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伸出橄欖枝,要擺平伊核問題!伊朗回應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5日,沙特外交部對伊朗伸出了一枚「橄欖枝」,表示伊朗的任何有關核問題談判的事情,都可以與沙特進行協商。沙特這一表態的背景是美國白宮出現了權力更替,支持美國回到《伊核協議》的拜登上臺,國際社會預測美國未來大概率是要回歸這一協議的。

這樣的背景下,沙特也放棄了2018年時為美國退出協議拍手叫好的態度了,開始順勢而為。沙特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在波斯灣的話語權,當然如果考慮到伊朗的態度,沙特的動作更多的可以定性為刷存在感。

12月7日,伊朗方面很快就給予了沙特回應。伊朗表示沙特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做越界的事。伊朗一直堅持認為有資格參與談判的只有聯合國安理會,以及一些能夠為伊朗石油提供客戶的大國,例如德國。而沙特的關心伊朗問題,地位完全不夠。

沙特和伊朗之間上千年的矛盾算是人類歷史上兩個民族之間最大的仇恨之一了,在沙特眼中伊朗的威脅要遠遠大於以色列。沙特這一次比較溫和的試探伊朗,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歐巴馬時期為了撲滅美國一手支持起來的IS,需要伊朗幫助,所以美國當時對沙特不理不睬,讓沙特在於伊朗的爭鋒中處於劣勢。

現在拜登上臺,沙特擔心伊朗和拜登走近,所以現在開始多了很多活絡的心思。

對於伊朗來說,面對沙特主動伸脖子幹預自己的核心---核武器計劃,也沒有像往日一樣破口大罵,而只是勸告沙特擺正姿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在於伊朗連續受到新冠病毒和美國連續制裁,國內經濟受損嚴重,軍事政治上渴望暫避鋒芒。否則也不會出現蘇萊曼尼,以及伊朗核物理學家以及聖城旅高級軍官連續被暗殺事件後,連續忍耐。

12月5日伊朗制定了一份大規模出口石油的計劃,而這距離國內科學家被殺也才幾天的時間。伊朗現在出口石油的主要增量渠道事歐洲和日本,這都是需要靠美元結算的。顯然伊朗希望拜登能夠在1個月後解除制裁。

那麼美國會不會在拜登上臺後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呢?當然有這種可能,而川普和以色列之所以連續暗殺伊朗高級官員和科學家,本意也確實是把雙方關係搞到不可救藥,讓拜登不能挽回。

常理說,一個國家的二號人物和首席核物理學家被暗殺後,絕對不可能原諒行兇者的。伊朗現在忍耐了,也出乎了川普和以色列的意料。不過伊朗政府需要正視的是,他們可以原諒美國,結交拜登,但是蘇萊曼尼的家人和手下,核物理學家的家人和同事們,會不會心寒,伊朗人民能不能跟隨他們原諒美國呢?

