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坐功腳趾掌發氣功
羅漢坐功,全套18個羅漢安勢,是專練腳趾學發氣,都與練氣有關,前六勢是內養,中六勢是練氣,後六勢是內收外放前,中.後各組練法都有側重,但總的說來,內養是基礎,內氣在內養中有了充實,才能內練外放。釋迦摩尼佛在微座而坐.時答須苦提的問題時說:「應如是十如是降伏其心」功夫只有以靜坐中才能求得真功,由生定,定後才能產生光,內養功靜坐開始,是全部功法的基礎,練功不求過急,急則出偏,一定要腳踏實地的把丹田功練好,在練前六勢時不能馬虎過關,練過算數,要練到丹田有了熱感後,才能作任督脈運轉意在任督),不然空轉勞而無益,李時珍在奇經八脈中指出,只有反觀內視者才能看到內景遂道,這一切功夫必須在前六勢中得到,然後才能作中六勢的調氣、出氣、練氣等中六勢內氣在四肢手上指掌腳趾腳掌能內氣外最後。才能練後六勢的外氣內放,內氣外放。
在全部羅漢十八勢的練功中,要配合動功和靜功中幾個動勢,使內動與外動相結合,這叫動靜雙修,必要時還要用點穴拔筋推拿引導的內外結合,才能功力倍增 只坐而不動,日久筋骨僵直,肌肉萎縮,氣而不暢通,只有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才能活其氣血,舒其筋骨先是運氣貫掌,指掌發氣,後是腳趾腳掌發氣,再全身慧光由內向外發出,練出全身功夫,
一、羅漢坐第一勢一默思羅漢(圖4-1)
頭平正;身正直,舌抵上顎,雙目垂簾,兩膝盤坐,兩手作十方手印《左掌心向上放於小胺前:右掌託於左掌上,拇指點右掌合谷穴>。練時,全身放鬆,氣沉丹田,眼觀手印,呼吸自然,由靜入定,慧光四射。這是內養練氣第一步。
二、羅漢坐第二勢—運氣羅漢(圖4-2)
頭平正,身正直,雙膝盤坐,兩愕下垂,曲時,兩手放在小腹前,上下相合,雙日反視,呼吸自然,兩耳返聽,運氣內行,漸有所悟。氣自丹田由谷道向脈上升運行到腦海,然後氣由百會穴下降,經任脈過羶中穴,降到丹田。反覆練習,這是內養練氣第二步。
三、羅漢坐第三勢一抱膝羅漢(圖4-3)
頭平正,身正直,坐於凳上,右足踩地,左腿放於右腿上,雙手抱膝,意在命門,目視前方,氣向回收,直歸丹田命門 此勢明糾正頭目發脹,兩腳心變熱,只要意在腳尖,氣即放出,並將左腳運動,其病氣即除
四、羅漢坐第四勢一調氣羅漢(圖4-4)
頭平正,身正直,雙膝盤坐,雙目垂簾,兩肩下垂,兩肘曲,兩掌心向下,右掌扶在左掌腕部,練時,氣由頭下降到丹田,兩掌下壓。
五、羅漢第五勢-降氣羅漢(圖4-5)
頭平正,身正直,坐於凳上,兩腳直伸,兩腳交叉,舌抵上顎,雙目下視,坐後氣自頭頂下降沿督脈下行,雙掌心向下,左掌扶右掌腕部下按氣降下直至兩足。
六、羅漢坐第六勢一練氣羅漢(圖4-6)
頭平正,身正直,雙目垂簾,雙膝盤坐,左手放在小腹前,手心向上。右手在上,全身放鬆,意在兩節間,運氣全身,貫注兩掌。
七、羅漢坐第七勢一貫氣羅漢(圖4-7)
白第七勢開始至第十二勢是氣走四肢在四端發氣『手指、腳趾內氣外放!
頭平正,身正直,舌抵上顎,雙目平視、雙膝盤坐,垂肩屈肘,左臂伸直,左掌放於膝上,四指微縮,食指伸直,右臂屈肘,手心向上,平放於胸前,五指向左肘少海穴。
全身放鬆,意在命門,調氣運身,右臂貫氣於食指,左臂之氣貫指放於右肘,使全身之氣集中在肘,同時放出於指。此勢是練右臂食指發氣的第一步。
八、羅漢坐第八勢一足趾發氣羅漢(圖4-8)
頭平直,身正直,左腳踩地,坐於凳上,右腳放在左膝上,趾尖向前,雙目前視左手放上右腳側面上,右肩下垂屈射五指側立向左。練時意在命門,火自升起,上走兩肩氣貫指掌,右掌指發氣到左肘,兩氣在左肘會合貫之於右腳,氣在五趾放出。此勢是練著腳踏向外發氣。
九、羅漢坐第九勢一獨足發氣羅漢(圖4-9)
頭平正,身正直,坐於凳上。舌抵上顎,雙目平視,左腳踩地,右膝屈腳平放在凳上,左掌側放膝上,右手側放右膝上,十指遙遙相對,右腳五趾向前發氣。練時全身放鬆,意在命門,大運周身兩掌練氣,一腳獨發內氣。
此勢是將全身之氣貫於兩掌,且貫於足下,使一腳獨自發氣。
十、羅漢坐第十勢—雙足發氣羅漢(圖4-10)
頭半正,身正直,坐放平凳。左足屈膝,腳踩平凳,五趾向前,右膝平屈,足趾向前,右掌放右膝上,用五指對左腳踝腕部,右時屈側掌指向右手發氣,使兩腳十趾向外發氣,可以治療全身上焦之病
十一、羅漢坐第十一勢一兩足尖發氣羅漢(圖4-11)頭平正,身正直,左膝平屈放於凳上,腳尖向前,右腿伸直踩地,右手放於右膝,左肘屈側掌五指向右腳趾。
意在命門,運氣上行經兩肩過兩掌。練氣在兩足尖發氣,
十二、羅漢坐第十二勢—左三指發氣羅漢(圖4-12)
頭平正、身正直,坐凳上、兩足踩地左於伸出指東方,右肘屈右掌五指點雲門穴,全身貫氣左手三指向外發氣
十三、羅漢坐第十三勢--祖竅發氣羅漢(圖4-13)頭平止,身正直,雙膝盤坐、雙目平視,舌舐上顎,左手按F膝上.右手屈時食指點祖竅穴,此勢是自我開祖竅的一種方法。
十四、羅漢坐第十四勢—膝關節發氣羅漢(圖4-14)頭平正,身正直,雙膝盤坐,左於握舉,並放於後,右手指懸時向膝關節發氣。
十五、羅漢坐第十五勢一腹中發氣羅漢(圖4-15)頭半正,身正直,雙膝盤坐,左手放於膝上,右手三指向羶中發氣。
·此勢可糾正氣聚羶中的偏差,使氣下降。
十六、羅漢坐第十六勢--食指發氣羅漢(圖4-16)頭平正,身正直,雙膝盤坐,舌舐上顎,雙目平視,左手放在膝蓋上,右下食指向前發氣。
此勢是專練食指發氣,練成後,可以用來遠距離發氣,
十七、羅漢坐第十七勢 劍指發氣羅漢(圖4-17)頭半正,身正直,雙膝盤坐,舌舐上顎,雙目平視,右手按膝,左於作劍印向前發氣,目視前方、劍指發氣是十八羅漢坐勢中的第一主勢。
十八、羅漢坐第十八勢一三指發氣羅漢(圖4-18)頭平正,身正直,左手嫻惠方二指,拇指伸直.食中指向前發氣。三指發氣是十八羅漢坐勢中第二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