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懶散」可能是天生的?家長若在3點用心培養,依然未來可期

2020-12-22 糰子媽育兒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身為家長每天在生活和工作中,能接觸到各種性格的人,雷厲風行的老闆、工作效率高的同事,持家能手的主婦等等。

不僅自己想成為和他們一樣厲害的人,也想培養孩子變得積極起來,可孩子偏偏表現得很懶散。

孩子「懶散」可能是天生的?

有一類孩子從小做事不積極、沒有自律性、時間觀念不強、討厭各種強硬的規矩,無論大人怎樣監督批評都沒用。

家長可能會感到失望:這樣的孩子會有出息嗎?到底該怎麼管才能讓他徹底改變?

先別太焦慮,我們可以先在腦海中想一想,夫妻、隔輩的老人或者近親中,有沒有以下性格的成年人?

脾氣衝動倔強,誰都勸不住他。遊手好閒不願吃苦,做事三分鐘熱度、沒有上進心一事無成卻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特別不靠譜。這類人屬於「低盡責型人格」,而且具有遺傳性,最令人頭疼的是,很難通過後天的監督、激勵等方式徹底改變。

如果孩子從很小就有懶散、責任感低的表現,家長不必太焦慮,每一個孩子不可能完美遺傳所有優點。

這種遺傳來的「懶散」,並不意味著孩子一定會成為上面提到的三種成年人,家長在培養時要注意幾個關鍵點。

如何培養「天生懶散」的孩子?

懶散和慢性子不一樣,他們的性格特點會阻礙學習、工作,甚至搭上自己的未來,無論是天生的懶散還是後天有表現,都可以有所改善。

誰都想讓孩子過得好,但是把懶散的孩子「拎起來」,強迫他變成另外一個樣子難度很大,家長在教育時注意以下幾點。

1)應對孩子的「多變性」

其實低盡責型人格的孩子內心也有過掙扎做出嘗試,但往往不能完成「蛻變」,仔細觀察他們的能力和積極性會有起伏。

在某件事或者某一時刻特別積極,並且做得很好。但沒過多久又回到原來的懶散、漫不經心狀態。

家長要知道的是,不必要求孩子時刻都保持他最好的狀態,這會讓他內心壓力過大。

只要在孩子嘗試努力時給出肯定和支持,回歸到懶散時耐心等待,孩子會在一次次被肯定中,慢慢變得積極起來。

2)目標別定得太遠,承諾會增加壓力

家長在培養這類孩時需要了解一點,用「未來」很難激勵低盡責類型的孩子。

因此家長不要為孩子定特別長遠的目標,比如長大後一定要怎樣,考上什麼學校、找怎樣的工作。

這些目標在低盡責型的孩子心中,當他們覺得目標太高太遠,自己又做不好時,會陷入自我懷疑,最後放棄努力。

所以,家長要改變的策略是讓孩子做好身邊的小事,比如最近的考試我們要加油,比上次多考一些分。

這些短期內的小目標難度不大,孩子做好後有成就感,在不斷的積累中變得越來越優秀。

3)繁重的任務,他可能無法完成

這類孩子無法承受繁多複雜的任務,比如學習和才藝都優秀,各科成績都出類拔萃,他們很難做到。

家長要幫孩子找出目最重要的一兩件事讓去做,只要用心做好一件事就算是進步。

「低盡責型」的孩子,也有別人不具備的優點

可能家長看過上面的總結後會感到有些灰心,難道這類型的孩子沒有優點嗎?答案是否定的。

曾經有一項研究,追蹤9570人四年多的生活,結果表明:盡責性高的人一旦失業,所感受到的痛苦將超過低盡責型人2倍甚至更多。

也就是說,低盡責型的孩子,抗壓性、抗挫能力要強很多,不會因人生的大起大落而讓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

而家長們問問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孩子若真的能夠做到這樣也不錯不是嗎?

糰子媽心裡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性格,也沒有優劣之分,我們不要盯著孩子的缺點一直看,按照孩子的性格特點去培養就好。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是什麼性格?

