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記者 瞿依賢 3月17日,康希諾生物(06185.HK)發布公告稱,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已經獲批臨床。

3月1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Moderna公司開發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啟動臨床試驗。中美幾乎同時啟動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截至3月20日,義大利確診人數超4萬,伊朗、西班牙、德國、美國、法國確診人數也過萬,全球已有43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人們把目光投向疫苗,鍾南山說「疫苗是解決新冠肺炎最根本的東西,最終形成群體免疫是靠疫苗」。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秦川表示,在國內,科技攻關組同步部署了5條技術路線進行疫苗研發,目前已有8種疫苗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進行有效性評價,部分疫苗的有效性評價工作已經完成。

那麼,什麼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新冠疫苗研發的5種路徑分別是什麼?目前有哪些公司、機構的研發進度走在前面?預計什麼時候新冠疫苗可以上市?

幾種研發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3月1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國內新冠疫苗研發的詳細情況:新冠疫苗研發分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方向。

疫苗專家陶黎納告訴經濟觀察網,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都是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分為mRNA疫苗和DNA疫苗。

陶黎納表示,滅活疫苗是把病毒直接殺死後做成疫苗,成分比較複雜,可能含有不能導致產生免疫的成分,還可能帶來不良反應。從生物技術的角度說,滅活疫苗比較簡單,問題在於生產過程可能會有風險,因為它生產的是活病毒,萬一有洩漏,安全性也會有問題;另外滅活疫苗產量也可能有問題,因為培養病毒可能沒那麼快。

「從體內和體外兩類來看: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是體外技術,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是體內技術。」陶黎納說,重組蛋白疫苗相當於把病毒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酵母菌、大腸桿菌等微生物裡面,然後在體外大量培養,表達出病毒的S蛋白,再收穫、提純S蛋白,最後做成疫苗,「給人直接打S蛋白」。

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都需要把病毒的S蛋白基因提取出來,腺病毒載體是把基因嵌入到腺病毒裡面,然後把腺病毒打到人體內,這個腺病毒本身不會致病,並且它攜帶的病毒S蛋白可以在體內合成S蛋白,相當於在體內生成疫苗;核酸疫苗是把S蛋白基因相單獨拿出來打到人體內,不需要嵌合到病毒基因裡面,也是在人體內合成蛋白。

陶黎納說,體內技術和體外技術的區別在於,體內技術只要有病毒的蛋白基因就行,「基因很簡單,就是四種核苷酸的排列,只要有排列順序,放在哪都能生產出來」,所以體內技術疫苗的生產很簡單,產能也很高,「問題在於讓人體去生產目標疫苗成分,但是它進入人體的機制還不清晰」。

根據國內對疫苗產品的審批要求,在研疫苗產品需完成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批准、臨床I期、II期和/或III期試驗、上市批准、生產設施認證/核查(如適用)等主要環節。而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必須完成藥學方面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安全性研究。

王軍志介紹,藥學方面研究主要包括菌毒種和細胞庫建立、工藝研究和質量標準研究等,要建立穩定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以保證製備出合格的疫苗樣品;有效性研究是在獲得疫苗樣品後,採用感染動物模型(比如新冠病毒的猴感染模型和鼠感染模型)來評價疫苗免疫原性和保護效果,這個結果可用來推算臨床研究的劑量和程序;疫苗安全性評價是針對新發傳染病至少要進行動物單次給藥(急性)毒性和重複性給藥(長期毒性)評價。

「總的來說,首先要生產出合格疫苗樣品,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安全有效性後,才能進入臨床試驗。」王軍志說。

研發競賽

3月16日,美國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公司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在美國啟動1期臨床試驗,並且首位參加臨床試驗的志願者已經完成疫苗接種。據了解,這項臨床試驗將招募45位志願者。

同一天,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也披露了自己的疫苗研發進展。BioNTech研發的疫苗也是一款mRNA疫苗,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該公司計劃在4月下旬啟動包括歐洲、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全球性臨床開發項目。

經濟觀察網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正在研發新冠疫苗的企業除了康希諾生物,還有智飛生物(300122.SZ)、冠昊生物(300238.SZ)、康泰生物(300601.SZ)、成大生物、武漢博沃生物、斯微生物、北京科興生物等公司。

3月14日,復星醫藥(600196.SH)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復星醫藥產業」)獲BioNTech SE許可在中國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根據協議,復星醫藥產業將根據約定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及銷售裡程碑款項),並在約定的銷售提成期間內按該產品年度毛利的35%支付銷售提成。

復星醫藥在公告中表示,該產品在德國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尚未在中國開展臨床研究相關工作。因此,按預防性疫苗的常規臨床試驗及註冊流程,預計該產品短期內不會在中國上市。

從已經公開的進度來看,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合作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美國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和德國BioNTech公司的mRNA疫苗是進度較快的幾款疫苗。

