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找不到的雄性鮟鱇魚,竟然在雌魚的身上,而且已經融為一體

2020-12-23 科學信仰孫晨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深海之中,有著一種相貌醜陋、總愛打著一個燈籠的魚,我們叫它鮟鱇魚。

因為鮟鱇魚的外貌實在是過於隨意,以至於它在人類社會頗具知名度,特別是在涉及到海洋的科幻或動畫作品之中,如果沒有鮟鱇魚的出現,總感覺少了些什麼。鮟鱇魚其實是一種分布非常廣泛的魚類,而且種類繁多,已知的鮟鱇魚種類就達到了200種以上,不同種類的鮟鱇魚無論是在體型還是外貌上都有很大的差異,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相貌醜陋且都打著一盞燈籠。

不過,既然是生活在不見天日的深海,那麼長成什麼樣子也就無所謂了,反而是長得好看了到會憂心沒有展示的機會。其實,我們所熟悉的那種打著燈籠相貌醜陋的鮟鱇魚,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雌鮟鱇魚,雄魚與雌魚大不相同。

鮟鱇魚雖然是一種深海魚類,但有些種類也會生活在百米深度左右的海域,所以人類早就發現了鮟鱇魚的存在。

可是一直到19世紀,人類都沒有意識到一直以來所發現的鮟鱇魚其實只是雌魚而已。直到人們開始研究鮟鱇魚,才驚奇地發現,怎麼所有的鮟鱇魚都是雌性呢?雄性鮟鱇魚去哪裡了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當時的研究人員。後來人們才知道,人類其實從一開始就發現了雄性鮟鱇魚,只不過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它是雄性鮟鱇魚而已。在研究和捕撈鮟鱇魚的時候,經常會在鮟鱇魚活動的區域看到一種小魚,這種小魚與鮟鱇魚的身體結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體型和鮟鱇魚相差巨大。

一般的鮟鱇魚體型可以達到30釐米以上,有的種類甚至可以達到1米,而在鮟鱇魚附近發現的小魚體長只有幾毫米而已。

時間向後推移到1924年,當時在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的裡根發現一條鮟鱇魚身上吸附著一條小魚,出於好奇,他對這條小魚進行了解剖研究,結果發現,這小魚就是雄性鮟鱇魚。

雌雄鮟鱇魚的外貌和體型差距如此之大,實在是令人驚訝。後來,通過研究,人們來明白,原來雄性鮟鱇魚擁有著獨特的生存策略,那就是依靠雌性鮟鱇魚,這種行為如果放在人類社會,我們會將其稱之為「吃軟飯」。在人類社會,吃軟飯通常發生在女強男弱的伴侶關係中,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雄性鮟鱇魚的軟飯吃得是理所當然,因為和雌性相比,它實在是太弱了,如果一條雄性鮟鱇魚在生命的最初時間裡沒能夠找到一條雌性,那麼它很可能無法生存下去,因為雄性鮟鱇魚不僅體型弱小,而且幾乎沒有在深海捕食的手段。

鮟鱇魚在深海狩獵的方式主要是誘捕,也就是以頭上的燈籠作為誘餌來吸引獵物,然後將獵物一口吞下。

可是雄性鮟鱇魚沒有會發光的燈籠,而且它弱小的身軀和嬌小的嘴巴也吞不下什麼,所以雄性鮟鱇魚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找到一條雌性鮟鱇魚。當雄性鮟鱇魚在深海中找到一條雌性之後,它會毫不猶豫用牙齒咬住雌魚的腹部,掛接成功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將會在二者之間發生。

雌魚與雄魚的生理組織將會逐步發生融合,它們的循環系統將會實現連接,也就是說從此雄魚再也不需要吃飯了,它可以直接從雌魚的體內獲取營養。融合是如何發生的,循環系統又是怎樣完美銜接的,對此,我們仍然一無所知,這種發生在兩個獨立生命之間的自然融合對於人類而言還是一個謎。

雄魚之所以能夠在茫茫深海之中發現雌魚,一是靠嗅覺,二是靠視覺,嗅覺來捕捉雌魚的氣味信息,視覺來尋找雌魚的燈籠。

可是當一條雄魚成功找到雌魚並實現融合之後,這些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身體器官都會逐漸退化,包括眼睛在內的很多身體內外器官都會發生萎縮,從此雄魚便真正成為了雌魚的一部分,不過它仍然是獨立存活的,在繁殖的季節,鮟鱇魚夫妻通過身體內部的某種交流,同時將卵子和精子排放在水中,實現體外繁育。

關於鮟鱇魚夫妻的趣事就說到這裡,最後來說說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那就是吃。鮟鱇魚別看樣貌猙獰,但味道極佳,其肉質與龍蝦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就是鮟鱇魚肝了,那個味道簡直無法形容,只能說是誰吃誰知道。

