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裡的神人——朱先生,你到底圖的啥?

2021-01-09 靜夜思學

繼續談《白鹿原》這部小說,電視劇依然熱播中,今天說說朱先生。

PS:小說與電視劇版內容不大相同,但個人認為電視劇的改編也合情合理,以下說的是小說版本。

白鹿原上有個聖人,在這塊地上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在原上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就是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

早在一句話退清兵之前,朱先生已經成了神。他自幼才智過人,十六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當時的山西巡撫方生要委以重任,他卻婉言謝絕。他的名言是「房是招牌地是累,攢下銀錢是催命鬼」。

有一年的夏天,烈日當頭,大家都在麥場曬麥子,朱先生卻穿著本應在下雨天才穿的泥屐走來走去,原上的莊稼人都哂笑:「這書呆子,讀書讀傻了吧?」誰曾想,一會功夫,起風了,頃刻間暴雨如注,這時候大家才明白原來朱先生早料到了。又有一次,朱先生說了一句「今年成豆」,結果那一年大旱,稻子穀子都旱死了,只有耐旱的豆子獲得了豐收。

這樣的事在莊稼漢中間傳開了,後來,有個農民的牛丟了,也找朱先生來算一算,朱先生當時忙,隨口說了一句「牛在南邊,快去找吧」,這位農民大哥於是慌裡慌張的往南跑,一不小心撞到了兩位姑娘,被說成時耍流氓,他來不及解釋繼續跑,後面就有人追,他從一個高坡上跳下來,你說神不神?牛就在下面呢,那個老黃牛正舔著小牛!追他的人,看熱鬧的人,一會聚了一大堆,這位農民大哥來了精神,他說:「朱先生算的真準,他跟我說『要得黃牛有,疾步往南走;撞開姑娘手,老牛舔牛犢』……」當然也有不準的時候,那些不準的東西大家都選擇性的忘記,那些準的,就被越傳越神。在這些事跡中,朱先生慢慢成了莊稼人心目中的活神仙,任誰,來到了白鹿原,都要對朱先生禮敬三分。

如果說只有莊稼人對朱先生奉若神明的話,那也不能稱為「神人」了,後來朱先生大義闖清營,一番唇槍舌戰退了方升20萬清兵,更讓上至張總督,下至三歲孩童佩服起了朱先生。

白鹿原上的縣令換了一茬又一茬,每一茬都很重視朱先生。在楊排長那幫人要進攻西安時,當時的縣長姓彭。彭縣長實在受夠了這幫兵痞不斷的徵糧,他問朱先生該咋辦,朱先生說「熬著」,他向朱先生索要手跡,朱先生給了他四個字「好人難活」,第二天彭縣長就跑路了,朱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愣怔了一下說:「他熬不住了。」後來,這幫兵的頭領劉軍長來找朱先生算卦,看什麼時候能破城,朱先生說:「秋冬之交是大限,見雪即見開交。」果然,那天下了雪,但不是劉軍長攻破了城,而是打了一個大敗仗,不得已要退兵,他想起朱先生的「見雪即見開交」,恨恨地說:「這個老妖精!」

鹿兆鵬曾請教朱先生:「先生,你觀國共兩黨的結局如何?」朱先生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只是說:「我觀『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大同小異,一家是『天下為公』,一家是『天下為共』,合起來不就是『天下為公共』嗎?」

後來黑娃拜了朱先生做師傅後,也有一問:「先生依你看,誰能得天下?」朱先生肯定的說:「天下註定是共產黨的。」黑娃不解,朱先生說:「你看國民黨的國旗,青天白日飄在天上,地下卻是滿地紅旗……」這是朱先生算的最後一卦,他的最後一個弟子就是黑娃,他題的最後一幅字也給了黑娃,上面寫著:學為好人。

到了最後的日子,朱先生已是滿頭白髮,他把頭搭在媳婦的腿上,讓媳婦給他找黑頭髮,他忽然想起來小時候,母親在他頭髮裡捉蝨子的情景,不知覺間陷入了幻覺,他記起母親把他的頭按在大腿上,雙手分開他的頭髮尋蝨子,他對媳婦說:「我想叫你一聲媽——」,這嚇了媳婦一跳,他接著說:「我心裡孤清的很,就盼有個媽。」