在陶黎納看來,mRNA疫苗領域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款人用疫苗上市,但是Moderna之前針對其他病毒做過mRNA疫苗,人體試驗做過大約1000例,這次之所以比較快進入臨床是跳過了動物試驗。國內康希諾生物的優勢在於,腺病毒載體疫苗在伊波拉疫苗的開發上已經成功,康希諾生物的伊波拉疫苗已經獲得批准,只是沒有在民用領域使用,「腺病毒載體疫苗應該比mRNA疫苗更成熟」。

傳統來說,一個疫苗的臨床研究需要2-3年時間,但陶黎納認為,疫情當前,軍事科學院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最快只需要1-2個月完成主要觀察目標,「現在的疫苗成分都很精確,不存在未知成分,有什麼大致效果都是有估計的,安全性我不是太擔心」。

目前有些省份已經「清零」,沒有現存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在好轉,這是否對驗證疫苗有效性有影響?

「有很大影響,最終的有效性可能沒有辦法在國內得到驗證。我們可以觀察到打了疫苗以後,有多少人的抗體陽轉、抗體的平均水平是多少,但是不知道抗體到底能不能保護健康人群。我們可以說,達到95%或者更高的陽性值可以起保護作用,但是這不是必然劃等號的。」陶黎納表示,驗證疫苗的有效性可以通過國際合作進行。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新冠病毒|抗體|蛋白|核酸|疾病|動物|-健康界
    由於近期針對防疫有相關要求(涉密,我沒看過所以也不多說),因此在全國培訓之後很多單位在提前進行籌備工作,因此近期很多人都私信我諸如「最近在統計新冠疫苗的接種人數,可以打嗎」此類的問題,我也明白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那麼我鬥膽針對新冠疫苗進行一次集中答疑,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部分問題,分為【病毒篇】、【疾病篇
  • 9家中國企業獲批開展臨床試驗,詳解新冠病毒疫苗的五大技術路線
    ①滅活疫苗是最傳統的經典技術路線這些企業研發中的新冠病毒疫苗在技術路線上有何不同呢?據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此前介紹,疫情暴發後中國選擇了5條技術路線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
  • 全球都在等新冠疫苗,疫苗是如何做出來的?
    針對新冠病毒,目前正在研發的疫苗有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這四種。滅活疫苗,顧名思義,是一種讓病原體失去活性後,由它們製成的疫苗。借著滅活疫苗的思路,科學家們想到,只要找出病菌上能夠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部分,再將它們以某種方式送入人體,也能達到相同的功效。對新冠病毒來說,真正能夠引發人體免疫反應的,其實是病毒表面的那些凸起,也就是S蛋白。於是,研究疫苗的思路就擴展成了「怎樣把S蛋白送入人體」。
  • 新冠疫苗有這麼多種,哪一種更適合你
    滅活疫苗的缺點是製作過程要用活病毒,有一定風險,比如美國曾有過脊髓灰質炎疫苗滅活不過關而造成多人感染的事故。而且滅活可能對病毒的抗原有一定影響,所以要檢測滅活後病毒的免疫原性。另外滅活疫苗成分比較複雜,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現在中國緊急使用的國藥集團和科興中維疫苗都是滅活疫苗。
  • 全球新冠疫苗知多少?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疫情發生之初,科研攻關組就將疫苗的研發作為主攻方向之一,為了更大限度地提升疫苗研發的成功率,在梳理分析不同的技術基礎和可能性之後,科研攻關組布局了病毒的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這樣5條技術路線。
  • 我國又一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揭盲:抗體陽轉率100%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趙竹青)16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全球首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盲態審核暨階段性揭盲會,在北京、河南兩地同步舉行。
  • 一文讀懂:五種新冠疫苗研發路線,各有哪些優缺點?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疫苗研發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雖然最樂觀的估計是今年9月就有疫苗能獲得應急使用,但失敗的可能性也不小,所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多種技術路線並進才是多保險方案。那麼,新冠疫苗研發有哪些技術路線?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一、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展疫情爆發初期,我國就已並行安排了五條技術路線,分別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含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除此之外,慢病毒載體修飾類細胞疫苗的相關研究也在開展,如慢病毒載體修飾樹突狀細胞疫苗等。
  • 新冠疫苗十問,為你解疑釋惑
    可此前一項來自日本的民意調查顯示:60%的人群對接種新冠疫苗有猶豫,僅15%的人群有強烈意願接種;對疫苗不了解、不熟悉仍是主因。你對新冠疫苗有疑惑嗎?來看多方專家針對新冠疫苗相關知識的一一作答
  • 關於新冠病毒到新冠疫苗,50個問題幫你一次性解決!
    由於近期針對防疫有相關要求(涉密,我沒看過所以也不多說),因此在全國培訓之後很多單位在提前進行籌備工作,因此近期很多人都私信我諸如「最近在統計新冠疫苗的接種人數,可以打嗎」此類的問題,我也明白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那麼我鬥膽針對新冠疫苗進行一次集中答疑,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部分問題
