:孫中山後代及親屬晉謁廣州中山紀念堂
    通訊:孫中山後代及親屬晉謁廣州中山紀念堂     圖為嘉賓團在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銅像前舉行晉謁儀式
  • 廣州中山紀念堂之建造緣起及其規劃建設意匠(下)
    ③中山紀念堂紀念碑開幕典禮盛況、林雲陔報告建築紀念堂碑經過.廣州民國日報.1931-10-12(2)。④孫中山先生廣州紀念堂籌備委員會姓名錄、孫中山先生廣州紀念堂籌備委員會抄件清冊.廣州市檔案館館藏檔案,全宗號:4—01;目錄號:7;案卷號:46—3:114。轉引自盧潔峰.廣州中山紀念堂鉤沉.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39。
  • 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中山紀念堂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廣東中山人,故居位於翠亨村,當然,中山以前叫香山,因他而改名。全國各地,以中山命名的地方非常多,在廣州更留有很多印跡,比如: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大學、大元帥府等。今天要介紹的中山紀念堂,更是專門為紀念他而設計和修建,堪稱建築藝術的傑作。
  • 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 ,竟然是在梧州
    山環水抱綠意盎然的梧州山城,有座建於1928年的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
  • 文山的前塵過往裡,看見風雲際會的中山紀念堂
    近300年來,從清朝知府府署、平安府署創建,到1914年廢開化府,設文山縣,再到1932年創建中山紀念堂,這片區域成為文山城區的政治文化中心。許多影響文山全局的事件在府衙內發生,許多重大的集會在紀念堂前廣場召開。這裡風雲際會、血雨腥風、歷盡滄桑。
  • 飯後參觀中山紀念堂是個不錯的選擇!「天下為公」的孫中山先生
    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出去走走,我會在朋友走之前繼續分享,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中山市中山紀念堂。中山市中山紀念堂,那是去年年底出差的時候。其實孫中山紀念館並不是規劃的目的地,只有去是中山市岐江出差,當他到達中山市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到了酒店後,覺得酒店裡很無聊,離吃飯時間還有幾個小時,於是約了幾個同事,決定去附近的小公園放鬆一下,當時,離酒店最近的公園是孫中山紀念館,於是,我收拾了三兩下就出發了,據說額外的旅行充滿了驚喜,的確,去了中山紀念堂後的感受並沒有讓我和同事們失望。飯前,曉曉走遍了中山紀念堂。
  • 廣州最有紀念意義的建築,門票只要10元,但很多年輕人卻不愛來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籤,如北京的天安門,上海的東方明珠,廣州目前的標籤是「小蠻腰」廣州塔,廣州塔是年輕的,於2009年建造和使用。而今天要講的中山紀念堂則是老廣州歷史的縮影,與清朝的歷史也緊緊聯繫。除現有紀念館和黃埔軍校、中山大學、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中山八路、廣州中山紀念碑、孫中山紀念碑、廣州孫中山故居、大元帥府外等等,小編發現這座城市的大部分標誌都與孫中山有關。前往中山紀念堂,觸摸現代歷史遺蹟。高中有一本叫《中國近現代史》的教科書。在史書中,對辛亥革命的描寫厚重,這是每一次考驗的內容。
  • 第17屆廣州大學生電影展青穗之夜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圓滿落幕
    11月25日,2020廣州文交會暨第17屆廣州大學生電影展青穗之夜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隆重舉行。本屆廣州大影展以「趁青春 去發現」為主題,青年演員魏大勳擔任形象大使,現場頒出多個電影榮譽,表彰過去一年多的優秀電影人與電影作品。
  • 《天鵝湖》邀你來中山紀念堂一起跨年,約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12月31日晚,廣州芭蕾舞團將攜古典芭蕾的巔峰之作《天鵝湖》登陸廣州中山紀念堂,一起跨年約嗎?提起《天鵝湖》大家或許不陌生。這一部獨得全世界觀眾的寵愛140多年常演不衰的芭蕾舞劇。但是,關於《天鵝湖》背後的故事,你未必熟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天鵝湖》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夢回童年》流行鋼琴動漫音樂會今晚奏響紀念堂