#育兒知識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性格懶散?這3個解決辦法很受用,家長要深知
    最近閨蜜在家裡做家務的時候,想讓孩子幫忙,可這個時候的孩子非但沒有幫忙,反而非常慵懶的躺在了床上。閨蜜非常生氣,對著孩子說道:「你就不能幫幫我嗎?」沒成想孩子居然回答道:「媽媽,我實在是太累了,我就不能幫你了。」閨蜜顯得十分疑惑,明明孩子什麼都沒有做,為什麼會說自己特別累呢?孩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懶散了?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相信家長們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高智商、高情商、聰明伶俐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我們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的。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怪癖」,這些可能在家長眼中是不好的習慣,但對於孩子而言卻是智商發育的信號。
  • 家長們抓住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需要用心培養孩子
    3歲時,寶寶大腦發育完成率增長至約80%,到5歲時,大腦發育完成率將達到90%,幾乎和成年人相同。由此可見,0-5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們如果抓住這段「黃金期」,精心養育,將幫助孩子鍛鍊出「最強大腦」,智商將更上一個臺階。如何培養孩子的「最強大腦」?
  • 孩子意志力應如何培養?家長不妨提前看看這3點!
    孩子意志力應如何培養?家長不妨提前看看這3點!這個世界上,一腔熱血的人很多,但持續堅持的人很少。哪個家長不想讓孩子成為有毅力的人呢?但是別說孩子了,就連家長自己都很少做到。那麼,家長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孩子的毅力呢?
  • 成功家長心得:教育也有區別,掌握這3點,培養優秀孩子
    家長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是最棒的,畢竟優秀的孩子不僅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更加順利,還能為父母爭光。很多人認為優秀的孩子天生就特別聽話,根本不需要家長多操心。實際上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性格和行為大多數都來自於家長平時的培養。然而父母對孩子的後天教育也會根據方法而導致不同的結果。鄰居家的孩子平時常常受到家長的「暴力式教育」,只要一犯錯,他的父母就立刻又打又罵甚至有時候還會體罰孩子。
  •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學習後勁足,學渣也能逆襲
    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學習後勁足,學渣也能逆襲1、專注力據老師說: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只有孩子擁有良好的專注力,在未來的學習當中才會更加的順利。很多人都想著專注力這東西不是天生的嗎?還能後天培養嗎?是的,專注力,除了天生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靠後天培養的。所以說孩子的專注力差,很大部分是家長在該培養的年齡,沒培養好。
  • 馬雲「開課」:培養孩子是投資不可能一夜漲停,家長每天應問自己三...
    作為一名曾經的教師,馬雲對為什麼創辦雲谷學校、怎麼辦雲谷學校、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應該成為怎樣的家長,分享了他的思考和看法。「回家第一件事,就想好好抱一抱孩子。」聽完演講後,有家長在釘釘群裡留言說。也就是說,只有六七十萬的人天生會讀書,最後有機會考進名校。那麼對於剩下近1300多萬的普通孩子們來說,怎麼辦呢?馬雲拿雲谷學校的方式總結了幾個要點:■ 不培養考試機器,不會為了分數放棄綜合能力培養,但孩子未來不會怕考試;■ 老師不是給正確答案,而是讓孩子尋找答案;■ 反對超前學習,有時候快反而不好。
  • 孩子喜歡探索細小的東西,家長的支持,可培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琳琳越想越擔心,現在每天早晚都要把家裡的衛生打掃一遍,她儘可能把家裡不常用的危險物品收納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她知道孩子是進入了細小事物敏感期,這正是孩子發展手眼協調的最佳時期,可潛在的危險也讓她不得不擔心孩子的安全,琳琳閨蜜的孩子就曾把綠豆放進耳朵裡,當時醫生說如果不趕緊取出綠豆,可就危險了。
  • 這3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是天生「好命」,真不是迷信,有依據的
    比如有人希望孩子屬龍,因為龍騰虎躍,龍馬奔騰,而且龍是吉祥的象徵,會給人帶來更好的命運。還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在0點0分出生,因為此時是子時,是老輩人都認同的好時辰,如果在子時出生,在老輩人心中都是天生好命。
  • 孩子罵人說髒話,可能是「詛咒敏感期」在作祟,家長試試這麼做
