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文千馬卷中國美術館收藏

2020-12-14 騰訊網

燦文,號馬赫,國際千馬英姿,萬馬奔騰畫馬名家,徐悲鴻內傳弟子,榮獲國家一級美術師,國禮藝術家,2020最具投資價值藝術家,國家畫馬藝術大師稱號,國際聯盟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千馬英姿長卷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3匹馬長卷被聯合國開發署收藏並榮獲世界和平繪畫藝術貢獻獎,100匹馬長卷被徐悲鴻紀念館收藏,悲鴻系列百馬長卷中國夢馬到成功及8馬畫被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收藏,中英建交書畫大展在劍橋大學由劍橋市長頒發了中英友好親善大使證書和大國工匠證書。

100匹馬長卷被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收藏,100匹馬長卷被浙江省東陽市博物館,國家木雕博物館收藏。100匹馬長卷被江西省上饒市博物館收藏。108馬長卷被正威集團收藏。100馬長卷被廣東省清遠市東新溫泉開發有限公司收藏。18馬畫被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貴賓廳收藏。在一帶一路萬馬奔騰書畫大展中榮獲萬馬奔騰獎。獲十大紅色藝術大師稱號,現有多卷百馬長卷問世,有些突顯龍馬精神,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精神抖擻,鬥志昂揚,意氣風發,令人震撼;有的突顯和諧,富貴吉祥,溫順優雅,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繪畫風格中西結合,巧妙地將水墨、焦墨、板畫、油畫的技法有機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燦文,國家畫馬藝術大創作的千馬英姿長卷已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長21,9米寬3,6米。

照片中的27馬長卷被四川省阿壩州美術館收藏,交作品後和州長,副秘書長合影。

質沿古意 文變今情

但凡提到畫馬名家,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徐悲鴻大師。悲鴻大師畫馬堪稱一代宗師,筆下神駿『一洗萬古凡馬空』,對後世影響巨大。燦文先生的恩師是徐悲鴻夫人廖靜文,恩師對他講,徐大師的創作背景與時俱進,時值日本侵華,人民身處水深火熱之際,徐大師為聲援抗戰,創作出一批批義氣奮發,鬥智昂揚的神駿,以此激發抗日鬥志;同時,他還將所有賣畫收入捐給抗日組織,為抗日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全國解放後,中國的繪畫藝術和教育事業用盡了心血。他的英年離世無疑是中國藝術界一大損失。

恩師說徐大師為了慶祝中國人民翻身得放,開始創作百馬長捲來突顯中華盛世,但因突發腦病離世,恩師對他講,你的藝術很有天富,未來前途無量,你不但要學習和傳承徐大師的藝術,更要學習他的愛國熱情,所以你一定要完成徐大師的遺願百長卷,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及將成為世界第一繁榮富強大國,燦文與時俱進,不但完成了多卷百馬長卷,而且還完成多卷千馬長卷,為文化強國做貢獻,深遠可謂前無古人,至於後有無來者尚不能妄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輩有人才出』,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後人借鑑前人積累的經驗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革創新才會有我們日臻完善、興旺發達的當今社會,同樣通過藝術大師們走過的艱辛歷程後輩不斷進取和發揚先師們的創作思想和藝術精神,因而開創出一種博採眾長、融匯各家的一代畫風亦理所當然。在眾多優秀的畫家中不免要提到畫馬名家燦文先生了。

馬在古代中國的地位很高,具有很多象徵意義與精神。像龍馬精神,代表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鬥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人們認為,龍馬就是仁馬,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北齊孔穎達有「龍馬負圖出於河」的說法,後來又有唐人李郢「四朝憂國鬢成絲,龍馬精神海鶴姿」,因此有了「龍馬精神」的成語。李白則乾脆把馬叫做龍馬:「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如是說,畫龍的高妙在於「點睛」,那燦文先生畫馬呢?我以為是:「畫骨」。有句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剛才我們又說,在中國文化裡,「龍」和「馬」緣分最親近,最深厚,那也就可以說「畫『馬』畫虎難畫骨」了。燦文先生畫骨也就是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了。而恰因難能方才可貴,於是,燦文先生的馬,一馬當先,一騎絕塵,作品被中國國家美術館收藏,成了令後輩難以望其項背的靈駒神駿。

其作不俗有二:

一是融龍馬於一體,立意高古,淵源崇高。其單體造型如龍似馬,而整體構圖更像是頭角嵯峨崢嶸、身型虯曲矯健的一整條墨龍、魔龍、神龍。但見墨生雲霧,沙起狂飆,龍捲風,風追馬,氣象雄渾,洋洋大觀,讓人目眩神馳,心動神搖。

