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永安獲「科學探索獎」

2020-12-16 央廣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周豫)11月14日,2020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儀式舉行,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永安獲獎,獲獎勵300萬元。

「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李培根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評選產生不超過50位獲獎人。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資金。獎勵領域包括基礎科學方面的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以及前沿技術方面的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共九大領域。

據悉,此次科學探索獎,有1200多人參與申報。最終獲獎的50位科學家平均年齡為40歲,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黃永安是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學者」和「學術前沿青年團隊——柔性電子製造團隊帶頭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主要從事柔性電子製造研究,包括柔性顯示、飛行器智能蒙皮、大健康表皮電子、機器人電子皮膚等創新技術。

相關焦點

  • 喜訊~985大學華中科技大學,9月份②特等獎冠軍一等獎科學探索獎
    據華中科技大學官網信息,9月份②,華中科技大學先後斬獲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特等獎1項/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三等獎8項、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冠軍2項、2020年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特等獎1項/全國一等獎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近日正式揭曉,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今年的「科學探索獎」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 華科教授要給飛行器裝上電子皮膚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高翔  人物簡介:  黃永安,男,1980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學者」和「學術前沿青年團隊——柔性電子製造團隊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常亞平教授獲評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教學名師!
    2020年10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發布《關於公布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教學名師評選結果的通知》文件,我院常亞平教授獲評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教學名師。熱烈祝賀!常亞平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林波榮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經過「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對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申報材料的初篩、初審、覆審、終審四輪評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獲獎人在「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的見證下產生,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總獎金1.5億元),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使用。
  • 上海交大電院鬱昱教授獲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Xplorer Prize)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鬱昱教授獲得2020年數學物理學領域「科學探索獎」,並將在未來5年獲得300萬元科研獎金。
  • 華中科大陳德樹教授獲2017顧毓琇電機工程獎
    華中科大陳德樹教授獲2017顧毓琇電機工程獎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7.11.24      華中科大陳德樹教授榮獲「2017顧毓琇電機工程獎」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訊 見習記者 莫非 報導
  • 華中科技大學「最強大腦」的成長秘密!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黃永安教授結合全過程賽事指導的親身經歷,分享了自己對科技報國、賽事育人的思考,特別是對「明德、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感悟。他表示,不僅要為獲獎師生代表喝彩,也要為面對疫情挑戰,依然潛心科研創新、靜心讀書學習的每一位華中大師生點讚。他強調,廣大師生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傳承發揚學校創新創業的優良傳統和「學在華中大」的紮實學風,堅定科技報國志向、練就過硬本領,在主動探索世界科技創新前沿的徵途上走得更紮實更穩健。
  • 下一站,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華中科技大學共投入3.3萬名醫護人員,8900餘張床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的11家醫院均直接參與抗疫,均為三甲醫院與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下兩圖是2020年2月央視「新聞1+1」欄目白巖松採訪我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的截圖。
  • 感染新冠肺炎 湖北已有7位教授不幸去世 其中5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
    上遊新聞記者據媒體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包括楊崇琪在內已至少7位大學教授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其中5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最年輕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柯卉兵,終年41歲。圖源於網絡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教授 工程院院士 段正澄2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享年86歲。段正澄院士,1934年生,江蘇鎮江人。
  • 華中科技大學船海學院校友羅開紅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81級校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當選。  羅開紅,於1985年在華中工學院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現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於199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 河海大學2本科校友榮獲科學探索獎,人數僅次復旦浙大
    科學探索獎由騰訊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科學探索獎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堪稱民間版的傑青,2020名單正式出爐,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300萬(五年)人民幣獎金可自由支配。
  • 華中師範大學多項成果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獎
    6月12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2019年為我省科技事業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組織,並為2019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張禮知教授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  華中師範大學共有三項成果獲得2019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
  • 華中科技大學教師榮獲EAPPC & BEAMS傑出青年學者獎
    華中科技大學教師榮獲EAPPC & BEAMS傑出青年學者獎   華中科技大學    2018-09-27  大 中 小   9月16日至20日,由國防科技大學承辦的第7屆歐亞脈衝功率會議暨第
  • 北京大學6位校友、7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 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地區國家科技獎排行前三
    國家科技獎排名華中科技大學獲獎數17次,全國排名第6,華中地區第一。中南大學獲獎次數11次,全國排名第9,華中地區第二。武漢大學獲獎次數9次,全國排名第12,華中地區第三。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獲獎數量,雄居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前3甲。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表現突出,有望在第五輪學科評估實現「衝A」目標。
  •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神經科知名教授梅元武應邀每月回家鄉松滋坐診
    1994年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留學,主攻神經電生理及神經康復學。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為華中科技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湖北民族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客座教授、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高級技術顧問、全國神經系統疾病醫生繼續教育項目講師團成員、湖北省及武漢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湖北省神經精神疾病司法鑑定委員會委員。
  •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為女性科技人才...
    給火箭固體燃料「裹上」納米級防護層、為顯示屏「穿上」納米保護衣……10月22日,由省婦聯、省科技廳聯合主辦,武漢欣略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 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漢舉行
  • 名校名院: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
    設置有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製藥5個本科專業,14個碩士點、11個博士點。學院本科生每年獲省級以上各類國內外學科競賽獎項100餘人次,發表SCI科研論文20餘篇,2019年獲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2金1銀,50%以上本科生有海外交流學習經歷。科研與教學交相輝映,人才培養實力雄厚。
  • 科學網—遊志勝教授獲成都科技傑出貢獻獎 獎金50萬元
    8月26日,成都市第六屆科學技術大會在高新區孵化園隆重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十一五」期間,成都市圍繞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科學發展、全面深化高科技成都建設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