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青年科學家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2021-01-19 中國教育在線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近日正式揭曉,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今年的「科學探索獎」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同時,今年該獎項首次對港澳地區放開申請,港澳地區共有59人申報,最終3人獲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科學探索獎」也非常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根據統計,50位獲獎人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女性有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作為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由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評選產生50位獲獎人。

  據了解,2020年「科學探索獎」總共收到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的申報材料,經過初篩、初審、覆審、終審四輪評審,產生最終獲獎名單,申報人與獲獎人比例約為25:1。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科學探索獎」不斷擴大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著眼未來的理念,也讓獎項得到了頂級科學家們的熱忱參與和支持。今年,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數量和2019年相比有很大增幅,體現了獎項專業性和權威性的提升。

  據介紹,未來,「科學探索獎」將為青年科學家搭建跨學科互動交流的平臺,還將舉辦重大主題的學術報告會、研討會。受資助期間,獲獎人還將按要求向評審委員會定期提交年度科研進展報告,並擔任科學傳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動和科普活動。

  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於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

序號

姓名

性別

所在領域

工作單位

1

何旭華

數學物理學

香港中文大學

2

劉鋼

華東師範大學

3

魯巍

清華大學

4

鬱昱

上海交通大學

5

張靖

山西大學

6

張遠波

復旦大學

7

陳玲玲

生命科學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8

黃志偉

哈爾濱工業大學

9

魯伯壎

復旦大學

10

王二濤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11

朱聽

清華大學

12

東蘇勃

天文和地學

北京大學

13

胡清揚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

14

李婧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15

樸世龍

北京大學

16

史大林

廈門大學

17

魏勇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陳興

化學新材料

北京大學

19

李昂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

劉磊

清華大學

21

劉智攀

復旦大學

22

張杰鵬

中山大學

23

常超

信息電子

西安交通大學

24

黃芊芊

北京大學

25

李學龍

西北工業大學

26

李贊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7

謝濤

北京大學

28

朱軍

清華大學

29

傅堯

能源環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0

劉倩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31

羅坤

浙江大學

32

徐集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3

顏河

香港科技大學

34

周福寶

中國礦業大學

35

陳焱

先進位造

天津大學

36

黃永安

華中科技大學

37

王開雲

西南交通大學

38

王立平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39

王鑽開

香港城市大學

40

陳求穩

交通建築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41

洪錦祥

江蘇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42

林波榮

清華大學

43

聶鑫

清華大學

44

魏運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5

彭承志

前沿交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6

宋柏

北京大學

47

楊越

北京大學

48

張立源

南方科技大學

49

周斌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50

朱嘉

南京大學

相關焦點

  • 「科學探索獎」1.5億元重獎50位科學家!南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
    「科學探索獎」1.5億元重獎50位科學家!2020年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他們將在未來5年各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獎勵,用於自由開展科學探索研究。南京水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
  • 如皋籍青年科學家黃志偉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其中,如皋籍青年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黃志偉榮獲生命科學領域「科學探索獎」。記者了解到,「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偕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等14位知名科學家聯合發起的公益獎項。該獎項每年遴選50位獲獎者,每人在未來5年獲得每年60萬元(稅後)、累計300萬元的現金資助,並可對獎金做自由支配。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4日報導今日(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馬化騰表示,需要更加主動地發現人才、關愛人才,支持他們自由探索、樂在其中,讓科學技術更加自主自立自強。多方見證,為50人的探索之路加油打氣當天下午,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四百多名「科學探索獎」主辦方、發起人、評審委員會成員、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和機構媒體代表濟濟一堂,共同見證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捧起獎盃。
  • 50位青年學者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其中7位為河南籍學者
    讓科學成為時尚,讓創新成為年輕人的追求。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眷走過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他們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每人將由騰訊公益基金會拿到300萬元獎金。本屆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約40歲,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林波榮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經過「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對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申報材料的初篩、初審、覆審、終審四輪評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獲獎人在「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的見證下產生,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總獎金1.5億元),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使用。
