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證券:對比美股 A股大部分消費行業龍頭PE估值偏高PB較為合理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盛證券

  引言:自去年起我們構建了全球估值比較體系,提出「換種思維看估值」、「估值對比應橫非縱」,並從PE-G和PB-ROE兩個角度對全球龍頭進行估值比較。今年年初全球股市大幅調整,但A股消費白馬依然展現韌性甚至再創新高,不少投資者再次擔憂其估值是否已偏貴。本篇報告我們繼續通過全球估值比較,探討如下問題:當前A股消費白馬估值水平如何?和全球消費龍頭相比貴了嗎?考慮業績增速與盈利能力後,A股與美股消費龍頭估值對比又如何?  核心觀點  1、與美股相比,當前A股大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PE估值偏高,PB較為合理  2、A股消費龍頭估值溢價來自高成長性,A股業績增速普遍高於美股,PE-G視角下A股消費龍頭估值仍處於合理區間  3、海內外疫情錯位,A股消費龍頭率先迎來盈利修復。且與全球布局的美股消費龍頭相比,疫情衝擊下以內需為主的A股消費龍頭業績優勢更強。  4、PB-ROE視角下,A股消費龍頭估值較為合理。  報告正文為何要進行全球橫向估值比較?  2018年8月起我們通過連續三篇深度專題開啟了外資研究框架的搭建,共撰寫三十餘篇外資報告,取其精華匯總成為120頁《外資研究筆記》。其中一些重要的方法論與結論例如:外資成為過去幾年A股最重要的增量資金;增量資金決定風格,外資入場已經顯著影響了市場的審美偏好,最具代表性便是以消費龍頭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持續跑贏;通過陸股通託管席位角度辨析真假外資;從財務角度剖析外資審美偏好;外資正在改變A股定價與估值體系等等。儘管當前上述一些外資的影響已經成為市場共識,但是2018年市場低迷、但外資持續流入的關鍵時點,我們從8月起撰寫的一系列報告並未引起重視。直至2019年外資助力春季攻勢、核心資產大漲之時,我們半年前的研究成果成為被集中關注、研究、甚至模仿的對象。外資的系統性研究也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當前A股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國際化浪潮下歷史比較的局限性越來越大,例如無法合理解釋核心資產估值為何能夠不斷突破歷史估值上限、為何當時的所謂「抱團」並不會瓦解等。  在外資研究基礎上,自去年7月起,我們著手構建全球估值比較體系,提出「換種思維看估值」、「打破歷史估值框架的束縛」、「橫向(國際)估值比較將比縱向(歷史)比較更有意義」。彼時核心資產由於漲幅過大而遭遇巨大分歧,市場多從歷史估值比較角度出發,認為核心資產的估值不斷突破歷史上限、估值已經出現嚴重泡沫。我們認為,這種判斷存在一個巨大誤區:在機構化、國際化大趨勢下,A股正經歷的不是簡單輪迴,而是投資者結構變化引發的歷史巨變。因此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並且忽視當前出現的新變化,很容易誘發諸如「白馬崩盤」、「估值泡沫」等誤判。A股正處於國際化與機構化交匯期,A股的估值體系將逐步與國際接軌、與歷史脫軌。因此需要我們打破歷史估值框架的束縛,橫向(國際)估值比較將比縱向(歷史)比較更有意義。  全球估值比較體系,讓我們在「白馬崩盤」、「估值泡沫」等風靡之時,成為核心資產最堅定的守望者。我們連續撰寫《關於核心資產兩個最大分歧及為何我們繼續看好20190704》、《全方位比較中美核心資產估值20190706》兩篇報告,從中美核心資產估值對比角度,指出A股以消費行業為代表的核心資產與美股相比並不貴,且諸多龍頭業績更有優勢。估值突破上限並非是泡沫,而是估值體系逐步與國際接軌的過程。此後核心資產表現依舊堅挺、「估值泡沫」等論斷不攻自破,估值體系國際化也逐步被市場接受。  《新策論》體系的構建,進一步完善全球估值比較體系。A股國際化、機構化大勢所趨,我們自去年9月開始構建《新策論》體系,前三篇報告著眼於國際化、機構化時代全球股市定價體系及估值體系的變遷,《全球股市定價變遷史:從PE到EPS》、《A股估值體系將如何「撥亂反正」?》、《價值如何燎原:城市包圍農村》誕生。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是:以美日為代表的成熟市場估值與盈利高度匹配,業績穩定、高ROE行業龍頭持續享受估值溢價。而A股估值和盈利匹配度低,優質公司、龍頭公司普遍折價。伴隨中長期資金持續流入,A股估值體系的「撥亂反正」遠未結束,好公司、龍頭公司將不再「打折」並出現溢價。因此,估值水平的判斷不應依賴PE、PB等單一估值指標,更應該結合其盈利水平,業績穩定、高ROE行業龍頭理應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  因此,我們逐步構建基於盈利的全球估值比較體系,從PE-G和PB-ROE兩個角度進行估值對比。本文是此體系的再次運用。中美消費龍頭估值水平如何?      對於行業選取:依據A股習慣分類選取不同GICS細分行業。本文共選取了10個細分消費行業:飲料、食品、家電、酒店及休閒、汽車、家具、紡織服裝、家庭及個人用品、超市、醫藥。  對於指標選取:PE/PB截止2020/4/29,淨利潤增速為2017-2019年複合增速,ROE為2017-2019年平均的TTM口徑。採用三年平均是為了減少單期盈利大幅波動帶來的誤差,美股一季報披露不全,因此採用最近年報。  飲料: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也較高;PB、ROE均適中。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也較高。A股龍頭估值較高,貴州茅臺、山西汾酒、青島啤酒等PE為37、39、37倍,顯著高於美股飲料龍頭,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PE與美股龍頭相近。從業績增速來看,A股白酒龍頭具有明顯優勢,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在30%以上,大部分的美股龍頭增速在20%以下,A股龍頭高增速支撐高PE。  

