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價值能否被衡量?這家解答的公司,融資1.85億美元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沛寬」(ID:zaixianEdu2020),作者:何沛寬,36氪經授權發布。

2013年,一位年輕創業者在demo day(初創項目路演日)裡分享了一段思考:

「 我問過無數的人們:請跟我說一下你的教育。畢業不久的和畢業很多年的人們,都回答是大學學位。學位是一種我們接受過教育的證明。事實是,我們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學位沒有持續衡量我們往後的教育、學習歷程。我們在生活中持續學習,但是我們留下了非常多沒有被認可的學習。

現在就是突破傳統學位的時候了。通過更多形式的微證書,我們可以為所學習的知識技能獲得認可的證書。

現在大學只是你學習的起點,而不是學習的終點。

我們提供一個平臺,自動將你大學學位課程作為開始,並且整合你其他的學習,方便地進入系統。在平臺,我們通過技能和分類,衡量、評估你學習的一切。在這個平臺,你學習的一切都是可以量化的。

這位創業者嘗試去解答一個問題:大學學位不是我們接受教育的所有證明,但其他的學習又該如何被衡量價值呢?

這個解題者,給出的答案是:Degreed,一個可以記錄、衡量學習過的技能與知識平臺。Degreed當時獲得融資不過90萬美元,現在,它已經完成三次C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1.85億美元。

這個國內並不熟悉的項目,我相信任何在職場上具備成長性、但存在過一些疑惑的人們,都可能產生一些興奮感:「我現在的職場能力和人生知識,很大一部分已經和大學學位沒有什麼關係了,但在描述教育時,仍然只能提到這個有限的證明。」有沒有其他衡量、認證的方式呢?

接下來,我們會深度拆解Degreed,它到底做的什麼,如何做?為什麼這種解決方案能夠被認可?其中的關鍵要素有哪些?同比,不妨藉此來思考,Degreed的模式到底在國內是否具備可能性?

1 Degreed做了什麼產品

最開始的Degreed,就像「學校+iTunes U(一個名校公開課在線平臺)」結合的學習平臺。學校的特徵是完成教育有學位認證,在線平臺學習的特徵是能夠線上自主學習,Degreed支持自主學習後的認證與記錄,比如你所有學習的有效時長、累計掌握的知識點數量。

Degreed學習平臺模式,需要實現三項能力:

1.1 學習資源供給

Degreed連接人們學習和發展的 「 所有資源 」。包括各類學習系統,上千個來源的數百萬門課程,視頻,書籍,文章,播客和主題專業。除了學習資源,Degreed 提供學習資源、內容的分析和反饋工具,給個人和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聚合多個教育項目的課程、學習資料不是門檻。但像Degreed平臺一樣,聚合了美國市值、估值最高(一定程度上,是最具競爭力的內容供應商)的一批在線教育公司的學習內容,起碼在國內,是不容易做到的。

更具體來看2013年,Degreed就集成了一下內容服務商:

  • 累計450萬門課程:英語,數學,科學,經濟學,藝術,攝影等。

  • MOOC: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提供商,例如EDX,Coursera和Udacity。

  • 學習平臺:Skillshare,Treehouse,Codeschool,Pluralsight(備註:市值30億美元),Lynda等。

  • 4,500所美國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楊百翰大學,卡普蘭大學等等。

  • 13,000所國際大學: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牛津大學等等。

  • 還有許多其他方面,例如訓練營,語言學習,證書,會議,書籍,文章等。

至於為什麼內容商願意入駐,我們在後文提到與內容商合作模式時,也會提到兩者分別的優勢與收益。

Degreed整合對方學習內容,用戶可以在Degreed學習多個學習平臺的課程

1.2 個性化學習平臺:學習體驗平臺(Learning Experience Platform,LXP)

LXP與傳統學習平臺相比,知名分析師JOSH BERSIN 總結過LXP的基本特徵:

