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家媒體報導,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12月14日凌晨3時28分於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悲傷。
說起黃宗英來則不得不提他的傳奇人生,黃宗英家的哥哥黃宗江、弟弟黃宗洛也都從事過表演工作,所以兄妹三個並稱為演藝圈的「黃氏三傑」。
黃宗英的哥哥黃宗江當年在燕京大學讀書時,放棄學位,南下上海當起了話劇演員。黃宗英在16歲時候,隻身來到上海投奔大哥黃宗江,以見習生的身份進入上海職業劇團。
1941年黃宗英憑藉在話劇《甜姐兒》中的出色表演,黃宗英紅遍上海,成為耀眼的舞臺明星,「甜姐兒」也成了她的代名詞。
1946年,她主演個人首部電影《追》,之後分別在《幸福狂想曲》《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武訓傳》,1954年,創作了電影劇本《平凡的事業》1956年,黃宗英還出演了由巴金名著改編的影片《家》,在影片中飾演梅表姐。1960年,黃宗英擔任劇情電影《六十年代第一春》編劇。
除了在演藝事業上做出了貢獻,黃宗英的愛情和婚姻也格外浪漫,她一生共有四次婚姻,有兩次婚姻格外浪漫。第一次婚姻是與音樂指揮異方,但婚姻只持續了18天,異方因病去世。短短18天的婚姻悲劇嚴重損害了黃宗英精神。
如果說黃宗英維持最長的婚姻,那大概是和趙丹的這一段。趙丹一度被提名為20世紀十大電影明星,一共拍攝了35部故事片,塑造了一系列的光輝藝術形象。1930年代到1940年代,他主演的《十字街頭》《馬路天使》《遙遠的愛》《關不住的春光》《烏鴉與麻雀》早已家喻戶曉。1947年,趙丹和黃宗英一起出演《幸福狂想曲》,兩人在片中扮演一對情侶。
當黃宗英和趙丹拍電影時,趙丹正沉浸在前妻葉露茜和好友結婚的情傷之中,正是黃宗英的出現給了趙丹最大的安慰。在《幸福狂想曲》快殺青的時候趙丹給黃宗英表白趙丹大膽向黃宗英示愛:「我不能離開你,你應該是我的妻子。」電影《上海倫巴》背後所映射的大概就是這段故事,電影中袁泉的一席旗袍,頗有當年舊上海的味道。
黃宗英遇到趙丹時尚處在第二段婚姻中,面對趙丹的熱烈告白她選擇了和趙丹一起結婚,婚後他們的生活還算幸福。不過很快很快趙丹就因曾經在上海灘和藍蘋一起演戲的事情被抄家,之後趙丹更是被誣陷關進了監獄,而黃宗英也受到牽連被下放到幹校,即使生活艱苦黃宗英依舊帶著孩子等著趙丹。
經過十年等待,趙丹才終於歸來,只是此時的他在影壇也已經查無此人。在黃宗英的陪伴下趙丹愛上的畫畫才重拾生活的信心。可惜1980年趙丹被確診為癌症,10月10日不幸逝世,而在趙丹去世後,黃宗英為趙丹四處奔走,舉辦了畫展。
《見字如面》播出時,有兩封來自黃宗英與馮亦代的情書,讓黃宗英最後一段婚姻被許多人知道,不少人被兩人的浪漫愛情而感動。90年代前後馮亦代的原配妻子離世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黃宗英和馮亦代得知了對方的通訊地址,於是,他們開始相互通信。
而當時黃宗英67歲,馮亦代已經年過79。二人的通信隨著情感的迸發越來越頻繁,從一天一封變成一天二三封,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討論不完的話題。而之後,他們的暱稱也越來越親密了——黃宗英叫馮亦代「親親的二哥」,馮亦代稱呼黃宗英為「小妹」。
馮亦代和黃宗英排除萬難,爭得了雙方子女的認可,最終在1993年於北京三味書屋成婚。那一年黃宗英68歲,馮亦代80歲,婚後黃宗英搬到北京和馮亦代一起居住。2005年馮亦代去世,在他們12年的婚姻裡,共寫了500封書信,共計50餘萬字,之後編輯從中挑選了300多封集結出版。
1999年7月,馮亦代為黃宗英寫下了一封情書《這將是最後的聚首》,而這封信也讓所有人而為之動容,人生最浪漫的愛情也不過如此吧。
從現實講,我是十二萬分地愛你,比愛自己更多。你是我所見的唯一的天才。
天才與瘋狂本來是一根線兩個面,不能嚴格分別,這是總難以分割,有一時是天才,有一時看是瘋狂,問題不在你本人,問題在第三者不知的人要誤解,而我看你的正是這個。
有人說你處世瘋狂,而我看來卻是你的本色,天才就是這樣的,但是凡人就看不慣。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天才,豈能交臂失之。
所以有天才的人,也須有人識貨,否則為凡人所笑。
我就是這樣看你的,而且有凡人所,但我愛你欽佩你,要好好地培養你這一面,而不計較這瘋狂的一面,我愛的就是這一面。
其餘的我可以不必管世上能有幾個天才的人,能有幾個瘋狂的人,我得了你,用我的餘年來愛你,那是我的幸福,能有幾個人得到這幸福?
我得到了,這是我的彗眼,也是我的幸福,所以你也不必自責,天下有幾個人能得到這個幸福呢?我居然有了,我連自慶也來不及,何來怨恨?
我所顧忌的,只是我給你的愛,還是太少,不夠,我將在來生做犬馬來補償,願我今後給你更多的愛,更多的照顧,這樣我才能報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