PB-ROE角度:A股龍頭PB與ROE均適中。大部分A股飲料龍頭ROE位於20%以上,PB約為5-10倍,PB與ROE均處於美股中間水平。其中貴州茅臺總市值超過可口可樂,成為全球飲料第一龍頭,其PB與ROE基本與可口可樂持平,估值體系基本與國際接軌。  

新冠疫情衝擊下,內需為主的A股飲料龍頭優勢更強。A股飲料龍頭收入以國內內需為主,如貴州茅臺2019年海外收入佔比僅為3.21%,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消費活動逐漸重回正軌,受疫情影響更小,2019Q1仍實現13%收入增長。而美股消費龍頭多是全球布局,如可口可樂海外收入佔比高達68.2%,可口可樂表示,自4月初以來旗下產品全球的銷量下降了約25%。因此,中美疫情錯位,A股飲料龍頭業績優勢更強。  食品: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也較高;PB高、ROE適中。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也較高。海天、中炬、絕味、桃李等龍頭PE估值為62、51、50、44倍,顯著高於美股,伊利股份與雙匯發展PE處於中等水平。但從業績增速來看,A股高PE龍頭的業績增速普遍高於美股龍頭,A股龍頭高增速支撐高PE。  

PB-ROE角度:A股龍頭PB偏高,ROE適中。A股食品龍頭的PB較高,如海天味業、中炬高新、桃李麵包等,ROE並無明顯優勢,多居於15-30%之間,和美股相近。整體而言,A股食品龍頭PB-ROE匹配程度差於美股。  

家電:A股龍頭PE、業績增速均適中;PB適中、ROE偏高。  PE-G角度:A股龍頭PE、業績增速均適中。格力、美的、海爾PE僅為13、15、11倍,美股惠而浦、海倫特洛伊、IROBOT為6.5、21、20倍,整體而言略低於美股龍頭,美股家電龍頭體量遠小於A股龍頭。從業績增速來看,A股龍頭的業績增速處於中等水平。  

PB-ROE角度:A股龍頭PB適中,ROE偏高。A股家電龍頭的PB與美股相近,居於2-4%之間。但A股龍頭ROE處於20%以上,而美股龍頭多處於15%以下,ROE具有明顯優勢。  

醫藥:A股龍頭PE高、部分龍頭業績增速較高;PB高、部分龍頭ROE高。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部分業績增速高。A股醫藥龍頭PE均在60倍以上,遠高於美股龍頭20倍左右的PE。從業績增速來看,長春高新、邁瑞醫療業績增速較高,其餘龍頭與美股龍頭業績增速相近。  

PB-ROE角度:A股龍頭PB偏高、ROE偏高。A股大部分醫藥龍頭PB在15倍以上,遠高於美股醫藥龍頭5倍左右的PB。A股龍頭ROE基本與美股持平,多在20%左右,邁瑞醫療和智飛生物達到30%。  

汽車: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低;PB偏高、ROE偏高。  PE-G角度:A股龍頭PE偏高、業績增速偏低。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PE為8.3、24、23倍,美股龍頭PE多在10倍以下。A股龍頭業績增速沒有明顯優勢,上汽集團、長城汽車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速為負,廣汽集團僅增長2.1%。  