  • 智能呈現內容。它們以「類似Netflix」的界面呈現內容,包括推薦、面板、移動界面和人工智慧驅動的推薦,

  • 容納多形式內容。它們可以容納任何形式的內容,包括文章、播客、博客、微學習、視頻和課程,

  • 支持社交聯繫。它們是社會性的,包括將內容與人們聯繫起來以建立社會性簡介,

  • 支持多路徑學習。它們有一條或多條學習路徑,因此用戶可以按照內容進行邏輯學習,

  • 支持認證評估。他們有某種形式的評估,通常會貼上標籤或證明,

  • 易於創作。他們讓你很容易作為個人發布自己的內容,

  • 便捷搜索與使用。他們是移動的,有趣的使用,快速和容易遍歷,並有友好的搜索和嵌入式學習功能。 

以智能呈現特徵為例。Degreed學習平臺,基礎的體驗是:個性化的知識、課程匹配。每個用戶看到的學習界面,基於自己技能學習計劃、目標,會看到不一樣的內容、主題、學習路徑推薦。

Degreed的學習界面:根據用戶預設學習目標呈現學習主題。選課界面根據用戶目標推薦主題課程

如果要對比智能學習界面/平臺與千篇一律的學習平臺差異,想想上一個10、20年的傳統新聞門戶,與智能推薦算法下今日頭條的價值區別吧!

1.3 技能認證

支持大量的學習過程得以記錄,更進一步是給出「受認可的」 證書,類比在上學時學校給的學位證書。這是Degreed為學校以外的學習、「終生學習」過程,衡量價值、「授予」認可的方式。

Degreed目前支持1500+技能證書認證,比如用戶體驗設計、社交媒體營銷、創意寫作、數據科學等等技能。

這些認證,需要經過一套相對標準的流程:

人們為什麼對「認證」有需求?

Degreed的這套「認證」流程為什麼被「認可」?它的創始人早期就闡述了其中的邏輯:

證書就是貨幣。學位證書是打開夢想和生活、職業機會的貨幣。微證書(比如Degreed平臺提供的認證證書)是新的貨幣。我們建立了新的一套學分系統,校準衡量每種技能的分值,證明它們的價值。

證書成立的背後是科學的評分方法,我們正在申請專利。這套方法,由我們的諮詢顧問和投資者Larry rosenberger指導。Larry rosenberger 是FICO (美國最大的信用評分公司)前CEO,他為美國創造了FICO Score(備註:這是消費貸款的信用分數,類似國內的芝麻信用)的科學模型。」

消費市場的FICO Score由支付歷史、信用歷史等5個維度構建,在學習教育領域的「信用分」、「終生成長檔案」,也可以借鑑:比如技能學習歷史、現在正在學習技能等維度組成

也就是說,用戶的技能認證,與消費市場的信用認證邏輯打通了!

在消費市場,消費者不斷發生的交易、消費行為被記錄,人們的「信用值」增長,對應的是,人們能夠獲得金融機構更大的貨幣(eg 信貸)支持。

在技能、知識市場,人們各類學習教育信息得以記錄、認證,(更多技能認證後)「信用值」提升,在職場有更多的流通「貨幣」的支持。對於企業僱主來說,他們就像「銀行」,可以更高效識別出「信用值」高、流通「貨幣」多的個人,從而為個人提供最好的「信貸政策」(實現高質量的崗位匹配)。

Degreed設計的教育學習領域的「FICO Score」(即學習技能追蹤、評級、分析系統),使得職場人、僱主之間正在形成更強關聯的連接(尋找匹配崗位、招聘合適人才、改善人才技能與工作職能的差距)。

這種連接,也使得Degreed延伸到新的市場方向:人才市場。我們此前就提到,學習平臺Degreed收購人才信息平臺Adepto的案例。企業在Adepto平臺,可以基於各類技能標籤找到目標人才。用戶在Degreed完成平臺技能認證,生成的技能數據與標籤,能銜接到Adepto,匹配給潛在僱主企業。

Adepto平臺,可以通過人才技能標籤,幫助企業找到目標人才

Degreed平臺:從在學習或具備的技能(Continue Learning)到潛在的就業機會(opportunities)

一個問題:Degreed市場化的技能認證證書,與學位證書,是什麼關係?完全取代,還是共存?