朱先生死後,按理說就不該再有什麼事了,但詭異的很,在後來的歲月裡,他的墳被刨了。四五十個男女學生挖了他的墓,他們在墓裡找到一塊磚頭,正反兩面都有字,正面寫著「天作孽,猶可違」,背面寫著「自作孽,不可活」,這些人很氣憤,撈起這塊磚頭就往地上摔,這塊磚竟然分成了兩半,裡面還有字!上面寫著:折騰到何日為止。

人說諸葛亮能算到死後司馬懿會去摸他的墳,於是在墓裡裝了很多磁鐵,一身鎧甲的司馬懿到了他的墳前,不自覺的就跪下了(野史),按照這個邏輯,朱先生能算到那幫學生摸他的墳,跟諸葛亮也有得一拼了。白嘉軒在朱先生死後思忖,這個人一生留下了數不清的奇聞趣事,全都是與人為善,竟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來。所以這裡有一問:朱先生憂國憂民,操勞一生,到底圖的啥?利肯定不是,因為他臨死也沒撈著什麼利。名呢?就像方升一樣,為了名而撤兵。誠然,朱先生,是名揚千裡,但個人認為他圖的也不是名,他的層次要比方升高。

那朱先生到底圖的啥?這裡講個故事,明白了這個故事,我想你就了解朱先生圖的啥了:白嘉軒找到朱先生問族長咋當,朱先生說「族長族長,一族之長,不把它當官,你才安穩了」,接著朱先生也講了一個故事,那是很久遠的聖王舜的故事,古時候有個帝王叫舜,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又桀驁不馴,他們串通一氣想殺了舜。聽到這兒,白嘉軒都嘆到「天底下還有這樣狠的家人哩?」

朱先生接著說,面對父母兄弟的迫害,舜不但絲毫不以為意,反而總是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朱先生強調說「這才是古人的風範哩!」聽完這個故事,你懂了朱先生了嗎?