二是特別著力、用心於馬蹄子。

除了「思」和「情」,燦文先生的作品裡還有「筆墨」。是的,「筆墨」雖是中國畫的概念,卻不是中國畫裡才有的東西。筆墨其實就是「節奏」。節奏反映最真實的內心,一幅作品如果能夠以作者的思想情緒打動人,它就必然是由節奏所構成,燦文先生具備了藝木家應有的潛質,我們都知道真正的藝術大師應該是全面發展的,這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大師一樣,他們不僅僅是藝術家,甚至還是科學家、物理學家、光學家、建築學家等同的道理。中國的近代大師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等無不是畫路寬、涉獵廣,不拘題材。

如果說,時代社會的發展總會使新的取代舊的,那麼在現當代全球化的趨勢下,一個被「發展」所抹去的則不僅僅是舊有的面貌,還很可能也包括自身的文化個性。不過,作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家,燦文先生並不預備用作品對這一現象大聲疾呼些麼,他只是基於「觀察」的立場,默默描繪出自己所關注的。但對於心懷舊有情結的觀眾,卻能從畫家細心表現的地方文化的氣質當中,引發強烈的精神共鳴。

燦文先生推薦採取焦點透視的畫法,遠景是一派大好河山,畫群馬由近及遠,以奔騰之勢迎著初升的太陽。他突破畫界畫馬以單體或三五成群的局限,以百千匹馬的形象構成氣勢磅礴的畫面,其衝力、陣勢之雄壯令人為之深感震撼。一,構成場景闊大,氣勢恢宏的完整畫面。比喻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任重道遠、與時俱進的偉大精神。

志在浮雲外,敏於行墨間,燦文先生繪畫不是為了沽名釣譽,是純潔操守與升華修養的藝術殿堂。也正因有這樣的心態,加之他為人坦誠,贏得人們的讚譽。凡是與之接觸交往者,都被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燦文先生的奮鬥目標與時俱進,他現在已用8年時間完成了8卷千馬長卷,每一卷的千馬長卷,千馬千姿千態,和諧奔騰各顯英姿。繼續精心創作2年後將會把萬馬奔騰的口號變為現實,向中國的高鐵,港珠澳大橋一樣爭創世界第一,為國家爭光,為世界的繪畫事業做貢獻。