Degreed的創始人認為,美國教育有兩大問題:教育與職業的相關性、教育成本。

美國 「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約為9%,大學畢業生後從事完全不相關工作的佔比40%。」這些數字表明,大學正在失去其相關性。

如果大學的價格是更負擔得起,那麼需求可能還可以持續的。但現在不是。現在在網上可以低成本獲得世界一流的教育,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件。

學生平均債務已經超過萬美元,人們之所以還願意為昂貴的學校付費,是因為需要向潛在僱主「證明」。僱主們認為,「 擁有良好聲譽的大學學位,意味著潛在的求職者將是他們想要的那種僱員 」。

人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和金錢在教育上,然後它就變成了簡歷上的一個要點。如果有一些方式,不影響學習質量前提下,可以不受時間限制、低成本學習,並且獲得受認可的「證明」。那麼對於用戶來說,將是一個新的選擇。

2 回到Degreed平臺的構建:內容服務商,學習管理系統,與垂直的職業社區

2.1 內容服務商

上面我們提到1000多個內容供應商,且不乏頭部教育機構,與Degreed達成合作。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Degreed學習多個平臺的學習資料、課程。通常來說,用戶數據是一個平臺重要的資產。為什麼內容服務商願意把用戶數據連接到Degreed平臺呢?

我找了一些實例視角,呈現內容服務商願意接入Degreed的原因。簡單總結,就是:用戶在Degreed可以獲得 「高度個性化、具有吸引力的學習體驗」。內容供應商的優勢,是研發課程、學習資料,對於它們而言,Degreed的互補優勢是:用戶學習體驗。

兩個案例參考如下:

哈佛商業出版公司(Harvard business Publishing):「我們深知高度個性化和情境化的經驗,嵌入到工作流程中,將確保組織擁有成功所需的領導者。我們理解這些內容如何需要最具吸引力的體驗。將業界領先的內容應用到一流的解決方案中,比如我們最新發布的《哈佛管理導師》Spark上,與Degreed的合作使我們能夠加快提供更優質的學習體驗。」

一家有2萬+在線學習課程,完成B輪融資的學習平臺OpenSesame,與Degreed達成合作,向學位客戶提供精選的在線學習課程。企業可以直接在Degreed的學習資源索引中訪問OpenSesame電子學習課程,其中包括數百萬個視頻,文章,博客文章,書籍,播客和主題專家。「我們為使學習者能夠使用高度個性化的平臺來控制自己的學習感到自豪」。

2.2 學習管理系統

美國的在線學習服務商,有一類參與者是: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LMS)。比如EdApp,它是一款移動端以學習創作工具為主的LMS,支持快速創建、共享和跟蹤學習數據。與Degreed達成合作,原因包括:

另一個LMS是Bridge ( 備註:母公司Instructure今年初20億美元被收購 )。與Degreed達成合作的原因,是 技能評估與價值衡量:

「 Degreed使其企業客戶的僱員,經驗與技能得以衡量,對應是組織價值的評估。」

2.3 垂直職業社區

比如,垂直的人力資源教育與職業發展網站HR.com,它有110萬HR會員用戶、5600+學習課程。與Degreed達成連接的原因:「 平臺提供了一種更智能,更輕鬆的方式來發現,訪問和跟蹤在線學習和繼續教育學分。通過一種簡單的方式來組織,共享和跟蹤學習。」 

垂直崗位社區的連接,與上面提到Degreed延伸的人才市場業務最為關聯:將同一類職業人群,根據不同的技能標籤、評級數據,幫助人才,匹配到潛在的僱主企業。

3 商業模式: 誰在為Degreed付費,支撐起它的商業模式?

以上是Degreed的合作方、內容連接方,有了多方角色的參與,Degreed平臺得以更豐富、完善。但對於Degreed而言,持久經營的最關鍵因素是:誰為Degreed產品付費?