PB-ROE角度:A股龍頭PB偏高、ROE偏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PB高於美股,上汽集團與美股接近,福特、本田、通用PB均小於1。A股龍頭ROE高於美股,尤其是上汽集團。  

家具: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高;PB適中、ROE適中。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高。歐派家居、顧家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PE為27、20、18、34倍,美股龍頭PE多在20倍以下,A股龍頭PE更高。A股龍頭業績增速優勢明顯,三年複合增速均在20%以上,遠高於大部分美股龍頭淨利潤負增長。A股家居龍頭成長性更優,支撐其偏高的估值。  

PB-ROE角度:A股龍頭PB適中、ROE適中。A股龍頭PB多在3-5倍,和美股龍頭相近。A股龍頭ROE水平多在20%上下,與大部分美股持平。  

酒店及休閒:A股部分龍頭PE高、業績增速也較高;PB適中、ROE偏低。  PE-G角度:A股部分龍頭PE偏高、業績增速也較高。中國國旅、首旅酒店PE為80、21倍,明顯高於美股,主要是由於其業績增速較高,三年複合增速均在40%上下。宋城演藝、錦江酒店、華僑城A的PE估值與業績增速均與大部分美股相近。  

PB-ROE角度:A股龍頭PB適中,ROE偏低。A股龍頭的PB與美股相近。但A股龍頭ROE處於20%以下,而美股龍頭金沙集團、永利度假、達登飯店等ROE明顯高於A股。  

紡織服裝:A股龍頭PE低、業績增速低;PB低、ROE適中。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低。A股紡服龍頭的體量整體不大,遠小於美股龍頭。雅戈爾、海瀾之家、森馬服飾PE為7、12、16倍,美股龍頭PE多在15倍以上,市值較大的耐克與露露樂蒙。A股龍頭業績增速偏低,近三年複合增速均在5%以下,遠低於大多數美股龍頭10%以上的增速。  

PB-ROE角度:A股龍頭PB低、ROE適中。雅戈爾、海瀾之家、森馬服飾PB為1.2、2.1、1.6倍,明顯低於美股龍頭。但A股龍頭ROE處於中等水平,與美股龍頭相近。  

超市: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高;PB適中、ROE低。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高。A股超市龍頭體量遠低於美股龍頭。永輝超市、益豐藥房、家家悅PE為50、62、43倍,美股龍頭PE多在30倍以下。A股龍頭業績增速有明顯優勢,益豐藥房、家家悅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速達到39%、21%、高於大部分美股龍頭20%以下的增速。  

PB-ROE角度:A股龍頭PB適中、ROE低。永輝超市、益豐藥房、家家悅PB為4.6、7.8、6.9倍,美股龍頭PB較為分散,市值最大的沃爾瑪和好市多PB為4.7和8.2,A股龍頭PB居於美股龍頭中等水平。A股龍頭ROE偏低,均在15%以下,而美股龍頭多在15%以上。  

家庭和個人用品: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高;PB適中、ROE適中。  PE-G角度:A股龍頭PE高、業績增速高。美股家庭和個人用品行業中誕生寶潔公司、聯合利華、雅詩蘭黛等龍頭公司,A股龍頭體量遠低於美股龍頭。A股龍頭PE多在40-70倍之間,高於美股龍頭,寶潔公司、聯合利華、雅詩蘭黛PE為61、10、34倍。A股龍頭業績增速具有明顯優勢,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速均在30%以上,而美股均在20%以下,寶潔公司甚至達到-28%。  

PB-ROE角度:A股龍頭PB適中、ROE適中。A股龍頭PB較為分散,丸美股份、珀萊雅、上海家化、中順潔柔等PB為10、12、3.4、6.1,寶潔公司、聯合利華、雅詩蘭黛為6.5、4.1、13.9,中美龍頭PB相近。A股龍頭ROE與美股相近偏低,大多在20%以下,美股多在20%以上。  

總結1、與美股相比,當前A股大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PE估值偏高,PB較為合理。  2、A股消費龍頭估值溢價來自高成長性,A股業績增速普遍高於美股,PE-G視角下A股消費龍頭估值仍處於合理區間。  3、海內外疫情錯位,A股消費龍頭率先迎來盈利修復。且與全球布局的美股消費龍頭相比,疫情衝擊下以內需為主的A股消費龍頭業績優勢更強。  4、PB-ROE視角下,A股消費龍頭估值較為合理。風險提示  1、疫情發展超預期;2、宏觀經濟超預期波動。

