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高擎社會公益大旗

2020-12-14 天天基金網

  20多年來,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中國基金行業堅守本職、砥礪奮進,不僅為發展普惠金融、建設現代金融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在教育、醫療、生態扶貧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行業2010年以來為扶貧公益事業捐助超過5億元,惠及數百萬人。

  重點關注教育扶貧

  一直以來,教育扶貧是基金公司履行社會責任中重點關注的領域。疫情稍一平穩,興證全球基金便聯合寧泉資產及各界愛心人士共赴雲南省瀾滄縣,開啟了公益回訪之旅。2020年10月15日,興證全球基金楊衛東、董承非,寧泉資產楊東,興證全球基金前督察長馮曉蓮等人從上海出發,開啟對瀾滄縣惠民鎮中心小學和景邁小學援建驗收回訪工作。自2016年起,興證全球基金已連續三年通過杉樹基金會資助瀾滄民族中學的貧困高中生,以幫助他們減輕壓力完成高中學業。

  6月5日,第8座銀華花兒書屋在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南山鎮塘背小學建立,銀華基金員工及「銀華日利」部分客戶代表來到小學,向孩子們捐贈圖書、衣物和文具等學習用品。除了銀華基金外,匯添富基金也一直關注著兒童教育領域。

  在2020年9月,泓德基金則再度深入西藏,為日喀則白朗縣全縣393名返貧致貧風險人員送上教育及生活資助,同時設立了「泓德&融匯夢想獎學金」,將為白朗縣所有即將步入大學校園的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提供入學獎學金。這也是「泓德基金愛心之路」公益捐贈的第四年。四年裡,泓德「愛心」之路從亞闊村起步,到白嘎鄉再到白朗縣,公益捐贈已經觸達了114個村莊、252戶家庭、698名個人。

  已成「習慣性動作」

  公募基金在社會公益上用心專注,很多基金公司已將社會公益內化為公司的「習慣性動作」。

  國泰基金於2007年發起「紅蠟燭公益扶貧計劃」。2020年,紅蠟燭公益扶貧計劃已經邁入了第十三個年頭。截至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完成助教36次、足跡遍及山東臨沂、河南大別山、陝西延安和鹹陽、甘肅迭部和天水、湖北紅安和恩施、雲南大理、青海和內蒙古自治區等多個地區。