相關焦點

  • 白鹿原:曾勸退20萬清軍的朱先生,為何讓田小娥「永世不得翻身」
    曾勸退20萬清軍的朱先生,為何讓田小娥「永世不得翻身」朱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大儒,曾經隻身勸退20萬清軍,是白鹿原上神一樣的人物,他的言談舉止無不顯露出儒家風範。朱先生說,「把她的灰末裝到瓷缸裡封嚴封死,就埋在她的窯裡,再給上面造一座塔。叫她永世不得翻身。」為何朱先生要這麼做?
  • 白鹿原:大限將至的朱先生,為何流著淚向妻子叫「媽」
    作為陳忠實的代表性作品,這部50餘萬字、耗費了6年才創作完成的《白鹿原》,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躍然紙上。在小說中朱先生這個人物,並算不上主角,但他每次出場都能讓人敬畏和欽佩。他到底要找一雙什麼樣的眼睛呢?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直到他在池邊,看見了白家大姑娘,他終於知道了自己想要找到一雙什麼樣的眼睛:剛柔並濟。
  • 白鹿原:尊敬的朱先生,為什麼要說服黑娃不要再讀了
    文學之花要燃燒一位備受尊敬的朱先生,白鹿原學者被賦予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他懂天文,懂地理,懂中國古今,思想開明方正,大多淡泊名利。據說白鹿原上有一隻鹿消失了,後來朱先生變成了白鹿書院,從農耕到預測未來,他被譽為神。
  • 《白鹿原》中白嘉軒在鹿子霖家的地裡到底發現的是什麼?
    《白鹿原》第二章中說,白嘉軒準備去請陰陽先生看看自家的宅基和祖墳,在去的路上在鹿子霖家裡的地裡發現了一種植物。原文中寫到:「翻上一道土梁,他已經冒汗,解開褲帶解手,熱尿在厚厚的雪地上刺開一個豁豁牙牙的洞。
  • 《白鹿原》中,白鹿的象徵和寓意
    《白鹿原》中,白鹿的象徵和寓意文·段宏剛關於白鹿原,有一個傳說。傳說中,在這個地方曾經出現過一隻神獸,它是一隻通身雪白的雄鹿,從皮毛到四蹄,從尾巴再到鹿角,都是雪白雪白的。尤其它的鹿角,如同白玉一樣晶瑩剔透,閃閃發光。
  • 王全安說《白鹿原》:從傳統文化瓦解的角度來理解
    在經歷了刪減版出徵柏林電影節、國內審查之後,原定本月13日上映的王全安執導的電影《白鹿原》恐怕又要推遲與觀眾見面。■改編越成功的小說越難改編把小說改編成電影,並不是一項討好的工作,尤其你面對的還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名著。王全安坦言,把陳忠實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有很大的難度。
  • 白鹿原到底有沒有「土」,皂河到底有沒有「水」
    何況,也就那麼大一片原,卻將「白鹿原」和「白鹿塬」兩個版本各自流傳在各種正式的非正式的出版物以及各種場合,難免讓人覺得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到底姓啥叫老幾。其實,要弄清楚白鹿原到底是叫「白鹿原」還是「白鹿塬」,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毛主席說,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不能因為個人喜歡「白鹿原」不喜歡「白鹿塬」就一定說它叫「白鹿原」。
  • 《白鹿原》與《百年孤獨》——一個族長與一個女人的故事
    《白鹿原》 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 白鹿原:被土匪黑娃打斷腰的白嘉軒,為何隆重相迎黑娃認祖歸宗
    黑娃緊走幾步撲通一聲跪下了,高玉鳳也隨著跪下去,只有朱先生抱拳向迎候在門口的鄉親作揖致禮。這是白鹿村最高規格的迎賓儀式,白嘉軒向來是在祠堂裡處理本族的事務,在門口親自迎接什麼人幾乎沒有先例。作者陳忠實在《白鹿原》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黑娃可以說是最堅決的反叛者,他的一生起伏跌宕、經歷曲折,當屬小說中最豐富的一個。
  • 王全安:從傳統文化瓦解的角度理解《白鹿原》
    事實上,早前的幾場試映之後,關於改編的質疑聲已經傳到了王全安的耳朵裡。  電影《白鹿原》中,田小娥是戲份最重的一位女性角色,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女主角。這一點跟原著小說有很大出入。因此有評論說,王全安的這部電影作品「只見田小娥,不見白鹿原」。王全安認為這只是一家之言,「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而我也注意到,大家更容易注意到電影裡最鮮活的事物。
  • 白鹿原:得到神鹿的秘密使白家暴富,但真正的「神鹿」另有其人
    四進士逝世之後,皇帝令修祠紀念,後人便在祠堂內講學,掛起了「白鹿書院」的牌子,成為白鹿原文脈之所在。此後傳說雖多,但再無一人親眼見過這隻白鹿。然而就在《白鹿原》故事剛展開時,這隻白鹿其實再次出現了,只不過除了朱先生和白嘉軒之外,這世上再沒第三個人知道而已。那是白嘉軒第六房女人死去以後。
  • 《白鹿原》原著朱先生髮妻:聖人背後是一個舊時代女人最大的成全