2012年成立時,Degreed主要面向個人,到了2014年Degreed推出企業員工學習版本。企業版本(以LXP工具為主)的推出,可能是其2014年走出「崩潰邊緣」的關鍵:有了越來越清晰的商業(收入)模式。

Degreed目前的營收來源在:

  • 學習體驗平臺LXP訂閱收費。面向企業版本,大企業訂閱,終端員工約為每位10~12美元,支持員工、團隊學習數據、技能水平分析等。

    去年企業版本,約為240企業客戶,終端用戶數據近「500萬」個。也就是平均每企業用戶超過2萬人,付費客戶總體都是大型企業。個人用戶使用LXP工具免費。

  • 技能證書認證費用。單門技能認證費用為179美元。終身各種技能費用為399美元。

美國企業數據機構Infact.com(2020.7月數據)推測Degreed營收在5000萬美元~1億美元之間。

最後 

對於國內,如果落地這類項目到底有沒有可能?

首先,由誰來做?

在美國,Degreed的創始人,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創立Degreed更早以前的2008年~2011年,他參加與創立了一家Zinch的網站(備註:後被Chegg收購,價格550萬美元)。網站允許學生創建自己的個人資料供大學瀏覽,從而將大學和學生聯繫起來。Zinch的目標是,使每個學生獲得相對平等的機會,個人資料放在Zinch上(除了成績單以外的資料),大學可以搜索潛在匹配學生的信息,而不是相反。這其實和現在Degreed,通過技能標籤,連接潛在僱主的邏輯,或者讓僱主找到匹配的人才數據,是相似的邏輯。

也就是說Degreed這一模式的創始人,相對而言,有一個連續的、相通的業務經歷。國內發起人,如果有近似經歷,可能是一個相對優勢。但同時,對於當下,「業務經驗」未必是絕對的壁壘,因為「Degreed」產品平臺的業務層、技術層(LXP學習體驗平臺、技能認證標準化流程),理論上「可複製性」較強,尤其是當下越來越多高質量的網際網路從業者。

更重要解答的可能是,誰願意為中國版「Degreed」付費。

在美國,Degreed最早期,面向個人用戶時,沒有收入來源,後來向企業開放付費版。創新型的產品事實上,在尋找種子用戶時,更多可能與具備創新精神的企業合作,或者企業客戶有一些需求,以往的市場解決方案無法滿足。比如在Degreed的的首家企業客戶,一家巨頭銀行,「 它有大量全球僱員。需要在一個高度監管的環境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將工具和內容的內部生態系統,與更廣泛的學習內容系統結合起來。覆蓋多種崗位角色,和全球邊界的許多用例。」 

即便最開始,有一些創新型企業客戶願意接受,但發展過程不一定就順利。如上文所提,Degreed在2014年「幾乎在崩潰邊緣」。在國內,要落地相似的產品,可能要遇到更多的「挑戰」,與投入更多的市場教育成本,尤其是B端為數位化產品付費意願,有待提升的整體環境下。

當然,關於國內版「Degreed」落地可能性。好消息有兩個:

一是供給端,國內已經有探索者,他們更多在提供LXP工具階段,暫時還不是技能認證服務商。比如國內的三節課今年推出的LXP學習工具,肯耐珂薩的企業學習平臺。

二是企業需求端對創新產品的開放態度。比如國內某央企在線學習負責人周勇就提到:市場上,現在非常缺乏優質的企業學習產品,如果有更智能易用的學習工具、匹配員工技能發展的優質內容、支撐組織績效實現的知識體系平臺,企業是願意為這些產品付費的。潛在的企業學習市場也會被打開且擴大。

