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條深海鮟鱇魚,最近我聽說人類出現了個「最強軟飯王」重案組之虎曹達華,把軟飯硬吃發揮到極致,真是我輩楷模,所以我也要跟著介紹下自己-動物界最強軟飯王!
一、動物界最強軟飯王
你們好,我是條雄鮟鱇魚,我是小白臉、軟飯王!對的,我就是這麼不要臉,沒辦法,誰叫我長得太弱小了。普通的雌鮟鱇魚40-80cm,重達幾公斤,而雄的只有雌的幾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最小的甚至1cm以下,不仔細看都看不到我。我小胳膊小腿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抬,在海底惡劣的環境下怎麼生存,只能依靠膀大腰粗的女朋友了(渣男)。
平時我們遊曳在世界各大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過著優哉遊哉的生活。當我們在海底遇到合適的雌性鮟鱇魚,我們就會上前咬住她的身體,然後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的嘴巴會慢慢退化,皮膚也慢慢和雌鮟鱇魚的融合,最後成為寄生在雌鮟鱇魚身上。以後我們就共為一體,我們從雌鮟鱇魚身上汲取營養,我們的作用就是作為雌魚的小丁丁,在需要繁殖時產生精子和卵子結合,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0≤
我的一生,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安安靜靜地做我的軟飯王,在最重要時刻貢獻自己。o(╯□╰)o
二、醜魚多作怪
雖然人家說我們鮟鱇魚長得醜,還叫魔鬼魚、哈蟆魚,但想想我們通常生活在一兩百米海底,個別親戚在800m甚至以下,反正海底也見不得光,大家也隨便長。雖然身子扁平、腦袋腫大,雙眼突出,還有一張長滿獠牙的大口。胸鰭寬大、腹鰭小,不擅長遊泳。但在深海底,我們鮟鱇魚至少長得看起來像條魚,比其他長得亂七八糟的好看多了。
生活在海底,我們進化出了別出心裁的捕食方式。雌鮟鱇魚的背鰭第一棘進化成一個小肉塊,你們人類稱之為「擬餌」,有些深海的親戚還進化出能發光的小燈籠。
平時我們趴在海底或潛入沙中,皮膚顏色狀態和海底泥沙相近,是很好的擬態保護色。靠著背上的釣餌(或小燈籠)搖動吸引小魚蝦接近,然後胸鰭用力,頭部迅速向上張開把獵物吞下,完成釣魚捕獵。所以說,在釣魚方面,你們人類姜子牙可得叫我們老祖宗了,估計也就現在的釣魚執法能和我們相比了。
三、有內涵
別看我們長得醜,但我們可是相當有內涵的。一張醜陋的皮囊下,儘是味道鮮美的魚肉和內臟。腹有詩書氣自華,內涵很好地彌補了我們外表的不足。
我們可以稱得上全身皆寶,魚肝、魚皮、魚肚(胃袋)、魚鰓、魚肉、魚鰭以及卵巢都是很好的食材。皮膚坑窪不平很是難看,但緊緻Q彈,滿滿的膠質;肉質刺少肉多、緊實鮮嫩;最珍貴的是我們的肝,細膩爽滑,豐潤肥美。
不比法國鵝肝的人工催熟,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A、D、E,真正的美味又健康營養。
四、美食達人
在日本,我們可是有「西河豚、東鮟鱇」的美號,與肉質鮮美而聞名天下的河豚魚並稱,可稱得上人間極品。有時,我們的肉別作為刺身,還有出名的鮟鱇魚壽喜鍋;魚肉以外可炸、蒸、燉、烤,做成美味下酒菜。特別是精貴的魚肝作為壽司和下酒菜,正所謂「魚肝就酒、天下我有」!
在中國,我們也有多種做法:紅燒鮟鱇魚、清蒸鮟鱇魚、鮟鱇魚頭豆腐湯、黃酒蒸鮟鱇魚肝、清炒魚肚、香煎……艾瑪,看的我都想吃了自己(忘了,我只是雌魚身上的小丁丁,根本吃不著我,藍瘦、香菇ㄒoㄒ)。
最後問一句:你吃過鮟鱇魚嗎?!
日本沿海現九足章魚,難道哥斯拉的故事要加新成員了
最長壽脊椎動物-格陵蘭睡鯊
美國大選白頭之爭!聊聊那個象徵民主自由的傢伙—白頭海雕
陷入「種姓制度」怪圈的印度牛,要麼成神,要麼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