    唯獨白嘉軒的姐姐朱白氏,幾乎每一次的出場都是為了聖人朱先生作為鋪墊的,但我卻從這為數不多的描述裡,看到了一個舊時代女人最偉大的成全。朱先生作為原上神一樣的存在,通天文知地理。他有獨闖軍營勸退二十萬清軍的孤勇,也有牽牛下地犁毀萬畝罌粟的魄力,更有晚年棄文從武,立志碰死在敵人炮筒上的豪言壯語。
  • 淺談《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內涵
    農業社會以務農為本有其深意,白鹿原這片以農業為生,以農業為主要生活內容的土地與中國人原始的生存方式恰恰一脈相承。也是在這樣的土壤上,白鹿原上的人們形成了農業社會裡自成一體且高度一致的價值取向——「耕讀傳家久,經書濟世長」。他們不僅依賴這片土地的收成生存延續,更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熱烈而真實的愛和崇敬。「中國以農立國,以耕稼為業。
  • 白鹿原第五期,失望與希望,轉變和重生
    白鹿原上一直有個傳說,這個地方總人口不會超過1000人,多了,就要發生點災難,收走一部分。那個年月,能好好活著,或許真的是一種奢望。災荒,瘟疫,和戰亂,調控著白鹿原上的起起伏伏。山水有重逢,此消彼長。白嘉軒頂風冒雪找到朱先生,來解析這個夢的時候,朱先生就已經預測到了這個結局,只是他沒有告訴白嘉軒。就像那一次,白靈來探望姑媽和姑父的時候,朱先生盯著白靈看了很久,說她旁邊有個黑洞,那個黑洞就是白靈後來的葬身之地。
  • 《白鹿原》:白嘉軒夢中的白鹿,是迷信、是信仰、還是希望?
    白鹿原的白鹿傳說,在那個村子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而白鹿代表的,是希望。在原著的小說裡,這樣形容白鹿:「一隻雪白的神鹿 ,柔若無骨 ,歡歡蹦蹦 ,舞之蹈之 ,從南山飄逸而出 ,在開闊的原野上恣意嬉戲 。所過之處 ,萬木繁榮 ,禾苗茁壯 ,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 ,疫情廓清 ,毒蟲滅絕 ,萬家樂康 ,那是怎樣美妙的太平盛世 。」
  • 名著金句撈,《白鹿原》中我最喜歡朱先生和白嘉軒,及21個金句
    這一次,我讀完了陳忠實的《白鹿原》。書中人物立體而生動。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人物是朱先生,其次是白嘉軒。朱先生智慧超群,具有超級洞察力,看人看事入木三分。後來鹿子霖提議給白孝文謀一個好差事,孝文無比感激,轉身要走時,被朱先生攔住「等等,你去搶一碗舍飯吃了再走。吃一碗舍飯好處匪淺……」隨後,朱先生對屋裡的人說,「我提議,咱們賑濟會同仁都去舀一碗舍飯,與民同食這個機會千載難遇。
  • 《白鹿原》:比起田小娥和白靈,冷秋月才是白鹿原上最慘的女人
    《白鹿原》原著有這麼一段。一個晌午,平時從不露臉的冷秋月突然從四合院輕手輕腳蹦到村巷裡哈哈哈大笑不止。她拉著圍觀的人:「俺爸跟我好……我跟俺爸好……你甭跟俺阿婆說噢!」村裡圍觀的男女老少大為驚駭,這個一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怎麼會瘋瘋癲癲說出這麼可怕的事兒。
  • 《白鹿原》:守活寡的冷秋月,圖的是什麼?
    陳忠實在談到創作《白鹿原》的經歷時,曾經仔細查閱有關白鹿原的縣誌。當他看到有有關「貞婦烈女」的卷本時,心情極為複雜。那些故事中的貞潔烈婦,她們的一生是沉重的。縣誌裡的這些女人,往往十五六歲便為人婦,丈夫早早去世後,自己一人拉扯孩子,侍奉公婆,用守寡的一生證明自己對亡夫的忠貞。
  • 《白鹿原》開篇留足了懸念,白嘉軒6個媳婦相繼去世,細思極恐
    《白鹿原》小說開頭第一段話:「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老婆」。開篇隱忍入勝,留足了懸念。那麼在《白鹿原》這個小說裡,作者為什麼讓白嘉軒連娶了七個女人,其中有什麼隱藏含義?白嘉軒6個媳婦相繼去世,細思極恐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傳宗接代,在小說《白鹿原》裡作者讓主角白嘉軒一連娶了七個女人,就是因為前六個妻子都沒有生出孩子就去世了,所以他還要繼續娶妻。
  • 鬥陣《歡樂頌2》,《白鹿原》的殺手鐧是什麼?
    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播出的史詩巨製《白鹿原》一度在豆瓣評分高達9.2,相對於《歡樂頌2》在觀劇人群中掀起的高調話題效應,《白鹿原》以沉穩的姿態展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原上故事。但是,涉及傳統文學名著改編,則是電視劇本的「硬骨頭」,由於經典文學作品本身的底蘊,改編一向成為編劇的重難點,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品《白鹿原》歷時六年創作完成,曾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時間跨度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以白鹿原上白鹿兩家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為線索,展現了一段民族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