相關焦點

  • 貢覺傑唐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去年「天上西藏·西藏唐卡藝術精品匯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貢覺傑的唐卡作品《六臂馬哈嘎啦》,從西藏美術家和唐卡藝術家創作的大批優秀唐卡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被中國最高的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收藏。「之前收藏唐卡最好的平臺是宮殿,現在都是各地的美術館,作為藝術家,作品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是非常難得的,代表這個作品從藝術的角度得到了認可。」貢覺傑說。
  • 潮州大吳泥塑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一批大吳泥塑作品入藏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是中國美術最高殿堂,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去年12月,大吳泥塑榮幸地列入中國美術館的收藏名錄,吳光讓、吳聞鑫、吳宏城三位民間藝術家共20件泥塑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評鑑委員會評議通過並收藏。  今天,中國美術館送來了收藏證書,這是大吳泥塑的喜訊,也是潮州民間藝術的喜訊!
  • 致敬 中國美術館重啟的關鍵詞
    展期:2020-01-19 至 2020-06-06    地點:中國美術館    近日,臨時閉館110天之後,中國美術館重啟,吳為山館長恭候在大廳,迎接第一撥兒觀眾。    傑出的版畫家李平凡將珍藏多年的日本浮世繪作品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使觀眾得以欣賞到喜多川歌麿《妝後》、歌川國芳《風景》、安藤廣重《雨中行》和葛飾北齋《千繪之海》。    無私奉獻的捐贈者們    既然是捐獻者大展,必須挑選其中的四位捐獻者簡略介紹幾句。    鄧拓先生從青年時期起,就開始關注傳統中國書畫。
  • 來中國美術館感受美和溫情
    臨近元旦,中國美術館推出了「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展」「藝心同音——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美術館藏作品研究展」等數個大型展覽,以及位於六層「藏寶閣」和位於中國美術館雕塑園的館藏雕塑陳列展,向廣大觀眾送去美的新年祝福。
  • 「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延展至明年1月
    淳淳厚德,無私家風,實乃中國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所作序言中寫道。為弘揚容庚先生及其家屬的無私精神,彰顯容庚先生的大德、大愛和大藝。12月5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藝術沙龍在中國美術館三層展廳舉辦。
  • 日本根津美術館的中國文物!
    經過七十餘年的發展,目前的根津美術館擁有超過七千餘件的日本和亞洲藝術品,包括國寶七件,重要文化財八十七件。除了戰前實業家通常都會收藏的茶道用具之外,還涵蓋有佛教繪畫、古寫經、雕刻、漆器、陶瓷、金工、木竹工、染織等,幾乎囊括東洋美術所有門類的頂級作品,令眾多私家美術館難以望其項背。收藏的中國文物從青銅器、佛像、陶瓷到書畫、玉器、漆器,門類豐富,精品眾多,尤以青銅器和佛像最為聞名。
  • 雅昌聯手今日美術館揭秘民營美術館運營之術——《中國民營美術館...
    近日,由今日美術館與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合作的學術出版物《中國民營美術館運營及籌建研究》正式出版。此出版物是迄今為止,在美術館領域的研究中,少有的全面、客觀、專業的研究文獻。遴選了國內10家知名民營美術館,以經典個案的形式詮釋中國民營美術館的生存狀態。
  • 鄧拓捐贈的傳蘇軾《瀟湘竹石》亮相,中國美術館為捐贈者辦展
    1月19日,「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以新年展的方式亮相,中國美術館現珍藏有11萬件藏品,其中3萬餘件是以捐贈的形式獲得的。這些捐贈,使中國美術館有了更為完整和豐富的收藏序列,構成了以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作品為主,還包括極為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畫以及國際美術大家的作品。
  • 木木美術館給了8位收藏家一人一間房,各自布置了一個藏品展
    這個星期五木木美術館開幕的新展覽,為分享收藏提供了新的可能。木木美術館(798館)外景6月12日,木木美術館(798館)迎來了新展覽「一個人的房間」。這個展覽除了帶來木木美術館的館藏,還展現了八位/組國內重要藝術收藏家的私人收藏。
  •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12月11日,「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的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佳作中精選18位院士(包括2位中國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吳冠中和吳為山)的118件佳作,包含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是中國美術館近些年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呈現,也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 涵墨壺韻:鮑志強紫砂藝術展在京中國美術館舉行
    日前,「涵墨壺韻——鮑志強紫砂藝術展」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覽薈萃了宜興本土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先生精品力作80餘件,為鮑志強大型個展首次進京。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鮑志強從藝已半世紀有餘,是宜興紫砂陶及製作工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 中國美術館舉辦「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藝術沙龍
    (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12月5日電 (記者 姜東)2020年12月5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藝術沙龍在中國美術館三層展廳舉辦,嘉賓從容庚的學術成就、治學理念、社會交往和展覽解析等多方面展開分享與交流,讓聽眾更全面地了解容庚的學術造詣與藝術成就。
  • 中國美術館展出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
    莎士比亞故裡(油畫)  吳冠中   本報電  (記者賴睿)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
  • 【亞洲美術館】脈:中國當代繪畫展 | 方力鈞
    後援:福岡市文化藝術振興財團(公益財團法人)、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當下,中國的藝術家逐漸在各自繪畫語言的探索中,既積極消化吸收西方的繪畫傳統,又自然而然地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習慣融入其中,逐漸形成具有時代特徵的,並且能夠在全球化語境中續接中國文脈的繪畫語言與表達方式。
  • 中國美術館 見證新「石」代
    重磅消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將和「似與不似:對話齊白石」、「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作品展」、「秋史金正喜與清代文人的對話」等展覽一同納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框架。
  • 中國美術館|亞歷山大·亞歷大羅維奇·貝斯特羅夫《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國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始建於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本次以「向捐贈者致敬」為主題的捐贈作品展共展出了60餘件中國美術館館藏經典作品。
  • 「中國太空瓶」亮相山水美術館
    「中國太空·琺瑯彩鳳舞龍騰天球瓶」,於2016年12月3日揭開神秘面紗,在北京山水美術館正式與公眾見面。
  • 雕塑家吳為山就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原標題:雕塑家吳為山就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昨天,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新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來自江蘇,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雕塑藝術家。他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美術館舉行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陽光下的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1月25日,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揭幕儀式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吳為山致歡迎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講到,讓·卡爾多是偉大的雕塑家,是法蘭西人民的驕傲,他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
  • 「意·幻——鷗洋、楊纓雙個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意·幻——鷗洋、楊纓雙個展」12月10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委託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代為宣讀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