相關焦點

  • Impossible Foods獲得5億美元融資,這家人造肉明星創業公司的發展...
    去年Impossible Foods獲得E輪3億美元融資時,我們曾分析過這輪融資,時隔一年之後,Impossible Foods再獲5億美元融資,一方面凸顯人造肉領域備受資本關注,另一方面Impossible Foods的多次巨額融資也凸顯這家公司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 深度拆解Degreed:終生學習的價值,如何被衡量?
    在平臺,我們通過技能和分類,衡量、評估你學習的一切。在這個平臺,你學習的一切都是可以量化的。」 這位創業者嘗試去解答一個問題:大學學位不是我們接受教育的所有證明,但其他的學習又該如何被衡量價值呢?這個解題者,給出的答案是:Degreed,一個可以記錄、衡量學習過的技能與知識平臺。
  • 這家旅遊網站為何能在疫情期間獲得1億美元融資?
    逆勢融資,新亞太區負責人走馬上任,這家公司有何玄學?在其任職期間,高崧完成了Skyscanner天巡在中國區市場從0到1的建立,2017年底,攜程以14億英鎊收購天巡,而去年天巡對攜程的營收貢獻率高達10%。成立於2013年的Omio是一家多模式交通在線預訂平臺,高崧此番上任Omio亞太區負責人意味著該公司將繼續發力中國乃至亞太市場。
  • 融資10億美元後,猿輔導靠什麼支撐78億美元高估值
    3月31日,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宣布完成10億美元G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等跟投,投後估值78億美元。這是在線教育行業迄今最大一筆融資。融資後,猿輔導成為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此前,VIPKID在2019年10月完成E輪融資後以300億人民幣估值位居榜首。
  • 獲2億美元巨額融資,這家SLG遊戲公司牛在哪?
    比如,最近海外SLG手遊發行商Scopely宣布獲得了2億美元D輪融資,使得該公司累計融資達到了4.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來自私營企業Advance和消費者投資公司The Chernin Group。Advance首席戰略官和研發官Janine Shelffo說,「Advance密切關注遊戲行業的增長和變化,並且認為Scopely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力量。
  • 印度遊戲初創公司MPL即將獲至少5000萬美元融資,估值超3.5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導,有來自三位了解交易細節的消息人士稱,印度初創遊戲公司MPL即將獲得最新一筆超過5000萬美元的融資。儘管疫情讓很多企業面臨重大壓力,但伴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印度一些優秀企業正在受到風投公司的青睞。
  • 家庭健身公司「Tonal」獲 1.1 億美元融資,亞馬遜 Alexa Fund 參與...
    「Tonal」官網 據外媒報導,近日,家庭健身創業公司「Tonal」宣布,它已經獲得了 1.1 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現有的投資者 L Catterton 和新的投資者 Delta-v Capital、亞馬遜的 Alexa Fund 和 Mousse Partners,以及運動員 Stephen Curry、Paul George、Michelle Wie 和 Bobby Wagner。在新一輪融資之後,這家公司的融資總額達到了 2 億美元。
  • NFL與MLB加持,45億美元估值:Fanatics能否入局中國體育生意?
    那麼,對於這家估值45億美元、NFL和MLB入股加持的體育電商巨頭來說,中國市場究竟意味著什麼?當時,GSI以1.71億美元現金及價值1.06億美元的GSI普通股為代價將Fanatics納入囊中。對於GSI來說,Fanatics最具價值的就是這些球隊資源。當時的GSI,早已開始運營NFL、NBA、NHL、MLB、NASCAR和ESPN等主流體育聯賽和媒體的官方電商網站。
  • 企業級服務公司HashiCorp獲1.75億美元E輪融資
    投資界(ID:pedaily2012)3月18日消息,據36氪消息,美國的初創公司 HashiCorp 宣布獲得1.75億美元的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領投,T.
  • 10億美金的學習界「B站」,是怎樣開始的?
    從2011年4月正式上線網站,至今Skillshare已完成D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1.67億美元。5、 如何說服資本:新教育平臺的必要性Skillshare網站正式推出前的3個月,已經從風投基金獲得55萬美元的種子資金。在推出後的4個月,Skillshare獲得310萬美元融資,在同年年末再獲得465萬美元融資。這個融資(資本認可)速度可以說是相當快了,這是如何達成的呢?
  • 圖靈獎得主Bengio明星創業公司被「賤賣」!曾融資數億美元
