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滌
某車企市場部員工
豐田海獅自1967誕生至今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並孕育了5代車型,動力充沛、乘坐空間大、品質可靠耐用再加上經典簡約的外觀,讓豐田海獅長期風靡世界,目前已經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進行銷售,累計銷量達到624萬臺。
而在國內,談到到麵包車,所有人都能脫口而出的華晨金杯海獅麵包車,同樣創造出一個個銷量神話。海獅模式最早是金杯引入中國,並在1988年開始國產,連續12年蟬聯中國輕客銷量冠軍。
隨後,眾多追隨者如廈門金龍旅行車、福田汽車、蘇州金龍、南京金龍等等紛紛推出仿海獅車型。而金杯海獅曾經是用戶心中的神車,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近些年因為法規政策的限制和細分市場的退坡,逐漸走下歷史舞臺。
▎銷量持續下滑「神車」離舞臺中心越來越遠據統計,前些年金杯海獅市場佔有率就開始嚴重下滑,如從2016年全年銷售39788臺,到2017年29784臺,同比下滑25.1%,市佔率下滑6.9%。
(2016、2017年的金杯海獅銷量數據)
而放在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大盤中,我們看下2017年的整體數據,2017年新能源物流車銷售14.8萬輛,電動微面銷售6.4萬臺,佔比43%;電動輕卡銷售5萬,約佔34%;電動海獅和凌特銷售總共加起來才2.2萬餘臺,約佔比15%。
而到了2018年前2月,電動海獅和凌特銷量約佔比才9%,電動海獅更是僅佔市場1%的比例,電動海獅的市場空間仍然有待大力開發。
而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家新法規和新政策的鉗制。可以說由於這幾年國家法規和政策不斷升級,仿海獅車型幾乎在「一夜之間」被炸鍋,6-9座的M1車型不能賣、10-14座的M2車型不能賣,還有部分專用車不能賣。
最為關鍵是2019年7月1日起,須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重點城市,所有仿海獅車型無法銷售。
1、[453]法規陸續嚴格實施,9-6座M1類發動機中置產品不符合要求,無法銷售上牌;
2、GB 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和GB 13094-2017《客車結構安全要求》,金杯海獅中門高度不符合要求,2018年1月起M2類不能生產;
3、GB 11551-2014 《汽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金杯海獅M1類6-9座自2017年9月3日不能銷售。受政策影響,華晨金杯將經典海獅的客車模式轉換成專用車(含物流車)模式,只保留部分海獅的銷量,其它車企也紛紛將客車型海獅「凍結」。
▎新能源海獅好風憑藉力除了上述政策原因,近些年整體經濟形式出現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這也促使汽車市場包括海獅的銷量進入更加寒冷的寒冬。不過乘著發展新能源汽車國策的東風,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風頭正勁,這也是海獅車型的一絲機遇所在。
上面所說的不少車企如華晨金杯、廈門金旅等也紛紛轉向新能源,主打仿「海獅」純電動廂貨,繼續服務於物流行業用戶市場。
原因主要在於電動物流車技術門檻相對乘用車要低,安全性要求則低於客車,但中重型車型造價成本高,所以車企多以小微車型如微面、凌特、海獅等入手,尋找新突破口。
儘管相對於佔據市場大半壁江山的電動微面、電動輕卡來說,電動海獅的市場還需慢慢培育,但是未來依然充滿期待。
最後跟大家簡單說說在電動微面和電動輕卡夾縫之間的海獅的運用場景。小件貨物不是海獅的強項,「多拉快跑」更適合微面、輕卡。
而一些長途運輸對續航裡程要求很高,純電動海獅根本hold不住。而它的用武之地,更多的還是作為A至B點的「定點班車」,任務相對簡單,效率也最高,例如物流行業二級網點的定點轉運。
除此以外,就是特殊的運輸需求了,譬如做生鮮生意的小老闆、餐飲配送公司,他們通常對收發貨時間、裝載量有要求。
純電動海獅享有寬鬆的路權,可以靈活地安排運輸路線和時間,而且還有加專用貨廂、冷鏈設備的改裝空間。總之,海獅車型因政策而困,也因政策(新能源)而興,可以預見未來新能源海獅市場即使體量小卻也不容小覷。(文/卡家號:小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