  •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永安獲「科學探索獎」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周豫)11月14日,2020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儀式舉行,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永安獲獎,獲獎勵300萬元。「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李培根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評選產生不超過50位獲獎人。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資金。
  • 騰訊奚丹談科學探索獎:放眼未來獎勵潛力,為青年才俊搭臺
    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現場,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據他透露,除了科學探索獎評審之外,騰訊將在後續運營上會結合各方反饋和建議,持續給青年科學家們進行更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搭建好交流平臺。
  • 科學探索獎獲獎者黃志偉:相比獎勵,更是一種期許
    11月14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根據報導,這50位不到45歲的年輕人各憑本事薅走了馬化騰1.5個億。科學探索獎單人獎金300萬,被網友稱為中國諾貝爾獎。事實上,獎金額度比諾貝爾獎更高。
  • 上海交大電院鬱昱教授獲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Xplorer Prize)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鬱昱教授獲得2020年數學物理學領域「科學探索獎」,並將在未來5年獲得300萬元科研獎金。
  • 喜訊~985大學華中科技大學,9月份②特等獎冠軍一等獎科學探索獎
    據華中科技大學官網信息,9月份②,華中科技大學先後斬獲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特等獎1項/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三等獎8項、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冠軍2項、2020年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特等獎1項/全國一等獎
  • 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首次在武漢頒獎,13位國內外科學家獲獎
    由50位青年科學家共同發起的「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青年科學家聯盟」正式啟動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在武漢隆重召開。青年科學家成為主角,可以說是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最大的特點之一。據統計,截至目前,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共計66位中外科學家憑藉其在生命醫學領域的突出成就和卓越貢獻獲獎,其中有50位青年學者,他們是我國生命醫學事業的中堅力量,也是中國生命醫學蓬勃發展的希望。
  • 3位華人科學家獲「豪華諾獎」深度解讀
    編者按:王貽芳率領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因傑出的工作,成為首個獲得科學突破獎的中國科學家,可喜可賀。兩位「80後」青年物理學家傅亮和祁曉亮此次摘得物理學新視野獎亦讓人眼前一亮。  北京時間11月9日上午,獎金總額高達2190萬美元的2016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在美國加州山景城舉行頒獎典禮,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領導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團隊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是以中國科學家為主的團隊首次獲得該獎項。
  •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020-09-2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布
    《科學通報》陳嘉庚科學獎專輯文章 超滑與摩擦起源的探索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數理科學獎獲獎人 個人簡介
  • 河海大學2本科校友榮獲科學探索獎,人數僅次復旦浙大
    科學探索獎由騰訊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科學探索獎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堪稱民間版的傑青,2020名單正式出爐,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300萬(五年)人民幣獎金可自由支配。
  • 中石大教師獲北京第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多項論文獎
    中石大教師獲北京第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多項論文獎 2020-12-15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頒1.5億大獎!3位大咖這樣寄語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50位獲獎者首次集體亮相,並領取獎盃。  今天「科學探索獎」的成功證明,在當下同行評議是能夠做好的,學術評價也是可以做好的。  「科學探索獎」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同行評議的關鍵在於以下三點。一,有一個好的評審評選委員會,其成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還要有好的人品以及對信譽的看重;二,要保持獨立性,避免行政幹預;三,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
  • 北京大學6位校友、7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 賀州70後科學家獲中國諾貝爾獎,騰訊重獎300萬!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廣西賀州的謝濤榜上有名啦!除了謝濤,還有49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且看介紹→「科學探索獎」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由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評選產生不超過50位獲獎人。
  • 布拉瓦特尼克青年科學家獎英國區2021年9名獲獎者公布
    關於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學家獎:布拉瓦特尼克青年科學家獎旨在表彰英國生命科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和化學三個學科領域中最具創新精神的年輕教師(學術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的過去成就和未來潛力。布拉瓦特尼克青年科學家獎最初由布拉瓦特尼克家庭基金會於2007年在美國設立,由紐約科學院獨立管理,旨在表彰紐約,新澤西和康乃狄克州的傑出區域科學人才。布拉瓦特尼克國家獎於2014年美國首次頒發,並於2017年擴大了獎項-以表彰英國和以色列的教職級科學家。該青年科學家國家獎項17年加入的二個國家英國和以色列已進入第四年,是42歲以下的科學家可獲得的最大現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