相關焦點

  • 鮟鱇魚只有雌魚嗎?
    鮟鱇魚屬於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是一種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類,它們身體前段肥大扁平呈圓盤形,後端細長呈圓柱形,好像樂器琵琶的形狀,所以在有些地區鮟鱇魚又被叫做琵琶魚。鮟鱇魚頭頂有一根特化的「魚竿」,魚竿末端有肉質凸起,鮟鱇魚就靠著這根魚竿引誘小魚小蝦來到自己的嘴邊,然後把貪吃的小魚小蝦一口吞下。由於生活在黑暗的深海,大部分鮟鱇魚的釣餌都會發光。利用小魚小蝦的驅光天性,即使在深海,鮟鱇魚的日子相對來說過得還是很滋潤的。由於鮟鱇魚生活在深海中,它們行動又比較遲緩,所以雌雄鮟鱇魚約會戀愛也成了難題。
  • 鮟鱇魚:魚類中的奇葩上門女婿,論吃軟飯的能力,本魚就沒服過誰
    我感覺這個容貌在我們這肯定找不著伴侶了,但在鮟鱇魚這根本不算個事。鮟鱇魚表現了什麼叫做有自信!可以讓愛人心甘情願「吃軟飯」,而且吃到地老天荒!鮟鱇魚的世界裡,每隻雄魚都是上門女婿,而且個個都是軟飯男。有的時候生物學家會捕捉到一種與角鮟鱇身體構造類似的魚,但是這類魚的塊頭小得多,不到1cm長,加上其餘的差別,最終被歸於另一個的物種下。直至20世紀20年代,生物學家又抓住了一條雌性角鮟鱇。發現有兩條比它小許多的魚利用口鼻部粘附在雌魚的小腹。最初他們覺得這類小魚可能是雌魚的魚苗,但是這類照顧魚苗的方式又太特別了。
  • 海洋裡的鮟鱇魚,長相雖然醜陋嚇人,但端上飯桌的它鮮嫩肥美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人不可貌相"這句話吧,也知道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輕易以一個人的外表就判斷出一個人的能力如何,可是你們知道嗎,其實這個道理不僅僅可以用在人的身上,放在動物的身上也是同樣適用的。但是我們看到的和平常吃到的鮟鱇魚為什麼基本上都是雌性鮟鱇魚呢?,並且我們在市場也只能夠買到雌性鮟鱇魚,想要買上一條雄性鮟鱇魚那可基本是不可能的。對於這種現象,你是不是會提出疑問:難道是雄魚不好吃?或者是,難道鮟鱇魚沒有雄性?其實並非是雄性鮟鱇魚不好吃,而是我們在捕捉的時候只能抓到雌性鮟鱇魚,完全看不到雄性鮟鱇魚的蹤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雄性鮟鱇魚都去了哪裡呢?
  • 深海燈籠魚的繁衍:雄魚直接寄生雌魚!血肉相融吸收到只剩精囊!
    深海鮟鱇魚分布於世界各海域,但目前所知約有 160 種鮟鱇魚數量非常稀少。牠們會在 300~5,000 公尺漆黑的海裡,用頭部前懸掛的發光餌球吸引獵物,正因如此也暱稱為燈籠魚。鮟鱇魚有非常大的口部和能擴大的胃部,能瞬間捕捉併吞食比身體還大的獵物。深海鮟鱇魚的雄性體形比雌性小非常多,比較極端的例子,雌性的長度甚至可達雄性的 60 倍長,體重相差至 50 萬倍。
  • 雌性鮟鱇魚:同時被8個「軟飯男」寄生是什麼體驗?
    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今天的主角——鮟鱇魚身上。鮟鱇魚,圖片來源 Flickr我是你對醜的所有想像當生活在幽深而黑暗的海底時,總有些生物開始在長相上放縱自己。死了都要愛,犧牲免疫不算什麼讓鮟鱇魚成功出圈的除了肆意的長相,還有它們驚世駭俗的交配方式。當19世紀的科學家們試圖對鮟鱇魚進行研究和分類時,發現捕獲的角鮟鱇亞目下的樣本都是雌性,完全沒有看到雄性的身影。
  • 茨城縣鮟鱇魚火鍋之漁民味道--」Dobujiru」
    茨城縣的冬日代表美食—鮟鱇魚火鍋又來啦!一般的鮟鱇魚火鍋小編已經介紹過了,今天和大家說一款不一樣的鮟鱇魚火鍋。鮟鱇魚大家了解麼?
  • 最醜海洋怪物盤點:鮟鱇魚PK水滴魚
    這些生活在深海的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很多都是因為「壓力」太大而長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鮟鱇魚或許是世界上最奇特也最迷人的海洋生物之一。它們的捕獵技巧十分狡猾:用前背鰭演化而成的釣竿模擬獵物並發出亮光,以此吸引其他小動物前來,被鮟鱇魚的大嘴吞食。除此之外,一些深海鮟鱇魚的交配行為也相當怪異。
  • 「雄鮟鱇魚」動物界最強軟飯王
    當我們在海底遇到合適的雌性鮟鱇魚,我們就會上前咬住她的身體,然後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的嘴巴會慢慢退化,皮膚也慢慢和雌鮟鱇魚的融合,最後成為寄生在雌鮟鱇魚身上。以後我們就共為一體,我們從雌鮟鱇魚身上汲取營養,我們的作用就是作為雌魚的小丁丁,在需要繁殖時產生精子和卵子結合,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0≤
  • 為什麼動物界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而人類世界女性更鮮豔美麗
    這種現象在孔雀身上表現的最明顯。雄孔雀就是最豔麗的那一種,雌孔雀羽毛暗淡,尾羽也比較小。並不是所有的兩性系統都是這樣。在深海裡生活著一種鮟鱇魚。雌魚身體非常大,而雄魚的身體非常小,最後雄魚要依附在雌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