相關焦點

  • ...妙可藍多市盈率超300倍 券商研報:龍頭PE估值偏高,PB較為合理
    北京一家小型券商研究所所長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越來越多個人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入市,而主流機構在投資時往往選擇子行業的龍頭公司,「所以大家都往業績確定性強的公司身上抱團,導致公司估值水平越來越高。但只要這些龍頭公司基本面不發生變化、整個市場的風格不發生重大變化、沒有系統性風險的話,這種抱團現象是會持續的。」
  • 白酒股大跌抱團股散夥?機構:龍頭估值依舊合理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白酒股大跌抱團股散夥? 機構:龍頭估值依舊合理丨牛熊眼國盛證券認為,當前龍頭白酒橫向對比A股其他細分消費賽道、海外消費品龍頭,估值依舊合理。周一,白酒板塊延續前一交易日調整態勢,整個板塊繼續殺跌。
  • 長盛基金吳達:龍頭個股要看重估值水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記者易建濤專訪長盛基金基金經理吳達,本期主題:龍頭個股要看重估值水平。 易建濤:消費醫藥科技這幾條主線之前是投資者比較關注的,那現在看這幾條主線在未來還有機會嗎?
  • 鵬鼎控股:PCB行業龍頭,龍頭持續再成長(國盛證券)
    國盛證券11月17日發布對鵬鼎控股(002938)的研報,摘要如下:  FPC行業龍頭,深度綁定國際大客戶,共同成長。公司主要從事消費電子用FPC及PCB的製造,自2017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穩坐全球PCB行業產值第一之位;同時公司深度綁定全球各大客戶,在消費電子行業已經有著蘋果、諾基亞、Google、華為等各大客戶;同時公司積極拓展汽車電子領域,將其技術向全下遊行業發展,實現未來成長的新動力。  受益消費電子行業後續復甦及增長,FPC及PCB需求將隨著出貨量一同增長。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相比美股更健康!北上資金驅動結構性龍頭...
    海通證券:A股相比美股更健康,關注四季度窗口期①美股前期高位附近再現大跌顯示其有一定的虛高:美股估值高盈利弱,上漲主要源於零利率,且結構分化嚴重,主要靠龍頭公司上漲。②A股相比美股更健康,估值更低且基本面更紮實。短期回撤,整體是底部區域震蕩,為牛市3浪上漲做準備。③三季度聚焦內需,如新基建(科技)、券商、汽車家電,低估行業的修復等催化劑,關注四季度窗口期。
  • 萬達電影:電影行業底部困境反轉,龍頭院線公司優勢凸顯(國盛證券)
    國盛證券12月1日發布對萬達電影的研報,摘要如下:疫情重壓之下,院線市場危中有機,龍頭院線復甦較快。雖有上座率限制,10月份全國票房已恢復至去年同期75.26%,作為院線公司龍頭的萬達電影,在行業回暖時表現尤為靚麗,7-10月萬達影投口徑市佔率14.75%,較去年同期提升1.71pct。
  • 「訪談精彩觀點」高估值高位股殺跌模式結束後市場將迎來反轉
    【以下為訪談文字實錄】11-04 15:06:29【提問】跳空抹茶蛋糕:長期看好消費行業,但目前估值偏高,請問中短期怎麼把握投資節點?【回答】財賦解盤:消費主要關注消費升級。消費升級從政策解讀還是擴大內需。估值高的是必選消費,如之前的醬油股等,疫情期間漲得多。現在是殺他們的估值。而後疫情時期,海外市場許多訂單轉移到了國內,小家電熱銷。則關注可選消費。包括:小家電、家具、汽車、消費電子。
  • 國盛證券:市場短期箱體高位震蕩概率大,謹慎多於進取;① 國盛證券...
    國盛證券:市場短期箱體高位震蕩概率大,謹慎多於進取;① 國盛證券指出,周三大盤跌破多短期均線,創7月新高后連續4個交易日震蕩整理,並收最低價,量能在8000億下方,雖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但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賺錢效應較差,臨近年底,料市場資金較為謹慎,短期箱體高位震蕩概率大,向上突破關注其量能變化;② 操作上,我們仍維持前期觀點,穩重求變的從基本面和估值出發擇股是其配置之一
  • 港股研報乾貨專享:本地股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這一行業插上想像力翅膀
