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康裡巎巎目錄總匯

2021-02-19 書畫縱橫

康裡巎巎(1295-1345),色目康裡部人。字子山,號正齋,恕臾,又號蓬累叟。蒙古族人,一作新疆人。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奎章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卒諡文忠。與其兄康裡回回同為當時名臣,世稱「雙璧」。工書,善真,行、草書,楷書宗師虞世南,行草學鍾繇、「二王」,旁及米芾,筆畫遒娟清秀,轉折圓勁流暢,神韻可愛,名重一時,評者以為趙孟頫以後,以書名者便是康裡子山。自言日寫3萬字,可見他書法上的造詣是與勤學苦練分不開的。

在元、明代的書法的傳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蒙古族人,他的豪放的性格,足以使茲中原「傳統」藝術之一端的書法產生新的內涵和特點,從而使之成為中國相關歷史上的耀眼明星。乃為孛兒只吉氏朝士子的一員,他同樣有著「廣泛」的「交遊」。而在與之往來的人中,既涵詩家馬祖常、楊載,又涵文擘許有壬、黃溍、胡助、貢師泰。

康裡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勁健清新、純淨灑脫的神韻。從王字起家,又吸收醉素、張顛的狂放,孫過庭《書譜》的俊秀,形成個人風格:行筆迅捷,線條極為流暢,字形較長,風姿疏展挺拔。自謂一日可寫一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流暢是一種特殊的美,流暢而不浮滑,更顯出康字的深厚功底。

康裡巎巎目錄總匯    (點擊目錄進入)

元 康裡巎巎 張旭筆法卷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臨十七帖頁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奉記帖頁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自作秋夜感懷七言古詩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元 康裡巎巎 致彥中尺牘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李白古風詩卷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元 康裡巎巎 唐人絕句六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元 康裡巎巎 題周朗《杜秋娘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跋趙孟頫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 美國佛利爾美術館藏

元 康裡巎巎 跋任仁發《張果老見明皇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謫龍說卷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裡巎巎 跋子昂臨相馬圖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存疑)

相關焦點

  • 元代書家系列之——康裡巎巎
    康裡巎巎(1295-1345),字子山,號正齋,如叟, 康裡人。康裡即漢代的高車國。其祖父燕真服侍元世祖忽必烈,徵戰有功,受到重用。父不忽木官至平章政事,為元世祖、 元成宗朝的名臣,對漢文化領悟頗深。
  • 康裡巎巎|《致彥中尺牘》
    康裡巎巎《致彥中尺牘》紙本 30.8×55.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康裡巎頓首再拜彥中管賢友足下。十二月十二日。金子振宣使至。得教字。深荷遠懷之至。中間見誨。實是下心。然亦自有公論也。康裡巎頓首拜。十二月十四日書。諸般雜色素箋及建連。付來些小為禱。銀朱亦望惠數兩。欲為印色。此中者不可故也。(諸般下三十三字。雙行夾注)。彥中賢友足下。康裡巎謹封。(十一字原籤。康裡巎謹封五字文不全)。
  • 康裡巎巎《自作秋夜感懷七言古詩》
    康裡巎巎曾任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以書名世。幼年時在皇家圖書館受過充分的漢文化教育,後來做過文宗和順帝的老師。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子山書正書學虞世南、鍾繇,行草宗羲獻。草書猶得鍾王筆意,勁圓毫雄,極具個人特性。其學書極其用功,傳雲可以「日寫三萬字」三倍於松雪道人之「日書萬字」,的確令人驚嘆!
  • 大師臨帖 | 康裡巎巎 草書臨《十七帖》
    (元)康裡巎巎臨《十七帖》冊頁 《臨十七帖》是康裡巎巎節臨晉代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五帖。帖前楷書題籤「康裡承旨巎」。無題跋。此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
  • 康裡巎巎草書《漁父辭》,灑脫勁健!
    康裡巎巎(1295-1345),中國元代書法家。字子山,號正齋、恕叟,又號蓬累叟。
  • 康裡巎巎草書《謫龍說卷》 — 他的名字怎麼念?他的字怎麼這麼好看!
    「康裡」現在已經併入百家姓的「康」姓,最早是一個民族族名,是欽察別部,又稱東部欽察。是古代高車人後裔。 如果大家還是不知道康裡巎巎為何許人也,那小編先提一人:忽必烈。想必這元世祖無人不識了吧?那麼巎夒跟他有何關係呢?那就得從巎巎的祖父說起:其祖父燕真是元世祖忽必烈得侍從,徵戰有功,受到重用。
  • 譚延闓 目錄總匯
    譚延闓 目錄總匯譚延闓 書《枯樹賦》          點擊進入    譚延闓 臨《麻姑仙壇記》   點擊進入譚延闓 精品對聯50品         點擊進入譚延闓 書法選粹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