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位科學家入選2020年度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7位來自中國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朱永官於1989年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至2012年擔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唯一的科學顧問;2009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走進巴蜀中學 帶領學生領略...
11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來到巴蜀中學,為師生帶來一場專題講座——《走進數學》,帶領同學們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35位新院士
趣味答題領紅包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5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學者。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朱永官於1989年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至2012年擔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唯一的科學顧問;2009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首次在武漢頒獎,13位國內外科學家獲獎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12月20日在武漢光谷舉行從「一鳴驚人」到「享譽國際」在推動生命醫學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一直在砥礪奮進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
-
64位科學院院士一生感悟最深的一句話
2003年度學創立者李雲飛時任天下第一村--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策劃創意了「科學家手跡手印牆」,並於當年10月1日建成。「科學家手跡手印牆」以科學人生為主題,整個作品像一部展開的書本,上面鑲刻著工作生活在中關村的64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銅鑄手跡手印,在他們的手印旁是這些科學家一生感悟最深的一句話。
-
已有11位兩院院士加盟,杭州又添一所「寶藏大學」!國科大杭州高等...
開學典禮現場,在場領導和師生參觀了以「科技楷模,國家脊梁」為主題的「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展覽展出了全部23位「兩彈一星」元勳的個人肖像畫和群像,每幅單人像的尺寸為90x180cm,群像的尺寸為215x315cm,均由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科院美協秘書長楊華創作完成。
-
10位院士及專家聯署:反對科研「圈子」文化,反對急功近利
· 學風建設 10 位科學家聯署倡議:反對科研「圈子」文化,反對急功近利 9 月 17 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舉行「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座談會,會上,包括
-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在漢揭曉 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
Gallo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田志剛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等13位中外科學家憑藉其在生命醫學領域所做出的傑出成果和突出貢獻分獲「國際合作獎」、「成就獎」和「創新突破獎」。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又有9位AI領軍人物入圍,這份名單院士雲集
2020年度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增選公示期已結束,今年又有9位人工智慧領軍人物當選為會士。截至目前,學會會士人數已達到83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佔比超過了1/3。按照《中國人工學會會士產生與評定工作辦法》規定,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應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上取得了國內矚目的突出成就及創新智能貢獻。成功當選的會士中,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得主,還有IEEE、ACM、AAAI的會員。
-
中南大學柴立元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星辰在線11月2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晨星)2019年,中國工程院開展了第14次院士增選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院長柴立元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噩耗,2020年十五位院士去世,老輩科學家在老去,年輕人該奮鬥了
2020年是全球非常艱難的一年,這一年全球都進行了與病毒的戰爭,我國是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一線的醫護人員居功至偉,其中最閃耀的戰鬥英雄必然屬於我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英雄不懼高齡毅然衝鋒在抗疫的第一線。這一年鍾院士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無人不識。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近日正式揭曉,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今年的「科學探索獎」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
痛別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端先生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中國科學院大學洪永淼院士做客科苑經管國際學術論壇
2021年1月4日下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洪永淼教授為國科大師生做了題為「大數據革命和中國經濟學研究範式」的講座。國科大經管學院院長汪壽陽院士主持講座,國科大師生及其他高校學者共計800多人參與了線上講座。
-
中國科學院舉辦第三屆科學節
「雁棲傳情」動植物認知活動;7.雲遊大氣所主園區和鐵塔園區;8.線上參觀中科院微生物所實驗室及科普展廳,單克隆抗體和重組蛋白疫苗研發線上公開課;9.空天信息及航天主題科普講座、參觀、互動體驗;10.「心靈之旅」心理學科普基地開放活動;「探秘合成生物技術」科普研學實踐活動將舉辦:1.走進「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中國科學院科學節」主場活動參展;3.
-
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趙國春院士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趙國春,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西北大學教授。1985和1988年在原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0年在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國際主流SCI刊物《前寒武紀研究》主編。
-
十二位對近現代中國影響巨大的科學家
茅以升茅以升(1896年-1989年),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194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做客生命科學學院「『2020活力生命』論壇...
新聞網訊 5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李景虹教授應生命科學學院邀請通過騰訊會議「大家」在線為師生們作了題為《納米生物分析化學與生物治療》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是生命科學學院2020年度「活力生命」論壇第5講(總第25講),報告會由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許元紅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