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歲的路易斯帶著20歲的凡人特拉還有兩個外星人探索一段未知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環形世界「Ringworld」。尼文這本備受世人推崇的作品一舉為他贏得了星雲獎、雨果獎和軌跡獎三座獎盃,被公認為硬科幻的經典之作。
由科技驚悚小說界的新舵手丹尼爾.史瓦雷茲在2002年創作。講述的是電腦即可如何通過網絡進行連環殺人案的故事。本書是丹尼爾的處女座,但書中所提到的技術現如今不僅存在而且正被我們每個人使用者通過網絡進行血腥獨裁!
5、《阿伏伽德羅集團:奇點瀕臨》威廉·黑德林(尚無譯本)
驚人的和令人驚嘆的故事如何一些無害的郵件可以顛覆整個組織。與一種敬畏的感覺,我發現自己閱讀和閱讀方式太到深夜
故事講述了年輕人大衛收到一封無傷大雅的郵件,正是這封郵件卻可以顛覆一個組織。
6、《我,機器人》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阿西莫夫的又一力作,後來經改編搬上大熒幕,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機器人》。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對於愛好科幻小說的諸君來說,應當屬於久遠的回憶了吧。
7、《接觸》卡爾•薩根(Carl Sagan)
卡爾•薩根是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和物理家家,世界頂級硬科幻作家,創作了許多很有影響力的短中篇科幻小說,《接觸》是他唯一的經典長篇科幻小說,在科幻小說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這本小說還曾在1997年被搬上大熒幕,由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時空連結》講述女科學家尋找外太空智慧文明的故事,那句經典臺詞」如果宇宙中只有人類的話就太浪費空間了「為人們所熟知。
8、《2001太空漫遊》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
阿瑟·克拉克,英國國籍,現當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雙棲作家,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並稱「二十世紀三大最偉大科幻小說家」。 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極強的預見性,聯合國、NASA和網際網路都從他的書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衛星概念並證實其技術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譽為「世界通信衛星之父」。
9、《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美國科幻文學界的傳奇人物,在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獨樹一幟。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獎是美國科幻界的主要獎項之一。
其盛名也是經久不衰,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包括《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全面回憶》等,一再催生票房新高。
10、《安德的遊戲》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奧森・斯科特・卡德是當今美國科幻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史無前例的連續兩次將「雨果」和「星雲」兩大科幻獎盡收囊中。《安德的遊戲》囊括雨果獎、星雲獎,其續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攬了這兩個世界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項。2013年《安德的遊戲》也被搬上大熒幕,講述天才少年的故事。
11、《銀河系漫遊指南》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
道格拉斯·亞當斯是以為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天才作家。2005年《銀河系漫遊指南》由迪士尼投拍搬上大熒幕,首映周即成為當周北美票房。
12、《潘多拉之星》彼得·f·漢密爾頓 (尚無譯本)
天文學家達德利探測到一顆恆星消失一千光年之外,出去找出發生了什麼。彼得·f·漢密爾頓 也是當代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他的《基因疑雲》為科幻迷所熟知。
13、《泰坦的海妖》 科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
馮古內特的這部經典之作不可否認的是受道格拉斯·亞當斯的影響。英國作家格雷漢姆格林推崇他為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這本小說以天馬行空的想像,講述了來自於遙遠星系的另一個智慧文明傳遞信息的故事。
14、《神經漫遊者》威廉•吉布森 (William Ford Gibson)
這本小說催生了《黑客帝國》,作者威廉•吉布森是當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朋克文學之父。這部《神經漫遊者》是吉布森的處女座哦!本書也獲得了包括果獎、星雲獎、菲利普•迪克獎在內的科幻小說大獎。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得獎紀錄。
15、《海伯利安》丹·西蒙斯(Dan Simmons)
看過《三體》的書迷們大概都聽說過《海伯利安》啦!這本書名出自於詩人約翰·濟慈的同名長詩Hyperion。故事講述了朝聖路上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Hyperion)星上的光陰冢(Time tombs)的朝聖者,在路上分享彼此過去的故事。
作家傑拉爾德瓊斯在《紐約時報》評論這本小說」西蒙斯創造了一部關於一個自我毀滅的銀河文明最後末日的巨著「。
16、《1984》喬治·歐威爾
《1984》、《我們》和《美麗新世界》並稱」反烏託邦「三部曲,100年前看喬治如何預言20年前的1984的。
17、《世界大戰》H·G·威爾斯(H. G. Wells)
威爾斯這部發表於1898年的科幻小說,被史匹柏搬上大熒幕。小說對外星人的外貌特徵進行了直接描寫,這也成了後來20世紀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一大特徵。