    【新智元導讀】圖靈獎得主Yoshua Bengio創立的「獨角鯨」公司Element AI面臨著被「賤賣」的可能。根據外媒報導,公司在上月籤署了一項協議,以2.3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出售給矽谷軟體公司ServiceNow,而且,公司員工也面臨著被解僱、股票期權被取消的可能。這家公司曾經被業內廣泛看好,曾獲得英偉達、微軟、騰訊、英特爾等巨額融資。
  • 專訪火花思維CEO羅劍:融資1.5億美元後,不著急砸廣告
    作者:張睿 2年半6筆融資,累計融資達3.4億美金,火花思維刷新了在線數學思維賽道的融資記錄。 8月26日,主打6人小班課及線上雙師模式的火花思維宣布完成E1輪1.5億美元融資,由KKR領投,原有股東GGV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投、龍湖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跟投。這已經是今年火花思維的第二次融資,4個月前,火花思維剛剛獲得快手戰投3000萬美金的注資。
  • 融資1億美元!Mindstrong公司開發APP預測並治療嚴重精神疾病
    近日,致力於通過虛擬醫療模型和數字測量方法來改善心理健康的Mindstrong Health公司宣布完成由ARCH Venture Partners,8VC等公司參與投資的1億美元C輪融資,以擴大其公司規模,為患有嚴重精神疾病(SMI)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 這家公司靠爬數據賣情報創下130億美元市值,什麼來頭?
    融資超過9億美元,IPO首日漲幅一度高達100%……美國資本市場,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令人振奮的景象了。創造這一切的是家SaaS公司,名為ZoomInfo,核心的業務是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整理、驗證數據,幫助銷售人員找到合適的目標,來實現營銷智能化。
  • 星球前線|福布斯:Chainalysis正以10億美元估值進行1億美元的C輪融資
    10 億美元的估值進行 1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由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前高管 Lee Fixel 新成立的風險投資公司 Addition 領投,預計之前的投資者 Accel、Benchmark和Ribbit 也將參投。
  • 圖靈獎得主Bengio明星創業公司被「賤賣」!曾融資數億美元,騰訊也...
    根據外媒報導,公司在上月籤署了一項協議,以2.3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出售給矽谷軟體公司ServiceNow,而且,公司員工也面臨著被解僱、股票期權被取消的可能。這家公司曾經被業內廣泛看好,曾獲得英偉達、微軟、騰訊、英特爾等巨額融資。被譽為加拿大「明日之星」、融資數億美元、深受英偉達、微軟、騰訊、英特爾支持的AI公司—— Element AI,支撐不住了。
  • Zomato獲2.5億美元融資;推文科技獲千萬人民幣融資
    (來源:第一財經) ·印度· Zomato獲2.5億美元融資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正在進行的一輪融資中,Zomato已吸引到Tiger Global和Kora Capital各1億美元的投資,現有投資者淡馬錫也對其注入6200萬美元。
  • 越南電商平臺Tiki獲得融資1億美元
    越南電商平臺Tiki正在從Northstar Group領導的一輪融資中再籌集1億美元。 Tiki計劃籌資7500萬美元,由於受到Tiki韓國用戶的支持,Northstar Group就擴大了Tiki的融資金額。如果Tiki達到某些KPI指標,Tiki甚至可能在這輪融資中籌集1.5億美元。 去年初,它吸引京東為其注入4400萬美元投資,並於最近開始與越南公司Unidepot合作以擴展越南物流業務。
  • 騰訊投資的新加坡電商獨角獸Garena獲5.5億美元融資,並更名為Sea
    5.5億美元融資。這輪融資將幫助它繼續在印尼和包括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內的對手展開競爭。這家公司有著8年的歷史,曾獲得中國騰訊投資。在這輪融資中出現了不少的新投資人,包括由印尼首富之子Martin Hartono負責的GDP Venture和菲律賓富豪John Gokongwei建立的JG Summit Holdings。
  • 雪球宣布完成1.2億美元第五輪融資 前四輪已融資1.7億美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於德良12月5日,在雪球嘉年華現場,雪球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楠對外宣布公司完成1.2億美元E輪融資。此次融資由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獨家投資,瑞銀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雪球完成了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千橡投資和螞蟻集團,融資總金額超過1.7億美元。雪球成立於2010年,通過高黏性的投資社區抓住高質量用戶入口,構建了權益投資市場獨特的內容和用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