    作為群眾喜愛的「紀念堂之夜」——相約星期三公益惠民系列演出,於今年7月8日重磅回歸後,持續受到市民大眾歡迎。今晚,《夢回童年》流行鋼琴動漫作品專場音樂會登陸「紀念堂之夜」。「紀念堂之夜」相約星期三公益惠民系列演出是廣州中山紀念堂自2017年以來,針對廣大市民進行藝術文化啟蒙而打造的公益惠民演出品牌。面對突發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管理中心迎難而上、積極準備、安全有序地開展文化演出活動,務求讓市民能儘快重返劇院,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為「六穩」「六保」鼓舞士氣。
  • 梧州中山紀念堂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李濟深故居民革黨員之家揭牌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蕭凝)12月14日,梧州中山紀念堂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李濟深故居民革黨員之家舉行揭牌儀式。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中共梧州市委書記全桂壽出席儀式,共同為梧州中山紀念堂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李濟深故居民革黨員之家揭牌。
  • |崑山|建築|中山堂|中山紀念堂|建築面積
    作為我市重點實事工程之一,中山堂修繕項目以中山紀念堂為核心,包含相關附屬用房及景觀庭院等多個項目,總投資達1.68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一期為中山紀念堂修繕,文保佔地面積1129.48平方米,紀念堂本體建築面積755.23平方米。主要修繕內容包括:屋面修繕、屋架修繕加固、建築結構加固、仿古修繕和水電及消防配套工程等。開工時間為2018年11月,計劃於2020年8月底竣工。
  • 廣州「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在這個4 A景區,春光下特別美
    如果時光倒流,我們會發現廣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標誌性建築,地標性的變化伴隨著城市的發展:90年代中信廣場、80年代廣東國際大廈和白天鵝賓館、70年代廣州賓館、60年代海珠橋、50年代南方大廈、40年代愛群大廈、30年代……就一定是中山紀念堂。一個春天的早晨,穿過那條橫貫廣州東西方向的大動脈東風路,看到了中山紀念堂。
  • 從紀念堂空中漫步至白雲山,一路花海!
    從紀念堂空中漫步至白雲山,一路花海!「雲道」效果圖5公裡綠化景觀提升工程10月開工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連通工程沿線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建設規模約56745平方米☆ 包括中山紀念堂至白雲山長度約0.7公裡的空中步道,地面步道4.3公裡的沿線平臺及綠化景觀的改造提升。
  • 廣州首條「雲道」驚豔曝光!空中漫步,看超美花海!
    廣州的第一條雲道初步建成啦!大家以後可以在空中漫步甚至可以從中山紀念堂一路直上白雲山在半空中感受廣州的綠樹花海藍天...感覺超級棒!越秀公園、中山紀念堂等景點統統連起來這些地方以後可以「一條路直達」想去哪就玩到那!
  • 廣州六大著名景點,你去過嗎?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國家
  • 廣州二十世紀偉大建築,跨度71米卻無一根柱子,建築師堪稱天才
    廣州地鐵二號線沿線分布著很多地標景點,越秀山南邊的中山紀念堂堪稱二十世紀的偉大建築,這座建築是東風路上必打卡的景點之一,和南京中山陵的設計者是同一個人。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結實的建築物柱子起到主要承載作用,不過中山紀念堂跨度71米的大空間卻沒有一根柱子,堪稱建築奇蹟,充分彰顯設計師的水平。廣州中山紀念堂的設計師叫呂彥直,安徽人,是二十世紀初期的青年才俊。
  • 近百年的歷史建築,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仍位居廣州十大標誌性建築
    在廣州的老城區中心有一座近百年的歷史建築—廣州中山紀念堂,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 歷經百年滄桑,仍然是廣州十大標誌性建築之一 ,與現代的廣州塔可以相提並論。它雖然是時代的產物,但在廣州建築史上將是永遠具有無可替代的標誌產品,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今天帶大家去一睹它的神秘。廣州中山紀念堂位於廣州市傳統中軸線上,背倚越秀公園的越井崗,山頂上聳立著中山紀念碑,紀念堂主體興建於1929年1月,1956年重鑄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