  北京市華夏人慈善基金會是由華夏基金員工發起,並於2009年10月經北京市民政局批覆正式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原始基金數額為300萬元人民幣,全部來源於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員工個人捐贈。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金會累計對外捐贈達3099.48萬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曾參與過基金公司的社會公益項目,感受到一群在資產管理行業縱橫捭闔、桀驁不羈的專業人士,在社會公益領域成為了謙虛謹慎的「學生」,成為善於傾聽他人、為他人所想的志願者。正如國泰基金在「紅蠟燭公益」的使命中寫到:「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募基金公司相信,再小的付出,也能成為造就燎原之勢中的一簇至關重要的火苗。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0)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高擎公益大旗:2010年以來扶貧公益捐助超5億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公募基金高擎社會公益大旗20多年來,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中國基金行業堅守本職、砥礪奮進,不僅為發展普惠金融、建設現代金融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在教育
  • ...基金|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富國高新技術產業混合|萬家行業優選
    按截至2020年12月3日最新淨值計算,公募偏股型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牛」足兩年,共有1108隻基金在過去兩年內淨值翻倍,2845隻公募偏股型基金(剔除掉近兩年成立的基金)過去兩年的平均回報率為85.67%;3119隻公募偏股型基金(剔除掉年內成立的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39.18%,增幅也十分可觀。
  • 中國首個非公募基金會轉公募 草根公益或迎曙光
    新陽光歷屆理事、康復患者、白血病治療專家、志願者、捐款企業代表、公益夥伴等200餘人共同見證了新陽光轉為公募基金會的重要時刻。據悉,這是中國首例非公募基金會轉公募的案例。新陽光開發和制定出中國第一個《公益慈善組織全面質量管理標準體系》。專業、透明的管理奠定了新陽光這諸多的「第一」。轉為公募基金會後,新陽光除了加大對白血病患者群體的資助外,還將推動多中心協作組、醫療社工等一系列對白血病患者治療的全方位研究及深入服務。同時,也將加大倡導方面的工作,履行公益組織的社會責任。
  •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同意設立「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公益基金」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網站3月4日發布的《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關於設立「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公益基金」的公告》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同意設立「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公益基金」。上述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成文於3月3日的公告稱,「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牽動和影響到每一個中國人,武漢大學校友總會授權陳東升、喻杉等校友代表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申請在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設立『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公益基金』,發動社會愛心力量參與抗擊疫情。
  • 公募基金年末爭奪戰:「冠軍魔咒」能否逃離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1個交易日,公募基金的冠軍爭奪戰也逐漸白熱化。截至12月15日,農銀匯理工業4.0靈活配置混合以高達131.22%的年內收益率暫居業績榜首位,而農銀匯理基金旗下2隻產品以及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也以超120%的收益率緊隨其後。但與此同時,有關公募「冠軍魔咒」也再度被提起。
  • 公募基金會縮減專項基金或為戰略轉型 網際網路籌資步入主流
    2008年中國公益元年開啟後,具有公募資格的基金會紛紛發展專項基金項目,以擴大慈善資源募集規模和影響力。中國公益研究院在2019年選取21家捐贈收入最高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為樣本調研發現,自2010年以來, 樣本組織專項基金的數量穩定增長。2010年,樣本組織的專項基金數為202個,2018年,樣本組織的專項基金數已達582個。
  • 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公募基金年內募資超3萬億創歷史新高 公募...
    會議上,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就資產管理機構如何做好財富管理、服務改革創新和經濟轉型分享了他的思考。 一是,資本市場助力中國經濟創新升級。創新升級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人口紅利、高儲蓄率、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帶來了全要素生產力提升,幫助中國經濟實現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
  • 湖北首支校友公益基金成立
    楚天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甘祠)12月2日,受北大校友「百萬口罩行動」協調委員會的委託,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與湖北省慈善總會籤訂了《關於設立湖北省慈善總會「北大校友公益基金」的協議書》,將全球校友在湖北疫情期間捐款餘額,從代收帳戶上,匯付給了湖北省慈善總會專用帳戶上,設立具有公開募集資格的「北大校友公益基金」,
  • 高門檻的私募基金比近無門檻的公募基金靠譜嗎?多年數據對比剖析
    私募基金由於其起投金額100萬起步,成為了不少人心中的朦朧女神。大家正常也覺得這個門檻這麼高,收益也一定會高一些吧。想法很豐滿,現實很殘酷。wind和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是這麼說的:2007年1月到2020年4月,股票型公募基金指數的年化收益是10.30%,股票型私募基金指數有8.63%的年化收益。而萬得全A(即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加權統計)指數年化收益僅6.99%。
  • 睿遠等12家公募基金出手,捐款已超5200萬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上下的心,至1月26日,至少已有12家公募基金宣布加入馳援武漢的行動,捐贈款項合計超過5200萬元。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時,已有前海開源基金、睿遠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鵬華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中信保誠基金、華安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金鷹基金這10家公募基金作出向湖北疫情區捐款的決定。 在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率先行動的是前海開源基金和睿遠基金。
  • 公募基金抱團持股促成漂亮50 哪些公募熱衷「抱團」?
    市場中一種觀點認為,公募基金的抱團持股促成了漂亮50。不過,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總持倉佔部分白馬龍頭(貴州茅臺 、美的集團等)流通股的比例並未出現顯著增長,表現出參與基金數增長強勢但總持股量增長弱勢的矛盾。「今年以來部分白馬股抱團的行為實際上是在白馬股相對大盤出現上行趨勢下,公募基金採取了跟隨投資,且由於在趨勢形成時個股股價漲幅已經較高,因此基金增持的倉位普遍不高,公募基金更接近行情的參與者」。
  • 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
    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合適?】今年2月份,儘管國內市場飽受疫情衝擊,但依然不改公募基金的蓬勃發展之勢。截至2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總只數達到6685隻,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新高,14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較1月增長了8662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增長了5000多億元。關於基金規模,真的越大越好嗎?對於這個問題呀,我們要一分為二的來看。
  • 年度排名懸念再起 公募基金「貼身肉搏」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廣發高端製造與農銀匯理工業4.0兩隻基金的年度淨值增長率之差不足1%,年度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冠軍的寶座懸念再起。基金排名戰進入了慘烈的「貼身肉搏」階段。  對此,基金人士提醒,公募基金的投資者更應關注長期業績,不追「冠軍」追長期才是正道。
  • 公募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未來如何選擇
    原標題:公募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   隨著理財子公司的增加,據統計其發行理財產品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資管新規的實施,淨值型理財產品發生量同時屢創新高。規模上,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曾公開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為13.2萬億,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53%。據此推算,截至2020年6月底,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4.9萬億元。
  • 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正式轉為公募基金會
    5月27日,以幫扶困境兒童起步的非公募基金會——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再次迎來身份「升級」,從「非公募基金會」轉型為「公募基金會」。為進一步擴大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提升社會公信力,也為今後能夠更加專業的開展公益慈善項目,經登記管理機關山東省民政廳的考察批准,決定正式授予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公開募捐資格!
  • 免費講座|公募基金行業全貌
    來源:金融小夥伴很多人認為公募基金就是高帥富的存在,在整個金融行業都算是,畢竟市場中最典型的買方。從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來講,它的構架是非常簡單的,崗位相對不如券商多。基本上分為三大塊:投研、市場、中後臺。
  • 50家公募基金會入選基金會榜單 9家公募基金會綜合得分在90分以上
    50家公募基金會入選基金會榜單 9家公募基金會綜合得分在90分以上 2018-04-2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文梅 經過三個月的數據收集與分析,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基金會榜單正式出爐。
  • 銀華基金楊藝:在投資者教育上公募基金可以做更多
    2020年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研討會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實驗室)與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香山財富研究院協辦。
  • 市場的力量|專訪王宏遠:公募基金二十年如何從自卑走向引領
    在談到公募基金二十餘年的變遷時,王宏遠說,公募基金是中國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晚輩。在成立之初,公募基金有一個向前輩行業學習的過程,經歷了四個階段。王宏遠這樣描繪早期的基金行業:當時股市坐莊橫行,基金經理及研究團隊經過價值分析、研究的某隻股票,一旦買入,這隻股票就開始跌。
  • 權益類基金助力公募跑進18萬億時代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喜報連連,在年內新發基金數量、規模屢創新高的同時,百億級爆款基金也頻現,促使新發基金規模不斷逼近3萬億元大關。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規模已達18.31萬億元,而在去年末,公募基金的規模僅為14.77萬億元。在公募基金不斷發展的背後,權益類基金可謂起到強大的助力作用,無論在發行、規模或業績方面,權益類基金都是當之無愧的「優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