  • 中美新冠疫苗研發PK 中國不慢於任何一個國家!
    比如HIV疫苗的開發方法就有多種Y字形的就是抗體根據處理手段的不同,疫苗分為以下5種: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組病毒載體疫苗。電子輻射破壞病毒核酸,製成滅活疫苗(2)減毒活疫苗,一般是讓病毒多次傳代,發生變異,然後從中篩出致病性弱的病毒,製成疫苗給免疫系統練手。新冠病毒表面的「刺」好比畢導的鬍子很有特點,你看過我鬍子的照片,下次見胡如見畢。它的優點是安全性高,畢竟就是個刺。
  • 新冠疫苗緊急接種進行時:從病毒到疫苗應用的50個問題一次性幫你...
    新冠疫苗在緊急接種階段,集中了常見問題進行解答,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多做自我批評 由於近期針對防疫有相關要求(涉密,我沒看過所以也不多說),因此在全國培訓之後很多單位在提前進行籌備工作,因此近期很多人都私信我諸如「最近在統計新冠疫苗的接種人數,可以打嗎」此類的問題,我也明白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新冠病毒變異意味著什麼?院士專家及新冠疫苗企業這麼說
    多家新冠疫苗公司談病毒變異國外,拜恩泰科/輝瑞新冠疫苗、莫德納新冠疫苗在英美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國內,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科興生物的新冠疫苗中標投入多省市緊急使用。新冠疫苗開打本是個好消息,但如今變異的新冠病毒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效力成為大眾的另一個擔心。
  • 新冠滅活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在河南進行:18-59歲年齡段低劑量注射...
    大河網訊(記者 堯青)新型冠狀病毒並無特效治療藥物,相關疫苗的研發備受關注。日前,來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消息顯示,該公司旗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在河南啟動。據了解,本次臨床研究研究方為河南省疾控中心,研究在武陟縣疾控中心疫苗臨床研究現場進行,32名志願者進入臨床試驗。
  • 艾美疫苗集團:納米顆粒新冠疫苗研發獲重要進展
    (下稱「浙江鼎持」)研發的納米顆粒新冠疫苗已獲得突破性的階段成果,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納米顆粒候選疫苗。該集團目前擁有B肝疫苗、A肝疫苗、狂犬疫苗、腮腺炎疫苗、出血熱疫苗、流腦疫苗等產品。艾美疫苗集團稱,納米顆粒新冠疫苗是一種亞單位蛋白疫苗,本身不包含新冠病毒,所以安全性高。同時,該疫苗能呈現出與新冠病毒類似、冠狀刺突蛋白整齊排列的病毒外殼結構,能高效誘導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攻擊新冠病毒的抗體,達到免疫目的。
  • 重磅消息 新冠病毒的末日要到了!我國新冠病毒疫苗全球首個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遲彤藂鯼鯭縖谻錌隣糒雲源綽喥鮌塨摟謣螏礒貳禈播躒袕週戰焯零髭楘噛婤訷徜遣唁彤玓蓴欕鵄鮲暕蹃阬往侞譛蓗陳薇介紹,該疫苗以改造過的複製缺陷型腺病毒為載體,搭載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進入受試者體內,使人體產生對S蛋白的免疫記憶,從而達到將病毒「拒之門外」的效果。
  • 新冠疫苗開打,各國的疫苗都進展到什麼階段了?
    2020 年臨近尾聲,然而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鬥爭依然在持續。進入冬季以來,國內多地出現疫情反彈的情況,英國爆發變異新冠病毒,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 40 萬 ...... 在這種形勢下,要想在全球範圍內防控疫情,沒有疫苗是萬萬不行的,目前多個國家在部署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 新冠疫苗怎麼打?打完還用戴口罩嗎?權威科普:詳解圍繞新冠疫苗15大...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千呼萬喚始出來,新冠疫苗終於來了。 2020年最後一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附條件上市,為戰勝新冠疫情注入了新的力量,全民免費接種的信號更是振奮人心。 2021年1月1日起,各地重點人群已陸續開始接種我國首批新冠病毒疫苗。
  • 我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開啟國內三期臨床,國際臨床陸續啟動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是我國第五款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新冠候選疫苗。這款疫苗的技術路線為「重組亞單位疫苗」,為科技部部署的的新冠疫苗「5 條路線」中的一種。此前四款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疫苗採用了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兩種技術路線。
  • 22家機構17個新冠疫苗項目正在研發,誰將是疫情解藥?
    在重組蛋白疫苗方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團隊在本次疫苗研發過程中承擔了重組蛋白疫苗的研發任務。目前他們已經設計完成了疫苗產品,正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同時正在進行工藝研發的相關工作。三葉草製藥公司基於新冠病毒的S蛋白,研發了「S蛋白-三聚體」抗原疫苗。雖然該公司還未表示產品已經進入體內試驗階段,但是該抗原已經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復後血清中檢測到了病毒特異性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