    一、讀研報·市場艾德證券:香港本地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艾德證券分析,國際局勢有望緩解,香港本地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從而推動恒生指數再度上漲,近期關注香港本地股、航空股、博彩股和周期股的投資機會。致富證券:預料港股暫缺明確方向致富證券分析,周四是美國感恩節假期美股休市,周五也只有半日市,預料港股暫缺明確方向,於26600點附近上落。
  • 醫藥股估值回落 細分領域龍頭迎布局良機
    受疫情影響,醫藥行業在三季度創出新高后,板塊估值持續回落。部分個股特別是前期漲幅較大,估值相對較高的個股回調幅度大幅高於行業指數,其中不乏一些細分領域的龍頭個股回調超過30%。業內認為,隨著估值回落到合理水平,優質醫藥股將再度迎來布局機會。
  • 消費龍頭股在香港集體爆發 2020年港股消費股怎麼走
    熱點欄目自選股數據中心行情中心資金流向模擬交易客戶端新浪港股訊 1月9日消息,消費龍頭股在香港集體爆發,漲幅不斷擴大。豬肉龍頭萬洲國際漲近4%,啤酒龍頭華潤漲3.3%,家裝龍頭敏華控股漲7%,汽車龍頭吉利汽車漲2.7%。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客,微博)博士對新浪財經表示,今年繼續看好消費股,汽車股比較看好新能源汽車,另外看好快消品行業。
  • 國盛證券:個股高低切換,市場有望穩步健行
    國盛證券指出,周二市場高低切換,板塊輪動加速,周期個股周一表現強勢後成為拖累市場主力,創業板則表現強勢。資金蹺蹺板效應推動市場震蕩格局。站在當前,在基本面、資金面和市場情緒都相對強勢下,周期個股的上漲後,估值中心上移。
  • 科技股接連暴漲!去年買拼多多、美團都翻倍,今年還能買嗎?
    美國這些大牛科技股都是經過高成長階段過來的,美股科技股高成長時期估值也很貴,目前國內的核心矛盾是,真正核心科技股標的太少,因此給予較高的估值溢價,但貴不貴很難說,畢竟成長也是很快的,會慢慢消化估值。
  • 全球股市巨震 A股機會可能在哪裡?
    對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將會下調,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回報要有合理預期。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相對一體化,A股走出完全獨立行情較為困難。但中國對疫情的處理非常成功,政策對衝空間也有顯著優勢,A股有望保持相對強勢。(證券時報)    全球股市巨震 A股機會可能在哪裡?
  • 美股開門不佳,A股新高之際北向資金略顯遲疑:市場在擔心什麼?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投資經理和策略師表示,美股面臨估值偏高、疫情惡化、1月基金調倉的風險,同時市場擔憂民主黨或贏下參議院並推動加稅議程,這將打擊美股盈利預期。在全球避險情緒攀升的背景下,北向資金的步伐有所「遲疑」也並不奇怪。
  • 談談基金估值指標(PE,PB,PEG,ROE,股息率)
    投資基金和股票主要有兩個流派,一個是基本面派,主要就是判斷股票的合理價值,相信價值總會回歸,低買高賣;另一個是技術派,主要判斷趨勢,相信價格內有一切信息,通過價格信息判斷趨勢,順勢而為。估值的方法就屬於基本面派的方法。指數基金估值的指標其實有很多,這次就來全面講解一下這些指標。
  • 食品飲料王者歸來 龍頭股受機構青睞
    12月以來,食品飲料板塊逆市上漲,多隻龍頭企業股價創新高。機構認為,我國消費升級不斷深入,市場消費總量持續擴張,使得國內的食品龍頭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從中長期來看,這些龍頭企業的品牌價值和業績均將持續增長,中長期機會依然存在。食品飲料王者歸來接棒科技,食品飲料王者歸來。
  • 高估值考驗機構抱團 資金趨低避高中字頭逆勢上漲A股估值體系重構
    近日來,以中國中車為代表的中字頭個股表現強勢,引發市場關注。與此同時,包括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前期強勢的行業相繼出現大幅調整。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抱團資金趨低避高導致的,但其持續性存疑。從長期來看,具備競爭力的公司,成長性能夠化解估值壓力,而A股龍頭的價值重估之路才剛剛開啟。
  • 「股神」林園大談消費:說估值高的人根本是紙上談兵
    但是,汽車也屬於消費,為什麼不去投它?因為客戶買不買汽車,有很大的隨機性。我們說的剛性消費,就是你可以知道他的位置。當然,估值的高低我們是知道的,但有時候估值高低和趨勢是背離的。目前消費股,特別是龍頭消費股就是在走牛市。你服不服氣?能創新高,那不就叫牛市嗎?否則創不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