    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喜歡罵人的孩子常常性格暴躁,不容易與他人和睦相處,那麼這樣對孩子性格養成其實是沒有好處的。一個孩子,他只有在能夠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溝通的情況下才能在未來得到更多的機會和人脈。3.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如果孩子出口就是罵人,那麼他又如何連接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呢?顯然,罵人是不利於孩子的人格培養,更不利於孩子將來發展的。二.孩子罵人可能與詛咒敏感期有關那麼,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
  • 貝克漢姆9歲女兒顏值下滑,孩子步入顏值尷尬期,家長要小心應對
    #34;的引導問題孩子的顏值尷尬期,可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首先,處於顏值尷尬期的孩子,容易對自己的顏值抱有自卑心理,也可能因為顏值的下滑而不願過多地和外界接觸,從而封閉自己,這樣的狀態顯然是不利於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長的。
  • 孩子面對挫折的態度,決定了未來的高度,家長要培養孩子3個方面
    孩子面對挫折的態度,決定了未來的高度,家長要培養孩子3個方面「輸不起的孩子往往贏不了」,咱們在平時做遊戲的過程中,會發現和孩子玩遊戲時,當孩子發現遊戲要輸了就馬上哭。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這種心態可能只是太在乎勝利,想通過哭鼻子的方式來發洩不甘心的情緒或者讓家長主動認輸。這是因為孩子怕失敗,從而選擇了逃避的行為,可是作為家長是不能夠縱容孩子這種行為的,畢竟教育要從小時候抓起,很多時候小朋友的行為中也隱藏著許多道理呢,家長只有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養成健康的心態,完善的性格,實現育兒教育的目的。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家長鼓勵和表揚孩子,應「誇」在點上,用心的家長會注意以下4點
    大多數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們需要不斷正面的鼓勵,於是大家眼中的「你真棒」成為了多少人眼裡的「謊言式」「敷衍式」的鼓勵方法了,因為很多時候你真棒是很籠統的,它會讓孩子迷茫並且自大,他們不會知道自己被表揚是在哪個點上,只是知道這個結果而已
  •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做好這3點,幫孩子從坐不住到專注
    這種情況大家可能都會遇見吧,不僅是孩子還是大人,這就是因為從小專注力不集中所導致,之後,我在旁邊「輔佐」壯壯一起搭了半天的積木,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來,壯壯的狀態很好,而且還很開心。怎麼培養孩子專注力?1.
  • 公平競爭意識對孩子至關重要,讓孩子具備它可從這三點培養
    培養孩子求知慾和能力如果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那麼首先就要認識到公平正確的競爭意識的好處,不然的話,你是沒有辦法引導好孩子的。當孩子能夠正確看待競爭時,每個人天生的好勝心就會被激發出來。當孩子有了好勝心,就會激發他的求知慾,讓他逼迫自己去擁有能夠與別人進行競爭的知識儲備和能力。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責任心,教育孩子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好處和方法
    你好,這裡是《「成長力」養成術,讓孩子從普通到優秀》系列課程,不講大道理,只分享為人父母可以實操的乾貨,這節課主題是「責任心」的培養。家長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是為了他將來可以更好地在社會競爭中立足,長大成人後擁有美滿幸福的生活,而這離不開責任心和擔當意識。
  • 壹拾壹:家長要懂得培養孩子的自身能力,發揮孩子的潛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都佔據相當重要位置,一方面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一方面還要給予孩子物質和精神的幫助和支持,讓孩子能夠順利地走向社會,迎接美好的未來。那麼家長該如何去做,用什麼方式和方法,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呢?一是努力創造環境,包括認知的環境、開發興趣的環境、學習的環境,幫助孩子最大限度地發揮天性,發揮潛力。
  • 孩子在上學前,父母著重培養這「3個力」,日後可能成為學霸
    所以自從我有了孩子以後,我在內心就打算好了,要在孩子上學前,幫養成好習慣,為日後成為「學霸」做準備!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那些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力」,家長應該著重去培養。
  • 逆商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有多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逆商培養?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所以家長們通常都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培養,比方說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自信心、堅毅的性格。因為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所以各個家長對孩子所實施的培養方向、方法等,也是不同的。總的來說,家長都是希望自己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