相關焦點

  • 國際關係丨沙特提議伊朗就涉核問題談判與海灣國家磋商,遭拒
    該協議的達成意味著伊朗在涉核問題上將更加謹慎,不能大張旗鼓搞核建設,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被美國和一些其他敵對國家煽風點火進行制裁。 但是就在2018年5月,原本為促成《伊核協議》而奔走呼號搖旗吶喊的美國,卻率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這也讓幾年來處處被擠兌和壓抑的伊朗也按捺不住心裡的委屈,開始頻頻出動自己的力量,大力發展自己的軍事戰鬥力。
  • 圓桌|蘇萊曼尼死後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專家:伊朗很克制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死於美國無人機的空襲之後,伊朗1月5日宣布進一步減少對2015年伊核協議承諾的遵守,表示伊朗的核計劃將不再受到任何限制。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但是美國於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制裁。
  • 伊朗拒絕就涉核談判與沙特商量
    針對沙烏地阿拉伯日前提議伊朗就涉及核問題的談判與海灣國家磋商,伊朗方面7日予以拒絕。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5日提議,就任何可能的核問題談判進展,伊朗方面可與沙特「充分商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7日拒絕這一提議。
  • 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司坤】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5日晚,伊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第五階段,伊朗取消了所有伊核協議對其限制措施。伊朗邁出了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步。在6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會上,有外媒記者就此事提問稱,伊朗在周末宣布新一輪減少履行伊核措施的舉措,中方是否表示關切?誰應該為此負責?
  • 伊朗總統對美新政府重返伊核協議有信心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7日說,他確信由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領導的新政府將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解除對伊制裁。  魯哈尼說:「毫無疑問,伊朗民眾3年的抵抗將說服美國新政府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承諾、解除制裁。」
  • 博弈加劇 美國離回歸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5日提議,就任何可能的核問題談判進展,伊朗方面可與沙特充分商議。日本國內也有聲音建議,日本有必要加入未來關於伊核協議的談判。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日前則表示,當下需達成一項「升級版」伊核協議,包含對於伊朗發展彈道飛彈計劃的限制條款。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伊核協議具有裡程碑意義,伊朗反對就其重新進行談判。
  • 伊朗否認高官遇襲,拜登同時送來橄欖枝
    這幾天網絡媒體渲染伊朗核科學家遇害,隨後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遭到無人機襲擊並有3人死亡之時,11月29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對此表示,尚未收到相關內容的報告,該消息似乎是媒體炒作,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的發言人應該回應此事。
  • 國際觀察|博弈加劇 美國離回歸伊核協議還有多遠?
    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5日提議,就任何可能的核問題談判進展,伊朗方面可與沙特充分商議。日本國內也有聲音建議,日本有必要加入未來關於伊核協議的談判。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日前則表示,當下需達成一項「升級版」伊核協議,包含對於伊朗發展彈道飛彈計劃的限制條款。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伊核協議具有裡程碑意義,伊朗反對就其重新進行談判。
  • 沙特一油輪遭攻擊爆炸,會是伊朗的報復嗎?
    ,所以沙特認為伊朗必須為此負責,並且還要對方付出代價,結合之前伊朗頂級科學家遭遇暗殺一事,那麼沙特這次油輪遭到攻擊爆炸,會是伊朗的報復嗎?,這支長期盤踞在葉門的武裝勢力,總是和沙特過不去,沙特方面也多次出動重兵對他們進行圍剿,但幾乎都是大敗而歸,在伊朗的支持下,胡塞武裝也開始獲得先進武器裝備,更加讓沙特頭疼。
  • 伊朗哪裡來的底氣?美國必須重返伊核協議,不得限制伊朗飛彈計劃
    根據公開報導,拜登方面公開了部分對伊朗政策,即會在初期維持目前對伊朗的制裁措施,意識到歐巴馬籤署的《伊核協議》不合理之處,會爭取籤署一個新的協議,新協議將包括被歐巴馬有意忽略掉的伊朗飛彈計劃和海外擴張行動
  •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訪問伊朗 將就伊核協議同伊方會晤
    據伊朗官方伊通社當地時間24日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將於當天到訪伊朗,並將於當地時間25日和26日會見伊朗高級官員。伊通社稱,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處於孤立狀態,而國際社會對伊核協議的支持,將增加充分履行伊核協議的希望。
  • 「世紀交易」下暗殺後,伊朗以色列沙特如何三國殺?
    | 新華社 【導讀】隨著6日伊朗核能之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的細節得到披露,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是否會調整中東政策重返「伊核協議」,伊朗「忍耐戰略」能否堅持到底?地區局勢會否重組?成為關注焦點。上周日晚上(6日),講堂聽友、中東問題博士後張衛婷與聽友在騰訊會議室分享了他的觀點,詳盡分析了暗殺背後的地區和大國的力量博弈。
  • 伊朗官員:伊朗只能被迫進一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
    據央視新聞援引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2日,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董事會成員穆罕默德
  • 觀察:伊核細節待敲定 談判逆轉可能性不能排除
    美國國會多名共和黨籍議員3日對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框架性方案表示懷疑,認為總統歐巴馬作出太多讓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定於14日就一項法案舉行表決,試圖讓國會對可能籤署的伊核問題最終協議擁有審議權和批准權。  不過,一些專家認為,美國國會無力阻撓伊核問題達成最終協議。
  • 伊朗媒體援引伊朗外長的話報導:美國有責任重返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伊朗媒體援引伊朗外長的話報導:美國有責任重返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2020-12-11
  • 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美伊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川普威脅...
    就在剛剛,據中央廣播電臺總臺國際在線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晚,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作為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個「補救」步驟,將針對伊核協議第36條,對離心機的數量將不再有任何限制。此步驟在伊核協議範圍內,而所有五個步驟在有效執行對等義務後均可逆。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全面合作將繼續。
  • 伊朗外交部:不會就國家安全問題進行任何談判或妥協
    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7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伊朗不會就已經達成的協議進行重新談判,聯合國2231號決議也不會因某些方面而改變。哈蒂布扎德做出此番表態旨在回應德國方面呼籲籤訂一份「伊核協議+」來覆蓋伊朗的飛彈計劃及地區角色問題等。
  • 3倍預算也救不了伊核研究?伊朗欲接受伊核協議,俄專家敲響警鐘
    哪怕是當中看似逃脫美方管控的伊朗,伊核協議終止之時,其實並沒有為伊朗帶來嚮往多時的自由,也不曾為中東帶去任何一點安穩的感覺,反而為沉寂多時的伊朗帶去了殘忍的血光之災。總而言之,伊朗損失的這名核科學家的價值:失去他,就要以三倍於以往的科研經費衝抵其中的損失,然而這3倍的付出似乎也救不了伊核研究。文章認為,這是伊朗對外界又一次有力的核潛力展示,標誌著伊核問題局面的再度升級。這是否意味著,伊朗正在拼盡全力想要實現國內核「自由」?
  • 伊朗宣布第五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全面協議承諾的舉措 中方回應
    記者: 1月6日,伊朗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第五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全面協議承諾的舉措。伊在聲明中表示,將不再遵守協議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伊離心機數量的限制。同時,伊將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如對伊制裁得以解除,伊可繼續從全面協議獲益,伊可立即恢復履約。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美國與伊朗當然是宿敵,這幾十年一直這樣。在很多人印象中,沙特和伊朗有著相似的標籤:兩國都是政教合一國家,國內宗教氛圍濃厚;都是石油大國,靠石油就能很土豪。但為什麼沙特和伊朗不共戴天,沙特卻是美國的小弟?有人說,中東就是「三個國家一臺戲」。美、伊、沙三國上演的可是連續劇,一播出就是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